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纳米金合成的新方法。采用葡萄糖还原氯金酸,成功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5~35 nm,且高度分散的纳米金溶胶。分别讨论了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用葡萄糖制备稳定的纳米金溶胶的最优条件为:pH=5.0,葡萄糖∶Au=35,反应温度100℃,pH值在加入葡萄糖后再予以调节。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金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偶联,确定偶联最小蛋白用量为5μg/mL,并在该最小用量的基础上成功制得了BSA-纳米金复合物。  相似文献   

2.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对甲氨蝶呤的复合和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氨蝶呤(MTX)为模型药物,研究了PAMAM与MTX的复合及体外释放.1H-,13C-NMR数据表明MTX与PAMAM树状大分子形成复合物是由于MTX羧基和PAMAM树状大分子外端氨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复合物在pH=7.4,10 mmol/L Tris-HCl中非常稳定,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效果.当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增加时,会破坏PAMAM-MTX复合物的稳定性,缓释作用部分或全部失去,说明PAMAM树状大分子与MTX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静电作用.UV测得每个G5.0 PAMAM、G4.0 PAMAM树状大分子分别能复合271、4个MTX分子.  相似文献   

3.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聚酰胺-胺型(PAMAM)树状大分子,并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7.4)3.0代(G3.0)、3.5代(G3.5)和4.0代(G4.0)PAMAM树状大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种PAMAM树状大分子都能引起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其程度主要取决于各自末端基团的性质,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G4.0PAMAM,G3.5PAMAM和G3.0PAMAM与BSA的猝灭常数分别为2.73,1.69,1.55L·mmol-1.同时考察了体系pH值及离子强度的变化对PAMAM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同步荧光和紫外光谱法(UV)以及红边激发荧光位移(REES)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PAMAM树状大分子的存在改变了BSA的构象.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基于载入树状分子内部的纳米金修饰电极用于亚硝酸根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将壳聚糖(Chit)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在偶联活化剂碳二亚胺存在的条件下,4.5代羧基末端的树状分子(Dendrimer)通过其外围的羧基与壳聚糖的氨基形成酰胺键而连接在电极表面.Au(Ⅲ)通过与树状分子内部氮的配位作用被结合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适量镉和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meso-四(4-乙酰氧基苯)卟啉[T(4-AOP)P]与Au(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10.0~11.2介质中,Au(Ⅲ)与T(4-AOP)P形成了灵敏度很高的稳定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ε_(420nm)=1.62×10~6L·mol~(-1)。cm~(-1),金(Ⅲ)浓度在0~1.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络合物中的摩尔比为Au(Ⅲ):T(4-AOP)P=1:1。用泡沫塑料预分离富集金;将拟定的新方法应用于岩矿中金的测定,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稳定的纳米 Au 溶胶, 这种 Au 溶胶在葡萄糖空气氧化制葡萄糖酸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 PVP 加入量和氯金酸前驱液的浓度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含有较小 Au 粒子的 Au 溶胶体系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当 PVP/Au 质量比为 40, 氯金酸浓度为100 μg/ml 时, 得到稳定的 Au 溶胶体系具有金粒子尺寸小、分布均匀的特点, 对葡萄糖氧化反应活性高, 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 54.4%.  相似文献   

7.
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对甲氨蝶呤的包合及缓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氨蝶呤(MTX)为模型药物,研究了G5.0PAMAM树状大分子对其包合和释放,并用13CNMR对PAMAM-MTX包合物进行了表征.UV-Vis研究结果表明,1个G5.0PAMAM树状大分子能包合27个MTX分子,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在37℃,pH=7.4的10mmol/LTris-HCl缓冲溶液中G5.0PAMAM树状大分子对MTX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德晔  朱醇  马永建 《分析化学》2012,40(6):945-949
采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方法研究弱碱性体系下痕量氯金酸中Au(Ⅲ)的形态.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总金含量在4.0~30 ng之间,Au(Ⅲ)主要以[AuCl2( OH)2]-和[AuCl(OH)3]-的形式存在.与较高含量的氯金酸溶渡相比,痕量氯金酸溶液中的[AuCl2(OH)2]-至少可以在pH 7.0~10.0范围内存在.溶液外加的Cl-可使[AuCl2 (OH)2]-含量升高同时降低[AuCl (OH)3]-含量;当pH=7.0或Cl-浓度高于0.050 mol/L,会产生不随色谱流出的金络合物,根据水解过程推断该络合物为[AuC13 (OH)]-.在pH 8.0~10.0,Cl-浓度在0.000~0.020 mol/L时,[AuCl2(OH)2]-+OH-=[AuCl (OH)3]-+Cl-的水解平衡常数为不定值,说明痕量氯金酸的水解不仅受pH值和Cl-浓度影响,还受其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摩尔比、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了蓝移。当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Cu^2+摩尔比由1:10变为1:30时,配合物水溶液在610nm处出现新的吸收主峰,并且发生红移。当溶液的pH值降到3.0左右时,4.0代聚酰胺胺树状分子不能与Cu^2+络合,Cu^2+被释放出来,这为聚酰胺胺树状分子的循环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温度升高可使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强度增加,但时间对配位体系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以精氨酸外围功能化、硫辛酸内核功能化的肽类树状大分子为组装基元,在亲疏水作用驱动下形成树状大分子组装体;并通过催化量二硫苏糖醇引发组装体内核的硫辛酸残基交联而获得纳米结构稳定、胞内氧化还原可裂解的智能型基因载体系统.双功能化肽类树状大分子具有精确可控的分子结构;在水溶液中组装、交联后,形成粒径约为72 nm、电位为+30.1 m V的树状大分子组装体.树状大分子组装体能够有效压缩和保护DNA,增强DNA对核酸酶的抵抗力,且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实现DNA的胞内定点可控释放.树状大分子组装体与DNA复合物(A/P=20)在有血清条件下对HEK 293、Hep G2和Hela 3种细胞系的转染效率均优于阳性对照组PEI(Mw=2.5×104,N/P=10,无血清)的转染效果.同时,该树状大分子组装体还具有良好的血清耐受性及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