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课标特别强调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组织和数学学习的核心,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之间多向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助推课堂革命,引发学生思辨,促进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
赵颖 《数学之友》2023,(9):25-28
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课程关键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师引领学生精研教材,发掘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把握数学内容,同时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交流、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等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思考、探索、交流、对比等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卢云  李铁 《中学数学》2023,(20):77-7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发挥情境设计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比小学大幅增加,课堂容量加大,难度上升,一旦课堂缺少生成与生机,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下降,无法真正发展核心素养.而巧妙而真实的情境引入,能很好地唤起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好奇感、渴求感以及探究、协作、交流的欲望,提升数学探索的主动性,发展学习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等数学“资源共享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自主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资源共享课"给学生提供了扩展视野、相互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这种组织课堂的方式有利于搞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必经之路,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归纳中逐渐认清问题的本质,打破思维的局限,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逐渐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交流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个知识获得的过程,能力的培养过程,更在于它是学生数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教师和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这一点,才能将数学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观,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必须认识到数学交流对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高中数学有效课堂交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数学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意识、数学交流、数学思维及数学应用等几方面 .邓小平教育理论明确指出 :“教育要面向未来” ,且未来社会和科学愈来愈数学化 .因此 ,现代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宽厚的数学“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 ;而且要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素养 ;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变化 .那么 ,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结合教学实践和初中数学特点 ,本人的浅见是课堂教学应讲究“多、精、活” .1 “多”“多”是指多给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时间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赵薇  徐运阁 《中学数学》2023,(19):17-19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高中数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者章建跃也提出“教好数学就是落实核心素养”.那么,六大核心素养怎样才能落地生根?什么样态的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学者李松林认为问题驱动的整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提出学习即持续的自主建构,学生的学习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依靠的都是学生本身的内源性学习力.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查,即通过某种手段,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要求,或者说是检验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程度.1学习质量评价转型的基本认识传统的学习评价,关注的重心是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直接运用,以及技能的熟练程度,这些又往往被限定在精致的“学科问题”中.新课程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目标,对应的学习质量评价转向关注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其核心素养是否得到了发展,核心素养发展达到了什么水平.这就是学习评价的转型,是一场从评价对象到评价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王玉 《中学数学》2023,(4):95-96
<正>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在特定的情境活动中参与学习,积极探究,从而理解知识的过程.探究体验式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唤醒自我认知,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接受新的体验,从而亲身经历和体悟知识,并能在头脑中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体验式学习是学生自我感受,增长知识,并实现自我感悟、自我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更加深切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师生"先学后教",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智慧课堂优势,立足教材内容、授课班级学情、学生预习反馈的总体分析,确定教学方式、教学资源以及时间分配.借助智慧课堂优势,在与学生立体互动的交流过程中,用问题驱动学生主动类比思考、积极探索,形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逐步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以期达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是在数学学习中,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深度学习,即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进行深度学习,逐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笔者以“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一课为例,探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模式,并总结出四点启示,即注重单元整体教学,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完善,创造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习先于教师引导,为深度学习留白;基于学生认知过程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感悟本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最能够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学科领域就是STEM,其随后发展为STEAM.项目式学习是STEAM课程开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具体是指:给学生安排围绕项目的真实学习任务,使其综合各学科知识,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探究活动,并把探究成果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教学模式.[1]数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在许多方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以项目式学习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陆丽萍 《中学数学》2023,(18):18-19
<正>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思维,尤其是高层次的思维,培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素养.高阶思维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只有把“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通过自我建构,深度学习才会发生,高阶思维才能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核心,注重学习建构理论的精炼,建立一个完整的单元式教学架构,并探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参与到过程教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要通过适时的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与“思”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建构学生完整的认知体系.笔者在教学“数轴概念”时,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9.
黄刚锋 《中学数学》2023,(7):22-23+57
文章从一道简单的判断三角形形状的问题出发,以加深学生对边角互化的理解为目的设计课堂教学,主线突出,合理编排问题,恰当设计变式,以学生为本,用课堂“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深度学习数学思想及方法,达到训练思维,落实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徐萍 《中学数学》2023,(2):58-59
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为了帮助学生在未来长期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取得进步,教师要适时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渗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师可以从课前先导、课下演练、课后反思等角度出发,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篇文章以"一元一次方程"章节教学为例论析应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