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热学”部分,有个“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演示实验.我们利用饮料瓶自制了一套简易装置,与多用大屏幕数字显示测试仪J0416(以下称测试仪)配合使用,较好地克服了原装置实验现象可见度低、操作不便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五章第四节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一节教材在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消耗了热能时,设计了气体膨胀做功使气体热能减少的实验.我在教学过程中,觉得这个实验只说明了气体膨胀能够做功,并不能说明做功过程中消耗了水蒸汽的热能.为了使学生能够看到气体膨胀做功,热能减少,笔者在教学时补充了一个气体膨胀做功,温度降低的演示实验,用以说明气体膨胀做功热能减少.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能够通过温度计上指针示数变小直接观察到气体热能在减少,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今向大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一、为什么要演示这一实验? 这一实验是前几节课的巩固和深入,由这一实验引出结论时要用学生已学过的热的知识。在研究热的对流的时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体会到气体或液体的底部受热以后会产生对流,但对于液体或气体上部冷却也能产生对流的情形却很少体会到。实际上产生对流的条件是:“比重大的液体或气体在上部、比重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一节安排了“内能做功”的实验.教材中实验是用橡皮塞将装水试管口密封,用酒精灯对水加热至沸腾.当管内水汽压强足够时,“砰”的二声将橡皮塞冲出,说明利用内能可以对橡皮塞做功.此实验有两个不足:l)橡皮塞冲出时,也有高温水汽喷出.实验时尽管  相似文献   

5.
华东版初三物理教材 117页的演示实验 ,如图 1所图 1 实验装置图示 ,在一个厚壁筒里放一块浸透乙醚的棉花球 ,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 ,棉花球就会立即燃烧 .教师在做实验时 ,往往会出现活塞迅速下压后 ,棉花球并不燃烧的现象 ,同时还可看到筒中弥漫着大量的乙醚“白雾”.究其原因 ,是由于厚壁玻璃管内空气少 ,含氧气更少 ,当迅速压下活塞时 ,筒中产生大量的乙醚蒸气 ,混合气体中乙醚的浓度高于其燃烧的极限浓度 ,故乙醚不会燃烧 ,此时如马上再压第二次 ,第三次 ,则乙醚浓度将更高而无法燃烧 .这时须将活塞抽出 ,设法排出筒中气体 ,更换空气后 …  相似文献   

6.
(一)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水的对流”实验,按课本所述操作效果较差,其原因有二:(1) 水温低时效果不明显;(2) 高锰酸钾易溶于水,晶粒在下落过程中就溶解了一部分,烧瓶内的水已被染成紫红色,无从观察。为做好这个实验,可做如下改进:取一支粉笔,用墨计(或墨水)将其浸透,然后烘干,切成火柴头大小的颗粒备用。实验时,在烧杯瓶内放入热水,再用酒精灯加热。然后用手抵住一根两端开口细玻璃管上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课本(1964年新编)下册第一分册中,图1的演示实验是用手握住烧瓶的方法,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玻璃管内的小水滴因而移动。由于带有颜色的小水滴的体积小,实验时间又短,因此不够明显,可见度不大,坐在后面的一些学生几乎看不到。为此,我把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 用一个三角烧瓶,瓶口装一个气球,开始时气球是下垂的(如图1)。然后把三角烧瓶放入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初中学生对液体、气体这两种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热膨胀的大小有直观的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可做如下演示实验。一、器材装置如图所示。玻璃容器、试管夹、试管以  相似文献   

9.
王守清  王仁广 《物理实验》1994,14(5):210-210,209
热学演示实验改进三则一、气体膨胀做功热能减少实验用一支一端粗一端细,形状如眼药水玻璃瓶一样的异型玻璃管,整个玻璃管壁厚薄基本上一样.粗端直径在2cm以上(直径越大效果越明显),细端直径大约5mm即可.整个管长约30cm左右,细端长不超过5cm。把玻璃...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初中课本(下同)第一册第25页发声音叉在振动的实验中,将“泡沫塑料球”改用“乒乓球”(用一根大头针插入球内再系上一根细线即成).因乒乓球刚性强、弹性大、体形醒目,实验的可视性显著增大,能触发学生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第一册第104页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三个演示实验装置.把此装置用两块胶合板将三个水平木板组装成一个整体,然后在三个斜面的顶端用一根安装有三个倒向挂钩并以此能止动三个小车的竖直钢丝做成连环拉杆.演示时,只要将拉杆向上拉动,三个小车就能同时释放而向下滚动.还可…  相似文献   

11.
12.
中师物理第二册第六章中的气体导电性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用火焰加热两金属球间空气时,带正电和带负电的两个验电器都很快放电,用此实验来证明,给气体加热导电性增加。按书上的要求进行实验,往往不易成功,我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一)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中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因难于找到合适的弹簧,磁性强弱的表现通常都不明显,而且可见度小,实验效果很不理想。我把实验中的弹簧换成了一根60cm左右的杠杆,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前,先调节杠杆平衡。在杠杆左端挂一50g小钩码,并保持挂钩码端固定不动,右端中部挂一重约1N的小砂筒并可自由移动。实验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通电后杠杆失去平衡,要使之平衡,电流越强,挂砂简一边的力臂就需越长。换用不同匝数保持通电螺  相似文献   

14.
1 打火机的改装拆下打火机的上盖、按钮、送气杠杆 ,抽出一体化点火器 ,用两根细导线将其点火高压触点 (底部的金属柱和下部的引线 )引出 ,保证良好的电接触 .去掉送气杠杆 ,依原位将各部件装回打火机复原 .将两根导线的另一端对齐 ,插入注射器针座小孔内少许 .在火焰上烘软针座 ,并迅速将其压扁 ,使其与两根导线固定在一起 .2 演示方法如果导线接触良好 ,当按下打火机按钮时 ,应在注射器内两根导线端产生放电火花 .抽出注射器活塞 ,向注射器内滴入 2~ 3滴酒精 ,将活塞插进约 2 /3,手握注射器约半分钟后 ,用夹子夹住针筒固定 ,其口朝向斜…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第七章第143图所示充满气体的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不容易装好,我将这两根玻璃管子改制成横S形,这样气管中的有色液滴就很容易的装在里面,也很容易调整两根玻璃管中的  相似文献   

16.
在苏科版教材9年级下册中,有一个"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的实验,该实验的实际情况,不能达到课本预定的要求.现在提出来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7.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实验改进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演示“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实验,是用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后的振动来显示发声物体叉股的振动,由于球的弹性度较差,演示实验效界不明显,而“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和“空气可以传播声音”都是靠这两个  相似文献   

18.
实验装置改进两则李文胜(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一、杨氏模量测定仪光辅助装置在杨氏模量测定实验中,从望远镜筒外侧沿镜筒方向去看平面镜中直尺的象,由于环境光线较弱,特别是阴天或晚上时,直尺的象模糊不清,增加了读数困难,加重了眼睛疲劳.为此,我们在望远镜架...  相似文献   

19.
李祥生  郭宝通 《物理实验》1989,9(3):134-135
本实验方案试图采用一个充以少量水银的汞蒸汽放电管,代替目前使用的不同压强的一组气体放电管。实验时改变放电管的温度,即可得到不同压强的放电现象。该汞蒸汽放电管可供做气体放电实验,也便于进行教学演示,演示效果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的三个有关全反射的实验,操作简单而且现象明显,可使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又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