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浮床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对畜禽养殖富营养水体氨氮的净化效应及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床黑麦草对富营养水体中的氨氮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当覆盖率30%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5.89%.对其去除水体氨氮的动态过程拟合表明符合三次方程曲线.该研究为冬季陆生植物修复富营养水体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陆生植物美人蕉(Canna generalis)、紫背万年青(Rhoeo discolor)为对象,研究了其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美人蕉、紫背万年青的双倍生物量组对水体中TP、DTP和DIP的去除率与它们的单倍生物量组呈显著性差异,植物对水体中P的去除效果随着植物生物量的适度增加而提高.两种陆生植物的复合种植体系对TP、DTP和DTP的去除率和单一种植体系差别不明显,说明美人蕉、紫背万年青的不同种植体系对水体中TP、DTP和DIP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从美人蕉、紫背万年青去除水体中TP、DTP和DIP的动态过程拟合模型可以看出各植物处理组对水体中不同形态P有良好的去除效应.  相似文献   

3.
洪湖水环境特征与湖泊湿地净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洪湖湿地水环境的监测调查,分析了洪湖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洪湖湖水除化学耗氧量和总磷略为超标,总体上达到地面水二类标准,保持着良好的水质.洪湖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大量水生植物对水体产生净化作用.湖水溶解氧较丰富,平均为7.403mg/L;洪湖水体氮、磷含量都比较低.洪湖小港出水口水质浓度一般比进水口子贝渊水质浓度要低,特别是NH4^ -N,N02^--N,P04^3 ,TP等指标、其浓度的减少率一般在10%一50%之间.  相似文献   

4.
石菖蒲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石菖蒲克藻研究的基础上,在室内进行模拟试验,从青山湖排污口取污水置于培养缸中,培养石菖蒲。在培养前后定期进行水质成分分析,测试氯化物,有机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铵氮和总磷的变化,植株总氮,总磷的变化,再分析石菖蒲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发现氯化物、COD、BOD5和铵氮呈下降趋势,幅度均较大;DO则呈上升趋势,通过本试验发现水体总氮去除率达87.4%,总磷去除率达4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周边几种养殖水体的富营化现状及对水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鄱阳湖水产养殖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得出:鄱阳湖区的水产养殖水体已经产生了富营养化,蚌类养殖水体属于极富营养;蟹类养殖水体属于中富营养;鱼类养殖水体属于中营养。鄱阳湖水产养殖产生的养殖废水占其总污染量的比例较大,其对这类清水型湖泊水质的影响较大,对其富营养化的贡献率较高。建议清水型湖泊养殖的周边政府应控制蚌类的养殖规模,将蚌类养殖废水纳入废水处理的范围;蟹类养殖厂应对养殖水域的底泥进行处理,以免养殖废水对这类较清洁湖泊产生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子对东湖几种沉水植物生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光照强度、水体温度及水体pH值对东湖5种沉水植物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且种间有较大的差异.各植物光合色素的含量,受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5种植物对水体高pH值耐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消亡的原因及生态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及水生生态系统重建中的植物选种原则.  相似文献   

7.
花鲈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提高花鲈工厂化育苗成活率的技术,结果表明:(1)采用自选单胞藻营养强化轮虫和卤虫成体,按卤虫总量2.5.3.0%浓鱼油胶丸营养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投喂花鲈仔稚幼鱼,能满足仔稚幼鱼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2)泼洒1ppm呋喃西林或氯霉素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仔稚幼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3)稚鱼阶段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500尾/m3左右;(4)花鲈仔鱼经90天培育,平均全长可达38.55mm,育成率达到58.21%,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1599尾/m3。  相似文献   

8.
轻度富营养化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植物的特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杭州植物园人工湿地中7种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特性.种类包括美人蕉(Canna indica)、香蒲(Typha augusti f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lexa)、斑茅(5accharum arundinaceum)、黑麦草(Loliump erenne)和灯芯草(JunCus effusus).这些植物生长在用于处理植物园观鱼池轻度营养化水的砂砾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2002年7月中旬,各物种的平均总生物量为348~967 g·m-2.斑茅显示了最高的地上生物量,为853 g·m-2,而黑麦草的地上生物量最小,只有127 g·m-2.植物体中N和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16.43~35.33 mg·g-1和1.15~1.61 mg·g-1.最大的植物氮磷积累量分别是27.02 g·m-2和1.46 g·m-2.植物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之间显示了一个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同时,对这7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营养吸收、积累和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对于具有景观功能的植物,通过隔行、轮换收割可以既保持景观效果,又取出湿地中的N和P  相似文献   

9.
三角帆蚌对水体Cr,Pb和Cd的净化与吸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对水体Cr,Pb,Cd污染有明显的净化能力,持续处理12d,能使水体Cr,Pb,Cd含量分别下降83%,77.6%和72%。蚌体的斧足、鳃、外磁膜、体表粘液、肝脏、肠道和生殖腺等组织对3种污染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不尽相同,其中分别以体表粘液、鳃和肝脏最为显著。3种污染物进入蚌体的速度很快,其组织吸收量一般在第3天即可达到较高水平。进入蚌体的污染物,可在组织转移和重新分布。研究结果为生物治理Cr,Pb,Cd等重金属污染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以赣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丰、枯水期对赣江主支和部分支流进行了水样采集,研究了赣江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赣江水体总氮含量较高,总磷含量较低,总氮、氨态氮、硝态氮和总磷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14~4.00、0.01~1.78、0.14~2.56、0.01~0.09mg·L-1,氮营养盐含量枯水期高于丰水期,硝态氮为氮的主要赋存形式,赣江总磷含量较低,整体低于Ⅱ类水质限值;城市污水排放和赣南稀土矿工业对赣江水体总氮浓度有较大的影响,赣江流经主要城镇总氮浓度平均上升1.13mg·L-1,赣南稀土矿工业废水排放对赣江总氮含量影响大于城镇污水排放;万安水库和峡江工程对赣江水体氮磷营养盐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对总氮浓度平均有42.4%的净化率,对总磷浓度平均有20.9%的净化率。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模块化气浮调节式人工沉床装置,用于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的COD.该装置克服了水深变化大、水体透明度低、夏季藻类和浮萍泛滥等不利因素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制约,可显著提高重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栽植的成活率.通过在天津市外环河的现场实验表明:在植物生长期内,当停留时间为5.48 d时人工沉床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0%~35%,冬季也维持在5%~10%.COD值随停留时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在0.9以上;衰减系数随水温的变化趋势符合S型增长曲线:在5~20℃范围内,水温的上升导致COD的衰减系数快速增加,在低于5℃或高于20℃时,水温的变化对COD的衰减系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重点考察了填充率(PR)、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等对MBBR脱氮除磷及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30%,控制HRT=6 h,DO=3.0±0.25 mg·L-1的条件下,经驯化的MBBR系统处理此类低C/N生活污水,COD、氨氮、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JP2〗分别为92.4%、85.8%、70.4%和40.1%,脱氮削碳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提高除磷需考虑联合其他工艺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城区内河水质与沉积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分阶段对宁波市城区不同类型内河进行了水质和底质(沉积物)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宁波市内河水质总体属劣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TN、NH3-N、TP、CODMn;主要景观河道的水质好于一般河道,城中村河道水质最差,但差异并不大;内河水质的电导率、CODMn、TN、NH3-N、TP和Chla之间的相关性显著(R2=0.64~0.97),水体pH值受控于蓝绿藻,呈夏季高冬季低;连续降雨对水体水质有不同程度的稀释作用,短暂的水量补充对提高内河水质分类等级作用不大;清淤整治后水质有明显好转,其中CODMn、TP指标下降明显,TN指标虽然下降了21%仍超标严重;内河沉积物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有机质、氮、磷,沉积物的耗氧量非常大,这是导致水质二次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青冈常绿阔叶林磷的释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 5 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 P 的释放动态,并建立了 P 残留率变化 的模型. P 浓度在凋落物分解 24 个月后变化很小, 期间走势较为平稳. P 的残留率与凋落物的残留率关系 密切; 但 P 浓度及 C/P 比的变化与干物质的消失并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两种曼尼希碱4-(1H-四唑-5-氨基)-V-2-酮(TB)和3-(1H-四唑-5-氨基)-1-苯基丙-1-酮(TP),并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这两种化合物对铜在5%(w)NaHCO3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5%NaHCO3水溶液中,这两种化合物对铜均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顺序为TB〈TP;TB和TP均为阳极型缓蚀剂.两种化合物在铜表面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其吸附行为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元素吸收与净化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不同植物在两种程度富营养化水中对元素的去除率及对富营养化成分的去除率。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蒸腾强度高的植物对水中各成分均具较好的净化效果;而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所研究的植物间没有共同趋势。另外,可根据不同植物对环境的各自适应方式将其用于净化不同类型的污水。其中,灯芯草和空心菜不需元素补给,在重度和轻度富营养化水中均具较好的净化能力;鸭跖草是耐阴植物,有适度遮荫时净化效果较好;菩提子用于净化重度富营养化水时需补给适量的常量营养元素;芦苇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净化能力较好,也适合用于盐离子浓度高的重度富营养化水净化;萱草和石菖蒲在两种水中净化效果接近,但不如上述植物,其优势是能赵冬生长。  相似文献   

17.
苕溪污染物入湖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5~2010年苕溪入湖河流小梅港、长兜港和大钱港的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杨家埠和杭长桥2个水文基点站的径流量数据,计算CODMn、NH3-N、TP和TN等污染物的入湖通量来明确苕溪入湖的主要污染及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并计算水质的污染分担率,表明苕溪的入湖河流水质总体为Ⅲ类,首要污染物为TN;统计逐日流量数据,计算2005~2010年入湖水量为9.15×108~17.85×108 m3;对污染物年通量进行等标计算,发现总氮的等标入湖量最高,年均入湖通量为3 415 t;对水质、水量与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水量与通量的相关系数远高于水质,且两者之间呈现季节性响应关系.因此,总氮是苕溪入湖的主要污染,水量是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中药何首乌中磷脂类化合物,探讨了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磷脂提取率的影响,结合ICP-AES分析法对提取的磷脂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1.5 g何首乌,用20 mL Folch试剂,超声提取35 min,超声功率为24 kHz的条件下磷脂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