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2.
在单核小孢子有丝分裂的赤道面上,有大量径向排列的微管和少量聚集在赤道板上而被横切的成膜体微管,许多小囊泡充填在成膜体微管之间并与其融合成初期的细胞板。推测大部分小囊泡衍生自高尔基体,少部分囊泡可能来自于一些较大的液泡。在进一步的发育中,细胞板逐渐增厚并向两端扇状延伸抵达花粉内壁,同时靠近生殖细胞壁的生殖和营养细胞的胞质中出现较多的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的行为与位置说明它与生殖细胞壁的进一步发育可能有较密切的关系。一些较大的液泡似乎也能直接释放内含物参予壁的组成。分别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及0.5%的高锰酸钾液处理的生殖细胞壁和花粉内壁的电子染色强度呈现一定差异。在生殖细胞壁逐渐与花粉内壁分离的过程中,生殖细胞通过其内陷的壁和花粉内壁不规则节段增厚而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附着在花粉内壁上一段时期后再逐渐脱离。在近成熟的花粉粒中,游离在营养细胞质中的生殖细胞尚有一较薄并有相当多胞间连丝的壁,细胞质中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一些粗面内质网及少量的小液泡。 对生殖细胞壁的本质及壁形成在发育生殖生理上的意义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润楠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大致可归纳为:(1)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基本上呈等径的薄壁组织细胞样.(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期,绒毡层细胞中有多个小液泡出现,细胞壁局部有溶解的迹象,(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期,绒毡层细胞质周缘有众多(?)高尔基体排列的粗(?)(?)质网结构出现.(4)厚核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壁由内切向(?)(5)小孔子第一次有丝分裂时,绒毡层细胞进入药室(?),形成周原质(?);此(?)绒毡(?)(?)中有众多(?)(?)体(?)多泡体结构形成.(6)三细胞花粉时,构成周原质团的绒(?)可见(?)心(?)泡体(?),本文对绒毡层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与雄(?)  相似文献   

4.
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花粉壁呈向心发育,即:外壁→内壁-1层→内壁-2层。外壁为细基粒棒、皮样(skin-like)基足层类型。四分体游离后不久即已形成一定的外壁结构,基粒棒和棘刺形态直至成熟花粉仍变化不大。花粉细胞有丝分裂末,内壁-1层具辐射状定向分布的孔洞;而生殖细胞尚未离壁时期,内壁-1层具许多辐射定向的微通道结构。成熟花粉内壁-1层为均匀的网状结构;内壁-2层几乎全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脆江蓠营养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营养细胞每一色素体内含有一条围周类囊体、4~10条平行类囊体和一些质体小球.平行类囊体数目与细胞所处的部位有关.内质网呈环形片层结构.同心圆膜状体具有1或2个核心.色素体在末端进行分裂,分裂时平行类囊体数目增多.幼色素体被膜直接内陷形成平行类囊体.以后发育出围周类囊.  相似文献   

6.
四分体内各小孢子之间具有发达的胞质通道可见各种细胞器穿过此通道,初期的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以后发育中,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生殖细胞中始终未发现质体,其它细胞器不仅数量少,而且体积小,结构简单。与此相反,营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明显增多,而且体积大,结构发达,质体内可见有淀粉的沉积,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营养细胞中发现一种结构较特殊的质体,这一现象在其它植物中尚未见报道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总结了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的科技论文数量、发表时间、主要研究内容、发表期刊的分布特点以及从事刨花润楠研究的科研机构等,揭示刨花润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刨花润楠多层次、深层次研究提供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绵刺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绵刺的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有如下结论:绵刺雄蕊3枚,花药4室,药壁4-5层,腺质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原位消失,中层宿存,花药成熟时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上面体形的四分体,胞质分理解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小孢子发育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有败育发生,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至四分体时期以及雄配子体形成各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t.)油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油细胞的结构特征是具有3层细胞壁--初生纤维素壁层、木栓质化壁层和内纤维素壁层,杯形构造,特化的胞间连丝和油囊,油细胞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初生纤维素壁层、木栓质化壁层形成和内纤维素壁层形成3个阶段,其挥发油在细胞质和质体内合成。在油细胞发育早期,挥发油就以小滴形式开始在细胞质中产生,然后逐渐与油囊融合直接贮入油囊,与此同时,质体中也合成嗜锇物质,以后随质体解体进入细胞质中,再通过杯形构造积累入油囊。油囊中积累的油经OsO4染色后呈灰色,可分为两层,外层较内层,可能与油的两种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青檀花粉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壁的成份.小孢子刚从四分体中释放时,核位于中央,细胞器随机分布.当小孢子核移向边缘时,细胞器特别是质体,呈不均等分布,在核的对面聚集.刚形成的生殖细胞完全被细胞壁包围着,壁的成份是纤维素和胼胝质.生殖细胞形成后不久,胼胝质即消失,而纤维素则部分地保留,一直到游离生殖细胞早期.传粉时的生殖细胞呈蝌蚪状.在生殖细胞中始终没有发现质体.故青檀的质体遗传格式属于番茄型.  相似文献   

11.
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功能大孢子,再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成雌配子体.在雌配子体形成过程中,子房壁内淀粉的积累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发育成雄配子体.在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花药壁内淀粉的积累也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大、小孢子的产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均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和塑料半薄切片法对四川杨桐(Adinandra bockiana prilz.ex Diels)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四川杨桐子房上位,由3~5室构成.胎座为侧膜胎座向中轴胎座的过渡类型.胚珠多数,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型,珠孔由内珠被构成.孢原细胞分化于珠心顶部之表皮下,并直接发育成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发生及胚囊发育为双孢子葱型胚囊.但在实验观察中发现,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出现两种情况,即35%的胚珠中珠孔端二分体细胞不经减数分裂(?)就显出退化,而其余的胚珠其珠孔端二分体细胞经减敬第二次分裂之后方显出退化.类似的情形,在山茶科中未曾有过报道.但上述两种胚珠中.都只有合点端二分体细胞发育,经二核胚囊,四核胚囊,八核胚囊至成熟胚囊.在胚囊的珠孔端有两个助细胞,一个卵细胞构成卵器.中部有一含两个极核的中央细胞,含点端有三个交迭排列的反足细胞.PAS 反应表明,胚殊发育中,珠心、珠被组织中缺少淀粉粒.只在胚殊成熟时,珠孔处内珠被细胞内有淀粉积累.  相似文献   

13.
黄皮大小孢子的发育和雌雄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黄皮大小孢子发育、结构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小孢子的发育比大孢子为早,其发生的类型为同时型;2.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为四面体形;3.胚囊的发育属蓼型,胚乳的发育为核型;4.胚珠倒生,具两层珠被;5.胚囊母细胞发育排成直线形的四分体,其中靠合点端的一个胚囊细胞将成为有功能的大孢子,但靠珠孔端的其余胚囊细胞则不发育.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结果证明,蜂花粉对原生动物尾草履虫细胞分裂、个体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多细胞的蓖麻蚕有促进个体生长,缩短五龄日期,提前做茧,提高产丝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清俊 《江西科学》1991,9(4):247-250
在以绞股蓝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时观察到: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器官再生过程中存在着生物全息现象.并对愈伤组织建成及其形态,以及愈伤组织不定根、不定芽分化产生的位置用生物全息观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6.
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对银杏叶片和叶柄细胞进行了观察,这些细胞的叶绿体大而多,片层结构发达;细胞核小而扁平,核质松散,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微体则很少发现,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优势,结合数学模型的研究与结果,对铝电解槽槽膛内形在线显示的可视化仿真软件进行了设计研究;并用BorlandC++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套具有良好的Windows用户界面风格的软件.该软件能根据用户要求同时在线解析和显示多个不同槽的槽膛内形及其特征值等;并附有在线帮助功能.经实验室初步模拟实验研究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比表明,模型和软件均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槽况,运行稳定可靠.是铝电解槽智能模糊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陆良盆地是云南第三系沉积盆地的典型代表。盆地的形成过程决定了第三系含气系统的形成过程。盆地第三系有一个含气系统,即N2c2-N2c3(!)含气系统。上第三系茨营组二段(N2c2)为主力烃源岩,三段(N2c3)为优势储集岩,而N2c4为区域盖层。N2c2-N2c3(!)含气系统的关键时期是距今1.64Ma,圈闭形成于N2c1-N2c4,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发生在N2c2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