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Cs蒸气密度为1013?cm-3量级范围内,研究了6P3/2+6P3/2→6DJ+6S碰撞能量合并过程.利用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共振激发6P3/2态,利用另一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单模激光束作为吸收线探测激发态原子密度及其空间分布,吸收线调至6P3/2→8S1/2跃迁,并可平行于泵浦激光束移动.由激发态原子密度和谱线的荧光强度比得到碰撞能量合并的截面.碰撞转移到6D5/2和6D3/2的截面分别是(4.1±1.8)×10-15和(2.2±1.0)×10-15?cm2.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激发态钠原子间的碰撞能量合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钠蒸气中的碰撞能量合并过程Na(3PJ)+Na(3PJ′)→Na(nLJ″)+Na(3S1/2)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低钠原子密度条件下,用激光将原子分别激发到3P1/2或3P3/2态,测量从nLJ″态发出的荧光强度比和Na(3P3/2)与Na(3P1/2)的密度比,给出了J′=J=1/2或3/2,nLJ″=4D3/2,4D5/2,4F5/2,4F7/2,5S1/2的速率系数对打的比值、当销原子密度足够高时,3P态以统计比率布居,得到了k(nLJ″)(1/2,3/2)对k5S(3/2,3/2)的比值.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Rb原子激发态碰撞能量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谨  胡正发  张登玉  詹明生 《物理学报》1998,47(8):1265-1271
报道了用连续单模激光激发Rb原子至特定的激发态,从而观察激发态间的碰撞形成更高Rb原子激发态的实验结果.实验观察到Rb原子激发态的自发辐射与高激发态的碰撞形成通道之间的明显竞争,测得了高激发态的形成概率与激发光功率、原子蒸气温度及激光失谐的关系,所提出的碰撞能量转移机理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置于同一池中的Na原子和K原子,分别被连续染料激光器和K光谱灯激发型Na(3P),K(4P),Na(3P)原子密度由吸收等效宽度技术测定。利用调制技术,分离出了由异核碰撞产生的荧光光谱,观察到了Na(3P)和K(4P)间的磁能量合并现象,并测定了其碰撞截面。  相似文献   

6.
用激光二步激发Cs原子至8S态,从谱线的波长及强度可以确定Cs原子的辐射及碰撞过程,5D态主要是由8S→7P→5D跃迁布居的.在1016-1017Cs密度范围内,测量了碰撞能量合并5D 5D→nL 6S(nL=9D,11S,7F)速率系数,因5D→6P(3.0-3.6μm)处于红外本实验不能探测,利用一个已经测量过的过程(即6P 5D→6S 7D)作相对测量,对于9D,11S和7F态,其平均速率系数分别为(8.4±4.2)×10-10,(7.3±3.6)×10-10和(9.7±4.8)×10-10cm3s-1.讨论了碰撞转移过程11S 6S 7F 6S对速率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脉冲激光器激发Rb原子到5P1/2态,通过碰撞能量转移Rb(5P1/2)+Rb(5S1/2)Rb(5P3/2)+Rb(5S1/2)产生5P3/2原子,研究了5P1/2+5P1/2,5P3/2+5P3/2,5P1/2+5P3/2的碰撞能量合并产生态的过程。5P1/2态原子密度利用Rb空心阴极灯通过光学吸收方法得到,而5P3/2态密度通过5P3/25S1/2(D2线)与5P1/25S1/2(D1线)跃迁的荧光比得到。因为5P3/2+5P3/2或5P1/2+5P3/2的能量和与5D态的能量差远小于5P1/2+5P1/2与5D态的能量差,因此5P3/2+5P3/2,5P1/2+5P3/2的过程将影响5P1/2+5P1/2的测量结果。由于精细结构能量转移的时间比5D态寿命小得多,故5P1/2+5P1/2,5P1/2+5P3/2和5P3/2+5P3/2产生的5D5P荧光是同时产生的。在不同的池温下测量了积分荧光信号的相对强度,5P态原子有效寿命由辐射陷获的理论得到,结合激发态原子密度得到了5P1/2+5P1/2,5P1/2+5P3/2和5P3/2+5P3/2碰撞能量合并截面分别为7.810-15,2.9×10-14和3.1×10-14 cm2。结果表明5P1/2+5P3/2与5P3/2+5P3/2产生5D3/2态的截面基本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8.
9.
赵健东  辛洁 《物理学报》2014,(13):92-96
与基态原子相比,高激发态原子(主量子数n15)具有很强的长程范德瓦尔斯(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这种强相互作用可以阻止相邻原子的进一步激发,产生激发阻塞效应.本文从理论上利用微扰方法计算碱金属原子Rb和Cs激发态nS,nD原子对态的相互作用,获得原子相互作用的色散系数并分析了原子间的长程相互作用特性.结果表明,Rb和Cs原子的nS态表现为排斥相互作用,而nD态原子L=0时,Rb原子表现为吸引作用,Cs原子表现为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激发态Na(3P)原子的碰撞缔合电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染料激光照射温度为250℃的Na蒸汽,将基态Na原子激发到3P态,两个Na(3P)原子碰撞,产生缔合电离,测量了缔合电离截面。本实验的关键是激发态原子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的确定。本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定Na(3P)原子密度,并仔细地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结合电离电流的测量,得到了缔合电离截面σAl=4.2×10-17cm2(±36%)。与其它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置于同一池中的钠原子和铷原子,分别被连续染料激光器和铷光谱灯激发到Na(3P),Rb(5P),Na(3P)原子密度由吸收等效宽度技术测定,利用调制技术分离出了由异核碰撞产生的荧光光谱,观察到了Na(3P)和Rb(5P)问的碰撞能量合并现象,并测定了其碰撞截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以丙基咔唑为能量传递给体,蒽为受体时分子电子激发态能量传递过程,用筒化模型计算可得其传递速率为kET=1。3×10^10mol/L)^-1S^-1,并且测定了丙基咔唑在苯溶液中的荧光寿命τD=8.3ns。  相似文献   

14.
对Ar+离子与He,Ne,Xe原子碰撞中的真空紫外辐射进行绝对测量,观察到入射离子的电离激发过程和靶原子电离激发过程,并以Fano和Lichten的电子提升分子轨道模型和非绝热分子轨道相关图对此进行定性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郭书印 《物理学报》1982,31(2):143-149
本文在考虑到磁场和热压力的情况下,研究了对头碰相对论电子束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几种电磁不稳定性和静电不稳定性,并给出了这些不稳定性出现的条件和增长率,利用不稳定性的激发条件,根据问题的要求可通过控制电子束的相对运动速度来激发或抑制这些不稳定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N+2和N+与Ar碰撞产生的激发和电荷转移激发,获取了丰富的光谱信息。计算了各发射光谱线的发射截面,并研究了它们与入射离子能量的依赖关系。同种元素的分子离子和原子离子N+2和N+与Ar碰撞引起的谱线发射截面的对比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He+离子和Ne原子碰撞过程中激发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He+离子和Ne原子碰撞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碰撞激发过程,一种是电子俘获激发过程,另一种是直接激发过程。本实验用光学多道分析系统(OMA)对这些过程进行了光学测量,给出了发射截面数据。入射离子实验室能量范围为70—150keV。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