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去除红外图像中高斯噪声的同时,更好地保持和恢复图像的纹理边缘和细节特征,提出了基于双密度复小波与系数相关性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在图像处理上的优势:图像信息的平移不变性、图像纹理细节的多方向选择性等,基于对图像小波系数分布的假设,根据当前小波系数与其父、子小波系数的相关性,对无噪的小波系数作贝叶斯估计,以恢复无噪的红外图像,最后对去噪图像进行引导滤波,去除图像的波纹效果。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法在EPI和FSIM以及图像的视觉效果上优于部分现有算法,证明该方法在噪声去除、纹理边缘的保持和恢复上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程东旭  杨艳 《应用声学》2014,22(8):2592-2594
针对车牌识别预处理中的图像去噪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耦合偏微分方程(PDE)去噪模型;该模型在各项异性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种新的去除椒盐噪声的扩散项,能够根据噪声图像特点自适应控制扩散速度,有效抑制椒盐噪声,并将新的扩散项与各向异性扩散模型进行耦合,并提出一种新的耦合系数计算方法,根据图像信息自适应计算耦合系数,使得新模型能够在新的扩散项和各项异性扩散模型间自适应转换,有效去除车牌图像中的混合噪声;为了抑制去噪引起的图像边缘模糊问题,引入振动滤波进行逆滤波,增强图像的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耦合PDE模型能更有效去除车牌图像中的混合噪声,保护图像的边缘信息,提高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去噪后的图像更有利于后续的字符分割与识别,有效提高车牌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基于过渡区域提取的目标分割算法存在噪声敏感问题,从而会影响到过渡区域提取的准确性。与可见光图像相比,红外图像特别是红外光谱图像,受到探测器无法消除的热噪声影响,传统的目标提取算法准确率普遍降低。此外,虽然通过边缘能够精确定位目标,但是无法获取目标完整边缘。而过渡区域的灰度分布特点是可以解决基于边缘的目标提取难题。因此为了提高目标提取的抗噪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将过渡区域提取与边缘检测结合的自适应红外目标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像元空间邻域信息构造密度,以此有效降低噪声影响和获取图像边缘信息。然后基于像元密度信息最大分离目标边缘与背景,得到有效边缘和过渡区域,进而以此生长出目标。将边缘与过渡区域结合,可以很好地抑制噪声,多幅复杂场景实验评估了该方法的抗噪性能,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在噪声的干扰下能较好的提取目标。  相似文献   

4.
多尺度形态算子融合图像滤波技术及滤波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思光  王江安 《光学学报》2005,25(9):176-1180
针对舰载红外警戒系统的红外和电视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海空背景下受强杂波、噪声污染的图像目标滤波算法和滤波效果的定量评价算子。算法采用多尺度的形态算子对输入的图像并行滤波,大尺度形态算子抑制图像噪声,小尺度形态算子提取目标边缘细节信息。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基于树状小波帧变换的图像信息融合,融合图像可完备提取不同尺度滤波后的图像信息。针对目标检测跟踪的图像滤波算法的评价,提出了目标与背景的交叉分辨力评价算子及评价准则。仿真实验表明。该滤波算法要优于中值滤波、自适应滤波、小波变换滤波算法,滤波质量的定量评价算法是合理的、有效的。算法适用于舰载红外警戒系统。  相似文献   

5.
最小核值相似区低层次图像处理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先介绍一种能有效地进行边缘、角点检测和滤波等低层次图像处理的最小核值相似区算法,然后提出自适应阈值的选取方法,局部区域灰度重心判据对其算法的改进使得边缘检测算法抗噪能力更强。针对序列图像的具体应用,用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能准确、快速地从噪声图像中得到较准确的边缘信息,用滤波算法对序列图像作预处理,可使互相关跟踪结果更可靠、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高长  张磊  武风波 《应用光学》2011,32(4):678-682
 针对标准中值滤波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均值思想提出两种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即加权快速中值滤波算法和加权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MATLAB实验证实两种方法均能更好地保存原始图像的细节和边缘。比较两种新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加权改进中值滤波算法对低密度的脉冲噪声去噪效果明显,对于高密度脉冲噪声去噪效果不理想,但能大大提高中值滤波的运行速度,对数字图像实时处理意义很大;加权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能够有效地消除被污染图像中的高密度脉冲噪声,较标准中值滤波具有更优良的滤波性能,较加权快速中值滤波算法在去噪方面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混合噪声自适应滤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同时滤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混合噪声自适应滤除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去除椒盐噪声,然后借助边缘检测算子区将图像为分边缘与非边缘区域,进一步对非边缘区域引入改进的均值滤波器,有效削弱高斯噪声的同时保护图像边缘细节,既初步削弱高斯噪声又保护了边缘,最后采用改进的小波阈值滤波算法,对不同的小波系数采用不同的阈值函数,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各最优阈值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噪声自适应滤除算法能有效滤除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在图像主观质量和客观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提高去噪图像峰值信噪比0.5~2.0 dB。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一种能有效地进行边缘、角点检测和滤波等低层次图像处理的最小核植相似区算法,然后提出自适应阈值的选取方法,局部区域灰度重心判据对其算法的改进使得边缘检测算法抗噪能力更强。针对序列图像的具体应用,用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能准确、快速地从噪声图像中得到较准确的边缘信息,用滤波算法对序列图像作预处理,可使互相关跟踪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变换的激光主动成像图像去噪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激光主动成像图像的特点,提出了将小波变换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方法。在对小波分解后的水平、垂直和对角3个方向高频细节图像进行处理时,我们采用3种不同形状的模板进行均值滤波,为了保护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采用边缘检测法来将高频中的边缘细节与噪声分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降低图像噪声的同时又较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去噪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双边滤波是一种结合了图像空间邻近度和像素值相似度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当噪声水平较小时,使用输入的待去噪图像来引导双边滤波核函数权重的计算较为可行,但当噪声水平变大时,噪声图像的结构信息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双边滤波器中值域核函数权值的准确计算。提出了全变分引导的双边滤波图像去噪方法,给出其Split Bregman快速算法。利用全变分模型对噪声图像进行光滑,得到一幅包含清晰结构信息的图像,将图像作为双边滤波的引导图像进行计算,对上述过程进行迭代处理以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实验表明,提出得算法不仅在主观视觉效果上优于双边滤波,客观评价指标PSNR值也较双边滤波提高了1.5dB左右;在较好去除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11.
蒋菡  伍俊 《应用光学》2023,(4):777-785
针对红外图像细节模糊、对比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引导滤波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原始红外图像作为引导图像,使用引导滤波提取出红外图像的细节信息;其次,将得到的细节信息再进行一次引导滤波处理提取出噪声更低的细节信息;最后,将原始红外图像和两部分的细节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实现红外图像增强。该算法能够提高红外图像对比度,增强红外图像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增强算法,本文算法增强之后的红外图像平均对比度提高了123%~246%,平均梯度提升了56%~101%,视觉效果获得明显改善,更能突显细节特征。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该算法时,占用资源低,处理640×512像素分辨率的单帧红外图像所需时间可达10.12 ms,能满足红外探测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红外图像去噪算法在边缘恢复和保持上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与最大后验估计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充分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平移不变性和多方向选择性等优秀特性,对含噪的红外图像作双树复小波变换;基于对高斯噪声和无噪图像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假设,在小波域中对无噪图像的小波系数作最大后验估计,实现红外图像的去噪和恢复。红外图像去噪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算法在有效去除噪声的同时,对边缘细节的保持和恢复较理想,去噪的图像质量指标PSNR和SSIM比现有的方法分别提高1dB和2%以上。  相似文献   

13.
当目标远离红外系统,其在成像图像上的尺寸较小且信息量较少,使得小目标的持续精确定位成为一项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相关滤波跟踪框架上,引入能够区分红外弱小目标边缘信息与杂波噪声的侧窗图像滤波方法,提出了一种弱小目标跟踪算法。具体来说,首先利用时空正则化的相关滤波跟踪模型,对目标位置附近更大范围的背景进行考虑。然后,利用侧窗滤波对当前局部搜索区域进行侧窗滤波处理,达到了保留边缘效果的同时剔除了图像噪声。最后,通过原始图像与滤波后图像作差,降低了背景边缘对目标定位错误的影响,并实现小目标状态估计。为验证本文所提算法性能,采用六组红外真实弱小目标图像序列进行实验,并与核相关滤波、空间正则化的相关滤波,以及时空正则化的相关滤波等经典算法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多组复杂背景的图像序列上,获得了较高的跟踪精度,验证了所提算法能有效应对红外弱小目标跟踪任务中的快速运动、低分辨率和强背景杂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学测量中椭圆圆心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虎  达飞鹏  邢德奎 《应用光学》2008,29(6):905-911
提出了一种椭圆圆心定位算法。先对图像中的椭圆目标进行粗定位,获取椭圆的粗定位信息,再用Canny算子对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进行边缘检测。根据椭圆的粗定位信息以及图像的边缘灰度分布特征,用高斯曲线拟合的方法求得精确的亚像素边缘点的坐标。针对亚像素边缘点中出现的“孤立点”以及噪声点,分别用曲率滤波和均值滤波的方法加以滤波,将滤波后的亚像素边缘点用最小二乘法加以拟合,求得精确的椭圆圆心数据。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定位精度和抑制噪声能力,通过测试算法运行时间,证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离散平稳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平稳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在预先不知道噪声方差的前提下,只利用红外图像的输入数据就可以确定所要求的渐近最优阈值。对红外图像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后,分别对各个分解层的高频子带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迭代去噪,使各个高频子带分别收敛于其最大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有效的去除红外图像噪声的同时,又能较好的保持红外图像的细节部分信息。算法在性能指标和视觉质量上均优于基于离散正交小波变换的阈值去噪方法和传统的中值滤波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滤波算法滤除图像中高斯-椒盐混合噪声后细节丢失较严重的问题,将图像块自相似性思想引入到混合噪声滤波领域,提出了基于非局部自相似性的混合噪声滤波算法。设计了图像在含混合噪声的情况下,其块相似度衡量策略及权系数的计算方式,实现了利用图像自相似性对椒盐噪声进行滤除,再结合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处理图像中剩余的高斯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滤除图像中的混合噪声并较大程度地保留边缘、纹理等图像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7.
刘金华  余堃 《物理学报》2011,60(12):124203-124203
图像的非线性扩散滤波来源于热方程的思想,其关键在于计算适当的扩散系数和控制扩散方向. 在已有的扩散模型中,由于扩散系数仅依赖于图像的梯度,因而这类模型容易受噪声的干扰;同时,图像的细节信息(如纹理)容易被误认为是噪声而被去除. 为克服这些不足,首先给出了一种采用双树复小波变换计算扩散系数的方法;然后设计了一种用于图像滤波的非线性扩散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和波原子阈值相结合的图像滤波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对含噪图像滤波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等细节信息. 关键词: 图像扩散滤波 非线性扩散 波原子 双树复小波变换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时域滤波的红外序列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克虎  雷涛  罗刚 《应用光学》2021,42(3):474-480
红外图像是现代光学设备常用的图像源,图像显示效果直接影响设备的用户体验,而红外序列图像中的噪声会导致显示效果的下降.为了减轻噪声对红外序列图像显示效果的影响,通过历史多帧灰度值的加权和当前帧无噪声图像的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高斯滤波的去噪方法.参考空域双边滤波的权值分配方法,引入了灰度值的影响对时域高斯滤波的权值进行...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证据理论的小波萎缩图像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峰  侯朝桢 《光学技术》2005,31(5):713-716
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小波萎缩图像去噪方法。对含噪图像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后,运用Bayes方法分得各层高频子带的小波萎缩系数,根据小波萎缩系数的空间及层间相关性,利用D-S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对初始小波萎缩系数进行融合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噪声的同时,还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算法在性能指标和视觉质量上均优于Donoho的小波软阈值去噪方法、传统的中值滤波法和Winner滤波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的红外图像噪声滤波算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白俊奇  陈钱 《光学学报》2008,28(5):866-869
抑制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噪声时,为了有效保持边缘细节,在塔基(Tukey)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的滤波算法.算法由微分法提取边界点集,利用信号和噪声的空间分布特性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从而改善了Perona-Malik(P-M)方程的病态性.建立了新的扩散系数且该系数在理论上满足Charbonnier等人构造准则.通过给定边界条件实现了有利于保持边缘的目的.该算法已在基于DSP FPGA的硬件平台上实时运行,较好地抑制了噪声,又有效地保持了边缘,处理后的图像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