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技术(GPC-LALLS)测定聚合物的长链支化度的基本原理是:在将聚合物分子按其流体力学体积顺序分离的同时,通过光散射仪逐滴测定溶液中聚合物的分子量。经过对谱图上逐点进行扩展效应的改正,通过普适标定线,求出支化分子与线型分子回转半径的比值,以计算试样的支化度及其分布。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Ambler方法和kraus方法的基础上,用GPC-级分特性粘数法来测定聚合物的长链支化度,能同时以g_i、λ_i、G_i、m_i、支化重量百分数等支化参数来表征聚合物的支化分布、支化程度和支化含量等;得到了相应的计算gi、λi、[η]_i等有关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还研制成了以光导纤维为冷光源的高精度光电自动计时毛细管粘度计和60小时内恒温精度优于±5×10~(-4)℃的超级恒温水浴,使计时精度达到≤±4×10~(-3)秒;并以国产和进口的镍系顺丁橡胶为例,讨论了分子量和支化度多分散性之间的某些关系;从而确定了该法比较合理地、全面地相对比较聚合物的长链支化度。  相似文献   

3.
在辐照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乳酸(LCB-PLA)的基础上,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表征了LCB-PLA的支化结构,利用动态流变学方法考察了PLA的黏弹松弛行为,计算得到了线型及支化PLA在较宽时间范围内完整的加权松弛时间谱.结果表明,由于长支链的引入及支链长度的增加,导致LCB-PLA松弛时间谱加宽,松弛时间增长,并呈现多重松弛行为.提出了一种计算长链支化聚合物支链长度的方法,可以定量表征LCB-PLA的支链长度以及长支链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4.
双烯化合物类单体合成支化聚合物的支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二乙烯基苯(DVB)、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ri-EGDMA)和1,6-双马来酰亚胺基正己烷(BMIH)为支化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聚苯乙烯;以先核后臂法合成的星状支化聚苯乙烯为参照对合成的支化聚合物的支化形态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TD-SEC)测定了苯乙烯的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特性黏数和均方回转半径.实验结果表明3个支化聚合反应体系内悬垂双键是逐步消耗的,不存在明显的成核过程.反应前期,以形成带有悬垂双键的初级链和轻度支化聚合物为主,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逐步上升;反应后期,悬垂双键聚合导致的分子之间的偶合更加明显,使得聚合物分子量快速上升,合成得到的都是无规支化聚合物.  相似文献   

5.
用粘度法,GPC和LALLS测定了线型及不同转化率的PVAc分级级份的粘度与分子量。提出了以线型和支化聚合物的K,α计算临界分子量的方法。讨论了表征PVAc长链支化的各种参数与分子量和转化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条件下迭代法计算的支化频率λ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特性粘数和数均分子量乘积所表示的流体力学体积更适合GPC的普适标定概念。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用GPC-Automatic Viscometer方法测定了顺丁胶样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支化因子,用同轴圆筒粘度计及落球法测定了顺丁胶浓溶液的粘度,主要研究了分子量分布和长链支化对顺丁胶浓溶液非牛顿流动的影响。提出了描述不同分子量分布的顺丁胶浓溶液粘度的切变速率依赖性的简单公式,并讨论了长链支化对顺丁胶浓溶液非牛顿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α-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MHM)为链转移剂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合成支化聚苯乙烯(BPSt).采用1H-NMR和三检测体积排除色谱(TD-SEC)对聚合反应过程和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适的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等条件下,反应初期生成的初级链可以完全转化成支化聚合物,在高单体转化率下不发生交联得到较窄分子量分布的高分子量支化聚苯乙烯(Mn,SEC1.4×105,Mw,MALLS2.0×106,PDI4.5),而且所得聚合物表现出很高的支化程度(g'=0.5~0.6).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催化体系制备的聚丁二烯和加氢的聚丁二烯的~(13)C-NMR谱图。结合GPC测定支化度的数据,提出了二种可能的支化结构。以Ni及Co催化体系聚合的试样,支化点可能位于顺-1,4主链双键的α-次甲基上;而由Ni+Mo催化体系聚合的试样,可能为1,2-乙烯基的双键打开接长支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核磁共振(NMR)波谱,尤其是核磁共振二维谱(2D NMR)在最近几年内的进展。内容包括怎样用NMR测定高聚物的序列分布、共聚物结构、聚合物的混溶性、聚合物液晶的取向度、分子量、短链度和长链支化度、凝聚态高聚物的多相结构等。  相似文献   

10.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t-BBiB)为引发剂,CuBr/联二吡啶为催化体系,二乙烯苯(DVB)为支化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经过一步加料方法和先臂后核方法分别合成不同支化结构类型的支化聚合物,同时以四官能度引发剂经ATRP合成臂数确定的星形聚合物为参照。采用三检测体积排除色谱(TD-SEC)得到Zimm相对支化因子g′与g和表征聚合物支化结构类型的指数因子ε(g′=gε)。结果表明:随支化结构类型的不同,支化结构指数因子ε表现出不同的分子量依赖特性。星状支化聚合物的ε平均值<1,而且随分子量的变化保持相对恒定;无规支化聚合物的ε平均值>1,而且其值随分子量的增加不断减小。因此,可以由三检测体积排除色谱进行分析确证聚合物的支化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1.
加盐浓度及水解度对PAM和HPAM的特性粘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酰胺(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特性粘数[η]等物性参数与样品的水解度(DH%)、加盐浓度(Cs)密切相关。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油田水、矿山水、洗煤水,一般矿化度都较高,影响PAM和HPAM的使用性能,所以研究DH%、Cs对[η]的影响很有必要。本文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η],Cs,DH%,tgx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凝胶色谱与毛细管粘度计联用法研究顺丁胶的长链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用GPC与自动粘度计联用技术测定高聚物长链支化度的方法,将得到的实测关系[η](V)转化成校准关系[η](V_R)后,利用在同一淋出体积流出支化物和线型分子的([η]·M)乘积相等这一普遍原理,计算出各级分的支化因子g_i、总平均支化因子以及产生支化的临界分子量M~*,并讨论了检测器与粘度计连结管死体积△V及虹吸管残留液对支化参数计算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long chain branching of polybutadienes (PB) was measured with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an automatically recording capillary viscometer. In this method the experimentalrelation [η] (V) was translated into the calibration curve [η] (V_R) for the monodisperse species. The curve is combined with the universal calibration so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and an additional parameter, e.g. the average branching factor of this samples may be obtained. Longchain branching molecular weight changes with polyemeriza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稀土铁双核配合物:(C5H5Fe(CO)2)LnCl2·nTHF(Ln=Nd,Sm,Gd;n=1,2)和(C5H5Fe(CO)2)(C5H4(SiMe3))·LnCl·nTHF(Ln=Nd,Sm,Gd;n=0,1,2)。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认了这两种配合物。红外光谱数据表明铁与稀土原子是以羰基桥连接。晶体结构分析表明((C5H5Fe(CO)2)Na·4THF是(C5H5Fe(CO)2)LnCl2·nTHF合成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五种醇与WCl6在室温下交换反应产物氯含量,表明产物中W:Cl=1:4,故产物可写为WCl4(OR)2。以WCl4(OR)2-Al(i-Bu)3为催化体系,在加氢汽油溶剂中可使丁二烯聚合,得到1,2-链节含量在80%,全同立构体在60%以上的聚合物。几种醇中,以n-C10H21OH交换产物的催化活性最高。各种聚合条件的改变,对聚合物微观结构及分子量分布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文献上报导了许多缩氨基脲、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癌、抗微生物活性,发现金属配合物往往比配体表现出更高和更广泛的生物活性。呋喃西林(O2N-C4H2O-CH=NNHCONH2)是一种曾用于临床的硝基呋喃类广谱抗菌药物。但由于副作用大不再用于体内。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以及交叉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治疗耐药菌株感染成为医学上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PMT(1-苯基-5-巯基四氮唑)存在时胶态金催化Co(NH3)_6Cl3氧化对苯二胺彩显剂(PPD)的动力学,反应跟踪是通过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监测PPD的完全氧化产物,QDI的显色反应来进行的。结果表明,在pH为10.20,且胶态金的初始浓度一定时,PMT对反应初始速率有较大的影响:PMT的初始浓度[PMT].较小时,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PMT].较大时,对反应有促进作用。通过在无PMT、低[PMT].高[PMT].时对上述反应动力学的测定,我们推测PMT对反应的抑制-促进作用是由于PMT在胶态金上吸附状态的变化造成的。实验表明,当胶态金的初始浓度一定时,PMT对[Co(NH3)5Cl]Cl2氧化PPD的反应也有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标题化合物的分子式为[Eu(NO3)6][Eu(NO3)2C12H24O6]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a=28.772(6),b=11.142(2),c=12.024(2)Å,β=112.63(2)°,Z=2。对1167个可观察反射(I≥3σ(I)),用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063。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学上有三个不同的离子,(1)[Eu(NO3)6]3-,(2)[Eu(NO3)2C12H24O6]+(有序)和(3)[Eu(NO3)2C12H24O6]+(无序)。前两个离子都具有C2h对称性。第三个离子是C1对称性,它有一个无序的冠醚环。在Fourier图上二个冠醚环叠加,它们的相互交错角为32°。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的二元氯化稀土定向聚合催化剂,系由氯化钕邻菲罗啉络合物(NdCl3·2Phen)与氢化二异丁基铝(HAl(i-Eu)2)所组成。该体系可在较宽范围内改变聚丁二烯的分子量。本文研究了该体系作用下丁二烯聚合的一般规律,着重考察了影响产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表明HAl(i-Bu)2是聚合过程中的主要链转移剂,HAl(i-Bu)2/单体比是控制产物分子量的关键变量,文内对邻菲罗啉络合分子在控制产物分子量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Co(Nap)2-Al(i-Bu)3-PhCCl3催化体系合成的液体聚丁二烯(PB)的13C-NMR谱以及α-烯烃调节分子量的PB13C-NMR谱,观察到TPB的端基结构,据此探讨了链引发机理,证明了α-烯烃是PB分子量的调节剂。根据化学位移计算和分子量测定结果,确认PB存在支化结构,并探讨了支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