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水凝胶球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朝阳 《化学研究》2011,22(6):65-67
采用物理交联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壳聚糖(CS)共混水凝胶球;研究了共混球的耐酸碱性、溶胀性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水凝胶球在弱酸和弱碱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随着羧甲基纤维素与壳聚糖质量比的增大,水凝胶的吸水溶胀率增加.在CMC与CS质量比为1∶4时制备的水凝胶呈规则球状.  相似文献   

2.
首先通过壳聚糖(CS)、柠檬酸(CA)和环糊精(β-CD)制备了环糊精接枝壳聚糖载体(CS-CA-β-CD);然后将CS-CA-β-CD与羧甲基纤维素(CMC)共混制备了环糊精-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CS-CA-β-CD/CMC),利用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将...  相似文献   

3.
磷酸化P-mCMC/mCS双极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氧化二磷,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为反应剂,制备了磷酸化羧甲基纤维素(CMC),经Fe3+改性后用作为阳膜;以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共混物用戊二醛改性后用作为阴膜溶胶,将阴膜溶胶流延于阳膜上,制备了P-mCMC/mCS双极膜。测定了CS、CMC胶体的电荷密度,离子透过率,P-mCMC/mCS双极膜的红外光谱与离子交换能力。IR与接触角测定的结果表明,CMC经改性后其亲水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膜交流阻抗、I-V工作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双极膜阻抗及工作电压均较小。  相似文献   

4.
胡新良  王勤  王宇 《广州化学》2013,(4):46-49,21
壳聚糖(CS)分子中含有游离态的氨基和羟基,是一种高效的离子吸附剂,而且氨基可质子化形成阳离子,使得壳聚糖对阴离子及两性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壳聚糖引入羧甲基后水溶性和反应活性大大增强.实验中以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CMC)四种共混微球,通过对比,发现当CS与CMC的质量比为4∶1、2∶3时,成球硬度好,形状明显,大小均匀.随着CMC含量的增加,所成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当CS与CMC质量比为2∶3时共混微球自身的物理形态与吸附性能均达到良好状态,是共混高效离子吸附剂的最佳比例选择.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复合膜及异丙醇/水混合液的渗透汽化分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磺化聚乙烯离子膜渗透汽化分离恒沸组成的i-PrOH/H_2O(87.2/12.8W/W),分离系数α高,渗透通量J低(小于300g/m~2·h,40℃),当醇含量高于90%时,膜性能变差;用CA膜、赛璐玢膜[2]、Nation-Na~+膜,J较高,α低(<30)。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壳聚糖(Chitosan,简称CS),易交联改性,成膜性好。CS膜分离i-PrOH/H_2O,α很高,而J低。经戊二醛交联的CS膜尺寸稳定,增加了醇/水的J值,α虽有所下降,对i-PrOH/H_2O体系仍具有很高的值。为了进一步提高J值,我们研制了以聚丙烯腈(PAN)微孔膜作支撑的CS复合膜,  相似文献   

6.
mCMC-PEG/mCS-PEG双极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妮娜  陈日耀  郑曦  陈晓  陈震 《高分子学报》2008,(11):1068-1075
以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mCMC)和聚乙二醇(PEG)共混为阳膜;以戊二醛改性壳聚糖(mCS)和聚乙二醇共混为阴膜,制备了mCMC-PEG/mCS-PEG双极膜.以FTIR测定了膜红外光谱,以扫描电镜观察了膜表面和界面层的形态,以TG进行膜的热重分析.测定了mCMC-PEG和mCS-PEG不同比例共混膜的含水率、离子交换容量、溶胀度,及mCMC-PEG/mCS-PEG双极膜的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双极膜材料中引入亲水性的聚乙二醇后,因分子间的相容性增大,故而提高了双极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并减小了膜的溶胀性.当CMC∶PEG质量比等于10∶1和CS∶PEG质量比等于2∶1时所制得的双极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酸碱溶液中机械强度高、溶胀小.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膜结构与乙醇/水混合液的渗透汽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用渗透汽化膜分离混合液体,纤维素、赛璐玢等作醇/水分离膜有较高的渗透通量,但分离系数低.甲壳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天然高分子.前文报道了用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壳聚糖(CS)作醇/水渗透汽化(PV)分离膜,在一定的原料液浓度下具有较好的选择渗透性.本文讨论CS膜结构对乙醇/水混合液PV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提高选择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CS)-羧甲基纤维素(CMC)聚合物电解质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貌.IR分析表明该聚合物薄膜含有COOH,NH3+官能团,具有两性离子的特征.与CS膜或CMC膜相比,该膜能稳定存在于酸碱溶液中.膜特性研究表明CS-CMC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离子交换和选择性渗透能力,可作为隔膜电解制备高铁酸盐.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结构表征与吸湿保湿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壳聚糖通过羧甲基化得到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并将其配制成4Wt%水溶液,与4Wt%明胶水溶液共混,成功制得了羧甲基壳聚糖/明胶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分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通过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当羧甲基壳聚糖含量为20%时,共混膜的抗张强度达到最大值(75MPa),分别比单独的羧甲基壳聚糖(45MPa)和明胶(43MPa)提高了66.7%和74%。经过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发现当羧甲基壳聚糖含量为80%时,吸湿率和保湿率分别为33.4%和69.2%,比单独的明胶膜分别提高了1.8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10.
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乙烯醇/羧甲纤维素钠(PVA/CMC)共混膜,在对其进行交联改性的基础上,通过交互沉积法在膜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HA),以制备PVA/CMC/HA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XRD等对其进行表征,探索PVA与CMC共混比例及交互周期对HA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交联后的薄膜,在醇水混合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其表面生成的HA含量随着交互周期和CMC含量的增加有明显增加,这种共混薄膜材料有望成为软骨修复材料的有效基体。  相似文献   

11.
mCMC-PEG-CS双极膜在电还原制备巯基乙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二醇(PEG)共混物为阳膜, 以戊二醛改性壳聚糖(CS)和聚乙二醇共混物为阴膜, 制备了mCMC-PEG-CS双极膜, 并将其用作电解还原制备巯基乙酸(TGA)电解槽中阴阳两室间的隔膜. 以硫代硫酸钠法合成的巯基乙酸(TGA)和二硫代二乙酸(DTDGA)混合物为原料, 研究了酸浓度、温度及电解电流密度对电还原DTDGA制备TGA的生成量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TGA初始合成质量分数为2.79%, 电流密度为10 mA/cm2, 35 ℃电解时, 阴极室电还原产物巯基乙酸的电流效率为74.69%, 电解过程中的平均电流效率为54.02%. 与传统的金属还原法还原DTDGA制备的TGA相比, 不仅避免了昂贵的金属还原剂锌的消耗, 而且消除了反应副产物锌泥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优先透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优先透醇性能的研究王新平,沈之荃,张富尧,林荣轩(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化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渗透蒸发,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物膜,乙醇水溶液本文首次报道利用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和壳聚糖制得具有很高的乙醇优先透过选择性的透醇型...  相似文献   

13.
陈双  陈巧平  郑曦  陈晓  陈震 《应用化学》2010,27(11):1301-1305
以Cr3+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阳膜层,戊二醛改性壳聚糖(CS)作为阴膜层,纳米TiO2光催化剂作为双极膜的中间层,在TiO2上涂布光敏剂八羟基喹啉(Oxine)以增强其光催化解离水的性能,制备了三明治式的双极膜(mCMC/TiO2-Oxine/mCS BPM)。 该双极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高的水解离效率,优良的亲水性能,双极膜阻抗小,工作电压低,当工作电流密度达0.12 A/cm2时,电槽工作电压小于5.0 V。  相似文献   

14.
磺化聚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离子交换膜材料,本文采用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砜,研究了磺化聚砜膜的离子交换容量与醇水分离性能的关系,考察了用不同碱金属碱中和后膜分离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大,渗透通量增大,而分离因子在IEC=1.0meq/g左右出现最大值。不同碱金属离子膜的渗透通量按下列次序递减:L_i~+>Na~+>K~+,分离因子变化次序刚好相反。此外,料液温度,料液浓度对膜的醇水分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藻酸盐/壳聚糖衍生物复合抗菌纤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溶液纺丝法制备海藻酸盐/羧甲基壳聚糖(CMC)共混纤维,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共混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的两种组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有良好的相容性.当ωCMC=0.30时,共混纤维的干态抗张强度达到最大值,13.8cN/tex.当ωCMC=0.10时,纤维的干态断裂伸长率可达23.1%.纤维的湿态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CM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CMC的引入,可显著提高纤维的吸水率.用壳聚糖季铵盐对纤维进行处理,可赋予纤维抗菌性.  相似文献   

16.
然聚电解质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配合物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前荣  陈新  邵正中 《化学学报》2005,63(4):259-262
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电解质膜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配合物膜, 并对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 同时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配合物膜对模型蛋白质溶菌酶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下(pH=9.2), 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含量的增加, 膜对溶菌酶的吸附能力也随之增强; 当羧甲基壳聚糖的含量为w=40%时, 膜的吸附性能较佳, 可达92 mg/g.  相似文献   

17.
以壳聚糖(CS)为抗菌剂和三醋酸纤维素(CTA)为基膜材料,通过液-液共混和相转化成膜技术制备了三醋酸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反渗透膜(CTA/CS-RO),以改善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的抗菌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接触角、X-射线衍射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TA/CS-RO中CS与CTA之间存在氢键作用,并且CS随着双扩散过程向膜表面迁移;膜厚度随着CS含量的递增而减小,横断面结构由指状孔转变成海绵状.CS的添加有利于共混膜亲水性、水通量和力学性能的提高.当CS含量为0.75%~1.00%时,膜样品在保持较高的盐截留率(R90%)的同时其断裂伸长率和结晶度没有显著变化.动态接触抗菌测试结果表明,CTA/CS-RO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菌作用.特别地,当CS含量为0.75%~1.00%时,膜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5%~72.5%和16%~51%.综合分析,CTA/CS共混反渗透膜制备过程中CS的加入量保持在0.75%~1.00%时膜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电解质膜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配合物膜, 并对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 同时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配合物膜对模型蛋白质溶菌酶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下(pH=9.2), 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含量的增加, 膜对溶菌酶的吸附能力也随之增强; 当羧甲基壳聚糖的含量为w=40%时, 膜的吸附性能较佳, 可达92 mg/g.  相似文献   

19.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CS)-羧甲基纤维素(CMC)聚合物电解质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貌.IR分析表明该聚合物薄膜含有COOH,NH 3官能团,具有两性离子的特征.与CS膜或CMC膜相比,该膜能稳定存在于酸碱溶液中.膜特性研究表明CS-CMC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离子交换和选择性渗透能力,可作为隔膜电解制备高铁酸盐.  相似文献   

20.
以抗菌性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为涂层主体材料,通过层层自组装成膜技术,利用抗菌性苦参碱为功能药物,构建了基于抗菌性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药物涂层的聚氨酯敷料。再通过分子间化学交联改变了聚合物内部结构,提升涂层的机械稳定性。分别在硅片和聚氨酯敷料上成功制备了复合药物涂层。在模拟的生理条件下,分析了交联(CHI/CMC)25涂层、空白聚氨酯基底和交联(CHI/CMC)10涂层修饰的聚氨酯基底对苦参碱的药物装载和释放性能,三者的载药量分别为27.8、285.2和330.0μg/cm2。相较于交联(CHI/CMC)25涂层和空白聚氨酯基底,聚氨酯基底(CHI/CMC)10交联涂层的载药量分别提升了10.9倍和20%,聚氨酯基底不仅具有良好的药物装载能力,还具有延缓药物释放速度的作用。交联(CHI/CMC)10涂层可以增强基底的力学性能,相较于原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二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ETG)板,PETG板-交联(CHI/C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