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2011-2014年西部地区物流产业效率水平测度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整体效率水平不高,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值和前沿值存在一定差距,仍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其具体表现为:1)由于第一阶段没有将外部因素和随机因素加以控制,使得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综合效率水平被过高估计;2)分析各投入变量松弛冗余和产量不足的情况,表明过多物流投入会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应合理规划物流资源投入的地区及使用方案,减少物流资源的浪费;3)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空间联动,应对区域物流内外部进行协同管理,从而带动空间均衡效应的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城市经济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环境因素情形下,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水平.引入环境因素,构建中国城市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BCC模型对中国31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计算得出各决策单元的DEA评价值,并进行效率分析、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分析和区域比较分析.考虑环境因素情形下,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总体上较好,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达0.912、0.855和0.940,但个体差异较大,存在个体间的非均衡发展;从规模报酬来看,太原、福州、南昌等10个决策单元的经济规模应适当增加;长春、哈尔滨、南京等9个决策单元的经济规模应适当减少;太原、长春、哈尔滨等16个决策单元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亟待改进;中国城市经济效率存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发展,综合效率平均值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评估.利用我国大陆31个地区企业RD活动的数据,RD经费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投入指标,专利申请数及新产品产值作为产出指标,基于DEA交叉评价模型来评估我国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发现我国企业RD活动的效率并不理想,全国仅有海南省是具有效率的,一半以上的地区效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根据全局空间自相关图及聚类地区得出,我国地区间企业RD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最后为我国企业RD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效率存在规模效益不变、规模效益递增、规模效益递减三种不同类型,而且主导产业创新低效率同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将青海省主导产业与全国同类产业部门创新效率对比发现青海省主导产业总体创新效率较低,也有部分产业创新效率略高于全国同类产业部门平均水平.进而分析影响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效率的区域因素,最后提出提升青海省主导产业创新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治霾主体合作博弈与京津冀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成为雾霾治理的重要保障.基于2001-2017年创新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非参数法,利用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治霾主体的协同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进而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治霾主体内部协同创新能力为0.6598,处于"一般协同"状态,污染型企业综合效率偏低为主因;而区际间协同创新能力为0.7768,处于"中等协同"状态,略优于区域内水平,但仍需加强区际间科教交流,加强政府间合作.  相似文献   

6.
董锋  树琳  李靖云  乔均 《运筹与管理》2018,27(10):185-192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首先从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四个方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中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4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现象,同时各地区协同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随后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选择江苏省为代表研究区域,将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的江苏省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对江苏省效率提升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层次变量和过程层次变量对江苏产学研效率的总影响大小排名为合作紧密关系>企业吸收能力>企业参与程度>学研方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7.
尝试运用DEA方法对企业物流系统的资金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建立物流系统资金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投入指标包括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产出指标包括物流系统优化后经营成本和配送成本的节约额.结合某油田物流建设项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找出各决策单元非规模有效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环境约束下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进行了重新估算,并通过技术创新者研究,分析了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的地区.研究发现:忽视非期望产出的传统Malmquist指数方法会低估物流业技术效率水平、高估物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环境约束下我国物流业ML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效率偏低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所致,物流环境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个别省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收敛性检验表明,研究样本期内,全国以及三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9.
广义DEA是一种基于决策单元和非决策单元自由选择参考集的扩展DEA模型.传统DEA模型的最优解大多是由线性规划随机计算的,未能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重要程度.将投入和产出指标的决策者偏好引入到广义DEA模型约束条件中,首先定义投入和产出指标偏好矩阵,再将该矩阵纳入广义DEA模型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带投入和产出指标偏好的广义DEA模型(GDEA-IP).接下来给出决策单元GDEA-IP有效性与评价指标的量纲选择无关性的证明,以及决策单元为GDEA-IP弱有效和有效的理论证明.算例分析说明GDEA-IP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和其它经典模型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该模型比广义DEA模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拓展了DEA方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碳效率评价较多关注经济产出而忽视了福利与人口因素的不足,构建了涉及经济、福利及人口的"全碳效率"评价体系;并针对DEA模型要求评价样本数大于指标数2倍的严格约束,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全碳效率"评价指标的精简.首先,选取28个关键生产要素作为投入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为8个合成指标;然后,构建涉及经济产出、福利提升和人口承载三要素的"全碳效率"产出指标;最后,应用DEA-VRS评价模型对我国其中30个省域"全碳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与DEA相结合的方法用于评价包含指标较多的区域"全碳效率"是有效的;2011年至2014年,广西的"全碳效率"从弱有效提升为有效,天津、河北、湖南和辽宁的"全碳效率"从无效提升为有效,山西、浙江、广东和重庆的"全碳效率"从有效降至无效,而湖北的"全碳效率"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入和物流网络里程数作为投入要素,货运量和物流业产值增加值作为输出变量,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10年-2015年物流产业效率值进行测算,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评价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效率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值处于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的前沿,而四川省、云南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值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效率值与其经济实力、物流区位商、信息化程度呈现正相关,与政府财政支持呈现负相关.并提出了改善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选取全国各省粮食生产指标面板数据,对数据进行灰色拟合处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算各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得到投入产出体系的要素冗余值;同时测算了各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分析各区域的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东、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大量冗余,要素配置效率不高,中部地区要素利用率较高,要素配置趋于合理;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而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骆琪  何喜军 《运筹与管理》2021,30(5):193-199
技术供需有效协同是实现产业中高端发展的重要驱动,本文综合考虑产业技术供需子系统发展水平、供需子系统间耦合作用及协同效应等因素,将Vague集相似性度量与距离协同模型结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技术供需子系统间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Vague集距离与灰色关联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复合系统的综合协同发展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9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水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技术供需协同发展处于高协同低发展阶段,综合协同发展水平增速缓慢;供需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关系显著;北京和天津的技术供给发展较快,需求相对不足,而河北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因此,兼顾技术供需高质量发展与区域技术供需协同匹配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结合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与SFA方法,提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用于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算。该模型具有非径向和非角度的特点,而且能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使效率评价更接近实际情况。运用该模型对2000~2012年我国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碳排放效率不高,但从2006年呈现加速上升趋势,表现了低碳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的碳减排效率将进一步下降。分区域来看,我国碳排放效率呈现出“东>中>西”的格局,且东部的优势有所扩大。基于对投入、产出冗余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分析表明,提升能源、资本、人员的配置效率,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才和技术交流,有利于提升碳排放效率。
关键词:碳排放效率;三阶段DEA;SBM模型;SFA回归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已有对机场生产效率评估中忽视非期望产出这一问题,研究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选择我国对外开放机场为研究对象,对其机场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对外开放机场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在机场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我国62个对外开放机场中有18个机场生产效率有效,而采用传统CCR模型进行机场生产效率评估时,只有12个机场生产效率有效,说明非期望产出对外开放机场生产效率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机场的生产效率有显著的区域特征,我国区域对外开放机场生产效率得分排序为华中、西南、西北、华南、华东、华北、东北;通过对我国生产效率无效的对外开放机场分析,发现各个对外开放机场普遍存在投入冗余、效益产出不足和非期望产出过多的情况,优化投入产出配置能力、减少机场投诉数量等非期望产出和增加机场有效产出是改善机场生产效率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已有对机场生产效率评估中忽视非期望产出这一问题,研究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选择我国对外开放机场为研究对象,对其机场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对外开放机场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在机场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我国62个对外开放机场中有18个机场生产效率有效,而采用传统CCR模型进行机场生产效率评估时,只有12个机场生产效率有效,说明非期望产出对外开放机场生产效率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机场的生产效率有显著的区域特征,我国区域对外开放机场生产效率得分排序为华中、西南、西北、华南、华东、华北、东北;通过对我国生产效率无效的对外开放机场分析,发现各个对外开放机场普遍存在投入冗余、效益产出不足和非期望产出过多的情况,优化投入产出配置能力、减少机场投诉数量等非期望产出和增加机场有效产出是改善机场生产效率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7.
范德成  李昊  刘贇 《运筹与管理》2016,25(3):195-203
为了评价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化效率,本文构建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DEA方法的局限性,文中引入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解决了产业结构演化评价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滞后性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DEA改进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化效率进行评价。结论表明,各产业技术效率大部分时间大于规模效率,而且投入要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情况,近年来,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员冗余程度有减轻的趋势,第二产业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较大,同时第三产业各要素冗余程度均有所加深。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相关性分析与DEA模型的寿险公司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取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八家寿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相关性分析的DEA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了相关性分析和DEA两种方法的优点.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设计出评价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然后综合运用DEA模型对这八家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效率有效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主要通用航空公司2011年的民航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和更加贴近现实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生产前沿面的投影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主要的通用航空分为三类,从公司运营效率的总体表现来看,三类通用航空公司中运营效率无效公司所占比例分别为82.4%,75%和71.4%,说明我国通用航空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不理想;从投入角度看,我国三类通用航空公司在飞机数量和注册资金等投入指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从产出角度看,第一类和第二类通用航空公司的年飞行小时数都严重产出不足,第三类中除凤凰外,其余20家通用航空公司的飞行小时数产出符合运营效率有效的要求.基于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我国通用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戴钰  张妮娜 《经济数学》2019,36(2):35-41
基于C~2R模型和BCC模型,测算2000-2016年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效率,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方面测算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