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建模分析等方法初步阐明了植物群落趋中生态适应对策假说;提出了生态适应对策系数——KW值.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测试和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得出可以利用KW值对植物生态适应对策进行量化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植物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评述目前世界上植物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这个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该领域主要从①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与生长分析;②植物生态位实验研究;③植物遗传生理生态研究;④植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和⑤大气CO_2增加对植物群落演替影响的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由于该领域研究的复杂性,未来将在目前的工作基础上引入相关学科的手段,继续从植物生长分析、种群相互间的作用、种群生态位和物种适应能力等方面深人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丽水生态示范区自然环境优越 ,植被保存良好 ,动植物资源丰富 .根据对丽水山地的植被调查 ,勘明该生态示范区内植被和群落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 8大类共 1 1 4种 .丽水山地群落的垂直分布分层特征较明显 ,总的可分为三个层次 :海拔 80 0 m以下以暖性针叶林、栲类林等为主 ;海拔 80 0~ 1 3 0 0 m山地以温性针叶林、甜槠木荷林等为主 ;海拔 1 3 0 0 m以上则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草丛等  相似文献   

4.
入侵成功的外来种铜锤草(Oxalis corymbosa)表现出爆发型的分布格局.为探索该物种对异域环境的适应性,以实验手段对不同人工胁迫环境下一个生长季的铜锤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促使植株株型紧缩,叶片周转率提高,生物质量累积下降;遮阴条件显著降低叶的周转率(P<0.001),生物质量累积下降;竞争条件下植株株型高大,生物质量累积增加显著(P<0.001),表现出形态可塑性.水分胁迫下植株生长缓慢,增长期缩短,最大生长量显著降低(P<0.001);遮阴条件下增长期缩短,叶面生长速度提高,而高生长速度有所下降;竞争促进生长,生长期和生长速度均有明显提高.相对而言,水分胁迫下种群存活率提高,无性繁殖率降低,且水分胁迫越严重无性繁殖率越低;遮阴促使种群快速完成生活史,种群存活率和无性繁殖率均降低;竞争条件下存活率有所下降而无性繁殖率增加,种群存活和繁殖之间的颉抗关系表现明显.胁迫环境下,种群适合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市绿荫公园为例,通过测量群落中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研究不同时期3种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变化.结果表明,群落A的平均土壤温度最低,比群落C低5℃左右;在测定的各个时期,群落B、群落C的空气温度有时超过30℃,变化幅度明显,群落A的空气温度在30℃以下;在空气湿度上,群落A群落B群落C,群落A的CO2浓度与光照强度分别高于群落B和群落C.群落A的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对于降低空气温度,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保证了下层植物具有合适的光照条件,该项研究为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重庆市荣昌县吴家镇大坝村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运算、分析,从而实现群落种类组成分析、群落多样性分析、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等内容.结果表明该地区群落类型单调,物种多样性较低,需要加强林木抚育,增加乔木物种,改善林地结构.  相似文献   

7.
上海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区101个绿地群落的取样调查,分析了该类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上海的绿地群落类型多样性以落叶阔叶林最多,常绿阔叶林次之;群落结构物种单一、结构简单,新建成的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过高,景观较单调;群落物种组成中外来植物占有相当比例,但区系反映了地带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工程技术手段适当改造立地条件,增加上海适生树种数量;同时对绿地植物进行群落结构功能类型和景观功能类型划分,据此进行绿地群落的构建,进而达到生态和景观效果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不同手段化解气候风险,从而顺应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伴随着适应气候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看,把"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结合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联系,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生态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本内涵。合理规范人的行为成为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平性和生态道德,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适应与生存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适应入手,以生态适应为视角,讨论生物的适应意义及生存策略的选择.生态适应总是指对某组环境条件的适应组合,即生物个体在与已变化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情况下获得的对该物种的有益结果.如果物种对其环境适应得好,它就能在该环境中生存,而且能有效繁殖;就进化而言,繁殖上的成功才是衡量生物适应好坏的主要标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并非完美无缺,存在适应代价;由于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从来就是变化不定的,所以适应也不断地受制于自然选择的精细调节.在自然界,生物的适应变化主要为量变;在改变的环境条件下,往往表现为生理学过程的强度和速度及个体形态学数量、性状方面的指标发生变化.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物种内部变异的基础,在新的环境因子参与新陈代谢和环境因子半致死的选择条件下,生物适应的量变才能发展为质变,才能改变物种的属性并产生在性质上完全不同的新适应.生物进化必然沿着生态适应的线索前进;生物的适应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0.
11.
群落是植物景观的基本组成单元,直接决定着绿地的结构和功能。笔者以浙江长兴回龙山公园为例,提出了以群落为单元的植被规划思路,阐述了公园植被规划的理论基础和目标,在公园总体规划背景与植被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带性、生态适应性、演替等植物群落学原理,结合公园现有地形地貌及总体功能布局,将整个公园植被景观分为生态林、防护林、人工风景林、观光田园、湿地植被5个分区。每个植被分区都相应设计了多种群落单元组合,以体现其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通过规划,培育出了生态合理、景观优美的植物群落,公园的植被功能得以恢复,景观效果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长白山北坡蝗虫生态适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9月系统调查了长白山地区蝗虫的形态特征和各垂直带内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004年的7—10月进行了补充调查.结果表明:三大不同垂直带内同种雌性蝗虫的各项形态指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而在同种蝗虫雄性间表现为不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雌、雄两性在生殖过程中的行为差异所致;在所考虑的6种环境因子中,不同垂直带内同种蝗虫的前翅长、后足股节长和体长的差异主要受郁闭度的影响,年平均气温主要影响雌性蝗虫的胫节长.并进一步对各种环境因子发生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绿色学校的基本理念和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文部省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进绿色学校事业.日本绿色学校的基本理念和推进策略有其独特的实质性内容和鲜明特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拟就日本绿色学校提出的背景、绿色学校事业在文部省文教实施政策中的位置、绿色学校的含义及基本理念、绿色学校事业的实施框架、基本类型及个案分析五个侧面作全面揭示,希望对我国绿色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浙江省杭嘉湖区域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在水网平原水稻田进行生态沟渠降污试验.通过构建以盘培多花黑麦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沟渠,研究其在处理养猪场废水和生活污水条件下生长和生理指标响应,确定在不同条件下盘培多花黑麦草的逆境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植株在处理养猪场废水时,其生长势、生长量以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P...  相似文献   

15.
武汉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态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武汉11个浅水湖泊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到底栖动物22种,其中软体动物18种、水生昆虫1种、水生寡毛类2种,其他种类1种.优势种群是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水生昆虫类的摇蚊幼虫(Tendipes).底栖动物平均数量变幅在146.63~4045.56个/m^2之间,生物量变幅在14.26~1303.8g/m^2之间.采用理化分析、卡尔森TSI综合营养指数、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数等4种指数对湖泊进行了生态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汤逊湖、东湖、北湖、竹叶海是中富营养型湖泊,南湖、莲花湖、月湖、墨水湖、南太子湖、三角湖和龙阳湖是富营养型甚至重富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样地调查得出:长春市街路树木折算为森林的面积为592.7 1hm2:街路树木的总叶面积为14112024 m2;花灌木的总叶面积为1249200.8m2;草坪的面积为860130 m2。根据以上数据对长春市街路园林植物生态效益评估的结果为:街路园林植物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5750.1 t,放出氧气455.6 t,吸滞灰尘10815.7 t,吸收二氧化硫77.8。t  相似文献   

17.
赤眼鳟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鱼种(L=5.80cm,W=2.11g)进行海水盐度适应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在12‰及其以下盐度时鱼种生长良好,而在盐度为14‰或以上时鱼种出现部分或全部死亡;对赤眼鳟所做的海水盐度适应性驯化试验无明显效果,可为开展沿海滩涂池塘放养赤眼鳟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195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exotic plant, Eupatorium adenophorum, has spread rapidly across southwest China, damaging native ecosystems and causing great economic losses. We examined the pH, N, P, K, and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s, 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haracter (by Biolog EcoPlateTM) in soils from sites heavily and lightly invaded by this exotic species. Also, soil from the lightly invaded site was treated with a water extract of E.adenophorum root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plant on soil properties. We grew three plant species, one native and two exotic, in pot experiment using soil from heavily invaded sit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soil on these plants growth. The soi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H, organic matter, total N, total P and total K in soils from the heavily invaded site were only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lightly invaded site, but concentrations of NH4^ , NO3^- and available P and K in the heavily invaded site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lightly invaded site. The catabolic activity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heavily invaded site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lightly invaded site. The catabolic activ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oils treated by the water extract of E.adenophorum roots changed and became similar to that in soils from the heavily invaded site. The po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exotic plants growth in heavily invaded soil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in lightly invaded soil; however, the native plant biomas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when grown in soil from the heavily invaded site as compared to soil from the lightly invaded site; and the same phenomenon was found when any potential allelopathic effects by E. adenophorum were eliminated by added activated carbon to those soils. Difference in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allelopathy could not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of the native plant in the soils from the heavily and lightly invaded sites.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were obviously related to native plant growth in those tow soils. Tho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ging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may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E. adenophorum invasion process. Since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erves as bridge in connection of exotic and natural plants, the exotic plant could inhibit the natural plant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by changing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invaded site.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速公路建成后不同恢复年限边坡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恢复年限及原生植被中共有61种植物,分属18个科.不同恢复年限的植物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演替等方面变化明显.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物种组成逐渐丰富,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增加显著,群落层次向成层的方向发展,群落向进展演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