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岗 《物理学进展》2011,14(1):1-36
势函数是在平衡态统计物理中应用得十分成功的理论,将势函数理论推广到非平衡系统是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综述了非平衡态势函数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利用对随机过程的研究来建立系统的势函数,本文阐述了非平衡系统势函数的定义和概念;论证势函数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单调性质;详细介绍了各种计算非平衡势函数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利用势函数解析地研究在噪声作用下的非线性系统的非定态演化行为。整个研究包含了一维和多维系统的广泛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LabVIEW编程开发出了一套自动电输运测量系统,并利用该自动测量系统实时测量了γ射线辐照对钙钛矿锰氧化物薄膜La0.67Ca0.33MnO3(LCMO)的电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LCMO薄膜电阻率在短时间辐照时降低,随着辐射时间增加,电阻率转而单调增加.在同等条件下还测量了1 wt%Nb掺杂SrTiO3(NSTO)的电阻的射线辐射效应,对比发现NSTO的电阻未出现明显变化.通过辐射损伤机理及锰氧化物的强关联电子特征对结果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纳晶锰氧化物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γ-射线辐射方法制备了MnO2,Mn2O3和Mn3O43种纳晶锰的氧化物,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0,20和22nm,通过与常规晶粒的相应粉末对比研究发现。纳晶粒末对CO的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远远高于常规晶粒。经过一次催化实验这后,纳晶锰的氧化物的平均颗粒尺寸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仍保持在纳米范围内,这说明纳晶锰的氧化物作为CO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作为廉价和易得的清除CO的催化  相似文献   

4.
邢定钰  盛利 《物理》1998,27(8):449-451
提出了一个包括双交换自旋无序和非磁无序的局域化模型,解释了锰氧化物的异常磁性和输运性质.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几年中,为了研究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的物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我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对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一些物理性质的理论描述,揭示了La0.9Sr0.1MnO3/SrNb0.01Ti0.99O3异质结中发现的正磁电阻效应和横向光电效应的物理起源。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将有助于理解界面对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各种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伊丁  秦伟  解士杰 《物理学报》2012,61(20):398-402
钙钛矿锰氧化物(以下简称锰氧化物,如La1-xSrxMnO3等,x为掺杂浓度)因其优异的电、磁性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对于其材料内部载流子性质的认识至今仍没有统一定论.本文基于锰氧化物内Mn—O链的特点,建立一维紧束缚模型,对锰氧化物载流子的性质展开研究.发现在掺杂浓度x=0.5时,系统处于铁磁态,自旋能级完全劈裂,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带隙,所有电子态呈现扩展行为.进一步掺杂,将出现局域电子态,同时伴随着晶格的局域畸变,形成所谓的极化子.伴随着极化子的出现,带隙中出现极化子深能级.极化子携带的电荷量越多,形成的晶格缺陷越深,局域能级也越深.当极化子的电荷量继续增加时,极化子解离,载流子倾向于形成能量更低的正反"孤子"对.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La0.8Sr0.2Mn1-xCoxO3(x=0,0.1)系列多晶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测量样品的结构,并用物性测量系统(PPMS)探究样品的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M-T),以及在不同的温度下磁化强度随外加磁场的变化曲线(M-H)。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TG时,样品呈现出纯顺磁态,当TG相似文献   

8.
9.
在5%Nb掺杂的SrTiO3衬底上用磁控溅射法外延生长了La1/aCa7/aMnO3薄膜形成异质结,该异质结有类似于传统P-n结的整流特性.磁场下扩散电压减小,当温度低于130 K以下,扩散电压的减小非常明显.这和在此温度以下,La1/8Ca7/aMnO3出现自旋倾斜态密切相关.我们计算出异质结的结电阻和磁致电阻(MR),在不同大小的正负偏压,不同磁场下,都得到负的MR值.我们给出界面附近的La1/8Ca7/8MnO3的能带结构并分析了外加磁场对洪德耦合,Jahn-Teller畸变等机制的作用,来解释该异质结的磁输运行为.结果有助于了解高Ca掺杂锰氧化物异质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陈顺生  杨昌平  邓恒  孙志刚 《物理学报》2008,57(6):3798-3802
用固相反应和高能球磨合成后续热处理两种方法分别得到钙钛矿结构Nd0.7Sr0.3MnO3氧化物.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多晶样品,虽然晶体结构相同,化学成分和晶粒大小相近,但它们电输运性质却表现出很大差异.用固相反应法制得的样品的电阻几乎不随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即不表现电致电阻行为;而通过高能球磨合成后续热处理方法得到的样品电阻随外加电流增大而急剧减小,出现显著电致电阻效应.产生这种截然不同电输运特性的原因可能与样品的显微结构和界面性质有关. 关键词: 电致电阻效应 显微结构 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 界面电阻  相似文献   

11.
借助自旋极化隧道模型,对具有不同居里温度的Mn基钙铁矿氧化物的电阻率随温度和磁场的变化行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给出的结果和献上普遍报道的实验结果在行为上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表明这类材料中所观察到的电子输运和磁性质可以基于这一模型而得以理解。  相似文献   

12.
运用内耗测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空穴型和电子型掺杂锰氧化物的相分离行为。对于La0.67,Ca0.33MnO3样品,在铁磁金属区,内耗温度曲线Q^-1(T)上观察到与电子相分离有关的内耗峰。此外,我们在顺磁区观察到与磁团簇形成有关的内耗峰。磁测量的结果也证明了在顺磁区Griffiths相的存在。采用内耗、电阻和杨氏模量原位测量的方法研究了La5/8-yPryCa3/8MnO3(y=0.35)中电流对电荷有序相的影响。较大的电流破坏了电荷有序态,导致电阻率降低,同时杨氏模量也有相应的变化。通过分析表明,在La5/8-yPryCa3/8MnO3(y=0.35)中存在相分离行为,即电荷有序相和铁磁金属相共存。对于电子型掺杂的Sr0.8Ce0.2MnO3和Bi0.4Ca0.5MnO3样品,通过内耗实验同样给出了相分离的证据。在外加磁场下的内耗实验表明,Sr0.8Ce0.2MnO3顺磁区的内耗峰起源于非关联的磁团簇的形成。对于电荷有序体系Bi0.4Ca0.5MnO3由于电荷有序和电荷无序畴壁运动而导致的内耗峰被观测到。研究表明,对于空穴型和电子型掺杂锰氧化物,实验中观察到的相分离行为可能是由于MnO3八面体的Jahn-Teller畸变所导致。实验结果显示了内耗测量技术对研究强关联电子体系Mn基氧化物相分离行为是十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量子力学相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华钟 《物理》2001,30(11):668-674
文章以电磁场为例说明规范场和相位因子的关系,说明相位因子何以是20世纪物理学的旋律之一,文章就目前文献或教材中流行着的一些量子力学相位概念作分析,指出必须区分清楚不可积相位和可积相位,文章还专门讨论了不可积相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基片和种膜、LPE的初始阶段研究和超导性能的控制这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液相外延生长REBCO(RE=稀土元素)厚膜的研究进展.我课题组发现的高温超导体氧化物YBCO的过热现象直接证实了采用低包晶熔点的YBCO种膜可以生长包晶温度较高的REB-CO,丰富了种膜的选择范围,此现象尤为值得关注.在LPE生长的初始阶段存在种膜的部分溶解、夹杂的形成和与稀土元素种类有关的择优生长等现象,用包括曲率效应和界面能影响的粗化机制可以解释以上现象.因而生长高结晶性的LPE厚膜时选用高品质的种膜甚为重要.为优化生长工艺,须考虑种膜的品质、熔剂中的Ba/Cu比和气氛对Mg的污染和结晶取向,RE离子对Ba的替代等方面问题,以达到获得高质量的REBCO LPE厚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梅  梅素珍 《大学物理》1994,13(5):23-25
本文直接利用洛伦兹变换,导出电磁波四维波矢的变换关系,并以此为据导出电磁波的相位不变性。  相似文献   

16.
相移测量技术中相移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华  张弛  任雅萍  谭玉山 《应用光学》1998,19(6):34-37,33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相移测量技术的相移器。该相移器由计算机通过D/A接口板自动控制输出电压幅度,其电路采用闭环控制,位移由压电晶体产生,具有很高的电压稳定度(01%)和较小的相移误差(小于3°)。描述相移器的结构、驱动源工作原理及相移器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蒋建中 《物理学进展》2002,22(2):163-174
本文报道了晶粒尺寸对压力诱导相转变的最新进展。用热力学理论分析了造成纳米晶体材料(纳米晶)的相转变压力与同种大块材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体积变化比,表面能差和内能差。通过估算这三个因素的具体大小,可解释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并可确定大块材料和纳米晶之间相转变压力发生差异的控制因素。在纳米晶中,晶粒尺寸对结构稳定性和相转变压力的影响与体系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Bogliubov方法分析了光格子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能谱,得到超流-Mott相变条件,指出光格子中BEC是一种典型的超流态,最后给出了超流速度.  相似文献   

19.
新型三通分配器中环状流相分离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三通型分配器主管侧壁均匀分布8个直径为3.5 mm小孔,主管中的气液混合物不是直接进入侧支管,而是通过安装在主管外壁上的环室进入侧支管.在水平管空气一水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发现与传统三通型分配器分配特性不同,液相会优先进入侧支管,从而侧支管干度小于主管.建立了相分离预测模型,认为对于环状流,液相主要来自于穿过小孔上方的液膜,而气相根据小孔两侧阻力进行分配.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最大误差为7.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