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MeV/u 40Ar+58,64Ni和115In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的角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5°—140°范围内测量了30MeV/u 40Ar束流轰击不同靶核(58Ni、64Ni、115In)后出射的中等质量碎片(IMF,Z=3—19)的角分布.用指数分布函数dσ/dΩ=N·exp(–θ/α)对出射碎片角分布分角区做了拟合.对3个反应系统分别提取出与相互作用时间有关的衰减因子α和与发射源强度有关的物理量N,讨论了α与N在不同角区与反应系统和出射IMF电荷数的关系.考察了角分布与同位旋自由度和反应系统对称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25MeV/u 40Ar+115In,58Ni,27A1反应前中角区出射碎片的角分布和元素Z分布.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MQMD)模型研究了碎片的角分布和Z分布.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整体上符合得很好,但在前角区,MQMD模型低估了碎片的产额,在中角区对于Z接近弹核的碎片,理论计算值比实验值偏高.碎片产物的角分布和Z分布还与统计蒸发模型GEMINI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前角区平衡蒸发成份所占的比例很小,中角区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仍然是较小的比例.同时发现平衡蒸发成份随着出射碎片核电荷数Z的减小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在96MeV 16O离子轰击下,测量了16O+64Ni反应出射碎片(α直至O元素)的Wilczynski图和角分布,并提出DIC截面和反应时间等物理量;讨论了反应的DIC特征;看到了出射碎片α和Li主要来源于复合核蒸发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测量了30MeV/u 40Ar束流轰击115In反应靶时出射的中等质量碎片(IMF)的能谱.通过比较在不同出射角度发射的同一种IMF的能谱,得到了IMF的发射机制随出射角的演化关系.在假定运动源速度和出射离子库仑位垒不随出射角变化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发射源的强度和核温度参量完成了对实验测得能谱的运动源拟合,并详细讨论了3个发射源所占份额和源强随出射角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正大 《中国物理 C》1990,14(11):1051-1056
根据相干表面激发模型(CSEM)[1—8],本文对于重离子反应出射碎片之间激发能分配作了分析.对于ELab=476MeV的 56Fe+238U反应和ELab=1565MeV的86Kr+208Pb反应,本文讨论了出射碎片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激发能升高级联裂变到瞬发多重碎裂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40Ar+159Tb、197Au、209Bi(25MeV/u)中心碰撞产生的三体碎片产物的角关联,配合Ar+Au(60MeV/u)三体出射的数据,分析非完全熔合反应产生的高激发核衰变的演化过程,证明了在25MeV/u入射能时激发核产生的三重大质量碎片是级联的两次出射的裂变形成的,其时间差尺度大约为1000fm/c,而对60MeV/u入射能下的激发核观察到重碎片在120°附近出现强的角关联,这在理论上解释为发射时间差较短,即出现了瞬发的多重碎裂.  相似文献   

7.
用扩展BUU模型计算了中能区86Kr+197Au重系统的能量耗散、π介子阈下产生和流角,定量地拟合了43MeV/u 86Kr+197Au实验的能量耗散和类弹碎片核电荷数的关系及类弹类靶碎片核电荷数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36Ar+112,124Sn反应中小角关联出射的中等质量碎片(IMF)约化速度关联函数. 结果表明36Ar+124Sn反应系统中的约化速度关联函数在小约化速度处的反关联程度比36Ar+112Sn反应系统中的强, 表现出明显的入射道依赖性. 考察出射粒子对的单核子总动量时, 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高动量粒子对的贡献. 用三体弹道理论模型MENEKA分别计算了两个系统的IMF发射时标, 在36Ar+112Sn反应系统中约为150fm/c, 而在36Ar+124Sn反应系统中, 约为120fm/c. 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计算表明, 36Ar+124Sn系统中IMF的发射时间谱比36Ar+112Sn系统略有前移, 相应地, 其中心密度从最高点随时间的下降亦比36Ar+112Sn系统略快.  相似文献   

9.
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MeV/u下,不同弹核14O,16O和18O轰击不同靶核7Be和9Be的反应,计算了生成碎片的产生截面,发现用丰中子(缺中子)炮弹或丰中子(缺中子)靶进行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均有丰中子(缺中子)的碎片出现.同位素分布宽度和峰位与入射体系密切相关,产生碎片的电荷数越接近入射弹核的电荷数,则同位素分布的宽度越大,峰位偏离β稳定线值越远,其同位旋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于在14.7MeV/u、19.2MeV/u 20Ne+58Ni反应中出射的类弹碎片,比较其单举动量分布和与前方向20个塑料闪烁体中带电粒子符合的动量分布,区分来自于碎裂过程和转移反应过程的贡献,并研究随束流能量变化时这两种过程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46.7MeV/u 12C束流轰击不同靶核的核反应中前方向出射的类弹碎片,发现弹核碎裂产物的最可几能量可用Abrasion图象来解释.它们的平行动量分布宽度满足Goldhaber关系式,实验中提取的约化平行动量分布宽度σ0=80±10MeV/c,接近于相对论情形下的值,并且σ0对于不同的反应系统有相近的值.  相似文献   

12.
我们研究了在20Ne(14.7,19.2MeV/u)+58Ni的反应中出射的类弹碎片α粒子的符合,发现除了原始激发碎片的相继衰变产生这种符合事件以外,还有一种反应过程导致深度耗散的类弹碎片与前方向α粒子的"非关联"符合,这种过程意味着α粒子在反应初期就从弹核20Ne国飞出,而剩余的16O继而与靶核进行的一种耗散碰撞,我们称之为"非完全的深部非弹性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用气体电离室-半导体位置灵敏探测器望远镜测量了46.7MeV/u 12C离子轰击197Au,115In,58Ni靶时,在大角区发射的从Li到Mg的复杂碎片能谱;由各碎片的能谱提取了蒸发源的温度和碎片发射的最可几动能Ep,并与=Vcoul+2T计算的平均动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上提取的最可几动能Ep总是低于计算的.用A.Friedman简单的统计公式对复杂碎片的产额进行粗糙拟合,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用光二极管读出的CsI(Tl)闪烁探测器和多叠层硅望远镜,测量了46.2MeV/u 12C引起各种靶64Ni、58Ni、12C、197Au、209Bi反应中所发射的轻粒子和中等质量碎片,这些探测器对轻粒子和中等质量碎片有很好的能量分辨和质量分辨.单举的能谱用运动源模型进行了分析,对各种靶在不同角度的中等质量碎片的产额进行了比较.由单举数据推出同位素产额比随靶质量变化的系统性,讨论了N/Z自由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在2GeV/n~200GeV/N能区,相对论性16O原子核碎裂产生的He碎片动量分布宽度随其多重数的减小而增加的实验现象.研究表明随He碎片多重数的减小,弹核旁观体所获得的表面激发能增加,从而导致了He碎片的动量分布宽度增加.分析表明正是由于弹核旁观体在不同能量下获得了相同的激发能从而表现出在该能区产生的He碎片多重数分布与弹核能量无关的极限碎裂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两个带电粒子符合方法研究了能量为56MeV的16O轰击12C的三体反应出射道,分别得到了两个不同的三体出射道:α12+20Ne和p+α+23Na的反应Q值谱,两道之间的比为8:1,同时得到了α12两维符合事件的投影谱,结果显示α+24Mg是α12+20Ne出射道的主要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用带ΔE-E望远镜系统的飞行时间系统测量了80.9MeV 16O+27Al反应出射产物的三重微分截面d3σ/dA dZ dE.对该反应中所出现的能量耗散和核子交换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放射性束物理的延伸,热核的同位旋效应引起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广泛重视.给出35MeV/u 40Ar+112Sn/124Sn实验中,热核的同位旋对热核衰变出射道机制的影响:由于库仑不稳定性和库仑力作用,丰质子热核达到系统平衡前,很容易出现大量有利于增加余核中质比的高能粒子出射(如p.3He、a等);该类轻粒子在热核的衰变链中发射几率较大而且衰变链很长.这样,传统的热核测量量(如能谱斜率温度)将受到测量粒子种类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30MeV/u 40Ar+natAg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IMF)发射时间(τ)随发射源空间大小的演化规律,并对类弹碎片的发射时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IMF的发射时标与中等质量碎片关联函数以及发射源的核物质密度(ρ)有关,而与发射源的质量数的关系不大.对于能量较高的类弹碎片来说,在较小的核物质密度下提取的发射时间也较小,因此,在正常核物质密度参数下提取出的发射时间值可作为碎片实际发射时间的上限值.中速碎片的发射时间随密度大小的变化非常缓慢,提取出的发射时间值即可作为实际的发射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能量为75MeV/u的12C初级束轰击2mm厚的初级Be靶,并利用RIBLL从弹核碎片中分离出54.2MeV/u质子滴线核束8B和61.1MeV/u的9C,再轰击Si靶,用透射法测量了它们与Si的反应总截面σR.并应用Glauber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8B和9C都可能具有质子晕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