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圆管突扩气固两相流动湍流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PDA测量竖直向下圆管突扩流动中的气相与颗粒相运动参数,研究了小颗粒(55.2μm)、低雷诺数(1.98×10~4)的稀疏流动中湍流变动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主流区和回流区中,颗粒均削弱气相脉动,而在下游则出现增强的现象,这是由于颗粒延缓了突扩流动的发展所致.在入口段的壁面剪切区域,湍流削弱幅度与平均速度梯度呈线性关系;由于壁面的限制,回流区内的剪切作用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强,使得相应的各横截面内气相脉动的最大值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整体脉动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提出了气相雷诺应力方程模型和颗粒概率密度输运方程模型相结合而构成的DSM—PDF两相湍流模型,并用该模型和k-ε-Kp模型模拟了文献中测量的旋流数为0.47的旋流突扩气粒两相流动.和测量结果的对照表明,两模型都能较好地模拟族流数不高的两相流动平均速度场,但DSM—PDF模型可以揭示出两相湍流的各向异性,因此有预报强旋两相流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7.
8.
具有介观特性的格子Boltzmann方法能够准确方便地捕捉相界面细节,在两相流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要介绍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颜色模型对四类经典两相流动问题进行了模拟,界面张力的Laplace定律验证、单液滴松弛过程、两个液滴融合过程、水平通道内不混溶液液两相流动.结果表明,液滴界面张力符合Laplace定律;黏性越大,液滴松弛过程越稳定;界面张力越大,液滴融合速度越快;格子Boltzmann方法能够有效描述液液两相流动的界而信息。研究工作为应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分析两相流动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初步探索用统一二阶矩(USM)两相湍流模型及K-ε-kp模型预报旋流数为1.5的轴向-切向进风、轴向供粉的强旋气粒两相流动,预报结果与实验的对比表明,USM模型在预报强族流动两相时平均切向速度场上优于K-ε-Kp模型,并且能够合理地给出与实验定性一致的两相湍流脉动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用于旋流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旋流两相流动,用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结合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和不同颗粒相边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各方向雷诺应力之间的相互转化,雷诺应力从平均运动中得到能量,以及壁面对颗粒运动的衰减作用等因素,该颗粒壁面碰撞模型给出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而广泛应用的零梯度颗粒壁面边界条件给出的模拟结果最差。 相似文献
15.
GEAR算法在随机轨道模型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随机轨道模型中颗粒相常微分方程组的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常规算法如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方程组时,方程组的刚性是导致某些情况下计算发散或计算时间过长的原因。为此,本文将适用于求解刚性方程组的Gear算法应用于随机轨道模型的计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Nagel-Schrekenberg单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车辆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车辆减速概率对交通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单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并以该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车流状态的演化过程中,通过确定减速概率与车辆密度的指数v关系来控制车流量,不同的v值车流量不同,对车辆运动出现堵塞相的相变点有影响.当v约为0.75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随着车辆密度的增加,车辆的局域聚集程度加大,平均速度下降增大,将出现不稳定的车辆聚集的堵塞相.在车辆的运动过程中,车流的运
关键词:
交通流
元胞自动机
减速概率
堵塞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