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丁益民 《数学通讯》2024,(2):5-7+15
针对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具体阐释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要立足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建构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来梳理知识,采用一境到底的教学组织方式来整合知识,实现对单元知识的再建构,发挥出单元复习课梳理整合、温故知新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2.
不同阶段的中考复习,在教学任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与二轮专题复习的综合性相对应,一轮复习应凸显基础性,一般以知识点的梳理为教学任务.因此,在一轮复习课上,我们应以概念回顾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适量的解题训练帮助学生梳理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近期,笔者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为题开设了一节“起点和终点都是概念”首轮复习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节课和笔者的些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在“第39届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活动中,演绎了一节“实数”复习课.这节课以生长型构架为理念,智慧地、立体地呈现数系及其运算发生、发展的过程,不留痕迹地再创数学运算发展进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展开教学活动,为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打开了一个创新的通道.本文拟对这节复习课的教学价值、活动设计及实践反思作一个简单梳理,现与同仁们交流,以期得到更多、更好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各种版本的教材关于单元复习部分只是一个结构图,几个知识点罗列,然后就是全章复习课.复习课怎么上?似乎没有固定的方式,很多老师习惯于知识梳理、例题讲评、巩固训练式的流程,由于要兼顾全课复习的容量与例、习题的覆盖面,所以常常在复习课、公开课的教学中出现题量偏大、各个小题之间关联度不强等现象.笔者最近有机会执教了一节章末复习课,只围绕一道中考题,开发了"一题一课",得到听课老师的热  相似文献   

5.
在一节“一次函数复习”的展示课中,笔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根据复习的要求,反复变式,设置不同的问题,进而提炼知识点,建构一次函数单元知识体系.精巧的变式构思以及精心设计的问题,获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笔者将本节课的构思与教学实录摘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上好数学单元复习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单元复习课,不是将所学的知识机械的重复,而是将知识加以归纳总结,使其系统化,通过单元复习促进知识的前后联系,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解  相似文献   

7.
高三的数学复习不能简单看作是知识点的重复,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方面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并进行梳理与归纳,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数学结构以及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贯通与联结,使得学生在进一步熟练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提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在刚过去的2011年高三的数学复习中进行了实践,不断引导学生构建认知单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取得了满意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道复数题贯穿单元复习课卜华(江苏盐城二中224002)如何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由于单元复习的时间少,内容较多,在选择例题时有较大的难度.在复数的单元复习中,本人选择了一道例题,其多种解法几乎贯穿了这一单元的所有内容.下面是本...  相似文献   

9.
周炎  王宏良 《数学通讯》2022,(5):16-18+20
指数与对数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的一种全新的互逆运算,这样的特殊关系决定了需要站在单元教学高度对两个内容进行整合、重构.“指数与对数单元复习”课基于学生的认知,结合具体问题中数据的呈现,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提取有效信息,灵活实施指数与对数运算,有效促进了两种知识的融合与内化,实现了知识结构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王宏 《中学数学》2023,(22):31-32
<正>数学复习课是对阶段性知识的总结、巩固和强化,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运用知识的技能,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既然数学复习课如此重要,就需要教师用整体性的眼光展开复习课教学,通过知识的综合化整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学习上的薄弱点,提高学习能力.本文中笔者从高效复习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优化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以实现高效复习.1 设计开放性练习,有效梳理知识在复习课中,  相似文献   

11.
李柏青 《数学通报》2013,52(3):31-36
复习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它是知识学习的高级阶段,在数学知识的整合与理解、解题策略的构建与内化、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圆锥曲线的单元复习为载体,浅谈复习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思考.1复习课单元整体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期,笔者参加了如皋市的中考复习研讨会,并观摩了一节题为"根据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复习课.教者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作为课堂教学主线,精心设计配套例题,通过学生的自主解答和师生的互动交流,很好地梳理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一基础知识.现结合这节复习课谈谈笔者对中考首轮复习课设计的一些思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一、课例及简析1.教学目标分析"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教者给  相似文献   

13.
以“等差数列的单元复习”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数学单元复习课要发挥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回顾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深化理解核心知识的本质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引领学生体会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中利用开放性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困境与初衷复习就是再现学习过程,将已学知识加以梳理,纳入整体系统之中.然而,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具体表现在:一是复习的内容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二是复习的时间因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而紧张,不同的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课型之一,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得复习课缺乏设计,变得低效,而运用问题链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树立整体观念,提高课堂参与度,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中给出了基于问题链的设计路径与设计原则,并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复习为例展开教学过程,为一线教师使用问题链教学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规定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据此,苏科版九年级教材也在对称图形——圆这章中做了重点安排.前段时间在准备圆的复习课时,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圆的内容是对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得不同,呈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怎样在复习课中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复习后都能有所进步,这是笔者这节课的出发点之一;其次,如何为一节复习课选择一个好的起点,也是重要的原因.带着这样两个问题,结合苏科版的教材,笔者准备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型,即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后,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教师普遍认为复习课比较难上,首先不能是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或单个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适当的途径激活原有知识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其次,教师应在大背景下选择知识、方法来解决一系列问题,由此形成方法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能力.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问题串”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整体复习课为例,详细介绍了单元整体复习课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及设计思考,畅谈如何借游戏情境之桥,行单元复习之路,以实现高效复习.  相似文献   

19.
面对初三的复习,尤其是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的梳理阶段,很多学生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第一轮复习的方法——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让形象比喻成为现实.笔者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一)”为例,就第一轮复习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是在讲过了等差与等比数列之后的一节专题复习课,学生已掌握了数列的定义及与函数的关系,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及其一般形式.这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函数的相关性质、图像等求解数列的最值问题,掌握判断数列单调性的一般方法,以及利用an解决Sn的最值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数列中常见的几个最值问题的类型,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