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需要2K超流氦系统为超导腔提供低温环境,2K负压换热器是低温系统的关键部件,考虑氦工质的物性随温度变化较剧烈,采用分段法对换热器进行计算,建立了2K负压换热器的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编写了换热器的设计及校核计算程序,并对换热器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优化后的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减小,换热系数增加,低压侧压降降低。  相似文献   

2.
低温地面支持设备系统CGSE是用于冷却第二代阿尔法磁谱仪AMS02的磁体组件并将超流氦注入AMS02磁体杜瓦的低温设备系统。介绍用于CGSE系统中液位指示稳定的补液式低温沸腾换热器,介绍了换热器的技术特性、设计原理、结构特征和技术要求。该低温沸腾换热器的结构特征主要在于两个筒体的使用,其中加注液体及装液位计的稳定筒与沸腾的换热筒是分开的,通过封头连通,减小了沸腾引起的液位计信号波动。另外的一个结构特征是汇气管的使用,降低了气流对液位的冲击。最终实现了液位指示稳定,提高了低温沸腾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超流氦在空间探测的极低温制冷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在研究超流氦通过圆管或者狭缝时,需要分清超流氦在圆管或者狭缝中的流动状态,从而应用不同的模型来计算超流氦的制冷量。根据查阅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列举分析不同的超流氦临界速度计算方法,然后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1.3GHz超导腔是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装置(PKU-SCAF)中的关键设备,在正式安装之前,需对其进行超流氦条件下的性能测试。在2K垂直测试恒温器功能及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恒温器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形变分析、温度场仿真分析,给出了关键设备-低温负压换热器的设计参数,对垂直测试恒温器2K温区进行了热负荷分析与计算,确定了恒温器的结构形式,为恒温器的低温测试和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氦制冷装置中,通过离心式冷压缩机来获得过冷氦和超流氦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为了改善EAST系统现有的过冷氦系统,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了冷压缩机来替代油环泵系统。介绍了离心式冷压缩机的叶轮设计,以及在低温环境下的特殊的绝热结构,并针对自主设计加工的冷压机,在液氮温度下进行了低温测试,获得离心式冷压缩机的喘振曲线。  相似文献   

6.
低温环境为人们了解未知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环境,如:超导技术,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许多与低温的研究中,均涉及到微小湿度变化的测量,本文在作者实验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特殊的低温温度传感器,并用它们来测量了超流氦中的热波和超流氦的二级相变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EAST低温系统中氦透平膨胀机不稳定性问题和开发新的国产氦透平膨胀机,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低温工程研究室研制了低温氦透平膨胀机逆布雷顿循环氦制冷机测试平台,试验平台可以对多种结构类型的低温氦透平膨胀机进行测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低温传热中的热波现象及其对超流氦膜沸腾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波是低温传热中的常见现象,对热波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固体和超流氦液体中的热波.对超流氦中的非稳态传热研究表明,热脉冲作用下的膜沸腾形成过程可由超流氨中的第二声(热波)进行很好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1引言在过冷态超流氦(HellP)被成功地获得并应用在超导磁体冷却后,超流氦的工程应用引起了低温工程和低温物理研究者的重视,各种各样的HellP制冷机(恒温器)相继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有关Hell浴中传热的论文山;然而从未有过有关压力对传热影响的系统研究。本文以Hell传热的基本规律及Hell的相图为基础,结合传热实验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压力对Hell传热的影响。2P<PA时Hell中的最大临界热负荷软2·1饱和态起流氧2·1·1无噪声沸腾Hell传热中试样达到其最大临界热负荷伽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克服一过冷度凸Tin。x。如图1氦的相图所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的分析与计算中,超流氦的粘度往往成为一个被忽视甚至被省略的一个物理量。但是在某些低温系统中,需要完成超流氦长距离输送,粘度成为确定其流动阻力损失的一个重要物理量。目前各具特色的理论和计算关系式很多,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体系或计算关系式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物质或所有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因此如何应用和借鉴现有的粘度理论或关系式以及实验结果,实现对HeII这种特殊流体粘度的分析和计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