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除了课本上的错位相减法之外,在各种资料中经常见到运用比例的性质来推导.《中学生数学》在2。06年第一期第16页《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另三种证法》一文中的证法三即采用了这种方法.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等比数列的若干性质及应用吕宝生(哈尔滨市建材工业学校150070)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很重要的概念.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所有的数学教材中都没有系统地研究这种数列的性质,在数学教学中如能启发和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性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  相似文献   

3.
数列是数学竞赛的重要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列中最简单、最基础、最常见、最重要的两种类型.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问题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即列解关于五个基本量α1,d(或q),n,αn,Sn的方程、研究αn与Sn关于n的函数的性质、将某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问题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4.
先看实验教科书《数学5》关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对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a2+a3+…+an。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写成:  相似文献   

5.
数学命题的学习包括对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学习,高中数学命题的学习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中主要基于CPFS结构理论,根据学生认知和命题特点,给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七种证明过程中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完善个体的CPFS结构.  相似文献   

6.
陈国恩 《数学通讯》2010,(7):110-115
数列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种最基本的数列,许多有关数列的问题常常可以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7.
何睦 《数学通讯》2015,(4):9-12
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考察课堂小结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一、现状与反思:数学课堂正经历怎样的课堂小结1.重知识内容的构建,轻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经验的提炼.首先,课堂小结应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呢?为此考察"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基本性质"的课堂小结教学案例.案例1"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基本性质"的课堂小结(1)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数列     
杨拴运 《数学通讯》2011,(7):90-92,102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与等比数列有关的问题中,若忽视“q= -1”常会导致一些结论性的错误.题一已知两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不等,第5项相等,这两个等比数列中除第5项外,还有序号与数值都相等的项吗?(人教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第50页练习B第3题)  相似文献   

10.
数列     
汪伯林 《数学通讯》2006,(12):25-28
1)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猜想”、“倒序相加”等).  相似文献   

11.
李歆 《数学通讯》2007,(11):10-11
数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往往隐含着极其丰富的智能价值,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勤于探究,那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从而不断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解题效率.如:同学们学习了等比数列后,会有什么发现呢?下面,介绍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一个性质及应用,以帮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2.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既是大多数教师认为的教学难点,也是大多数学生认定的学习难点,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理解、记忆及应用都存在一些困难.笔者利用PCK分析的方法,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中涉及的数学学科知识、课程和教材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教师的教学策略等进行分析,旨在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数学高考考试大纲中,数列部分有一类能力要求为A,其余三类的能力要求均达到C级,它们分别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数列的综合应用。对于能力C级,即为灵活和综合应用,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或综合性的问题。在数列中,不会单纯地考查等差、等比数列,而通过变形和重组将之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派生数列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类。  相似文献   

14.
张文海 《数学通讯》2023,(4):14-17+21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恰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为例,阐述基于问题解决、着力提升素养的数学课堂应该如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高考对数列问题的考查主要涉及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以及数学归纳法.数列型客观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数列解答题大多以递推数列、数学归纳法内容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通过运用递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与猜想、等价转化、分类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难度大、区分度高.  相似文献   

16.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本质上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的函数(“离散型”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则是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数列一章的内容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展开,主要研究了两个数列模型,即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本章对等差数列这个特殊的数列模型的研究按照“建构定义-研究通项-研究求和”的顺序展开,而等比数列的研究是建立在等差数列的研究基础上的,运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对研究本章内容至关重要,本章内容也为研究“类比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正>数列有利于同学们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和发展同学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离散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这就使得数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中,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郭慧清 《数学通报》2006,45(5):26-29
文提出了数学对象、数学对象的元及元数等概念,并通过研究数学问题中数学对象的元及元数与条件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元的思想.本文在此基础上,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问题为例,探讨元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数列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1)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猜想”、“倒序相加”等).2)等差数列中,有五个基本量:a1,n,d,an,Sn,等比数列中,也有五个基本量:a1,q,n,an,Sn.在各自的五个基本量中“知三求二”,常需要列方程或方程组.恰当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可以减少运算,提高解题速度.3)用函数的思想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注意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整体思…  相似文献   

20.
等比数列是数列专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类似,但是区别明显,同为表述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关系,一个为比一个为差。等比数列不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等有关计算,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如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通项公式均可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递推方式类似,可以模仿得出。利用通项公式的结构特点,可以根据方程思想“知三求一”。通过本节课,对学生系统掌握数列知识及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上好等比数列这一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