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陈健辉  缪绅裕  王厚麟  钟文越 《广西科学》2008,15(4):431-435,440
运用石蜡切片法,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种皮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用PAS反应显示细胞内淀粉粒分布,研究细胞内淀粉粒的含量.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的种皮的发育开始在大孢子母细胞发育的时期,开始时在雌配子体的周围形成比较薄而且致密,颜色较深的几层;随着种子的不断发育,从种子的横切面可见,种皮可以明显分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三部分.这三部分种皮的形态结构各有不同:外种皮是几层扁平状硬化薄壁细胞;中种皮细胞较多,细胞层较厚,细胞较大,形状不规则,壁厚;内种皮细胞受到发育的胚的挤压,比较扁小,排列紧密.另外,PAS反应显示出,中种皮与内种皮所含的淀粉粒比较丰富,特别是在种子发育的初期,形成了一层富含淀粉粒的细胞层,这层细胞所含的淀粉粒随着种子的发育越来越少,这与种子发育过程需要分解淀粉粒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华南五针松(Pinuskwangtungensis)顶芽和一年生幼茎,进行形态结构和发育的观察,并进行细胞内淀粉粒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幼茎在芽鳞形成后期,顶芽出现分区结构。顶芽细胞、幼茎细胞中,质体、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分布、数量与其干旱生活的环境相适应。茎的皮层、初生木质部有树脂道分布,均为裂生型垂直树脂道,由莲座状排列的12~18个细胞发育而来。淀粉粒在树脂道发育成熟前后的动态变化与树脂的合成和分泌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各组织的发育完善,幼茎内薄壁细胞的淀粉粒呈现一个由无到丰富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4.
用邻体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模型I=N/∑i=1Si.S^-1.di^-1,对与贵州茂兰喀斯特山地原始森林中华南五针松个体生长行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下体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均与邻体截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了邻体的干扰指数和截光对华南五针松的生长较强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5.
茂兰喀斯特山地华南五针松邻体干优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邻体截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模型I =∑Ni =1 Si·S-1·di-1,对与贵州茂兰喀斯特山地原始森林中华南五针松个体生长行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 :华南五针松个体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小均与邻体截光率和邻体干扰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表明了邻体的干扰指数和截光率对华南五针松的生长较强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我国特有种花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 (Batalin)C. K. Schneider],并选择合适的人工栽培区域,本研究基于86个花叶海棠精确分布点和13个气候因子,利用MaxEnt建立最大熵模型,计算花叶海棠在过去3个气候时期、当前气候条件下及未来气候条件下潜在的分布区,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花叶海棠潜在的分布变化趋势及可能的质心迁移路线。根据模型分析发现,影响花叶海棠在我国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其次为最冷月最低温度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3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13.05%、12.08%和11.36%。当前气候下花叶海棠适生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6.82%,高适生区以甘肃南部与宁夏南部为中心,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陕西北部、四川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地区。随着气候变化,花叶海棠分布区域也在不断迁移,其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适生区也在不断北移,未来气候条件下分布质心可能会迁移至内蒙古南部。该结果为其种质资源发掘和保护、人工驯化和栽培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邻体截光率对华南五针松构件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茂兰喀斯特山地森林中 ,根据植物构件理论 ,探讨了邻体截光率对华南五针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南五针松总分枝率、当年生枝条数、当年生枝条长度、当年生针叶束数、当年生针叶面积 ,均随着邻体截光率的增加而减少。华南五针松以上构件特征随着华南五针松基径级的增大而受到的邻体截光率的影响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为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毛红椿潜在适生区分布格局的影响加强栖息地与环境因素间影响适宜度等的评估为其物种保护与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五针松木材结构与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6株大别山五针松的木材解剖特征、化学成分和包括热、电性能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并报道了该树种木材结构和材性。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地点大别山五针松母树林种子的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王沟母树林种子的饱满率、百粒重和活力分别为25.04%、130.45 g和100%,而妙道山母树林种子特性相应指标为10.12%、67.28 g和89.36%,两地的种子特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集了桔小实蝇的发源地分布点数据,并分别用最大熵值法(MAXENT)模型和基因遗传算法(GARP)模型对桔小实蝇在全球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桔小实蝇的发源地主要是在中非和南非,根据模型分析可知:2种模型预测的桔小实蝇的适生区分布范围相似,主要为北美洲的南部,南美洲的北部、中部和东部,中非和南非,亚洲南部,以及大洋洲的沿海地区.在实验中,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MAXENT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而GARP模型的AUC为0.92,说明GARP模型在此研究中的准确度高于MAXENT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大别山五针松命名的由来、现有分布范围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蔓藓属6种166个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利用ArcGIS和Maxent模型预测、比较不同气候情景下该属物种适生区及其变化,以期为气候变化对苔藓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气温年变化范围、最冷季度平均气温、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和最热月最高气温是影响我国蔓藓属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在近代气候条件下,蔓藓属的适生分布区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各省大部分地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21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70年代),蔓藓属适生分布区均将略微减少,分别将是近代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的94.48%和95.78%.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设置自然光与遮荫(30%自然光)两种光环境,观测了遮荫60天后大别山五针松叶幼苗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下的叶片相比,遮荫后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a/b均显著增加(p0.05);而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羧化效率显著下降。这一研究结果说明遮荫对大别山五针松幼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RCP2.6、RCP4.5、RCP6.0和RCP8.5四种排放情景下,利用BCC-CSM1-1全球气候模式获取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本世纪中叶和末期未来气候数据,结合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驱动Maxent模型,获得了气候变化下保护区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布和质量的潜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7个环境变量对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东亚四照花群体中国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四照花属(Cornus)是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园艺观赏树种。通过生态位模型分析评价东亚四照花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及主要限制环境因子,可为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43个东亚四照花的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环境因子为预测数据,采用 MaxEnt 模型对东亚四照花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采用 MaxEnt 模型预测东亚四照花适宜分布区准确度极高(AUC值达 0.933)。东亚四照花的现代极高适宜分布区为四川与云南交界部分地区(100°~104°E,26°~27°N),四川省盆地西缘的部分地区(102°~103°E,29°~32.5°N),陕西省南部地区及陕西、四川、甘肃和湖北交界地区(105°~112°E,32°~34°N),湖南、湖北和重庆交界部分地区(108°~112°E,29°~32°N),四川、云南和贵州3省交界区(105°~108°E,26°~27°N),广东北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的部分地区(110°~118°E,25°~26°N),福建、 江西和浙江3省交界的部分地区(117°~122°E,25°~28°N)。影响东亚四照花分布的主要因子应为综合环境因子,主要为季节性的降水和温度变化以及极端低温。【结论】随着气候变暖,东亚四照花适生区不会发生迁移,只会逐渐破碎化并且越来越小。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在大尺度上为东亚四照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适生区的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候是植物物种地理分布的决定因素.通过建模预测濒危物种的潜在适生区已成为评估生境适宜性的有用工具.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孓遗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对青檀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可以更好地为青檀的培育、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当前(1970-2000年),预测未来2050s(2041-2060年)和2070s(2061-2080年)在3种不同排放浓度(RCP2.6、RCP4.5、RCP8.5)情景下青檀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对不同气候带、纬度和海拔下青檀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生境破碎化程度、质心移动轨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年降雨量(Bio12)是影响青檀分布的决定因子,最冷月的最低气温(Bio6)是仅次于年降雨量的次要因子;(2)当前青檀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较为适宜的亚热带地区;(3)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青檀潜在适生区面积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生境破碎化程度逐渐加剧;(4)青檀的潜在适生区的质心向西北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18.
将MaxEnt生态位模型与ArcGis技术相结合,根据朝鲜崖柏在我国的准确有效地理分布地点,采用气候、地形和土壤3种环境因子(28个环境变量指标)预测潜在适生区,划分适生区等级,评价适应性.结果表明:朝鲜崖柏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可划分为高、中、低适生区,面积分别为3.67×104、6.99×104、33.12×104...  相似文献   

19.
以五针松针叶切段为外植体,接种在GD和MB二种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GD培养基诱导五针松针叶愈伤组织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对2,4-D,BA,肌醇,CH和蔗糖五个因子,四种水平进行了正交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五针松针叶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为GD+5mg/L2,4-D+1mg/LBA+500mg/L肌醇+600mg/LCH+3%蔗糖+0.7%琼脂。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1981-1990年间我国东北地区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小针茅(Stipa klemenzii)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5种针茅的分布数据和相应的物种分布区气候数据,以及2041-2050年的气候预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针茅分布关于气候因子的随机预测模型.在ArGIS9.3界面下,应用Matlab进行程序设计与运行,获得了2041-2050年间5种针茅的最适分布区、次适分布区和可适分布区的预测图.进一步从5种针茅的3种适应分布区域预测图的动态分析表明:除短花针茅外,它们的分布区域都有向北漂移现象,且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都向东北方向漂移;克氏针茅和小针茅既有向东北方向,也有向西北方向漂移;而短花针茅的最适应分布区域、次适应分布区域和可适应分布区域比较稳定,仍在原分布区内.同时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的最适分布区、次适分布区和可适应分布区域预测图之间都有很多重叠部分,这也反映了这两种针茅具有相近或相似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