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米晶永磁材料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的模拟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磁学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单相和复相各向同性纳米晶磁体的起始磁化曲线、退磁曲线和回复曲线.验证了用δm(H)曲线的正峰值来衡量纳米晶磁体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的有效性.计算 结果表明,纳米晶单相和复相磁体的晶间交换耦合作用都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降低,当晶粒尺寸过大时 复相磁体表现出两相行为,其δm(H)曲线出现了两个正峰值.分析表明,外场较小的正峰值是软磁相与硬磁相晶粒之间交换耦合作用的结果,而外场较大的正峰值是硬磁相晶粒之间交换耦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纳米晶永磁 晶间交换耦合 δm(H)曲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采用不同模型讨论了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单相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及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简述了用δM(H)曲线和不可逆磁导率的变化研究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及反磁化过程的方法。讨论了合金成分配比、添加元素、制备及热处理工艺对磁体硬磁性能的影响。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研究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反磁化过程和矫顽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磁性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采用不同模型讨论了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单相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及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简述了用δM(H)曲线和不可逆磁导率的变化研究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及反磁化过程的方法。讨论了合金分配比、添加元素、制备及热处理工艺对磁体硬磁性能的影响。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研究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反磁化过程和矫顽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Nd28Fe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膜的结构和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具有垂直于膜面的磁各向异性.从起始磁化曲线和小回线的形状特征可知,矫顽力机制主要是由畴壁钉扎控制.2)对于固定厚度(10nm)层的硬磁相Nd-Fe-B和不同厚度(dFeCo=1-100nm)层软磁相FeCo双层纳米复合膜,剩磁随软磁相FeCo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而矫顽力则减少.当dFeCo=5nm时,最大磁能积达到160×103A/m.磁滞回线的单一硬磁相特征说明,硬磁相Nd-Fe-B层和软磁相FeCo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两相很好地耦合在一起.剩磁和磁能积的提高是由于两相磁性交换耦合所致.  相似文献   

5.
敖琪  张瓦利  张熠  吴建生 《物理学报》2005,54(10):4889-4893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 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 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 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具有垂直于膜面的磁各向异性.从起始磁化曲 线和小回线的形状特征可知,矫顽力机制主要是由畴壁钉扎控制.2)对于固定厚度(10nm) 层的硬磁相Nd-Fe-B和不同厚度(dFeCo=1—100nm)层软磁相FeCo双层纳米复合 膜,剩磁随软磁相FeCo 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而矫顽力则减少.当dFeCo=5nm 时 ,最大磁能积达到160×10A/m.磁滞回线的单一硬磁相特征说明,硬磁相Nd -Fe-B层和软磁相FeCo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两相很好地耦合在一起.剩磁和磁能积的提高是由 于两相磁性交换耦合所致. 关键词: Nd-Fe-B/FeCo双层纳米复合膜 交换耦合 磁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Nd_2Fe_(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为例,采用立方体晶粒结构模型,研究了单个晶粒中存在不同耦合状态时,有效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的变化关系.采用边界值不为零的变化函数研究了耦合部分各向异性随耦合长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两相耦合时,软磁晶粒的有效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减小,硬磁晶粒的有效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存在软、硬两相的复合磁体,为保证较高的有效各向异性值,晶粒尺寸应保持在25nm左右.  相似文献   

7.
冯维存  高汝伟  李卫  韩广兵  孙艳 《中国物理》2005,14(8):1649-1652
本文采用统计平均方法研究了软、硬磁性晶粒尺寸及相分布对Nd2Fe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相纳米硬磁材料,磁体矫顽力随着硬磁性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对于软、硬两磁性相组成的Nd2Fe14B/a-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两相的随机分布将导致磁体矫顽力随硬磁性晶粒尺寸的减小呈现极大值。本文的计算结果还表明当硬磁性晶粒尺寸大于软磁性晶粒的最佳尺寸时(15nm),具有多层膜结构的Nd2Fe14B/a-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将比两相随机分布时具有更大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8.
以Nd2Fe14B/αFe为例,采用立方体晶粒结构模型,研究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不同磁性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Keff等于软、硬磁性相各向异性的统计平均值,每个晶粒的各向异性由晶粒表面交换耦合部分和晶粒内部未交换耦合部分的各向异性共同确定.计算结果表明,软、硬磁性相晶粒尺寸分布显著地影响有效各向异性Keff的值.当软、硬磁性晶粒尺寸D相同时,Keff随晶粒尺寸和硬磁性相体积分数的降低而减小, 当D<20nm 时,K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交换耦合相互作用 有效各向异性 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9.
郑勇林  卢孟春  郭红霞  包秀丽 《物理学报》2015,64(17):177501-177501
基于交换耦合理论通常使用的近似分析的一般原理, 严格的分析了没有特定假设情况下的磁序范围或有关磁化密度的形式, 及在任何近似下提出一种关于耦合参数的计算方法. 并结合铁磁系统(磁性金属材料Gd, Fe, Ni), 定量的讨论了这种关系的适用范围, 也对自旋波和交换耦合进行了相关分析. 分析表明: 对于近邻磁性原子之间的交换耦合的计算以及在有限波矢量情况下对自旋波谱的计算都得到较为有意义的改进. 提出的交换耦合近似及自旋波谱的关系, 应用于铁磁系统时对近邻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能给出较好的描述, 或对任何磁体中非完全局域磁化的自旋波谱较大波矢部分给出较合理的描述. 从磁性理论来看, 按照本文模型应用于磁学系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0.
高若瑞  喻伟  费春龙  张悦  熊锐  石兢 《物理学报》2012,61(20):453-459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分散程度高且平均晶粒尺寸为20 nm的CoFe2O4和MnFe2O4复合介质.低温磁化曲线测量显示,制备的复合介质具有软-硬磁交换弹性耦合效应,且合成温度以及软磁和硬磁相的成分比例对磁交换弹性耦合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变温磁测量显示,温度为20K时,复合纳米介质的表面自旋冻结效应导致饱和磁化强度显著增加.Henkel测量显示,对分散的CoFe2O4和MnFe2O4复合介质,磁偶极相互作用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pH12.0—12.5)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与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产生的化学发光性质,首次建立了一种测定其含量的新方法,并应用于游泳池水中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的测定,结果满意。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的浓度在8.0×10  相似文献   

12.
殳蕾  陈宇光  陈鸿 《物理学报》2002,51(4):902-907
在平均场理论基础上,研究了具有DzyaloshinskiiMoriya(缩写为DM)相互作用的二维spinPeierls模型以及DM相互作用对二聚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模型参量的不同,DM相互作用能加强或削弱二聚化位移.另外,发现DM相互作用对二聚化位移的依赖程度参量λ存在一个特殊点λc,当λ=λc时,DM相互作用对二聚化没有影响.随晶格弹性系数的增加,λc将增大,而链间耦合将使λc减小 关键词: 二维spinPeierls模型 DM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焦荣珍  程新路  杨向东  朱俊 《物理学报》2002,51(8):1755-1758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SOSA)下,通过类铜组态3d9nln′l′(n′=4,5,6;l′=s,p,d),理论计算出类镍Dy38+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得出其在电子温度002—50keV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离化度离子的能级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相应的中间自电离态旁观电子主量子数、旁观电子角动量和电离能,这为实现等离子体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量 关键词: 自旋轨道劈裂阵 双电子复合 自电离系数 辐射衰减系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显色剂5-(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与镍的显色反应。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的弱碱性介质中,试剂与镍形成3∶1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3×10  相似文献   

15.
应用PDA-5500直读光谱仪测试冷轧硅钢中的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PDA-5500光谱仪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分析方法的试验,改变了过去只能由红外碳硫仪分析超低碳的历史,为提高冶炼冷轧钢的分析速度及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钼-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CTMAB体系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理哲 《光谱实验室》2001,18(2):189-191
研究了 1.2 mol· L-1的盐酸溶液中 ,有 CTMAB存在下 ,钼与 DBON- PF的显色反应。钼与 DBON- PF生成红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540 nm,摩尔吸光系数为 6.2× 10 4 L·mol-1·cm-1。测得络合物的组成比为 Mo( )∶ DBON- PF=1∶ 2。钼量在 0— 2 0 μg/ 2 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有色络合物稳定 8h以上。该方法用于矿石中微量钼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5-羟基色氨酸的光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K2 HPO4 - Na2 HPO4 (p H=8.0 4 )缓冲液中 ,5-羟基色氨酸与苯并戊三酮生成灰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 57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73× 10 4 L· mol-1· cm-1。符合比耳定律的范围为 1—2 5.0 μg/ 10 m L,本法准确、快速 ,可用于产品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应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方法和真空退火方法制备了GaAsSiO2纳米颗粒镶嵌薄膜.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温退火的薄膜中形成了面心立方闪锌矿结构的GaAs纳米晶粒,晶粒平均直径为1.5—3.2nm.吸收光谱展示了由于强量子限域引起的1.5—2eV的吸收边蓝移.室温光致荧光(PL)光谱显示了电子重空穴激子与电子劈裂空穴激子的近紫外和紫外双PL谱峰以及深俘获态的PL谱峰.对实验吸收边蓝移量与有效质量模型的蓝移量的悬殊差别、俘获态PL谱的形成以及PL谱线的特征作了解释.应用激光Z扫描技术测量了退火温度为500℃的复合膜在非共振条件下的光学非线性,结果表明,复合膜的非线性折射率系数和非线性吸收系数都比块材GaAs相应的系数增大了5个数量级.光学非线性系数增大主要起因于强量子限域效应 关键词: 射频磁控共溅射 GaAsSiO2纳米颗粒镶嵌薄膜 光谱 激光Z扫描  相似文献   

19.
李瑞宁  来引娟  马小涛 《物理学报》2002,51(8):1736-1738
报道了一种激光二极管抽运、KTP倍频的Nd∶YVO4激光器,采用折叠腔,实现了稳定的高输出单频倍频运转,绿光输出功率达到102mW,转换效率为10.7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抽运 单频绿光 薄膜偏振片  相似文献   

20.
双光子吸收三维数字光存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学如  陈历学 《物理》2001,30(1):26-29
双光子吸收三维数字光存储是实现超高密度光存储的一种重要方法,双光子吸收几率与作用光强的平方成正比,使得只有位于焦点小范围内的记录介质受到激发,双光子吸收激发的光致聚事作用,光致变色作用、光致荧光漂白、光折变等效应,引起这一小范围内记录介质的光学性质发生改变,结果能将信息写到亚微米尺度的体积单元中,实现三维数字光存储,这种双光子吸收三维数字光存储密度可达10^12Bits/cm^3。文章介绍了双光子吸收三维数字光存储的原理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