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Marangoni珠状凝结液珠半径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酒精混合蒸汽在斜块上的Marangoni凝结实验图片为基础,统计分析了不同浓度和过冷度下凝结液珠的半径数目比例分布、平均半径及半径偏差.研究发现:在不同浓度和过冷度下,凝结液珠的半径大部分集中在0.1 mm~0.3 mm半径范围内,占到液滴总数的80%;凝结液珠平均半径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半...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含有液膜和汽膜的竖壁凝结物理模型和基于边界层方程组的数学模型,应用相似理论进行了无因次变换,确定了无因次方程的系数及变换函数的形式,并对控制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推导了考虑液膜对流因素的竖壁膜状凝结局部努谢尔特数的表达式,进而得出了雷诺数范围较宽的竖壁膜状凝结准则的统一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本介绍的数字信号发生器具有电路简单、元器件易购、调试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结合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加工出一个冷凝器,冷凝器管箱两端的隔板上开有分液小孔,并通过设计搭建的凝结换热实验台,对冷凝器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归纳,结果表明凝结液封稳定的情况下,凝结换热系数随开启漏液管数增加而变大。这是对以后设计高效换热器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透平级中自发凝结及叶栅中非均质凝结流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蒸汽流动问题研究对提高蒸汽透平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级环境下的自发凝结流动和和叶栅中的非均质凝结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透平级环境下的凝结不仅使流动模式发生了变化,也改变了级的反动度;蒸汽中一定量的杂质对叶栅中湿蒸汽凝结流动的流场发生变化,使流动情况得到改善。要使这些影响从工程上具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和酒精Marangoni凝结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首先构造了一个在常温水冷却时,纯水蒸汽凝结时表面温度差可以达到11℃的黄铜试件。利用该试件在蒸汽流速为0.3m/s时,进行了不同浓度水-酒精混合蒸汽以及纯水蒸汽的凝结换热特性和凝结状态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凝结表面存在温度差,水-酒精混合蒸汽出现珠状凝结,凝结换热系数最大可以达到纯水蒸汽凝结的2.8倍;混合蒸汽凝结换热系数随表面过冷度减小而增加,并在较小过冷度时出现陡增;凝结换热量随表面过冷度增加存在最大值;观察得出了不同表面过冷度下不同酒精浓度时的凝结状态。  相似文献   

7.
A computer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sedimentation on rapid coagulation.To estimate the accumulated influence of gravity on coagulation for dispersions, a sedimentation influence ratio is defined. Some factors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sedimentation were considered in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ed by comparing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s, the change in collision number, and coagulation rates at different gravity levels (0g, 1g and more with g being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相似文献   

8.
徐慧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07,56(2):968-976
通过数值求解符拉索夫方程和泊松方程,研究了相对论效应和温度效应对等离子体振荡破裂的影响.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情况下,初始扰动幅度较小时,不会发生等离子体振荡破裂,系统具有时间周期性. 此时电子温度的增加,会使得等离子体振荡最大幅度减小. 考虑相对论效应时,即使初始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扰动幅度不大,随着时间演化,相对论效应也能导致等离子体振荡破裂,而且初始电子密度扰动越小,产生等离子体振荡破裂所需时间越长. 在初始电子密度扰动较大时,无论考虑和不考虑相对论效应都会出现波破裂,但两者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此外温度效应会降低能发生等离子体波破裂的阈值;等离子体波的相速度越大,能产生的波破裂现象也越明显. 关键词: 等离子体振荡 相对论效应 振荡破裂  相似文献   

9.
10.
文中分析了 PH3和 N2 的二元混合气体在 PH3低温捕集器集气器内的二次相变流动 ,从理论上研究了二元混合气体在集气器内的闭口热虹吸流动过程的机理 ,并给出这一过程的数学模型 ,以及集气器内温度、浓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将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用于计算酒精-水混和蒸气Marangoni凝结换热系数,该模型引入一个特性系数将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理论相结合,并考虑了酒精浓度、蒸气压力和流速的影响.在不同的压力和流速下,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最大误差为±3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空气冷凝换热器简化动态模型及凝结液膜厚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膜状凝结时液膜厚度和速度沿流程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计算时可以忽略液膜的导热热阻;通过对简化模型的分析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冷凝换热器通道内的湿空气可能达到过饱和状态,但分析表明不会产生结雾,计算时不需要考虑;通过分析及计算发现冷凝换热器存在最佳去湿流量,使得去湿量最大,在对载人飞船进行湿度和温度控制时要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维喷管中湿蒸汽非均质凝结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研究了湿蒸汽流中的非均质凝结流动现象,建立了自发凝结流动和非均质凝结流动统一的数值模型,并对一维喷管中的非均质凝结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蒸汽中杂质微粒浓度是影响非均质凝结流动的主要因素,在微粒浓度达到 10~(13)~10~(14)/kg 后杂质开始对凝结流动产生明显影响;在微粒浓度约为 10~(14)~10~(16)/kg 的范围内,外来凝结核并没有抑制流动热力学不平衡的发展,反而使其程度加深;在微粒浓度大于 10~(17)~10~(18)/kg 的情况下,足够多的外来凝结核充分抑制了非平衡条件下的自发凝结,整个流动过程中蒸汽始终处于平衡态附近。此外,微粒半径等因素对非均质凝结流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孔薄层强化竖管外壁凝结换热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在壁上涂以极薄多孔层以强化凝结换热的问题很少研究过。目前,只有几位学者对恒壁温的短平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l,而对坚圆管尚未见有人研究。为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们对具有涂层的变壁温的长竖管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就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2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多孔薄层很薄,故凝液膜边界层被分成两层:内层(多孔薄层液膜层)和外层(纯液膜层)。系统简图如图1。坚管外壁上喷涂上一层导热率较高的多孔介质薄层。厚度为h,热导率为k。,孔隙率为。,渗透率为Kp,管长为L,壁温为几,蒸汽饱和温度为Ts,凝液膜…  相似文献   

16.
李耀东  余纲林  李万林  陈宗欢  王侃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3):036004-1-036004-5
根据氙振荡产生的机理,按照燃耗步长来划分:在短步长条件下会产生物理氙振荡,在长步长条件下会产生数值氙振荡。研究发现,当燃耗步长增大到19 h,物理氙振荡的振幅最小,随着燃耗步长继续增大,表现为数值氙振荡,当燃耗步长27 d,数值氙振荡振幅最小。采用平衡氙方法强制使中子通量与氙浓度平衡,在堆芯物理计算程序(RMC)的输运模块中运用平衡氙方法对碘氙的浓度进行不断的迭代更新,在保证收敛的情况下抑制了氙振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光学参量振荡中的参量增益.对环形腔和驻波腔作了讨论.通过单块KTP晶体,利用Nd:YAP倍频稳频激光器产生的0.54μm的激光作为抽运源,并注入1.08μm的两个偏振光作为信号和闲置模,利用温度调谐和插入光楔的方法,在环形和驻波腔中实现了三波之间的强耦合作用.获得了高达110倍的参量增益,并测量了增益与抽运功率的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李富斌 《中国物理 C》1992,16(9):790-793
本文采用几何学方法将含碎裂机制的广义凝结方程表述为一个赋予仿射联络的无限维空间中的代表点的测地线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9.
含湿天然气超音速凝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液无滑移假设下建立了天然气超音速凝结数理模型,研究了天然气中水蒸气的超音速凝结过程,并分析了Laval喷管扩张段半扩张角对凝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凝结模型是合理的,液滴成核只发生在喷管喉部后非常狭窄的区域,此后水滴的生长变得非常缓慢,直至喷管出口不再发生显著的增加;喷管半扩张角的大小对液滴的成核、生长有显著影响,成核位置随半扩张角的增加略向上游移动;喷管扩张段0.16°半扩张角在总压损失、出口马赫数、出口液滴尺寸等方面具有最佳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环路型振荡流热管物理数学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汽泡的交替膨胀和压缩使管内工质维持振荡运动,热管冷却端的散热情况是影响振荡流热管内部振荡运动的重要因素。热管内部振荡运动受倾角、充液率和加热功率影响,其变化趋势与前期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热管内脉动运动愈剧烈,热管的传热性能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