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炳林同志生平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炳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7月4日4时5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9岁。何炳林同志1918年8月生于广东番禺。  相似文献   

2.
钱庭宝教授,福建福州人,1919年生,1993年4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辛。终年74岁。钱庭宝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8月到南开大学化学系工乍,后任何炳林教授的科研助手。58年在何炳林教授领导下参加创建高分子化学熨研室。钱庭宝教授亦为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沈含熙 《大学化学》1992,7(2):62-63
1991年金秋10月,南开大学隆重举行了“化学学科创建七十周年及王积涛、申泮文、何炳林、陈茹玉、陈荣悌教授执教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南开大学化学学科的前身——化学系创建于1921年,是当时继北京大学化学系之后,我国建立的第二个化学系,创建人是邱宗岳教授,在七十年的艰苦跋涉中,邱宗岳、杨石先、高振衡、张克忠、朱剑寒、陈天池等教授对化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到抗日战争前夕,化学系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重视实验训练和治学严谨的学风。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迁往昆明,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并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杨石先教授被推举为化学系主任。由于杨石先教授和同仁们的努力,联大化学系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当代化学家中,唐敖庆、邹承鲁、胡秉芳、申泮文、王积涛、何炳林、陈茹玉等都是西南联大化学系的毕业生。1946年南开大学复校天津旧址。在邱宗岳和杨石先教授的邀请下,高振衡与朱剑寒教授相继从美国回来,受聘于南开大学化学系。使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师资力量得到提高。全国解放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在海外留学的年青学子的爱国心。1950年王积涛和陈天池教授先后学成回国,走上化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85年8月21—2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何炳林教授主持会议并报告了会议的筹备经过;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陈鉴远教授作了会议的总结报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第一届编委会第三次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会议在主编何炳林教授主持下进行。会议听取了编辑部一九八六年关于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情况的汇报。与会编委  相似文献   

6.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7,23(4):I0001-I000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炳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7月4日4时5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7.
主编致辞     
正《高分子通报》是在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王葆仁先生倡导下于1988年创刊的,创刊初期由冯新德、何炳林、吴祥龙、钱人元、钱宝钧、钱保功等诸位先生担任顾问。早在创刊之初,王葆仁先生就定下了"只要是有益于学习高分子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讲授教员、导师、从事高分子生产的科技人员、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工业、农业、医药、尖端技术的专家们的论著、简报与信息等稿件,均将刊载"的办刊宗旨。《高分子通报》初期设有"展望"、"专论与综述"、"教学"、"知识介绍""经验交流"、"讲座"、"机构"、"单位介绍"、"读者园地"、"会议和信息动态"、"人物"、"书刊评介"、"其他"等栏目。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通报》是在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王葆仁先生倡导下于1988年创刊的,创刊初期由冯新德、何炳林、吴祥龙、钱人元、钱宝钧、钱保功等诸位先生担任顾问.早在创刊之初,王葆仁先生就定下了“只要是有益于学习高分子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讲授教员、导师、从事高分子生产的科技人员、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工业、农业、医药、尖端技术的专家们的论著、简报与信息等稿件,均将刊载”的办刊宗旨.《高分子通报》初期设有“展望”、“专论与综述”、“教学”、“知识介绍”“经验交流”、“讲座”、“机构”、“单位介绍”、“读者园地”、“会议和信息动态”、“人物”、“书刊评介”、“其他”等栏目.  相似文献   

9.
深切缅怀钱宝钧先生(一九○七~一九九六年)老一辈著名的高分子和化学纤维科学家、《高分子学报》顾问编委钱宝钧先生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钱宝钧先生1907年生于江苏无锡,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1935年考取第三届庚款...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六日至七日在南京市华山宾馆举行。出席会议的编委共27人,因事因病请假的编委12人。主编何炳林教授主持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发言。他希望全体编委共同努力,争取在第二届编委会任期内进一步把刊物办好,使论文质量、出版质量和发行数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6—9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94个单位的18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高等院校114人、科研单位26人、工厂企业46人。大会由何炳林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共报告和交流了学术论文164篇,内容包括:1.基础理论;2.离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是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游效曾先生80华诞。游效曾先生,1934年生。武汉大学学士,南京大学硕士。美国威士康星、伊利诺伊和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被聘为西班牙Alcala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台湾大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游效曾教授先后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学院学术  相似文献   

13.
国际生物材料与精细高分子讨论会 1991年10月3~7日在中国桂林市桂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组委会共同主席:南开大学,何炳林教授;北京大学,冯新德教授。联系人: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俞耀庭教授,天津300071。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于1982年7月23日病逝,终年82岁。黄子卿教授是广东梅县人,1922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即去美国,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康乃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化学系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化工部原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委员、《高分子通报》顾问吴祥龙先生因病于1989年7月31日九点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吴祥龙先生浙江嘉兴人,192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曾在武汉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河北医学院、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主编、著名有机化学家刘铸晋教授因病经多方医治无效,不幸于1993年5月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74岁。刘铸晋教授1919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后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化学博士学位,又在印地安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傅献彩教授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随后在中央大学化学系、南京大学化学系从事化学教育工作60余年,1990年退休,2013年8月22日因病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先生平静低调地"走"了,人已去再见无日,精神永存是后学楷模。先生毕生孜孜不  相似文献   

18.
前仆后继后辈继志行地泣天悲先生驾鹤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我国杰出的化学家、我刊名誉顾问、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唐敖庆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15日11时15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唐敖庆院士1915年11月生于江苏宜兴,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  相似文献   

19.
《大学化学》1990,5(3):1-1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美国耶鲁大学生物系的奥特曼(SidneyAltman)教授和科罗拉多大学化学系的切赫(Thomas Robert Cech)教授,以表彰他们在研究“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性能”方面所做出的卓越成就. 奥特曼,1939年生于加拿大,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其后获得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学位,1971年以后一直任教于耶鲁大学.切赫生于1947年,在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78年后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闵恩泽先生1924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获得学士学位,1951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五十多年来,闵先生一直致力于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的研究.他长期在炼油催化剂领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奠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