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和日本高分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日双边高分子合成及材料科学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次会议,是继1981年10月在东京召开的第一次中日双边高分子科学讨论会以来,又一次中日联合  相似文献   

2.
中日分析化学双边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于198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我方代表团一行39人由梁树权团长率领于11月19日到达日本。在日期间,除在东京进行三天学术报告及在福岗进行后期讨论会外,还参观了东京大学、九州大学及有关的分析仪器制造厂。所到之处,受到了日方热情的欢迎和友好接待。由于以上野景平教授为首的日本分析化学会及  相似文献   

3.
1982年5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了第二次中日自由基聚合讨论会。这是继1980年11月在日本大阪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以来,举行的第二次中日双边在自由基聚合领域的讨论会。这次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举办的,并山冯新德教授任此次会议的主任委员。参加讨论会的日方代表11人。他们是日本八所大学进行自由基聚合研究的权威人士,其中有从事高  相似文献   

4.
1979年10月5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了中美首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双边讨论会。会上中美两国高分子科学工作者宣读了三十二篇论文。其中中国二十篇,美国十二篇。中方报告中有一篇综合报告,介绍近年来中国高分子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由化学所王葆仁同志报告,其余十九篇为学术论文,内8篇是高分子化学方面的,11篇为高分子物理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6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代表61名,美国代表19名,日本代表13名,西德代表1名,挪威代表1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付所长黄耀曾教授作为这次会议的联合委员会主席宣布讨论会开幕,并致开幕词。美方主席筒井稔教授和日方主席石井义郎教授也讲了话。开幕式后即转入学术讨论。讨论会以大会报告和墙报展讲两种形式进行。在近二天半的时间内由28位科学家向大会作了学术报告(其中日方9篇、美方12篇、中方7篇)。与会者热烈地讨论,自由地交换了学术思想。12日下午举行了墙报展讲讨论  相似文献   

6.
中日双边光化学讨论会于1988年11月6日至10日在东京举行。中方以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怡教授为团长,包括了国内光化学各个领域中的知名学者22人,在日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十余人。日方以日本光化学会会长本多健一教授为团长,包括了几乎所有日本有名的光化学和众多青年科学家共计106人。  相似文献   

7.
1979年9月5日在北京科学会堂聚集了中国和美国的高分子科学家,开始了为期五天的中美双边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讨论会。这次双边学术讨论会是根据中国科协和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商定的1979年中美两国学术交流项目进行的。参加讨论会的中国科学家来自全国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理论化学界长达十年的交流及友谊,第一次中日双边理论化学学术讨论会于7月16—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及西北大学举行。这次会议得以进行是由于得到福井谦一教授(1981年化  相似文献   

9.
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以日本成蹊大学教授、日本高分子学会前会长岩仓义男为团长的日本高分子学者代表团一行九人,于1976年12月2日至15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北京、长春、上海等地,参观了研究所、工厂。游览了名胜古迹,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代表团在京期间,孙健副总理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中国科学院负责人刘华清同志也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日本高分子学会同我国科学工作者有着十几年友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讨论班于1982年12月1至15日在广州举行。这是解放以来该学科的第一次全国性教学学术讨论会。目的是交流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的教学经验,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第二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交流研讨会时间 :2 0 0 1年 1 0月地点 :北京规模 :80人 ,其中台方 2 0 - 2 5人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研讨会时间 :2 0 0 1年 1 1月 4- 1 0日地点 :福建省武夷山规模 :40人 ,其中台方 1 5人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第七届中日双边有机固体学术讨论会时间 :2 0 0 1年 1 1月 1 9- 2 2日地点 :珠海规模 :1 2 0 - 1 40人 ,其中日方 40 - 50人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委员会第八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 (Eigh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lectroanalytical Chem…  相似文献   

12.
中日分析化学双边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长春南湖宾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列席代表共114人,以鎌田仁教授为首的日本分析化学代表团一行3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九月十四日上午八时开幕。接着进行了大会报告。十五日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在山西太原召开了“中日煤化学与C_1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学术振兴学会联合主办。会议代表约100余人(日方34人),这是中日双方共同举行的一次比较大型的学术会议,反映出当前人们对煤炭能源技术开发工作的重视。大会主席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鲍汉琛所长和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玉井康胜教授。  相似文献   

14.
中、日、美有关能源的催化学术讨论会于8月31日至9月2日在大连召开。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国际催化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倡议召开的,邀请日、美科学家参加,并由中方的郭燮贤、彭少逸教授,日方的田丸谦二教授,美方的A.T.贝  相似文献   

15.
2001年 1.第二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交流研讨会 2001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人数:80人,其中台方20~25人。由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办。 2.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2001年11月4~1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举行。人数:40人,其中台方15人。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主办。 3.第七届中日双边有机固体学术讨论会 2001年11月19~22日在珠海举行。人数:120~140人,其中日方40~50人。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委员会主办。 4.第八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 Eigh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8th ISEC) 2001年10月13~16日在长春举行。人数:140人,其中境外40人。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办。 5.2001北京国际粘接剂技术研讨会 China Swiss Bonding 2001 (CSB′01) 2001年10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人数300人,其中外方200人。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主办。 2002年 1.第二届国际逆流色谱技术学术会议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CC2002) 2002年4月16~20日在北京举行,人数:200人,其中外方100人。中国化学会秘书处、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承办。 2.IUPAC 2002年世界高分子大会,World Polymer Congress 2002,(MACRO 2002) 2002年7月7~12日在北京召开。人数:700人,其中外方500人。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承办。 3.17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 17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2002年8月25~31日在北京举行。人数:800人,其中外方300人。中国化学会秘书处承办。 4.国际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研讨会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equipment (由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主办的国际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Analytica China 2002同时举行) 2002年9月3~5日在上海举行。人数:200人。其中外方20人。中国化学会秘书处承办。 2004年 第十八届国际纯粹和应用联合会化学热力学会议 The 18th IUPAC conference on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2004年8月在北京举行。人数:600人,其中外方300人。由中国化学会秘书处承办。  相似文献   

16.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会(IUPAC)主办的国际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历来是国际高分子界权威的、综合性的大型会议,每一年或两年召开一次。第32届讨论会(IUPAC Internationa Symposium on Macrcmolecules)于1988年8月1日至6日在日本京都召开。本届会议有来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东亚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在沪举行受中国化学会委托,复旦大学和上海市科协承办的首届东亚高分子学术讨论会(First-East-AsianPolymerConference,EAPC-1)于10月11日至15日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兰生大酒店举行。来自日、韩、...  相似文献   

18.
美国化学会第179次全国会议已于1980年3月23日至28日在美国港市休斯顿举行。这次会议具有现时代广泛技术内容的特点,论文多达2150篇,这些论文来自美国化学会的七个委员会及29个分会。其中较大的专题讨论会如阴离子聚合反应是由高分子化学  相似文献   

19.
1992.4.15~19在北京举行了中英双边高分子学术会议,这是中英高分子界的第一次双边会议.会议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与英国高分子组共同组织.中方由高分子委员会主席钱人元研究员任主席,英方由曼彻斯特大学教授Geoffrey Allen任主席.参加会议近50人:英方代表17人,来自英国的15所大学院校及2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中日美三国金属有机化学讨论会即将在北京举行根据中日美三国科学家协商,为了进行学术交流,决定召开中日美三国金属有机化学讨论会,第一次讨论会将于1980年6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次会议将集中于金属有机化学的最近发展。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金属络合物、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