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四面体是空间较简单的几何体 ,笔者通图 1 命题 1图过将它与三角形进行类比 ,得到如下两个命题 .命题 1 如图 1 ,E ,F ,G ,H分别是四面体A BCD棱AB ,BC ,CD ,DA上的点 ,则E ,F ,G ,H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AEEB·BFFC·CGGD·DHHA=1 .证 先证充分性 .分两种情况 :   1 )当EF∥AC时 ,有 AEEB=CFFB.由 AEEB·BFFC·CGGD·DHHA=1知CGGD=HAHD.∴HG∥AC .∴EF∥HG .∴E ,F ,G ,H四点共面 .2 )当EF∥\AC时 ,设直线EF与直线AC相交于点P ,连结P…  相似文献   

2.
董涛 《数学通讯》2002,(9):13-13
预备定理 设斜截三棱柱EF ABCD中 ,EFAB=λ,DCAB=m ,底面ABCD的面积为S ,EF与面ABCD的距离为h ,(如图 1)则斜截三棱柱的体积为V =(λ +m + 1)3(m + 1) ·S·h .该定理证明见文 [1],从略 .已知棱台A′B′C′ ABC中 ,设S△A′B′C′ =S1,S△ABC=S2 ,高为h ,试推导三棱台的体积公式 .图 2 棱台解 如图 2 ,作A′D∥BB′ ,C′E∥BB′分别交AB ,CB于D ,E .其中A′B′C′ DBE为三棱柱 ,值得注意的是几何体A′C′ ADEC即为上文所提到的斜截三棱柱 ,对其应用定理 :λ…  相似文献   

3.
应用九年义务教材初中《几何》第二册第 2 5 5页第1 7题“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 ,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 ,求证 :AE∶ED =2AF∶FB”(图 1 ,图 2 )可巧解一类有趣的几何连比问题例 1 如图 3 ,△ABC中 ,AD是中线 ,E在AC上 ,F在AB上 ,且AE∶EC =5∶4,AF∶FB =2∶3 .又CF ,BE分别交AD于G ,H ,则AG∶GH∶HD =.解 :设AG =x ,GH =y,HD =z ,则由课本习题结论得 xy +z=2AFFB =2× 23 =43 ,x +yz =2AEEC =2× 54=52 .化简得 3x -4y =4z ,2x +2 y =5z .…  相似文献   

4.
在三角形 ,有以下一个有趣的命题 :命题 设E、F分别为△ABC的边BC上的两点 ,记 BEEC =α1 、BFFC =α2 ,且 0 <α1 <α2 ,若任一直线分别与AB、AE、AF、AC或其延长线交于点M、G、H、D ,则不论直线的位置如何 ,总有 GHMD ≤α2 - α1α2 α1.为使证明简洁明了 ,首先给出如下引理 :引理 设E、D分别为△ABC的边BC、CA上的两点 ,记 BEEC =α、CDDA =β ,BD与AE交于点G ,则 BGGD =α(1 β) .证明 如图 1所示 ,在△BCD中 ,由梅涅劳斯 (Menelaus)定理得  BEEC· C…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 2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40 6 已知 :ADCE为半圆 (如图 ) ,B为直径AE上一点 ,F在AC上 ,AD =FC ,DE =CG ,BE=HG ,AL∥FG .求证 :KB ⊥AC证明 因为ADCE为半圆 ,所以∠ADE=∠FCG =90° .在Rt△ADE和Rt△FCG中 ,因为AD =FC ,DE =CG ,所以△ADE≌△FCG .所以AE =FG .又BE =HG ,所以AB =FH因为AL∥FG ,所以 AKFH =CKCH =KLHG.所以 AKKL =FHHG,所以 AKKL =ABBE,所以KB∥LC .又因为LC⊥AC ,所以…  相似文献   

6.
命题 两个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等于这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比例中项 .正数a和b的三个平均数的意义 :几何平均数G =(ab) 1 2 ,算术平均数A =a b2 ,调和平均数H =2aba b.求证 :G2 =A·H证明 画线段BC使BC =BE EC ,其中BE =a ,EC =b .以BC为直径画半圆 ,设圆心为O ,过点E作BC的垂线交半圆于D ,连结OD ,过点E作EF ⊥OD ,垂足为F .如图所示 ;于是OD =a b2 =A  ∵DE2 =BE·EC即DE =(BE·EC) 12 =(ab) 1 2 =G ;由Rt△OED∽Rt△EFD得DF∶ED…  相似文献   

7.
初一年级1.50 .2 .令 C =1× 2× 3×…× 10 0 2 ,D =2× 4× 6×…× 2 0 0 4 .∵ A·C =B·D ,∴  AB =DC =2 10 0 2 .3.周长为 3× ( 43) 3 =6 4初二年级1.∵ p2 +q2 =p2 ·q2 , ∴  1p2 +1q2 =1.∴ 原式 =p|q|- q|p|.当 p <0 <q时 ,原式 =p2 +q2q·p =pq ,当q <0 <p时 ,原式 =- pq .图 12 .如图 1,由于ABCDEF的各内角都是钝角 ,那么AB、CD、EF三边所在直线 ;BC、DE、AF三边所在直线 ,分别可构成△PQR、△P′Q′R′ ,而∠P =∠ABC -∠PCB ,∠P′ =∠DEF -∠…  相似文献   

8.
199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一题 :在四边形ABCD中 ,对角线AC平分∠BAD ,在CD上取一点E ,BE与AC交于F ,延长DF交BC于G .求证 :∠GAC =∠EAC .证明 如图 1,连接BD交AC于O点 ,在△BCD中运用塞瓦定理BGGC&;#183;CEED&;#183;DOOB =1,∴ OBDO =BGGC&;#183;CEED.又∵ AO是△ABD中∠A的平分线 ,∴  ABAD =BODO =BGGC&;#183;CEED.图 1         图 2设∠GAC =α ,∠EAC =β ,则∠BAG =A2 -α ,∠DAE =A2 -β ,由相似三角形比的性质有   BGGC =ABsin( A2 -α)ACsinα ,   CEED =AC&;#183;sinβADsin( A2 -β),代入上式得到sin( A2 -α) &;#183;sinβ=sinα&;#183;sin( A2 -β) .按三角函数的差角公式展开即得sin(α -β) =0 ,其中α、β∈ ( 0 ,π2 ) ,∴ α=β ,即是 ∠GAC =∠EAC .它的空间形式如图 2 :在四面体ABCD中 ,∠BAC =∠DAC ,AO是△ABD中∠A的平分线 ,E是CD边上任一点 ,连结BE交...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4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66 如图 ,⊙O1 和⊙O2 是△ABC的边AB、AC外的两个旁切圆 ,E、J、G和F、K、H是切点 ,直线EG、FH交于P点 ,直线EJ、FK交于I点 ,AD ⊥BC于D ,求证 :P、A、I、D四点共线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 沈建平  2 1 5 0 0 6)证明 设BC=a ,CA=b,AB =c ,R是△ABC外接圆半径 ,直线EG、AD交于P′ ,直线FH、AD交于P″,下面设法证明P、P′、P″是同一点 .因为c+AH=a+CF ,所以c + (b-CF) =a +CF ,CF =b+c-a2 .在Rt△…  相似文献   

10.
楼可飞 《数学通讯》2001,(23):20-21
定理 1 过三角形的重心任作一条直线 ,把这三角形分成两部分 ,证明 :这两部分面积之差不大于整个三角形面积的 19.图 1 定理 1图分析 如图 1,过△ABC的重心G的任意直线分别交AB ,AC于E ,F ,过G作平行于底边BC的直线分别交AB ,AC于P ,Q .先证明 :SPBCQ-SAPQ=S9,这里S表示△ABC的面积 .事实上 ,SPBCQ-SAPQ =S - 2SAPQ=S - 2·4S9=S9.后证明 :SEBCF-SAEF<SPBCQ-SAPQ (1)由于∠EPG =∠A ∠AQP >∠AQP ,故能在△EPG内作直线PR ,使∠RPG =∠GQF ,…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3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61 如图 ,C为半圆上一点 ,CD⊥AB于D ,AB为直径 ,G、H分别为 △ ACD、△ BCD的内心 ,过G、H作直线交AC、BC于E、F ,求证 :CE =CF .(安徽省肥西中学 刘运谊  2 31 2 0 0 )证明 连结DG并延长AC于M ,连结DH并延长CB于N ,再连结MN、AG、BN .因为CD⊥AB所以∠CDA=∠CDB =90°而G、H分别为 △ACD、△BCD的内心所以DM、DN分别是∠CDA =∠CDB的平分线所以∠MDC =∠MDA=∠NDC =∠NDB= 45°在 △ MAD和…  相似文献   

12.
用与底面不平行的平面去截三棱柱,截面与底面间的几何体,称之为斜截三棱柱.如图1的斜截三棱柱记作斜截三棱柱EFABCD,并约定平面ABCD为底面,EF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高.引理 设三棱柱的一个侧面面积为S,与相对侧棱之间的距离为h,则三棱柱的体积为V=12S·h.该引理的证明见文[1],从略.定理 设斜截三棱柱EFABCD中,EFAB=λ,DCAB=m,底面ABCD的面积为S,EF与面ABCD的距离为h(如图2),则斜截三棱柱的体积为V=图2 定理图m λ 13(m 1)S·h.证 如图2,过F作面FMN∥面ADE,由引理知VADEM…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1 0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 3 6 ⊙O中 ,直径AB垂直于非直径的弦CD ,弦AE与半径OC交于点F ,弦DE交弦BC于点G .求证 :FG∥AB .(四川省普格县荞窝农场子弟学校 王承宣  6 1 5 3 0 2 )证明 如图 ,连结BD、CA .∵AB ⊥CD ,∴ CA =DA ,CB=BD ,∴∠COA =∠CBD ,又AO =CO ,∴∠ACF =∠GCD ,又∠EAO=∠EDB ,∠CAF=∠CDE ,∴△ACO ∽△CBD ,△AOF∽△DBG ,△ACF∽△DCG ,∴ CFCG =ACCD =AOBD =FOGB,即 CFFO =C…  相似文献   

14.
如图 1,把矩形纸片ABCD的顶点C与A重合折叠 ,折痕EF交对角线AC于点O .请根据上述条件 ,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并给予计算或证明 .这是一道结论开放型折纸题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 ,通过对图形进行观察、思考和推理 ,可以得出数条结论 ,这里给出其中常用的几条 ,供读者参考 .( 1)Rt△ABF≌△Rt△CDE≌Rt△AGE ;( 2 )四边形AFCE是菱形 ;( 3 )折痕EF与对角线AC互相垂直平分 ;( 4)Rt△COF∽Rt△CBA ;( 5)S梯形ABFE=S梯形CDEF=S梯形AGEF.上述结论的计算或证明留给读者完…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1 1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 4 1 锐角三角形ABC中有内接△DEF ,且FD⊥BC于D ,DE ⊥AC于E ,EF ⊥AB于F ,求证 :S△ABC ≥ 3S△DEF.(武汉华中理工大学西十四舍 5号 黄元兵  43 0 0 74)证 △ABC三边分别与△DEF三边垂直 ,又△ABC为锐角三角形 ,有∠A =∠DEF ,∠B =∠EFD ,∠C =∠FDE即有△ABC ∽△DEF .又公比q=BCDF =BDDF CDDF=cotB DEDFsinC=cotB sinBsinAsinC =cotB sin(A C)sinAsinC=…  相似文献   

16.
高一年级1 .在AB上取一点D ,使DB =CB ,设E为D关于AC的对称点 .连EA ,EB ,ED ,CD .易证△DCE为正三角形 .BE为DC的中垂线 ,AC为DE的中垂线 ,有 :∠EBA =4 0° =∠EAB ,EB =EA =AD =b -a .在△ABE中 ,cos∠AEB =2 (b-a) 2 -b22 (b -a) 2 ;在△ABC中 ,cos∠ABC =a2 +b2 -b22ab ;由cos∠AEB =-cos∠ABC ,得2 (b-a) 2 -b22 (b-a) 2 =- a2b.整理 ,得 a3+b3=3ab2 .2 .y=1 -sinxcosx1 +sinxcosx=212 sin2x + 1- 1 .∵  π…  相似文献   

17.
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分别为AB=2 ,BC =6,CD =DA =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 如图 ,连接AC、BD .在CB上截取CE =CD =4并且连接AE ,DE .AE交DB于F .∵CD =DA =4,∴ ∠ 1=∠ 2 .∵ ABCD四点共圆 ,∴ ∠ 1=∠ 3 , ∠ 2 =∠ 4.∴ ∠ 3 =∠ 4.∴ BF为∠ABE的平分线 .∵ BE =CB -CE =6-4 =2 ,∴ AB =BE =2 .∴ △BAE为等腰△ .∵ BF为∠ABE的平分线 ,∴ BF垂直平分AE .  又∵ BFD在一条直线上 ,∴ DA =DE =4.∴ DE =DC =CE =4.∴ △C…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 (本大题满分 3 6分 ,每小题 3分 )1 .-3的绝对值是 .2 .sin60° =.3 .函数 y =x -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4.分母有理化 :12 +3 =.5 .若实数a ,b分别满足a2 -5a +2 =0 ,b2 -5b+2 =0 ,则 ba +ab =.6.分解因式 :x3-4x =.7.若直线 y =2x +b过点 ( 2 ,1 ) ,则b =.8.如图 ,如果m∥n ,∠ 1 =40°,那么∠ 2 =.9.如图 ,△ABC中 ,AB =AC ;△DEF中 ,DE =DF .要使得△ABC∽△DEF ,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即可 ,不必考虑所有可能情况 ) .1 0 .如图 ,A ,B是⊙O上两点 ,且∠…  相似文献   

19.
一、已知a <0 ,-1 <b <0 ,则a ,ab ,ab2 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解 :∵ -1 <b <0 ,∴b<b2 <1 .又a<0 , ∴ab >ab2 >a .二、如果二次不等式ax2 +8ax+2 1 <0的解是 -7<x <-1 ,求a的值 .解 :考虑二次函数y =ax2 +8ax +2 1的图象 ,由已知条件可知它与Ox轴的两个交点为 (-1 ,0 ) ,(-7,0 ) ,故由韦达定理知 (-7)× (-1 ) =2 1a .∴a=3 .答 :略 .三、在△ABC中 ,∠CBA =72° ,E是边AC的中点 ,D在BC边上且 2BD =DC ,AD与BE交于F ,求△BDF和四边形FDCE的面积之比 .解 :过E作EG∥AD交…  相似文献   

20.
用三角法研究几何竞赛题,常可使题中各量之间的关系变得直接明了;可把几何变换和复杂的演绎推理转化为三角函数的运算,方法简单,思路清晰.沟通几何与三角的关系,除了直接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有关的三角公式外,主要借助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例1 (1996年全国高中联赛试题)⊙O1与⊙O2和△ABC的三边所在的三条直线都相切,E,F,G,H为切点,并且EG,FH的延长线交于P点.求证:PA⊥BC.证 如图1,延长PA交BC于D,连O1A,O1E,O1G,O2A,O2F,O2H,则EDDF=S△PEDS△PFD=PEsin∠1PFsin∠2.在△P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