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2,3,5,6-四甲基亚硝基苯(ND)和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物(PBN)作自由基捕捉剂研究了甲苯基重氮盐及共冠醚络合物光解的自由基历程。ESR结果表明光解可产生相应的甲苯基自由基,并能被ND或PBN所捕获。由共ESR谱可得到甲基取代苯环上的甲基质子通过超共轭作用产生的超精细裂分,共裂分值与苯环上相同位置质子与未偶电子间极化偶合作用引起的裂分值相近。即:α_(p-)~H≈α_(P-)~(CH):α_(o-)~H≈α_(o-)~(CH)3;α_(m-)~H≈α_(m-)~(CH)3.同时还存在下列关系式:α_(p-)~H≈α_(o-)~H>α_(m-)~H.  相似文献   

2.
自旋捕捉技术在Ph_3M(M=N,P,As,Sb,Bi)光解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自旋捕捉技术、柱色谱与ESR波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h_3M(M=N、P,As,Sb,Bi)光解过程的活泼自由基。从自旋捕捉剂亚硝基特丁烷 (t-BuNO)、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合物(PBN)或2,3,4,6-四甲基亚硝基苯(ND)与活泼自由基形成的自旋加合物的ESR波谱的超精细结构,确证这些化合物光解过程中有Ph·自由基存在。从而可推断它们的光解初级过程包括Ph_3M的均裂,即Ph_3M→Ph_2M·+Ph·。此外,因Ph—M键能的大小顺序为 Pb—P>Ph—As>Pb—Sb>Ph—Bi所以Ph_2M·(M=As,Sb,Bi)的分解比Ph_2P·容易,实验中只检查出Ph_2P·,则正是所预期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自旋捕捉技术、柱色谱与ESR波谱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Ph_3M(M=N, P, As, Sb, Bi)光解过程的活泼自由基。从自旋捕捉剂亚硝基特丁烷(t-BuNO)、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合物(PBN)或2,3,4,6-四甲基亚硝基苯(ND)与活泼自由基形成的自旋加合物的ESR波谱的超精细结构, 确证这些化合物光解过程中有Ph·自由基存在。从而可推断它们的光解初级过程包括Ph_3M的均裂, 即Ph_3M→Ph_2M·+Ph·。此外,因Ph—M键能的大小顺序为
Pb—P>Ph—As>Pb—Sb>Ph—Bi
所以Ph_2M·(M=As, Sb, Bi)的分解比Ph_2P·容易, 实验中只检查出Ph_2P·, 则正是所预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自旋捕捉-ESR技术研究了二茂戊铁、环二烯和胺甲基类取代二茂铁的紫外光解过程中的活泼自由基。结果表明,二茂铁光解初级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为(C_5H_5Fe)·和C_5H_5·,其衍生物光解则生成(C_5H_5Fe)·和RC_5H_4·,而(C_5H_5Fe)·还可以进一步分解给出C_5H_5和Fe。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自由基捕捉剂2,3,4,6-四甲基亚硝基苯(ND)及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合物(PBN)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nH2n+1OH(n=1,2,…8)、(CH3)2CH(CH2)nOH(n=0,1,2)、CH2=CHCH2OH及C6H5CH2OH等十三种醇与二苯甲酮的光化夺氢反应中的活泼自由基,结果表明: 1.用ND时,二苯酮分别夺取CnH2n+1OH、(CH3)2CH(CH2)nOH及RCH2OH(R=CH2=CH、C6H5)中α-C、叔-C及α-C上的氢,而捕捉到Cn-1H2n-1CHOH、(CH3)2CH(CH2)nOH及RCHOH自由基。 2.用PBN时,捕捉的自由基与ND捕获的相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自旋捕捉技术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六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光解反应历程。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紫外光照时,碳-锡键发生均裂,产生碳中心和锡中心自由基。其中碳中心自由基易被捕捉剂α-苯基-N-特丁基氮氧化物(PBN)或2,3,5,6-四甲基亚硝基苯(ND)所捕获;而锡中心自由基可与菲醌形成稳定的环状加合物。由于环状加合物中配体的不同,产生的空间效应也不同,从而导致加合物中的未偶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给出相异的ESR信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自由基捕捉剂2,3,5,6-四甲基亚硝基苯(ND)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氯乙烯光解活泼自由基及其与烃或醇的夺氢反应, 结果表明:1. Cl_2C=CCl_2光解首先产生Cl_2C=CCl及Cl, 而又可进一步加成为Cl_2C-CCl_3.2. 对于CH_3(CH_2)_nOH(n=3,7)及(CH_3)_2CH(CH_2)_nOH(n=1,2)而言, Cl_2C=CCl(或Cl)分别夺取其α-碳及叔碳上的氢, 以形成CH_3(CH_2)_(n-1)CHOH及(CH_3)_2C(CH_2)_nOH, 并为ND所捕获。3. Cl_2C=CCl(或Cl)分别夺取CH_3(CH_2)_nCH3(n=3,4,5,6), C_6H_5-CH_2CH_3及(CH_3)_2CH(CH_2)_nCH_3(n=1,4), (C_2H_5)_2CHCH_3, C_6H_5CH(CH_3)_2中亚甲基及叔碳上的氢, 以形成CH_3(CH_2)_mCH(CH_2)_(n-m-1)CH_3, C_6H_5CHCH_3及(CH_3)_2C(CH_2)_nCH_3, (C_2H_5)_2CCH_3, C_6H_5C(CH_3)_2.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COCl_2·6H_2O与二苯并-24-冠-8(L_c)。二苯并-30-冠_10(LD),4'-碘苯并-15-冠-5(L_E)和4'-溴苯并-15-冠-5(L_F);Co(NO_3)_2·6H_2O与苯并-15-冠-5(L_A)、L_E和L_F之间的反应,合成了7个尚未见报道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紫外、差热-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等确定了它们的组成,比较分析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微量电导滴定技术和计算机拟合,获得在DMF中Na~+和K~+与2,3-苯并-11-甲基-18-冠-6(BCl-18C6),2,3-苯并-8,15-二甲基-18-冠-6(BC2-18C6),2,3-苯并-8,11,15-三甲基-18-冠-6(BC3-18C6)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反应热焓,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将具有不同端基的硫脲基团与三苯基磷组分结合,利用所得到的配体合成了2个具有NSP(氮硫磷)鳌合位点的钴-硫脲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光解水产氢性能。配合物[Co(L2)(L2′)](BF_4)_(2.5)·H_2O·0.5C_2H_5OH(2)(L2=(2-二苯基膦-苯烯基)-氨基硫脲腙-罗丹明6G,L2′=(2-二苯基膦氧-苯烯基)-氨基硫脲腙-罗丹明6G)通过引入罗丹明荧光团与光敏剂分子协同作用,其产氢TON值可以达到2 800 molH2·molcat~(-1),其初始TOF值可达到930 molH_2·molcat~(-1)·h~(-1)。相同条件下,相比于配合物[Co(L1)(L1′)](BF_4)·0.5H_2O(1)(L1=(2-二苯基膦-苯烯基)-氨基硫脲腙-硫甲基,L1′=(2-二苯基膦氧-苯烯基)-氨基硫脲腙-硫甲基),提高了体系的催化活性,可能是由于荧光素分子与配合物2之间的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有利于光敏剂和光催化剂之间的光致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1.
微粒高感是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发展方向。一般说来卤化银颗粒越小,其感光度越低,为了制备微粒高感的卤化银感光材料,在保证微粒的前提下,寻找一些有效的增感剂能达到微粒高感的目的.冠醚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增感剂。近年来,冠醚化合物增感卤化银乳剂已有过一些报道[1,2]。作者[3,4]对硫杂冠醚化合物增感澳化银乳剂做过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分别与溴乙酸、3-溴丙酸及氯代乙酰氯反应,制备了4个双羧酸冠醚及2个双氯代乙酸酯冠醚衍生物。此外,通过1,1′-(邻苯)-双-(2,3-环氧丙基)醚与2,2′-联苯二酚反应,合成了联苯型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分离了顺、反异构体,并使之与溴乙酸反应,制备了相应的双羧酸冠醚衍生物。10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3.
报导4-氟-3-羟基-1-取代苯基-6-哒嗪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氟代顺丁烯二酸酐和取代苯肼类反应的研究结果及部分化合物的药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6′-硝基-1,3,3-三甲基吲(口乃木)苯骈螺吡喃,Ⅰ,和6′-硝基-1-苯基-3,3-二甲基吲(口乃木)苯骈螺吡喃,Ⅱ,的光化学,Ⅰ的直接光解和敏化光解均得到份菁结构的光解产物Ⅲ,量子产率分别是0.42和0.32.Ⅱ直接光解时生成相应的有色光解产物Ⅳ,量子产率是0.40,氮杂蒽酮为敏化剂的敏化光解量子产率是0.58,无疑地,单线态和三线态均参予螺吡喃的发色反应,用这些结果和折算关系式得到,在Ⅰ的直接光解中,Ⅲ主要来自单线态,而在Ⅱ的直接光解中,Ⅳ主要来自三线态.从Ⅰ或Ⅱ的敏化联乙酰燐光实验中求得三线态参数.它们是:φISC=0.11,φISC=0.48;3Kdt=3×104-1,3Kdt=9×104-1,类似地,3Kr=0.12×104-1,3Kr=2.52×104-1,这样,3φr值较小是由于3φISC值较小,而三线态寿命随结构变动不大.最后,取苯乙烯为模型,用它的电子能量与乙烯双键扭曲角度关系图推断出,来自单线态的双离子具有螺环构型,而来自三线态者具有平面状构型.  相似文献   

15.
几种新的聚合物冠醚的合成及其络合与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一、二、三和四缩乙二醇双钠盐与带有活泼卤原子的聚β-氯乙基缩水甘油醚进行环化反应,制备了四种新的聚合物冠醚(Ⅰ、Ⅱ、Ⅲ、Ⅳ)。络合容量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K~+、Na~+均有较好的络合能力。在催化Wolff-Kishner(二苯甲酮腙还原为二苯甲烷)和正溴辛烷的碘代反应中,它们是有效的相转移催化剂。其中以Ⅱ最好,它的催化活性与小分子冠醚18-C-16和DB18-C-6相似,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些环氧化合物:[R=H(Ⅰ),NO_2(Ⅱ),NO_3(Ⅲ),OCH_2CH_2NO_2(Ⅳ),OCH_2CH_2NO_3(Ⅴ)]的单体结构对其阳离子开环聚合活性及其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在催化系统下,其聚合活性大小有如下顺序:(Ⅰ)>(Ⅳ)≥(Ⅴ)>(Ⅲ)>(Ⅱ)。着重研究了上述硝基环氧化合物与四氢呋喃的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玻璃化温度以及其胶片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MNP为捕集剂,对三种水合丁基钴肟RCo(DH)2H2O(R=n-C4H9,#em/em#-C4H9,sec-C4H9)水溶液进行了光解EPR研究,发现其Co-C键断裂产生的自由基进一步重排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用自由基捕捉技术——高压液相色谱-电子自旋共振相结合的方法,对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的几种自由基先进行捕捉,再对其自由基加合物进行分离,尔后逐一加以鉴定,并以Ph3M(M=P、As、Sb、Bi)的光解实例说明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