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不同类型压缩机的润滑油控制要求的基础上,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并联机组的油平衡设计方案。涡旋并联机组和螺杆并联机组适宜采用高压回油方案,活塞并联机组适合采用低压回油方案。此研究为并联机组的设计、制造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制冷领域并联机组的排气集管、回气集管和供液集管的设计方法和要点,为并联机组的设计、制造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并联压缩机吸气管回油进行实验研究时,发现绝大部分润滑油流入2~#压缩机内,1~#压缩机只有少量油滴飞溅;针对该现象,运用Fluent中的VOF模型对吸气管内含油制冷剂气体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2~#压缩机回油质量流量分别为0.005kg/s、0.056kg/s,回油不平衡的原因在于吸气主管弯头处的离心力作用使润滑油偏向于离心侧。针对该原因提出一种低压侧并联压缩机均油装置,通过模拟得出1~#、2~#压缩机回油质量流量分别为0.0315kg/s、0.0295kg/s,而且实验发现两压缩机均达到满油位。该装置回油特性良好,能够有效解决并联压缩机回油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多级离心压缩机的喘振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稳态与动态参数相结合的方式,对诱导机组出现非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压缩机内部流动的惯性和阻尼特征上,解释了该类机组的动态响应特征;发现了该类机组低压缸首先出现非稳定性,高压缸出现压力崩溃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氟利昂螺杆双机配组制冷机组的制冷设计和控制设计进行了讨论,给出了防止高压级压缩机吸气温度过高、油温过低、压缩机电动机过热等的技术措施,以及双机配组制冷机组的控制方法。所提出的设计方案简单可靠,能满足工程需求,为螺杆双机配组制冷机组的制造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氨工业制冷系统的运行能效和经济性,对螺杆式制冷机组系统,提出一种回收压缩机氨蒸气显热部分冷凝热和油冷却器润滑油余热的组合式热回收方案。该方案在压缩机排气管上增设氨热回收器,在油分离器和油冷却器之间增设油热回收器。理论计算表明,热回收系统所回收的总热负荷相较于压缩机输入功率的百分比R_(t,p)可达84. 2%~99. 6%,而组合式热回收系统的综合性能系数COP_c比无热回收制冷系统的COP高29. 0%~62. 5%。系统改造实例表明,本组合式热回收方案节能效益显著,系统改造投资的静态回收期较短。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变频压缩机的技术优势,概括了近年来关于变频压缩机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变频压缩机的应用方案,为变频压缩机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准二级涡旋压缩机空气源热泵系统,对研制出的具有蒸汽喷射的涡旋压缩机空气源热泵系统样机进行了大范围变工况试验研究,获得机组在各工况下的输入功率、制热量、COP、排气温度的变化。通过变工况实验,综合考虑制热量、COP和机组工作稳定性,得出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最佳中间补气压力为1200kPa~1400kPa。研究结果可为准二级压缩系统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航天发射场整流罩空调机组经常出现送风温湿度波动和前级蒸发器结霜问题,进行问题机理分析,结合新风与表冷后目标露点的焓值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冷量阈值的压缩机PID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新风和目标露点的焓值差计算出处理空气所需的实际冷量,然后将该冷量作为压缩机PID控制输出的上限值。冷量阈值的使用一方面使PID控制一直保持欠调节状态,避免了压缩机投入比的上下跳变而导致送风温湿度波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压缩机投入冷量过多而导致的蒸发器结霜问题。实践证明,优化后的空调机组运行稳定可靠,温湿度控制精度得到有效提升,分别达到了±0.5℃和±3%,满足航天器产品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0.
并联双阀双向进气模式是采用了两个并联排列、箭头指示方向相反的阀门来替代单一阀门的双向进气模式,可对脉管制冷中的直流进行有效控制,是使脉管制冷机单级情况下达到低于20 K温区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一台自行研制的采用并联双阀双向进气模式的单级脉管制冷机,该制冷机在6 kw压缩机的驱动下可获得19.6 K的无负荷制冷温度, 在39.2 K时有20.1 W的制冷量,同时给出了并联双阀和频率等参数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