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合成了端丙烯酰胺基聚(β-胺基丙酸)大分子单体,用端基滴定法和1H-NMR法测定了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用^1^3C-MNR和氢氧化钠水解法测定了支化度,在水溶液中用硫酸亚铁/异丙苯过氧化氢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与聚(β-胺基丙酸)大分子单体的共聚反应,合成了聚(丙烯酰胺-co-丙烯酸钠)-g-聚(β-胺基丙酸)用1H-NMR和滴定法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组成。溶液性质的数据表明,与部分  相似文献   

2.
 以三种合成路线分别合成了含有脲键的一类单体,N-丙烯酰基-N’-苯基脲(APU)、N-甲基丙烯酰基-N’-苯基脲(MPU)、N-甲基丙.烯酰基-N’-对甲苯基脲(MTU),通过单体的自由基聚合与共聚合,制备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经IR、1H—NMR表征和TGA、DSC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三种合成路线分别合成了含有脲键的一类单体,N-丙烯酰基-N’-苯基脲(APU)、N-甲基丙烯酰基-N’-苯基脲(MPU)、N-甲基丙.烯酰基-N’-对甲苯基脲(MTU),通过单体的自由基聚合与共聚合,制备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经IR、1H—NMR表征和TGA、DSC测定.  相似文献   

4.
文欣  章丽娟 《结构化学》1996,15(3):249-252
合成了螺(异苯并呋喃-1(3H),9’-(9H)-2’-N,N-二苄胺基-6’-二乙胺基占吨)-酮-3,C38H34N2O5,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体学参数为a=16.826(4),b=10.648(4),c=17.618(7)A,β=92.25(2)°,V=3154(2),A^3,Z=4,Mr=566.7,Dx=1.19g/cm^3,F(000)=1200。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  相似文献   

5.
过硫酸胺与N-[(3-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研究司堃,郭新秋,丘坤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N-取代丙烯酰胺,氧化还原体系,反应动力学,端基分析,反应机理N-[(3一二甲氨基)两基]丙烯酸胺(DMAPA...  相似文献   

6.
聚环氧乙烷为支链的两亲共聚物的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端基带有甲基丙烯酸酯的聚环氧乙烷大分子单体(PEO—MA)分别与小分子单体苯乙烯(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得到了三种具有不同主链结构的以聚环氧乙烷(PEO)为支链的两亲接枝嵌段共聚物(分别简写为:PS─g─PEO,PMMA─g─PEO,PMA─g─PEO).用GPC、IR、1H─NMR、WAXD和DS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接校共聚物的结晶性能、乳化性能以及在Williamson反应中相转移催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主链结构有不同的结晶度,并随支链PEO含量的增加,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其乳化体积和相转移催化反应的转化率均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加、支链PEO含量的增人而增大,随支链PEO分子量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N—[1-(2-吡咯烷酮基)甲基]丙烯酰胺类的聚合及其水凝胶于淑艳,李福绵(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N-[1-(2-吡咯烷酮基)甲基]丙烯酸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超高分子量、平衡吸水率N一【l一(2一毗咯烷酮基)甲基]丙烯酸胺(P...  相似文献   

8.
用铜试剂(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取代聚氯乙烯中的部分氯原子制备了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聚氯乙烯酯(PVC-SR),研究了紫外光照下PVC-SR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反应,考察了光照时间、单体浓度、PVC-SR用量及官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C-SR能有效地引发MMA聚合,其产物是交联型接枝聚合物,且具有高接枝率和接枝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水和乙醇作混合溶剂,用逐步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通过自由基聚合,由溶解性和共聚活性差异较大的两种单体MM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合成了新型含阳离子共聚物聚,并用IR和^1H-NMR进行了分析表征。该共聚物溶于丙酮和水组成的二元溶剂,并与P(MMA-MAA)有较强的分子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备了α-氯乙酰氧端基大分子引发剂。并用于引发(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活性”/可控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果表明:酰化反应温度为60℃,氯乙酰氯过量5倍和反应24h,酰化效率达到99.8%,产物经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证明α-氯乙酰氧端基的结构。用此引发剂引发乙烯基单位进行ATRP,合成了PSt-b-PMA和PSt-b-PBA嵌段共聚物,其结构通过^1H NMR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 ̄(60)Co-y射线辐射合成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P(AM-NaA)智能性共聚物水凝胶,并用FT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了水凝胶在丙酮-水介质中的溶胀和收缩速率、溶胀平衡时间及体积相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β-二酮或β-三酮(如:3-苄基乙酰丙酮、苯甲酰基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及3-苯甲酰基乙酰丙酮)对铈(Ⅳ)盐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促进作用,测定了聚合反应速度及表现活化能,表明铈(Ⅳ)盐/β-二酮或β-三酮可组成活性很高的氧化还原体系;采用自旋捕捉技术及ESR谱研究了体系的初级自由基结构;通过FTIR光谱端基分析检测到这类体系引发丙烯腈所得聚合物端基有β-二酮结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这类体系引发烯类单体聚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系列的谪分子量水溶性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AA/AMPS)三元共聚物(P3A)由相应的(AM/AMPS0二元共聚物通过部分水解方法制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使用电位滴定和^13C-NMR谱测定,得到的结果指出,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水解过程中,高分子链上AMPS单元具有充分的稳定性,而丙烯酰胺基平稳地转变为丙烯酸。在所有不同聚合物(P2A)情况下,由于阴离子基团的OH^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蓖麻油-聚乙二醇)聚氨酯/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PU/P(St-MMA-MA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动态力学性能及透射电镜结果均表明该体系相分离较严重;IPN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它们有不同程度的内移,形成一定程度分子水平的混合,而IPN(50/50)其分子混合水平较大,互穿缠结程度较高。形成IPN后,其力学性能得以改善。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聚氨酯网的交联密度直接影响IPN的相区尺寸。形成IPN后热稳定性提高,易于降解断链的St-MMA-MAA单体起到了自由基消除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含偶氮基的聚苯乙烯预聚物(PS ACPC)作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分别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HPMA)的嵌段共聚物,考察了PS ACPC引发第二单体的聚合反应行为,以及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均聚物含量、共聚物组成的因素.用溶解性、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动态接触角(DCA)等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螺[异苯并呋喃-1(3H),9'-(9H)-2'-N,N-二苄胺基-6'-二乙胺基占吨]-酮-3,C_(37)H_(34)N_2O_3,单斜晶系,空间群Cc,晶体学参数为a=16.826(4),b=10.648(4),c=17.618(7),β=92.25(2)°,V=3154(2),Z=4,M_r=566.7,D_x=1.19g/cm3,F(000)=1200。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80。分子由占吨和异苯并呋喃两部分组成Y形结构,占吨部分相连的苄基的两个苯环位于占吨部分的两侧。  相似文献   

17.
选用聚乙烯-丙烯酸(EAA)为接枝母体,首先摸索出2-乙基-2-恶唑啉阳离子开环聚合的规律,得到高转化率端基为活性翁离子的聚(2-乙基-2-恶唑啉)(PEOX),再与EAA羟基侧基进行接枝反应,考察了开环聚合条件及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接枝率〉25%的聚乙烯-丙烯酸与聚(2-乙基-2-恶唑啉)的接枝共聚物(EAA-g-PEOX)。该接枝物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醇酯/聚丙烯(P  相似文献   

18.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_(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co-St)中W_(MMA)大于0.6时,IPN仅有一个Tg;当W_(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_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溶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用分量(δh)与相态、力学性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将乙酰丙酮(AcAc)、乙酰乙酸乙酯(AcAcE)、苯甲酰基丙酮(BzAc)作为β-二羰基基团通过烷基化反应,引入到氯甲基聚苯乙烯(PSt-CH2Cl)微球,研究了该微球在硝酸铈铵(CAN)存在下引发丙烯酰胺(AAM)的接枝聚合,以接技前后β-二羰基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吸水率及氮含量的变化、颗粒的增重、ESCA及FT-IR光谱、显微照相等方法,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接技聚合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C60与1,3-丙二胺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加合反应,反应产物未经预先离子化处理直接用ESL-MS进行检测。由于反应产物从甲苯溶液中析出,避免了生成多胺基加合物,产物以单加成物为主。当加合反应在空气氛下进行时,有加合氧的产物C60On(NH2—CH2CH2CH2NR2)m(R=H,CH3)存在。实验发现:N,N-二甲基-1,3-丙二胺比1,3-丙二胺更容易与C60发生多胺基加成和氧加成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C60二胺的单加成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