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GB 5009.15–2003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的镉含量,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归纳出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标准工作曲线及方法回收率等,形成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和方法,经量化和合成得到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从而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当镉含量为0.098 mg/kg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417,扩展不确定度为0.008 2 mg/kg(k=2)。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探讨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依据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制备过程、计量器具的使用、标准溶液配制、测量设备、人员读数误差、方法回收率,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食用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为13.1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8 mg/kg(k=2)。测量设备、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大,应在实验过程中予以控制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评定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唾液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用酸水解法释放乳粉中的唾液酸,再与邻苯二胺衍生,采用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别考察每个测量步骤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个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与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当乳粉中唾液酸含量为2 586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53 mg/kg,包含因子k=2。造成唾液酸测定结果不确定度偏高的主要因素是标准工作液配制、样品定容及测量重复性误差三方面。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应采用加强操作规范性、配制适合浓度范围的标准溶液、增加平行样品的测定次数等措施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水潺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案,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根据JJF1059—1999技术规范要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潺中苯甲酸含量为例,分析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评估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包含因子取2(P=95%),计算扩展不确定度,以不确定度的形式报告测量结果。方法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2.6%,本例样品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0.022 g/kg,测量结果为0.866±0.022 g/kg。评定方案同时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载金碳中金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样品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样品溶液中金含量测定值的标准不确定度、样品溶解后定容体积的不确定度,其中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和样品溶液中金含量测定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当载金碳中金含量为0.56 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 g/kg(k=2)。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氟罗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构建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不确定来源主要为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准曲线拟合。当水产品中氟罗沙星的质量分数为5.24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83μg/kg(k=2);氧氟沙星含量为5.34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49μg/kg(k=2);诺氟沙星含量为6.35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20μg/kg(k=2)。  相似文献   

7.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对样品称量、样品溶液定容体积、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合成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固体废物中镉质量分数为0.421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80 8mg/kg(k=2,置信概率为95%)。标准曲线拟合是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固体废物中镉含量不确定度的最主要来源,其次为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而样品称量、样品溶液定容体积、测量重复性等分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腐乳中脱氢乙酸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腐乳中脱氢乙酸的测定过程不确定度来源的系统分析,找出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和量化,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腐乳中脱氢乙酸的测定结果表示为:(255.91±10.75)mg/kg(k=2)。  相似文献   

9.
纺织品中五氯苯酚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五氯苯酚含量,对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定与合成。当五氯苯酚测定结果为0.570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4mg/kg,并给出了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评定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克百威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根据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 1135—2005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有关规定,对该方法建立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包括标准溶液稀释过程、样品的称量、样品溶液的稀释定容、重复性测量,分别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并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当蔬菜中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为0.020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1 3、0.001 6 mg/kg(k=2),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分别表示为(0.020±0.001 3)、(0.020±0.001 6) mg/kg(k=2)。该方法确定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的稀释过程,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ICP–AES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铅含量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的定量数学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和量化,计算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系列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电子电气产品塑胶部件中铅含量为149.07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3.55 mg/kg(k=2)。  相似文献   

12.
评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该法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标准工作溶液配制和测量重复性。结果表明,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大米中镉质量分数为0.174 mg/kg时,在95%置信水平下,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1 mg/kg,包含因子k=2。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和评定结果量值比对,得出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标准曲线拟合,其次为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和测量重复性,贡献值分别为70.9%、11.2%和11.8%,样品称量和定容过程中量器以及实验室温度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
依据JJF1059-1999,对GB/T17136-1997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汞含量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量化。计算出土壤中总汞含量测量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15,扩展不确定度为0.163mg/kg。在土壤总汞含量测量过程中,求试液中汞含量贡献的不确定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建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的实验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样品称量、样品处理、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以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取样量为0.5 g左右,置信区间为95%时,包含因子k=2,海鱼中甲基汞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4 mg/kg。测定过程中不确定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准曲线拟合。该方法可为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含量的质量控制和不确定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铅(Pb)、总砷(As)含量,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利用ICP-MS,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Pb,As含量,分析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样品称量、定容、前处理、溶液中Pb和As浓度、重复性测量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结果表明,Pb含量为(0.0228±0.013) mg/kg,k=2;As含量为(0.00785±0.0045) mg/kg,k=2。该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溶液中的Pb,As浓度,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为正确评价测定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SH/T 0657-2007法测定石油产品中总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标准物质、分析操作、曲线回归、重复性测定等方面对不确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回归及重复性测定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当样品中总氮含量为3.40 mg/L时,总氮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1 mg/L(k=2)。  相似文献   

17.
原子吸收法测定蔬菜罐头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GB/T 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中火争原子吸收法测定蔬菜罐头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的要求,分析了该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标准样品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计算,计算得该测定水平下铜含量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mg/kg.  相似文献   

18.
对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火龙果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根据测试过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有7个方面,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火龙果中铁含量测定结果是X=(1.308±0.281)mg/100 g(k=2).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样品溶液测量、样品空白及样品溶液定容等3个方面,其中,标准曲线制作和工作曲线拟合引起的不确定度最大.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可为水果等营养元素检测方面提供参考,避免或减少一些不必要检测误差,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用奶瓶中己内酰胺迁移量,并对其测定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参照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 006:2019 《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中的规定与要求,分析己内酰胺在测定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度来源。水基食品模拟物处理的样品中己内酰胺的迁移量测定结果为12.213 mg/L,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29 mg/L,结果表示为(12.21±1.29) mg/L,k=2;酸性食品模拟物处理的样品中己内酰胺的迁移量测定结果为15.608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1.48 mg/L,结果表示为(15.61±1.48) mg/L,k=2;酒精类食品模拟物处理样品中己内酰胺所产生的迁移量测定结果为18.299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1.84 mg/L,结果表示为(18.30±1.84) mg/L,k=2;油基食品模拟物处理样品中,己内酰胺的迁移量测定结果为10.232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99 mg/kg,结果表示为(10.23±0.99) mg/kg,k=2。通过评估发现,不确定度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标准溶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20.
对用化学法测定锌铁合金钢板镀层铁含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该方法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分析锌铁合金钢板镀层中铁质量的不确定度和分析锌铁合金钢板镀层质量的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经合成得标准不确定度为0.21%,扩展不确定度为0.42%(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