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中药南鹤虱(Fructus carotae)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ethoxy-4(15)-oppositen-1β-ol(1),11-乙酰氧基-8β-当归酰氧基-15-甲氧基-4α,5α-环氧愈创木烷-3-酮(2),11-乙酰氧基-8β-丙酰氧基-4-愈创木烯-3-酮(3),1-oxo-5α,7αH-eudesma-3-en-15-al(4),1β-hydroxy-4(15),7-eudesmadiene(5),1β-hydroxy-4(15),5E,10(14)-germacratriene(6),1β-hydroxy-4(15),5-eudesmadiene(7).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通过HR-ESIMS,1D NMR和2D NMR等光谱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2.
在生物活性指导下,从一株来源于药用红树尖瓣海莲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J41221)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包括4个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和2个甾醇类化合物,结构分别为:11-羰基-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2α,3β-二醇(1),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单烯-3β,11β-二醇(2),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3β,11β-二醇(3),12α-乙酰氧基-4,4-二甲基-24-甲烯基-5α-胆甾-8,14-二烯-2α,3β,11β-三醇(4),啤酒甾醇(5)和(3β,5α,6β,22E)-6-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5-二醇(6).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生物中获得,且1和2的波谱数据迄今未见任何报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四联球菌均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和4.86μmol/L.  相似文献   

3.
光学拆分制备光学活性15-甲基前列腺素F2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α-苯乙胺光学拆分外消旋羟基酸2,然后将2转变成Corey中间体4,进一步合成了光学活性15-甲基前列腺素F_(2α)  相似文献   

4.
小花金挖耳地上部分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对小花金挖耳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和薄层制备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1R,2S,4S,5R)-2,5-二羟基-p-薄荷烷(1),(1S,2S,4R,5S)-2,5-二羟基-p-薄荷烷(2),(3R,4R,6S)-3,6-二羟基-p-1-薄荷烯(3),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4),5α-羟基-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5),2α-羟基-5αH-桉烷-4(15),11(13)-二烯-12,8β-内酯(6),4β-羟基-1α,10βH-伪愈创木烷-11(13)-烯-12,8α-内酯(7),4-羰基-1α,10βH-伪愈创木烷-11(13)-烯-12,8α-内酯(8),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3首次从天名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报导了17α-羟基-16β-甲基-4,9(11)孕甾二烯-3,20-二缩酮(1)用70%醋酸进行的水解反应. 结果得相应的3,20-二酮化合物(2). 当用98%醋酸处理(1)不能获得(2). 而是重排成17α-羟基-16β, 17β-二甲基-D-高孕甾二烯二酮(3). 当化合物(1)和(2)与含有CaCl2的70%醋酸反应获得16β, 17β-二甲-D-高-4,9(11), 15-孕甾三烯-3,17-二酮, 其得率取决于CaCl2的浓度和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L-谷氨酰胺为原料,经氨基保护、缩合闭环、氨基脱保护得中间体3-氨基-2,6-哌啶二酮盐酸盐(4),另以不同的2-甲基-硝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硝基还原、Balz-Schiemann反应、硝化反应、溴化反应得一系列2-溴甲基苯甲酸甲酯衍生物9a~9d和12a~12b;4与不同的2-溴甲基苯甲酸甲酯衍生物在弱碱下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的α-(异吲哚啉酮-2-基)戊二酰亚胺含氟类似物10a~10d,13a~13b和15;13a和13b经硝基还原得两个目标化合物14a和14b.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HRMS确证.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7个目标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0a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来那度胺相当;化合物15对K56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25?g/m L浓度下抑制率达99%.  相似文献   

7.
中间锦鸡儿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智华  张甦  施蛟  胡昌奇 《有机化学》2004,24(7):806-810,J004
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二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即桉烷-4(15)-烯-1β,8α-二醇(1)和反式-八氢茚-7β-异丙基-4-亚甲基-9β-甲基-1β-醇(2),其中化合物2为桉烷类化合物中一种新的碳架;四个已知化合物,即异香木兰烷-3β,9β-二醇(3),( )-3α,9β-香木兰烷二醇(4),( )-spathulenol(5)和( )-lariciresinol(6).制备了以及化合物5的衍生物( )-10α-溴-spathulenol(7).其中化合物1,2,3,4,5,7分别在38,10,25,18,9,35 μg/mL浓度时对稻瘟霉P-2b有完全抑制作用.以上分得的化合物及衍生物通过1D,2D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红外等光谱方法确定结构,其中化合物4通过X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8.
6α-甲基强的松龙乙酸酯(6α-Methyl-pre-dnisolone acetate)4是不含氟的甾体皮质激素药物,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我们曾报道将6α-甲基-11β,17α-二羟基-黄体酮1以I_2、CaO处理,转变成碘化物后,不需分离就可将碘化物与KOAc进行置换,得6α-甲基-可的唑乙酸酯2。2用DDQ进行脱氢,得产物4的收率仪55%。因而我们改用化合物1作底物,先经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脱氢可  相似文献   

9.
藤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明美  寿清耀  谭青  沈征武 《化学学报》2008,66(22):2513-2517
传统中药藤黄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 得到15个化合物, 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 2α-羟基-3β-乙酰氧基白桦酯酸(1), 10α-羟基表藤黄酸(2), 藤黄酸(3), 异藤黄酸(4), gambogin (5), gambogoic acid B (6), desoxymorellin (7), isomorellin (8), gambogenic acid (9), isogambogenin (10), gambogellic acid (11), desoxygambogenin (12), morellic acid (13), isomorellic acid (14), 30-hydroxygambogic acid (15). 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南海肉芝软珊瑚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采自海南岛三亚湾的一种肉芝软珊瑚Sarcopyton sp中分离到1个新的对苯二甲酸二酯衍生物,通过波谱方法和化学转变测定其结构为对苯二甲酸-1-异丁基-4-(2′-乙基-正己基)-二酯(1);另外,还分离鉴定得2个多羟基甾醇,24α-甲基一胆甾-5(6)-烯-3β,7α-二醇(2),24-亚甲基-胆甾-3β,5α,6β-三醇(3)和α-十六酸-鲨肝醇酯(4);化合物2和3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4具有升白血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白术的化学成分 II: 白术三醇的α-甲基丁酰衍生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仲良 《化学学报》1989,47(10):1022-1024
本文从中药白术中分离出四种白术三醇的α-甲基丁酸酯化合物, 并运用质谱分析方法和化学实验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它们是: 12-α-甲基丁酰-14-乙酰-8-顺式-白术三醇(1), 12-α-甲基丁酰-14-乙酰-8-反式-白术三醇(2), 14-α-甲基丁酰-8-顺式-白术三醇(3)、14-α-甲基丁酰-8-反式-白术三醇(4)。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药白术中分离出四种白术三醇的α-甲基丁酸酯化合物, 并运用质谱分析方法和化学实验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它们是: 12-α-甲基丁酰-14-乙酰-8-顺式-白术三醇(1), 12-α-甲基丁酰-14-乙酰-8-反式-白术三醇(2), 14-α-甲基丁酰-8-顺式-白术三醇(3)、14-α-甲基丁酰-8-反式-白术三醇(4)。  相似文献   

13.
吴照华  周维善 《化学学报》1982,40(7):629-636
16,17α-环氧-5α-和5β-孕甾-3β-醇-20-酮(1,2)用诺卡氏菌脱氢分别得到4,5,6,7和8,5,6,7四个化合物,其中16,17α-环氧-⊿4-孕甾烯-3,20-双酮(5)是主要产物.1和2分别用节杆菌脱氢时则均得到两个20α-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15和16,其中⊿1,4-双酮16是主要产物.16,17α-环氧-16β-甲基-5α-⊿9(11)-孕甾烯-3β-醇-20-酮(3)用诺卡氏菌脱氢可得到12,13,14三个化合物,其中16,17α-环氧-16β-甲基-4,9(11)-孕甾二烯-3,20-双酮(13)是主要产物.综上所述,5α和5β甾族化合物用诺卡氏菌脱氢主要脱去C4,5两个氢原子形成⊿4-烯-3-酮化合物,而采用节杆菌可使Cl,2和C4,5位同时脱氢形成⊿1,4-双烯-3-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垂穗石松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全株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用MS和NMR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经鉴定分别为3β,14α,15α,21β-四羟基-1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酰)-千层塔烷(1)和16-酮基-3β,21α-二羟基-14-千层塔烯(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小石松属植物分离.  相似文献   

15.
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中国南海西瑁岛矮小短指软珊瑚的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采用多种波谱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罗伯塔特(1)、(17R)-loba-8,10,13(15)-triene-17,18-diol(2)、α-生育醌(3)、(1E,3Z,7E,11R,12R)-11-羟基-12-甲氧基-1-异丙基-4,8,12-三甲基-环十四碳-1,3,7-三烯(4)、(+)-(1E,3E,7E,11R,12S)-11,12-epoxy-11,12-dihydrocembrene-C(5)、(1E,3E,7R,8S,11E)-7,8-环氧-1-异丙基-4,8,12-三甲基-环十四碳-1,3,11-三烯(6)、24-亚甲基-胆固醇(7)、孕烯醇酮(8)、3β,6α,11-三羟基-24-亚甲基-9,11-断-5α-胆甾-7-烯-9-酮(9), Sinugrandisterol A (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异戊烯基榄烷型二萜化合物.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的酶...  相似文献   

16.
16α,17α-环氧16β-甲基化合物(Ⅰ)在用酸破断氧环时所得之产物是16-次甲基及△~(15(16))-16-甲基的混合物(Ⅱ),至若5α,6α-环氧6β-甲基化合物(Ⅲ)在用三氟化硼或甲酸破断氧环时则发生分子重排生成A环加碳的化合物(VIa)。在用酸破断化合物(Ⅰ)的氧环时,因酸的种类不同而所得混合物(Ⅱ)的比例亦不同,如用对甲苯磺酸则主要是16-次甲基化合物,而用浓盐酸则主要是△~(15(16))-16-甲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以多酚类化合物和多取代苯乙酸类化合物为原料,用一锅法合成了24个7-羟基异黄酮类化合物;并从一锅法制得的3d,3g经脱除甲基得到两个2'-羟基取代的异黄酮化合物4a和4b.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的选择性结合活性试验表明:26个化合物(包括4个新化合物3r,3s,3u和3v)中,9个化合物与ERβ相对于ERα的选择性作用强于染料木素(Genistein);发现7,8-二羟基异黄酮类化合物与ERβ相对结合能力高于相应7-羟基异黄酮类化合物;4'取代基对化合物与ERβ结合相对于ERα的选择性影响从大到小为:H>Cl>F>OH;2',3'及5'位取代基降低异黄酮对ERα和ERβ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8.
5-甲基-3-喹喔啉-2-基-4-乙氧羰基异噁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α-氯代喹喔啉-2-甲醛肟(3)与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经1,3-偶极环加成制得关键中间体5-甲基-3-喹喔啉-2-基-4-乙氧羰基异噁唑(4). 以化合物4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3,4-噁二唑啉(7), 1,2,4-均三唑的Mannich碱衍生物10a~10f, 11a~11f, 12a~12f.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和MS确认, 并对其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头花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义长  邢建萍 《化学学报》1982,40(6):531-538
应用分馏、硅胶柱层析和含硝酸银的氧化铝柱层析,从头花杜鹃发油中分得24个化合物,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气相色谱的测定,其中20个化合物被鉴定为:d-α-蒎烯(1),dl-JB-蒎烯(2),香叶烯(3),顺式-α-罗勒烯(4),β-古芸烯(5),δ-杜松烯(6),γ-芹子烯(7),α-芹子烯(8),χ-芹子烯(9),反式β-法呢烯(10),α-葎草烯(11),(一)-16α-贝壳杉醇(12),醋酸冰片酯(13),α-萜品醇-4(14),α-萜品醇(15),反式松油醇(16),里哪醇(17),前异水昌蒲二醇(18),环氧薇草烯-Ⅱ(19)和桧脑(20). 化合物4,5,11~17和19是首次从杜鹃属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活性追踪的方法,从一株来源于药用红树尖瓣海莲的内生真菌Phomopsis longicolla HL-2232中分离鉴定了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个色原酮类化合物以及4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氨基嘌呤-9-羧酸甲酯(1),腺嘌呤核苷(2),尿嘧啶核苷(3),N,N'-二苯基尿素(4),(2S,2'R,3R,4E,8E,3'E)-2-(2'-羟基-3'-十八碳烯酰胺)-9-甲基-4,8-十八碳二烯-1,3-二醇(5),2-(2'S-羟丙基)-5-甲基-7-羟基对氧萘酮(6),fortisterol(7),(22E)-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8),啤酒甾醇(9),β-谷甾醇亚油酸酯(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其碳谱数据至今未曾报道.细胞毒活性表明化合物1~3对肿瘤细胞A549,B16F10,HL-60,MCF-7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新化合物1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值为14.9μmol·L-1、化合物3对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为8.6μmol·L-1,两者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顺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