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膜性肾小球肾炎,是在临床和病理学上均具有特征性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我们对20例膜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肾脏穿刺标本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狼疮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细胞凋亡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正不断深入地进行。凋亡可发生在多种细胞,对于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以往人们多注重研究其肾小球内电子致密物的沉积,而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却未见报道。本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临床30例狼疮性肾炎病人肾穿活检组织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IT)是罕见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980年由Schwartz首先报道,迄今国内仅见数例报到。本文对本科2004年以来肾穿刺活检组织中确诊的2例IT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结合临床、光镜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最常累及的器官是肾脏,即狼疮性肾炎,近乎100%的患者贤脏有损害。近年来,随着细胞调亡理论的引入,人们对细胞凋亡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认为狼疮性肾炎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本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多例狼疮性肾炎病人的肾穿活检组织进行了观察,看到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有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5.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dense deposit disease,DDD)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球慢性疾病。本文对5例DDD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及HE、染色(PAS、PASM-Masson)、免疫组化(IgG、IgM、IgA、C3、C1q、HBsAg、HB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DD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形态学均具有多样性。5例中临床表现2例为肾病综合症,2例为慢性肾炎综合征,1例为急性肾功不全。形态学改变3例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1例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膜增殖(MePGN伴sMPGN),1例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PGN)。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层内见条带状高电子致密物沉积,其中1例伴有内皮下和上皮下沉积物,4例系膜区块状沉积物。免疫组化提示毛细血管袢以C3、IgM沉积为主,系膜区C3沉积,1例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DDD的发生可能与补体C3的激活并沉积及免疫复合物机制有关,其超微结构的特征性改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软体动物中的毛蚶肥及节肢动物让中的痕掌沙蟹、锯齿溪蟹、螯虾四各无骄气主肌纤维的超微结构。毛蚶的心肌呈平滑肌样,另三咱甲壳动物的心肌都是横纹肌,但仍存在超微结构上的差别。本文从心肌组织结构上提供了节肢动物比软体动物高等垢依据,并进一步讨论了无脊椎动物的心肌从平滑肌过渡到横纹肌是在软体动物到节肢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和优化贴壁细胞透射电镜制样方法,本试验以鼠肾细胞系HEK29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3T3的贴壁培养细胞为材料,采用三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分别为先固定后刮取细胞、先刮取细胞后固定和胰蛋白酶消化后固定,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收集,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进行电镜样品的制备,比较不同固定方式下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先固定后刮取法能较好保持贴壁细胞原始形态特征,而先刮取后固定法和胰酶消化法都会明显改变贴壁细胞形态,使悬浮起的细胞呈近似球形。在电镜下,三种方法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超微结构,先固定后刮取的细胞形态更贴近于生理状态,但是其长条形或梭形的形态特征也给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带来一定困难;先刮取后固定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得到的细胞呈圆球形,观察更为方便,但细胞的形态与贴壁时的生理状态不符。本试验为贴壁细胞电镜制样的基础方法研究,为不同的细胞学实验选择适当的前固定处理方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几种盐地生植物同化器官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几种盐地植物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生长在盐地上的植物,表现出不同适应盐地的特征,是通过不同的抗盐方式来适应其生境。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膨胀是它们在结构上对盐的适应;而叶绿体脂质球数目多、含淀粉粒较多、外膜膨胀形成泡状结构,线粒体、粗糙内质网及核糖体数量的增加,则是抵抗盐害的方式。细胞器对盐分有适应,受伤害和不受影响三种反应。叶绿体内、外膜及类囊体呈膨胀状态,线粒体内、外膜及嵴的膨胀是对盐分的适应特征;而叶绿体、类囊体聚集、线粒体空泡化则是盐伤害特征;叶绿体、线粒体结构正常是不受盐分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对肾细胞癌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方法:选择肾癌新鲜标本16例,其中透明细胞癌6例,颗粒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集合管癌2例,乳头样癌2例,肉瘤样癌1例,常规光镜电镜观察。结果:肾癌组织类型多样,癌细胞形态不一,多呈实性巢状、管样或乳头状排列,间质少。不同类型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基本相同,仅脂滴、糖元和线粒体含量不同。结论:肾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与预后关系密切,组织发生可能来源于肾原基未分化干细胞。超微结构有助于低分化肾细胞癌的诊断及其远处转移性肾癌的确认。  相似文献   

10.
报道一例罕见的皮肤Merkel细胞品。活体组织检查光镜做出正确诊断很困难,需要结合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超微结构来分析判断。电镜观察癌细胞质内含有神经分泌颗粒,癌细胞有相互交织的树状突起,表面有少数微绒毛,细胞间有少数中间连接,偶见桥粒,其它细胞器多少不定。依其超微结构特征,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Web技术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融合 ,可以使用户在浏览器端通过WWW服务器方便地访问数据库的内容 ,充分地共享Internet资源。ASP是实现方案之一。本文介绍了ASP如何访问Web数据库 ,并给出四种常用程序结构 ,还从多个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通道间相位差求解算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道间相位差计算的几种常用算法:IQ正交算法、数字相关法、FFT法和基于FFT的相位差分法。比较了各算法的适用条件、计算量,分析了各算法的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改变在超微结构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是细胞生理功能必需的细胞器。线粒体DNA的缺陷是许多临床疾病的基础,许多不同疾病都具有非特异性的线粒体的病变。本文主要综述了在不同病理情况下,线粒体主要的结构变化,以及其在超微结构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录象机几种格式比较及选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了目前数字录角市场三大主流产品的性能,特点,并对这几种产品加以详细分析和比较,对广大用户选型购买数字录象机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雨  韩亮  马萌 《电子测试》2021,(5):135-136
本文针对这一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探究电子电路不同故障类型的处理方式,进而让电子电路故障排除的工作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几种不同类型土壤的VIS-NIR光谱特性及有机质响应波段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精准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测量并分析了7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共791个土壤样品在350~2500 nm的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微分曲线,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光谱反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前人研究中有关有机质的光谱响应波段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600~800 nm波段可以作为研究区域内不同类型土壤共同的有机质光谱响应波段,这对进一步建立不同土壤类型相对统一的有机质预测模型具有一定意义.研究还发现,有机质含量高于2%并不是高光谱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宏观数据分析、生理指标测定、透射电镜技术,对东农42和东农163两个品种的大豆豆荚进行了研究,发现大豆豆荚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其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在豆荚发育的初期,细胞器发育还不完整,细胞核、叶绿体排列紧密,细胞核核质均匀,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初步形成.随着豆荚进一步发育,其叶绿体充分发育,叶绿体中积累的光合产物增多,光合细胞的活力增强.当大豆豆荚发育成熟时,其液泡较成熟前更大,细胞器被挤到边缘,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完善,结构清晰.  相似文献   

18.
观察1例系统性淀粉样变受累皮肤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组织学上,真皮及皮下组织内见大量团块状均匀淡红染物质。组织化学染色刚果红、阿森蓝及PAS均阳性。免疫荧光检查κ及λ均阴性。超微结构显示特征性的淀粉样纤维。形态学观察对确定淀粉样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Clara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Clara细胞在吸烟引起的实验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时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探讨其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大鼠吸入香烟烟雾制作COPD模型,透射电镜观察肺Clara细胞形态,结果:COPD大鼠肺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Clara细胞以及Clara细胞分泌颗粒减少,结论:COPD大鼠肺终末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发生变化。Clara细胞受损在COPD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建立老年大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iNOS的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30min后再灌注24h组海马神经元iNOS活性显著升高;缺血30min再灌注21h和48h组中量表达;假手术组、缺血30min即刻取材、再灌注1h、6h、96h组iNOS几乎无表达;再灌注超过48h组海马神经元损伤较重。结论:NO是脑缺血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