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核糖在酸的作用下于甲醇中闭环得到呋喃核糖甲苷,将其2,3-二羟基形成异亚丙基后,与对甲苯磺酰氯作用生成5-O-对甲苯磺酰基-2,3-O-异亚丙基-1-α/β-D-呋喃核糖甲苷,最后与取代哌嗪或吗啉反应,再在酸的作用下除去2,3-保护基,得到5-脱氧-5-杂环取代-1-α/β-D-呋喃核糖甲苷.它们的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Lewis酸催化下, 使用1,4-二苯酚和1-O-乙酰基-2,3,5-三-O-β-D-呋喃核糖进行反应, 以较高产率合成了αβ型芳香呋喃糖苷, 并利用1H-1H NOESY谱对2-(2,3,5-三-O-苯甲酰基-D-呋喃核糖)-1,4-氢醌(5)的立体构型进行了表征. 应用无水AlCl3, ZnCl2和BF3•Et2O等Lewis酸催化剂仅得到β型氧糖苷3, 应用TiCl4得到β型氧糖苷3以及αβ型碳糖苷的混合物5, 而应用SnCl4则得到αβ型碳糖苷5.  相似文献   

3.
1-β-D-呋喃核糖基-1,2,4-三唑-3-酰胺铂配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裴文 《有机化学》2005,25(11):1462-1464
cis-[Pt(DMSO)2Cl2], K[Pt(DMSO)Cl3]分别与两摩尔1-β-D-呋喃核糖基-1,2,4-三唑-3-酰胺(Ribavirin)进行络合反应, 制得了高收率的二配位铂配合物; 讨论了不同摩尔的1-β-D-呋喃核糖基-1,2,4-三唑-3-酰胺与cis-[Pt(DMSO)2Cl2]和K[Pt(DMSO)Cl3]进行络合反应的结果; 对[Pt (N4,N7-Ribavirin)(DMSO)Cl]配合物(1)的X衍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刘敏  李颖  尹述凡 《有机化学》2008,28(2):348-352
以豆腐果苷为原料, 与盐酸羟胺缩合反应生成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甲醛肟(2), 2与次氯酸叔丁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4-β-D-吡喃阿洛糖苷-α-氯苯甲醛肟(3); 再将3与Schiff碱通过1,3-偶极环加成生成一系列3-(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基)-4-芳基-5-芳基-1,2,4-噁二唑啉(5a5h). 35a5h共9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 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 (HRMS)加以确认, 并对5a5h进行了药理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镇静活性. 其中, 化合物5g (200, 100 mg•kg-1)和5h (200, 100 mg•kg-1)与豆腐果苷相比较具有更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黑龙骨中两个新强心苷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中的化学成分,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得到2个新类型的强心苷,黑龙骨苷甲和乙. 并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MS, 1H, 13C NMR和2D NMR)鉴定其结构为: 5β-羟基-8,14β-环氧-强心 甾- 20(22)-烯-3-O-β-D-磁麻吡喃糖苷(1)和5β-羟基-8,14β-环氧-强心甾-20(22)-烯-3-O-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2).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合成了9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5-邻氯苯基-2-呋喃甲酰氨基硫羰基)-L-α-氨基酸乙酯衍生物, 其结构经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测试确证. MTT法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系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为起始原料, 经过6步反应以15.0%的总收率, 首次合成了孕甾-5,20-二烯-3β-醇-3-O-β-D-吡喃木糖苷. 关键反应为选择性还原α,β-不饱和酮, 夏皮罗反应, Koenig-Knorr 反应.  相似文献   

8.
任秀华  杜光  周冰峰  宗凯  马宝瑕 《化学学报》2007,65(14):1399-1402
研究了穿心莲中抗血栓的活性成分. 应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 应用波谱学(1H NMR, 13C NMR, DQFCOSY, TOCSY, HMQC, HMBC, NOESY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 分离得到两个黄酮苷类化合物, 确定了1H NMR, 13C NMR信号的全归属. 化合物1鉴定为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6-O-β-D-葡萄糖苷, 化合物2鉴定为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8-O-β-D-葡萄糖苷,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首次对两个化合物的碳谱和氢谱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9.
张志平  衣悦涛  宁君 《有机化学》2005,25(10):1240-1243
以已知的2,3,4,6-四-O-苯甲酰基--D-葡萄吡喃糖-(13)-[2,3,4,6-四-O-苯甲酰基-β-D-葡萄吡喃糖-(16)]-2,4- 二-O-乙酰基-β-D-葡萄吡喃糖-(13)-2,4,6-三-O-乙酰基-α-D-葡萄吡喃糖三氯乙酰亚胺酯(2)为供体, 以2-O-苯甲酰 基-4,6-O-苄叉基-α-D-葡萄吡喃糖烯丙基苷(4)作为受体, 立体专一性地偶联得到β-1,3连接的五糖5. 五糖5酸解脱去4,6-苯亚甲基基后与2,3,4,6-四-O-苯甲酰基-α-D-葡萄吡喃糖三氯乙酰亚胺酯(7)偶联, 区域和立体专一性地得到全保护的β-1,3主链β-1,6支链的六糖8. 六糖8脱保护后得到目标化合物香菇多糖核心片段六糖9. 发展了合成该类化合物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石德清  魏佳  谭效松 《有机化学》2005,25(12):1602-1605
通过N1-(2-呋喃烷基)-N3-羟乙基-5-氟尿嘧啶的Moffatt氧化, 再与亚磷酸酯的加成反应合成得到8个新型含环状α-羟基膦酸酯的N1-(四氢呋喃-2-基)-5-氟尿嘧啶衍生物, 采用IR, 1H NMR, 31P NMR, 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去甲去氢斑蝥素与取代芳胺反应得到了一系列N-取代苯基去甲去氢斑蝥酰亚胺, 再与5-氯/苯氧基-4-(α-氯-α-肟基甲基)-3-甲基-1-苯基吡唑甲酰基氯代肟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一系列未见报道的3-(5-氯/苯氧基-3-甲基-1-苯基-4-吡唑基)异噁唑N-取代苯基去甲去氢斑蝥酰亚胺衍生物. 所合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 1H-1HCOSY, NOESY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2.
贫电子环丙烷衍生物1以精制四氢呋喃为溶剂, 与2-巯基苯骈噻唑(2)封管加热反应, 得到产物34. 产物3经IR, MS, 1H NMR, 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数据确定其结构为: (R)-β-取代-(R)-γ-(2-巯基)苯骈噻唑基-γ-对位取代苯基丁酸或(S)-β-取代-(S)-γ-(2-巯基)苯骈噻唑基-γ-对位取代苯基丁酸(3); 产物4通过IR, MS, 1H NMR, 13C NMR, 2D-NOESY谱和元素分析等数据确定其结构为: 反式-β-取代-γ-对位取代苯基-3-丁烯酸(4). 对生成产物的机理也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3.
以豆腐果苷为原料, 与取代苯甲酰肼反应生成中间体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甲醛取代苯甲酰腙(2a2g), 在溴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关环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豆腐果苷类似物3a3g. 所有化合物结构经IR, 1H NMR以及MS谱得以证实. 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3a, 3c, 3f与豆腐果苷相比有更好的镇静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从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酸出发, 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 再与取代芳酰肼反应合成了2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芳酰氨基-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 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部分化合物对棉花枯萎病、黄瓜灰霉病、苹果轮纹病和棉花炭疽病有较好的选择性杀菌活性; 部分目标化合物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5.
彭浩  贺红武 《有机化学》2007,27(4):502-506
为了寻找新的高活性农药, 利用工业易得的三氟羧草醚及其中间体为起始原料, 设计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N-取代苯甲酰基-N'-取代芳基硫脲化合物, 结构经IR, 1H NMR, 元素分析确认. 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4b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其分子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a=0.51588(19) nm, b=1.0766(4) nm, c=2.0596(8) nm, α=81.113(6)°, β=89.702(6)°, γ=78.131(6)°, V=1.1056(7) nm3, Dc=1.445 Mg/m3, Z=2, F(000)=492, μ=0.319 mm-1.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从槲树叶Quercus dentata Thunb中分离纯化得到五种酚性成分. 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解析等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2-新橙皮糖基-2,6-二羟基苯甲酸苯甲酯(1), 龙胆酸5-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2), 3,5,7-三羟基色原酮-3-O--D-吡喃葡萄糖苷(3), 没食子酸(4), 儿茶素(5), 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席夫碱与亚磷酸酯反应, 合成了新型O,O'-二烷基-α-(6-甲氧苯并噻唑-2-基氨基)-4-氟苯基膦酸酯化合物, 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 13C NMR和X单晶衍射确认. X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3d分子属于四面体晶系, 空间群I4(1)/a, a=2.1055(3) nm, b=2.1055(3) nm, c=2.0521(5) nm, α=90.00°, β=90.00°, γ=90.00°, V=0.9098(3) nm3, Z=16, Dc=1.321 mg/m3, =0.250 mm-1, F(000)=3808. 化合物还存在着1个分子内氢键[N(2)—H(2)…O(1)]. 生物测定表明化合物3f在20 g/mL浓度下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为84.3%.  相似文献   

18.
以3-硝基邻苯二甲腈为起始原料, 与正戊醇反应合成3-戊氧基邻苯二甲腈(1), 然后在高温溶剂1-氯萘中经缩聚反应合成二氯-轴向取代-四-α-(3-戊氧基)锡酞菁(2), 2进一步与2-羟基吡啶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合成二-吡啶氧基-轴向取代-四-α-(3-戊氧基)锡酞菁配合物3, 同时对相关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 IR, 1H NMR, UV/Vis, 荧光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19.
吴玮琳  叶文法  杨曼丽  汪焱钢 《有机化学》2005,25(10):1291-1293
合成了12个含安替比林基的取代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 用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并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试. 生测实验证明部分酰基硫脲类化合物, 比如N-(安替比林-4-基)-N'-m(或o)-甲苯甲酰基硫脲, N-(安替比林-4-基)-N-o-硝基苯甲酰基硫脲, N-(安替比林-4-基)-N'-m(或p)-氯苯甲酰基硫脲, 具有一定的细胞分裂素活性.  相似文献   

20.
1,3-二(乙氧基甲基)-5-N,N-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3-二(乙氧基甲基)-5-N,N-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方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 以6-甲基尿嘧啶(1)为起始物, 经硝化、嘧啶N1,N 3-烷基化、还原及氨基甲基化, 首次高产率合成了1,3-二(乙氧基甲基)-5- N,N -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5), 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