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机试剂键合硅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蕾  刘锋 《分析化学》1997,25(10):1157-1160
介绍几种偶氮,卟啉,三苯甲烷类有机试剂键合硅胶的合成方法,研究其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PP.SG吸附性能最佳,对BSA吸附平衡1h即可达到,最大吸附率为90%,最大吸附容量为12.2mg/g。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散法合成了不同代数的β-环糊精为核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CP),进一步与水杨醛缩合得到3种水杨醛改性的β-环糊精为核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CPS),并采用1H-NMR,13C-NMR,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代数的CP及CPS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对其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两类树状大分子对BSA荧光的影响属于静态猝灭,且随着代数的增加,其猝灭常数Ksv增大.与类似结构的以乙二胺为核的PAMAM比较,CP及CPS的猝灭常数Ksv较大,显示出较强的结合力,表明β-CD分子作为核介入树状分子以及末端水杨醛的改性能够显著地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硅烷偶联剂对硅胶表面进行氨基功能化,利用氨基与丙烯酸甲酯发生的Michael加成反应和乙二胺与酯进行的交换反应在硅胶表面合成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SG). 利用红外光谱对PAMAM-S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溶液pH值、浓度和温度对PAMAM-SG吸附 Fe(Ⅲ)的影响. 结果表明,溶液的最佳pH值为3.0~6.0;吸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升高;在40 ℃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3 h后均达到了完全吸附,吸附量达55.85 mg/g. 吸附容量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直至平衡.各代PAMAM-SG的吸附量依次为2.0G>1.0G>1.5G>0.5G>0G.  相似文献   

4.
2,4-二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2,4-二硝基苯胺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2,4-二硝基苯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具有强烈的猝灭作用. 二者之间形成不发荧光的复合物是导致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 计算了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紫外光谱法进一步证明了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 根据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作用距离(3.13 nm). 同步荧光的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胺的存在改变了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构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快速制备以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状分子为固定相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与常规合成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法可以提高反应速度,极大地缩短制备周期.在pH 5.7~8.0范围内, 随着PAMAM树枝状分子代数的增加,毛细管电渗流(EOF)逐步下降.对丙氨酸和脯氨酸进行分离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AMAM树枝状分子代数的增加,分离度逐步增大,3代PAMAM树枝状分子修饰的毛细管柱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以丙酮标记物连续测定10 d,柱效下降3.85%, 表明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得的PAMAM树枝状分子修饰的毛细管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于志远  吴仁安  邹汉法 《色谱》2010,28(3):291-295
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和重症肝炎患者血液中异常升高的胆红素浓度是血浆交换和血液灌流等疗法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共价键合的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ly(GMA-co-TMPTMA)]大孔树脂微球上,制备得到对胆红素具良好吸附性能的固定化BSA吸附材料(BIA),吸附容量达48.7mg/g。由于血清白蛋白对胆红素的强烈相互作用,胆红素溶液中游离BSA的存在会显著降低BIA对胆红素的吸附量。BIA对胆红素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升高而增加。BIA在-80℃下储存31d后性能仍然稳定,对胆红素的吸附量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A为以特异性吸附胆红素为目的的血液净化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的硅胶为载体,胰蛋白酶为模型,考察了PAMAM的代数和固定化条件对酶的固载量及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3.0代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硅胶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9.0,最适温度为60℃,对酪蛋白表现米氏常数K<,m>为7.76mg/mL,固定化胰蛋白酶表...  相似文献   

8.
聚烯丙基胺硅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丙基三氯硅烷-硅胶;聚烯丙基胺硅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微乳液体系中,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Fe2O3-CS).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纳米粒子的粒径在40 nm左右, 分散性良好, 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能. 以碳二亚胺(EDC)为活化剂, 研究了Fe2O3-CS纳米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的吸附性能, 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分光光度计(UV)进行表征. Fe2O3-CS粒子对BSA 的吸附大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298 K时饱和吸附量约为250 mg·g-1, 吸附常数为0.007 L·mg-1. 将BSA-粒子分散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 研究BSA-粒子复合物的稳定性. 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对结果进行表征, 发现在碱性条件下BSA分子能从磁性粒子表面脱附下来.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孔脲醛树脂-二氧化锆复合微球,在碳酸盐缓冲溶液中,利用微球表面的酰胺键与三嗪染料-活性艳蓝X-BR分子中三嗪环上的活泼氯反应,将染料键合到微球表面,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样品,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该萃取剂对BSA的萃取能力。结果表明,该萃取剂对BSA的饱和萃取量达到30.3 mg.g-1,同时萃取的蛋白易于洗脱,1.0 mol.L-1氰化钾的洗脱率达到93.5%。  相似文献   

12.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制备纳米二氧化硅(SiO_2)粒子,并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讨了SiO_2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SiO_2纳米粒子对BSA的结构没有发生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在实验条件下,SiO_2不会改变BSA分子的结构和微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单宁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同时以单宁微球为吸附剂,探讨pH值、单宁微球质量、牛血清蛋白起始浓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单宁微球吸附牛血清蛋白性能的影响,得出单宁微球吸附牛血清蛋白的最佳条件.并用两种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单宁微球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速率先快后慢,最后吸附...  相似文献   

14.
周艳梅  徐文国  童爱军 《分析化学》2006,34(11):1551-1554
报道了以氨丙基硅胶为载体,将其表面醛基化后通过亚胺键共价键合牛血清白蛋白,再用两种硅烷化试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聚合,合成表面印迹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本方法以共价键印迹蛋白质,用草酸洗脱。表面印迹有利于大分子蛋白质向印迹位点的扩散和再结合,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率达44.5%,而其它蛋白的吸附率小于17%,显示对模板蛋白具有特异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对微球进行羟丙基氯化及氨基化,并偶联色素配体Cibacron Blue F3GA,得到一种新型染料亲和吸附剂.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目标蛋白,考察了该染料亲和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发现其对BSA有较高的吸附量(95.2mg/g),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的微球容易洗脱,洗脱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6.
羟基磷灰石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羟基磷灰石表面电位随溶液PO43-浓度、Ca2+浓度、离子强度和pH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在羟基磷灰石上的吸附容量;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吸附属于Langmuir型;通过对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计算得到的表观活化能和吸附热数值较低,表明该吸附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7.
The adsorp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lysozyme (LSZ) to oleyl phosphate(OP)-grafted calcium hydroxyapatite (OP-CaHAP)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hydrophobicity, ranging the number of surface oleyl group per unit nm2 (nO) from 0 to 2.60, was investigated. The pronounced effects of the hydrophobic moiety of adsorbent on protein adsorption were observed. The saturated amount of adsorbed BSA (ns) was increased up to nO = 0.6 by an enlargement of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between hydrophobic CaHAP particle and proteins. However, ns decreased at nO >/= 1.3 by increasing the electrostatic repulsive force between negatively charged BSA and OP-CaHAP partic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s value of LSZ w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up to nO = 2.0 and saturated by increasing either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or the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of positively charged LSZ and negatively charged OP-grafted CaHAPs. The BSA adsorption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 of positively charged adsorption sites on the exposed ac or bc crystal faces (C-sites) of the CaHAPs is screened by the OP-groups grafted on their particle surfaces. Copyright 1999 Academic Pres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卟啉化合物的光敏性和对肿瘤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以及核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及抗癌活性, 设计合成了胞嘧啶核苷卟啉化合物6和8, 其结构由1H NMR, IR, UV-Vis, MS 和元素分析表征. 同时, 利用荧光光谱考察了上述核苷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它们对BSA荧光有较强的静态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