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整体X光透镜的物理性能及其在X射线衍射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介绍了所研制的新型衍射装置及其测量结果. The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X ray diffra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monolithic capillary lens are described. The new designed diffraction facility and its measurment results are laso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2.
X射线全息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介绍了X射线全息术的工作原理和进展状况,详细地论述了与X射线全息术有关的X射线光学、X射线光学元件和X射线源的特性,并讨论了X射线全息实验的要求和记录方式,最后着重探讨了包括记录过程和重现过程中影响X射线全息术分辨率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X光透镜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X光透镜的原理,制作方法,及其在X光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X光学的重要突破——谈X光透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迄今已近百年.在此期间,人们不仅认识到X射线是短波长(10-2~102(?))的电磁波,它是怎样产生的,而且深入研究了它和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在X射线物理发展的同时,X射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无需查阅那些浩如烟海的文献库,就能说出X射线的若干应用:X光诊断、X光治疗、X光分析、X光探伤…….本世纪70年代以前,X光设备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X光束无法调控,我们不能改变X光束的传播方向,不能会聚X光,也得不到平行的X光束.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可产生超短脉冲的新型X射线光源。它由多碱光电阴极、金靶及铍输出窗组成。当该X射线管的阴极受到强光照射时,产生光电子发射,并经电场加速后轰击金靶,产生连续谱的X射线轫致辐射,经铍窗输出。用超短的可见光脉冲驱动该光源,并借助X射线扫描相机测量了该管的X射线输出,获得了5ps的X射线脉冲。这种光源可方便地用来标定X射线扫描相机的时间分辨率,此种产生超短电子脉冲的方法也可在其他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轫致辐射激发原子产生X射线荧光,经吸收边过滤,研制成单色低中能X射线发生器。实验给出5—25keV能区的4个单能点的强度、纯度以及相应的剂量率,可供刻度使用。  相似文献   

7.
5F软X光胶片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家敏  丁耀南 《光学学报》1997,17(5):99-603
提出了5F软X光胶片对低能X射线结响应的数学模型,模型中部份参数由厂家提供,其余参数由在183eV和933eV两能点实验标定的胶片响应曲线确定,数学模型及参数有有效性用282eV能点处5F软X胶片的实验响应曲线进行了初步检验。  相似文献   

8.
关 于X光折射率小于1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业武 《大学物理》1994,13(11):22-24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讨论了X光的折射率,并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对由“X光折射率小于1”而容易引出“能量传播速度大于光速”这一结论的模糊认识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9.
评述了发现X射线100年来的主要发展历程、我国学者的贡献以及X射线应用于分析领域的种种特点.  相似文献   

10.
X光分幅相机-平面镜配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X光谱仪用平面镜备件以及实验室常用五维调节架,设计了X光平面镜与X光分幅相机配接的探索方案,并对系统调节中各元件调节误差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瞄准调节方法和过程.利用激光打靶实验,对X光平面镜与X光分幅相机的配接方法进行了检验.实验过程和结果表明,该方法系统结构和实施都较为简单,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分幅相机微带上获得经平面镜反射的靶目标针孔像,实现~50 ps的时间分辨、10~20 μm的空间分辨及几十倍的能量分辨.  相似文献   

11.
X射线光学的发展,有利于X射线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本从X射线光源、光学元件和应用领域几方面来概述X射线光学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陈建文  徐至展 《光学学报》1993,13(11):055-1056
X光全息术是一个两步成像过程,第一步是含有物体信息的物束和参考束重叠并产生干涉记录在全息图上,第二步是用光学或数字方法完整地重现这个信息.然而自1948年Gabor发明全息术以来,尽管光学全息和电子全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X光全息术却进展缓慢.80年代中期,Brookhaven实验室将Undulator等插入件引入到同步辐射源中,使X射线源的亮度比70年代末提高8~12量级;几乎是同期,美国Lawrence Livemore国家实验室成功地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软X射线二极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斌  孙宗慈 《物理》1994,23(9):561-565
介绍了用于激光等离子体发射的X射线量测量的一种新型的软X射线二极管(即XRD〕的结构、原理、性能、标定及其应用。该探测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使用方便等优点,1990年和1991年已两次成功地用于“神光”装置上激光等离子体发射X射线测量。  相似文献   

14.
X荧光分析系列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的原理、应用以及用X荧光谱仪开设的系列实验。  相似文献   

15.
喷气式Z箍等离子体装置可以产生较强的软X射线,能量大约在2-6keV之间,利用此装置产生的软X射线,用CSM作光刻胶,进行了X射线光刻的初步研究,得到了较为的光刻图形,曝光深度估计在10μm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使用X光透镜得到的X光微束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微束X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The brief review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 raymicro beam obtained by using X ray focusing len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μ is given.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种铝靶软X射线源,这种X射线源对轻介质、薄样品的成像更清晰、分辨能力更强。利用多层滤片和生物样品对铝靶软X射线源进行了性能检测,实验显示铝靶软X射线源对轻介质和生物成像具有较高的吸收衬度,成像效果优于其他靶材X射线源,并通过改变工作电压可以显著调节谱线中软X射线的比例。这种铝靶X射线源适合作为实验室便携式软X射线光源。  相似文献   

18.
微束斑X射线源及X射线光学元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歌  王雷  牛憨笨 《应用光学》2008,29(2):183-191
高质量的X射线源,尤其高亮度的微纳束斑X射线源是现代X射线光学高清晰成像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在工业无损探伤、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简单介绍了微束斑X射线源的产生方法及发展历史,并对微束X射线光学涉及到的聚焦X射线光学元件(如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布拉格法反射镜、多层膜反射镜、多层膜光栅、X射线波带片、毛细管聚焦透镜和复合折射透镜等)的主要特点作了简要的系统介绍。最后展望了微细束X射线在微纳检测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超软X射线流气式正比计数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183~933eV超软X射线的圆柱形、侧窗式、流气式正比计数管,工作气体是0.11MPa的P-10气体或氦气-丙烷混合气体。计数管内径为φ25mm,直径为φ0.3mm的入射窗是由厚度80~90μgcm~2聚乙烯甲醛制成的。该计数管的特点:(1)薄窗,对软X射线透过率高。(2)流气式,工作寿命长。(3)能量分辨率好。(4)计数率高(1×10~(14)个/s)。(5)可测能区宽(0.183~10keV)。(6)可以方便更换窗膜材料、厚度及窗口直径。近几年来该计数管已经为高强度低能X光源提供较好监测。  相似文献   

20.
邓宁勤  赵宝升  盛立志  鄢秋荣  杨颢  刘舵 《物理学报》2013,62(6):60705-060705
提出了栅控X射线源作为发射器和基于微通道板的X射线单光子探测器作为接收器的X射线通信方案. 搭建了基于X射线的空间语音通信系统, 详细介绍了信号调制发射器、基于微通道板的X射线单光子探测器及信号接收解调器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报道了基于X射线的空间语音通信系统的初步实验结果, 实现了优于20 kbit/s的基于语音信号调制的X射线通信. 实验分析了在不同X射线强度、信号整形时间和阈值设置下通信性能影响, 得出了X射线发射功率限制X射线通信速率的结论, 提出了下一步提高X射线通信性能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X射线通信 X射线源 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