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斯坦纳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谈谈斯坦纳树堵丁柱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100080)1费尔马的问题最短网络是项历史悠久的数学课题.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费尔马.1640年,费尔马提出如下问题:于平面上给出A,B,C三点,求一点S使距离和SA+SB+SC达到最小.该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几何极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图 1 ,在河岸a同侧有两个村庄A ,B ,要在河边C处建一水泵站 ,并沿CPAB的路线铺设水管 ,怎样选择P ,C两点可使所用的水管总长最短 ?因为PC⊥a ,关键是确定P点的位置 .因而问题可以简述为 :A ,B是直线a同侧两点 ,在平面上求一点P ,使P到A ,B及直线a的距离之和最小 .以下称这一问题为问题L .设A ,B在a上的射影是D ,E ,AD=p ,BE=q ,DE =s.恒设q≥p>0 ,s>0 .如图 2 ,取D为原点 ,直线a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A(0 ,p)B(s,q) .作AE′∥DE .交BE于E′ .显然 ,若P是问题L的最小值点 ,则…  相似文献   

3.
加权斯坦勒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权斯坦勒尔问题贝清泉(汕头大学数学系515063)平面上有三城市A、B、C,求点P的位置以设立公共机场,要使三城市通向机场的公路网之长为极小.这样一个问题导致下述费马问题或称斯坦勒尔问题;即求ΔABC所在平面上一点P,使P到三顶点距离之和:PA+P...  相似文献   

4.
费马点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公式063313河北丰南黑沿子镇中学高庆计到△ABC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P,称为费马点.若max{A,B,C}<120°,则P在△ABC内且同各顶点张等角;若max{A,B,C}≥120°,则P是其最大角的顶点。本文给出...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它涉及的知识面广 ,属灵活性大、综合性强的问题 .为了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此类问题 ,现将其分为四类进行探究 .以飨大家 .1 最短线长问题1.1 多面体表面上最短线长图 1 例 1图例 1 一只蚂蚁从正三棱锥S ABC形物体的A点出发沿侧面爬行 ,经过棱SB上一点M、SC上一点N、再爬回到A处 .已知∠ASB =4 0° ,SA =3cm .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为多少 ?解 沿侧棱SA剪开 ,将正三棱锥S ABC的侧图 2 例 1解答用图面展开成平面图形SABCA′ .如图 2 .由平面几何知识知 ,…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1640年,费尔马提出如下问题:“在平面上给出A、B、C三点,求一点P使距离和PA+PB+PC达到最小.”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费尔马问题”.特别地,点A、B、C三点不共线时,使PA+PB+PC最小的点P称为△ABC的费尔马点.文[1]把费马点问题推广到“两定点、一条定直线”的情形,下面笔者再对“费马点”问题做出如下推广:推广一在平面内,已知三条定直线l1、l2、l3,在平面内求一点P,使点P到直线l1、l2、l3的距离之和最小.  相似文献   

7.
命题的引伸     
命题 1 求证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的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义教初中几何第二册 197页B组第 2题的 (1) ) .证明 如图 1,设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 ,P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r1 ,r2 ,腰AB =AC =a ,腰上的高为h ,连结AP ,图 1则 S△ABP+S△ACP=S△ABC ,即  12 ar1 + 12 ar2 =12 ah .∴ r1 +r2 =h .如果把“等腰三角形”改成“等边三角形” ,那么P点的位置可以由“在底边上任一点”放宽为“在三角形内任一点” ,即有如下命题 :命题 2 已知等边△ABC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r1 、r…  相似文献   

8.
解析几何中 ,由于二次曲线的方程皆为二次方程 ,在涉及到与它们有关的面积问题时 ,如果采用常规思路 ,即求边长 ,求高 ,往往运算量较大 .如果运用我们熟知的面积割补法来处理 ,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 1 如果C是椭圆x2a2 + y2b2 =1上第一象限内的任一点 ,A ,B分别是椭圆与x轴 ,y轴正半轴的交点 ,求S△ABC的最大值 .图 1 例 1解答用图简析 :此题有多种解法 ,如因为AB之长是定值 ,只需求出C到AB之距的最大值 ,设出C的参数坐标 (acosα ,bsinα)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将其转化为一个函数问题 .还可利用…  相似文献   

9.
与费马问题相关的几何不等式续铁权(青岛教育学院数学系)下列问题称为加权责马问题:已知三个正数a1b1,c1,在△ABC所在平面上求P点,使a1·PA+b1·PB+c1·PC最小.如果这样的P点存在,称之为△ABC关于a1,b1,c1的费马点,简称费马...  相似文献   

10.
数学问题解答1997年7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1081有四个城市处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求一种方案(或一种网络)联通这些城市,使路程最短.解引理:任意三角形内一点O,当且仅当∠AOB=∠AOC=∠BOC=120°时AO+BO+CO达最小....  相似文献   

11.
由费马点引出的若干竞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马点及其性质如果F为△ABC的费马点,a、b、c和S分别为△ABC的三条边长和面积,FA=x,FB=y,FC=z,f=x+y+z(下同),那么费马点F有下述性质:定理当△ABC的三内角均小于120°时,f=22a2+b2+c2+43S(1)当△AB...  相似文献   

12.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有不少方法 [1 ].[2 ].本文用柯西不等式给出其又一推导 .已知点P(x0 ,y0 )及直线l:Ax+By+C =0 (A2 +B2 ≠ 0 ) .设点P1 (x1 ,y1 )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 ,则Ax1 +By1 +C =0 . ①|PP1 |=(x0 -x1 ) 2 +(y0 -y1 ) 2 .②点P ,P1 两点间的距离|PP1 |的最小值 ,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求②的最小值 ,由柯西不等式有 :A2 +B2 · (x0 -x1 ) 2 +(y0 -y1 ) 2≥|A(x0 -x1 ) +B(y0 -y1 ) |=|Ax0 +By0 +C- (Ax1 +By1 +C) | ,由①、②得 :A2 +B2 ·|PP1 |≥|…  相似文献   

13.
变换在数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有关的几何命题 ,利用这些命题作为变换的依据 ,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变换位置1.1 变换点的位置命题 1  (课本例题 )如果直线l∥平面α ,那么直线l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图 1 例 1图例 1 如图 1,正四棱锥S -ABCD的顶点S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SD的中点为P ,且SO =OD =a ,直线BS上有一点G ,求点G到面PAC的距离 .解 连结BD ,AC ,BD与AC交于点O ,连PO .知PO∥BS ,BS∥面PAC ,因此直线BS上的点G和点S到面PAC的距离相等 .由SO =OD ,知OP⊥S…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2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 5 6 正△ABC的内切圆圆心为I,半径为r,在⊙I内任取一点P ,设P点到BC ,CA ,AB的距离分别为r1 ,r2 ,r3,求证 :以r1 ,r2 ,r3为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且其面积为 34 r2 -PI2 .(山东枣庄市立新学校 孔令恩  2 771 0 1 )证明 设正△ABC边长为 1 ,则IA =IB =IC=2r =33 ,由S△APB∶S△CPA =r3∶r2 ,可见BD∶DC =r3∶r2 .由DP∶DA =S△BPC∶S△ABC =r1 ∶ (r1 +r2+r3) ,可见DP∶PA =r1 ∶ (r2 +r3) .分别在△BIC…  相似文献   

15.
任务 对如下问题 1图 1 问题 1图问题 1 已知 :(如图1所示 )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 1 0 ,点A在平面α内 ,点B ,C与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 4 ,2 ;点B ,C在平面α的同侧 ,且B1,C1分别是B ,C在平面α的射影 ,求 :平面ABC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 .1 .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道问题 ?并请你书写解答过程 .2 .请在查阅数学资料的基础上添加或删减原题中的条件 ,改变问题的结论 ,形成新的数学命题 .3.把你所改编的数学问题给出其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 .4 .在你所改编的或解答的数学问题中 ,可以用到哪些基础知识 ?能列出吗 ?(以上作业必须用书面…  相似文献   

16.
法国数学家费马1640年前后向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提出这样-个问题:在已知△ABC所在的平面上求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这个问题中所求的点被人们称为"费马点".类似这样的最值问题令人着迷,催人思考,在平面几何中占居一席之地实施新课改以来,古老的最值问题以崭新的姿态频频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笔者以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线段最值问题及解题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若圆锥SO的母线与轴所成角为α ,则过S点且与直线SO所成角为α的直线都在该圆锥曲面上 ,即过S点与直线SO所成角为α的直线的集合是圆锥SO曲面上的所有母线 .例 1 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α =50°,过空间一点P作直线l,使l与a ,b所成角 β都为 30° ,问符合条件的直线有几条 .分析 过P点分别作直线AB ,CD ,使AB∥a ,CD∥b,则根据等角定理 ,过P点与AB ,CD都成 30°角的直线 ,就是符合条件的直线 ,而过P点与AB成 30°角的直线的集合是以P点为顶点 ,AB为轴 ,母线与轴夹角为 30°的圆锥曲面上的所有母线 ;…  相似文献   

18.
点面距离是空间距离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求点面距离方法灵活 ,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 ,往往难以把握 .下面就近年的高考试题谈谈其解法 .1 定义法过平面外一点作平面的垂线 ,直接求出这点到垂足间的距离即可 .例 1  ( 1990年上海试题 )如图 1,平面α ,β相交于直线MN ,点A在平面α上 ,点B在平面 β上 ,点C在直线MN上 ,∠ACM =∠BCN =4 5° ,A MN B是 6 0°的二面角 ,AC =1,求点A到平面 β的距离 .图 1 例 1图解 如图 1,作AD⊥平面 β于点D ,作AE⊥MN于点E ,连结DE ,则DE⊥MN .于是∠AED为二面角A M…  相似文献   

19.
错在哪里     
学生王灵在做高考仿真模拟训练题时 ,遇到这样一道题 .题目 如图 1 ,已知双曲线C :x2a2 - y2b2=1 (b >a >0 )的实轴两端点为A ,B ,若双曲线C在第一象限图象上存在一点Q (x ,y) ( y≥x) ,使∠AQB =6 0° ,求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通过分析 ,他给出如下解法 .图 1 题目用图解 由题意知A( -a ,0 ) ,B(a ,0 ) .∴kAQ=yx +a, kBQ=yx -a. tan∠AQB =kBQ-kAQ1 +kBQ·kAQ.又tan∠AQB =tan6 0°=3,∴ 3=yx -a- yx +a1 + yx -a· yx +a,化简得 3=2ayx2 + …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4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66 如图 ,⊙O1 和⊙O2 是△ABC的边AB、AC外的两个旁切圆 ,E、J、G和F、K、H是切点 ,直线EG、FH交于P点 ,直线EJ、FK交于I点 ,AD ⊥BC于D ,求证 :P、A、I、D四点共线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 沈建平  2 1 5 0 0 6)证明 设BC=a ,CA=b,AB =c ,R是△ABC外接圆半径 ,直线EG、AD交于P′ ,直线FH、AD交于P″,下面设法证明P、P′、P″是同一点 .因为c+AH=a+CF ,所以c + (b-CF) =a +CF ,CF =b+c-a2 .在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