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蜂毒肽片断及其类似物: Mel15, Mel15(8F)和Mel15(7P), 这些多肽与钙调素有很强的结合力, 而且链段很短, 因此它们可作为钙调素可结合蛋白质的结合部位的模型。本文采用光谱法研究了它们与钙调素的相互作用。荧光发射光谱法结果表明, 多肽Mel15在与钙调素相互作用时, 肽链中的Trp基团的微环境变得更加疏水, 说明Mel15中的Trp残基可能与钙调素的疏水性表面靠近。紫外差谱测试表明, 只有当钙调素分子结合2个Ca^2^+后, 才可以与多肽Mel15(8F)结合。圆二色谱法研究表明, 多肽与钙调素结合后多肽分子和钙调素分子的α-螺旋结构的含量都被诱导而增加, 结合力越大, 则越多的残基被诱导形成α-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酰胺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粘度和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研究了PAM与R12SO3Na-R11COONa混合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AM可与混合表面活性剂形成复合物,从而使体系表现出典型聚电解质的粘度行为。可能的机理是,以疏水力形成的R12SO3^-—R11COOH(Na)预胶束或二聚体通过PAM-R11COOH间的氢键力相结合。进而使大分子链上带有大量负电荷,静电斥力引起大分子链伸展,因而产生电粘效应。  相似文献   

3.
纳米管钛酸钠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NaOH与多晶粉末TiO2作用制备了纳米管.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失重分析三种分析方法,确定了该纳米管材料的组成为Na2Ti2O4(OH)2.  相似文献   

4.
黏度法研究聚丙烯酰胺与聚乙二醇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黏度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与聚乙二醇(PEG)在水中的相互作用,发现当聚合物浓度较高时,PAM与PEG存在疏水作用、氢键以及相互缠结.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聚合物浓度、PEG分子量以及PAM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相互作用先减小后增大;盐、乙醇以及丙烯酰胺的加入使相互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头孢唑林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影响两者相互作用的条件(如pH、温度、作用时间等)。实验发现头孢唑林与鲱鱼精DNA主要通过嵌入式结合。根据试验结果利用双倒数分析法计算出头孢唑林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3.38×102mL/mg。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与酸性铬蓝K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铿  童沈阳 《化学学报》1996,54(6):620-624
本文研究了不同酸度下, 酸性铬蓝K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情况。用光度法求出了不同条件下酸性铬蓝K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个数或结合常数, 并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相互进行对照。证明酸性铬蓝K在牛血清白蛋白上有两类不同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 吡哌酸、氟哌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人体γ球蛋白(IgC)间的相互作用, 求出了吡哌酸、氟哌酸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置, 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8.
茜素红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贵珍  焦庆才  刘茜  丁一磊  陈雷 《化学学报》2003,61(8):1294-1298
应用光谱法研究在pH=5.0的反应体系中壳聚糖(CTS)与茜素红(AR)的结合 反应,考察了反应体系中AR/CTS摩尔比、NaCl浓度及CTS的脱乙酰度对茜素红与壳 聚糖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得CTS对AR的最大结合数N_E=4.78×10~3,理论 模型预测最大结合数N_c=4.73×10~3,实验值与理论值一致,并对壳聚糖与茜素红 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吡哌酸、氟哌酸与HSA、IgC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朱铿  童沈阳 《化学学报》1997,55(4):405-410
本文研究了在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 吡哌酸、氟哌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人体γ球蛋白(IgC)间的相互作用, 求出了吡哌酸、氟哌酸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置, 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10.
用荧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金属离子Ca2+、Cu2+和Zn2+对叶酸(F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酸及金属离子均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荧光猝灭常数,可判断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由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熵变ΔS和Gibbs自由能ΔG得出:推断无金属离子存在时,FA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在Ca2+的存在下,FA对BSA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与范德华力;Cu2+和Zn2+存在下,FA对BSA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3种金属离子的参与都使得FA与BSA结合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发生了的变化,但结合位点数仍维持在1左右。  相似文献   

11.
芳香反离子与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敏  黄建滨  肖进新  何煦   《化学学报》2000,58(11):1358-1364
用紫外吸收光谱的方法研究了多种芳香反离子与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对芳香反离子的吸收光谱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芳香反离子结构的细微变化可导致光谱特性显著不同。这被解释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与芳香环之间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阳离子-π相互作用需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芳香反离子具有合适的相对位置与距离。通过测定各混合体系的吸附量证明,不同的芳香反离子在胶团表面有不同的排列方式。NMR的实验结果支持了上述解释。  相似文献   

12.
钠型蒙脱土悬浮体和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的负触变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钠型蒙脱土悬 浮体和水解聚丙烯酰胺组成的体系有负触变现象, 对负触变性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并对微观结构作了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组DMIT衍生物, 其中两个化合物完成了晶体结构测定, 讨论了化合物的合成条件, 结构与谱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郑国栋  孙浩然  高德  曹锡章 《化学学报》1992,50(10):937-942
本文用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钴卟啉与苄基氯的相互作用,表明形成有σ钴-碳键的辅梅B~12模型化合物的前提条件是钴卟啉的中心钴氧化态必须降低到I价.讨论了σ钴-碳键的形成和解离与电位的关系,现场检测到辅酶B~12模型化合物的形成和解离的紫外可见光谱,提出了钴 中啉与苄基氯的ECF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毛细管超薄池光度检测中首次采用吸收光强测量新技术,显著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和改善了信噪比。在内径50μm的石英毛细管超薄池以及由石英光导纤维构成的十字交叉超薄光学吸收池上,分别测量了系列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光强。吸收光强与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10μg/mL的高锰酸钾稀溶液,毛细管超薄池吸收光强测量的信噪比相对于吸光度测量的有较大的改善。十字交叉池的光程约为40μm,容积约为0.02μL,具有较大的光能量,可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电泳光度检测池。  相似文献   

16.
染料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光谱法研究了阴离子染料曙红(EY)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相互作用, 得出相互作用常数K及与一个染料分子结合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数N, 也研究了两种添加剂(尿素, Na2SO4)及混合胶团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何建军  秦利  周亚琳  沈涛 《化学学报》1992,50(7):708-714
我们合成了以不同链长连接的荧光素酯与蒽甲酸酯的四种二元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研究表明.链呈不同程度的弯曲,但分子内两个发色团的相互作用是微弱的.激发蒽甲酸酯,无论是在分子间还在分子内,其单重态能量几乎都传递给了荧光素酯.激发荧素酯时,并未观测到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尽管计算和模型化合物分子间的对照实验都表明它们之间是可以发生这种电子转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系列在溶液中,分子内的两个发色平面没有好的匹配,或者说 ,这些二元化合物在所研究的溶液中,不能满足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对构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