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寿文德 《应用声学》1994,12(5):4-10
本文概述了B型超声诊断仪声场特性的基本测量和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典型声压波形的瞬时声压平方函数的时间积分解析表达式,可用来近似计算脉冲声强积分和各种脉冲声强参数.对三种典型超声诊断仪的输出声压波形函数,分别进行数值积分和解析计算,两者的计算结果偏离值均小于±7.0%,表明利用这些公式可使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计算程序大为简化,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毅民 《应用声学》1995,14(3):44-46
本文介绍在数字声学测量分析系统中,通过双传声器信号互谱密度的计算进行声强及声功率测量的基本原理。该数学分析系统由微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卡和A/D变换卡组成。在一个数字系统中,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ET)进行互谱计算是十分有效的。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声强的测量分析中对声强探头两传声器的固有相位差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和补偿方法,这是声强测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王冉  王晓琳  杨军 《应用声学》2021,40(6):897-903
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声的三维空间中刚性球散射声分离方法,并利用前馈、固定系数控制方式对分离出的散射声进行有源控制,抑制散射声强度,实现了刚性球散射体在观测点处“声学不可见”。该方法利用脉冲信号作为初级噪声,通过有无刚性球时传声器采集脉冲信号的差值确定散射声大小,实现散射声与声源直达声的分离。对分离出的散射声进行多通道有源控制以验证该文所提分离方法及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700~1000 Hz范围内,有源控制开启后,双通道散射声的平均降噪量大于5 dB,多通道散射声的平均降噪量大于8 dB,且误差传声器处采集的残余声场与无刚性球时采集的初级声场信号波形基本一致,实现了刚性球散射体在误差传声器处“声学不可见”。此外,参考传声器布放位置的选取问题也在该文做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的声场参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建业  袁萍  俞力 《应用声学》2001,20(3):27-30
本文阐明了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基本原理,实验研究了超声场参数对脱水率的影响,其中,声强,辐照时间和频率和影响原油脱水率的主要因素,而间歇比,脉冲宽度为次要回素,对本实验系统而言,声场参数有一个最佳值或范围,声强0.65W/cm^2,频率20kHz,间歇比8,脉冲宽度9.7ms,辐照时间5-10min.  相似文献   

5.
为了估算某型歼击机进气道结构的声疲劳特性,在试飞状态对此型飞机进行了实际声载荷测量.测量传声器采用压电晶体传声器.飞行状态包括起飞、着陆及中空和高空各种特技飞行.测量结果表明,受载状况及噪声频谱与飞行状态密切相关,它对研究歼击机进气道内的声场特性及评估进气道结构的声疲劳特性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声强的有旋性与表面声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复声强的概念,讨论了复声强的实部即有功声强的有旋性质。指出:在声场中真正传递声能量者仅是有功声强中的无旋分量。所以在应用双传声器声强测量法测量声功率时将受到有旋性的影响。有功声强的无旋分量与表面声强有关,因此测量表面声强可避免有旋性的影响。本文从自功率谱的角度给出了表面声强的有关计算公式,为表面声强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超声搅拌磁流变抛光液的制备及优化工艺,利用多物理场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超声搅拌磁流变抛光液的声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频域分析。研究了不同液位深度、超声变幅杆探入深度,不同功率下磁流变抛光液的声场分布。通过测量磁流变抛光液的声场强度对声场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距变幅杆距离的增加,声强逐渐减弱,高声强区域主要分布在换能器轴线附近。声强在距变幅杆20mm范围内急剧衰减,变幅杆最佳探入深度为10mm,增大功率有助于空化区域的扩大。声场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对磁流变抛光液的制备提供了数值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声强测量的圆柱内部全息柱面复声压相位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岩  陈克安  王健 《应用声学》2009,28(2):147-155
本文把基于声强测量的全息相位重构原理应用到圆柱内部声场中,阐述了圆柱面相位重构原理,推导了相应的有限空间离散算法并计算了圆柱声腔内主要声模态。结果表明,重构相位和理论值有较好的吻合。最后,分析了重构频率、全息孔径及全息柱面与壳体的间距等重构参数对相位重构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季桂花  何利  张振洲  甘维明 《声学学报》2021,46(6):1132-1143
水下声场的时间积分声强和峰值声强是声呐检测中的重要物理量,而海洋中的内波等动力学过程会造成声场强度的起伏。对南海北部浅海内波环境下定点声起伏实验数据分析,结合数值仿真,总结了试验海域近海底发射和近海底接收条件下内波引起接收信号强度起伏的统计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接收信号的时间积分声强起伏小于峰值声强起伏;时间积分声强与峰值声强起伏的概率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较为接近.时间积分声强和峰值声强起伏大小与信号的频率有关,同一收发距离,中心频率650 Hz信号的声强起伏较中心频率310 Hz和375 Hz信号的声强起伏更为剧烈。对于同一频率,当海底较平坦时,声强起伏的闪烁指数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当水深随传播距离逐渐变深时,声强起伏规律受内波和水深变化共同影响而更为复杂,闪烁指数先随传播距离增加而增大,之后又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0.
传声器的指向性对声场方向性分布的测量有很大影响.文中给出了测量得的和原声场的声能方向分布间的关系.根据测量的分布可推知被测声场方向性分布中的某些成分.所能得知的声场情况受传声器指向性的限制.由上述关系,也可分析传声器指向性对声场方向性分布不均匀度的测量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