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硫酸溶液中铅阳极膜研究的几个问题(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厚田  蔡文斌 《电化学》1996,2(2):123-127
硫酸溶液中铅阳极膜研究的几个问题(二)①柳厚田*王群洲万咏勤周伟舫(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蔡文斌(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在硫酸溶液中开始生长阳极Pb(Ⅱ)膜后不久,表面即形成PbSO4半透膜,该膜仅H+、OH-和H2O可通过,...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非现场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方法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1.0mol·dm-3H2SO4中-0.6至2.5伏电势范围内(相对SCE)Pb阳极膜的形成及其可能的结构.在此电势区内Pb阳极膜中始终存在硫酸铅或碱式硫酸铅,其中SO42-主要以桥式双齿配位方式与Pb2+结合.另外,上述电势范围内生成的膜中无可检测量的H2O和OH-存在.  相似文献   

3.
新型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Li2.7Mg0.3N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氮化锂和镁金属为原料,制备了Li2.7Mg0.3N样品,利用XRD、原子吸收、库仑滴定等方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Li2.7Mg0.3N的组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样品Li2.7Mg0.3N经成分分析组成为Li2.74Mg0.26N;其结构为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0.388nm,c=0.547nm;比容量为1695(mA.h)/g,嵌入量x最大可达2.5276,室温时锂离子嵌入Li2.7Mg0.3N的嵌入自由能为-397.51kJ/mol,锂离子在Li2.7Mg0.3N中的化学扩散系数为5.90×10^-^11~7.23×10^-^10cm^2/s,并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李党国  周根树 《化学学报》2008,66(6):617-620
利用线性电位扫描法、交流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及Mott-Schottky方程, 研究了温度对纯铅在4.5 mol/L H2SO4溶液中形成的阳极腐蚀膜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温度对膜电化学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 膜的电阻增加, 孔隙率增加, 传递电阻减小. EIS结果表明膜的生长遵循固相机理, Mott-Schottky曲线显示腐蚀膜呈现n型半导体特性, 随着溶液温度升高, 膜内的施主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5.
硫酸溶液中铅阳极膜研究的几个问题(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斌  柳厚田 《电化学》1995,1(3):259-263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非现场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方法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1.0mol·dm~(-3)H_2SO_4中-0.6至2.5伏电势范围内(相对SCE)Pb阳极膜的形成及其可能的结构。在此电势区内Pb阳极膜中始终存在硫酸铅或碱式硫酸铅,其中SO_4~(2-)主要以桥式双齿配位方式与Pb~(2+)结合。另外,上述电势范围内生成的膜中无可检测量的H_2O和OH~-存在。  相似文献   

7.
铅上阳极硫酸铅膜的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斌  庄继华  周伟舫 《化学学报》1995,53(11):1047-1053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电位阶跃法, 结合交流阻抗跟踪对铅在4.5mol.dm^-^3H2SO4中-0.6V(vs. Hg/Hg2SO4/4.5mol.dm^-^3H2SO4)极化20min形成的阳极硫酸铅膜的阴极还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大部分能被还原, 其中的硫酸铅颗粒先在表面按扩散控制下的三维瞬时成核与生长机理被还原, 然后Pb^2^+自颗粒内径向扩散至已生成的铅层表面上进行还原。颗粒中微粒间的液膜为离子输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偶氮苯的衍生物, 以元素分析和^1HNMR鉴定了B产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L-B技术制备了其多层L-B膜, 以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膜中分子的聚集状态和膜的纵向均匀性; 以偏振紫外确定了膜中分子偶氮基的取向; L-B膜的小角度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膜具有层状有序的周期性结构。  相似文献   

9.
纳米管钛酸钠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NaOH与多晶粉末TiO2作用制备了纳米管.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失重分析三种分析方法,确定了该纳米管材料的组成为Na2Ti2O4(OH)2.  相似文献   

10.
用化学方法首次成功地制备出了用于电极活性材料的纳米Ag~2O微粒,并通过TEM,XRD和XPS等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对每种方法纳米Ag~2O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表明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伟舫  陈霞  柳厚田  浦琮 《化学学报》1987,45(8):813-817
The effects of sq. wave potential o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anodic films on Pb-7 Sb and Pb-5 Sb-0.2 As in 4.5 mol/dm3 H2SO4 at 30?were studied by a cathodic linear potential sweep method. By applying the sq. wave potential with period of 3600 s, the potentials of the lead alloys were cycled between that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rged conditions of a Pb-acid battery (3 different charge potentials were studied: 1.4, 1.3 and 1.2 V vs. Hg/Hg2SO4, resp.) and that to the discharged condition (1.0 V). The anodic films contain grains with many voids among them as observed with SEM.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grain is PbO2, however,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the grain is probably PbO.PbSO4.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electricity used to form PbO.PbSO4 and the no. of charges is linear for a certain no. of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conductance of the film is mainly due to the high conductivity of the PbO2 boundary layers of the grains, especially when the grains are in close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und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12.
我们考察了四(十六烷硫基)四硫富瓦烯/硬脂酸(THT-TTF:SA=1:n)在气-液界面的聚集状态及在LB膜中的排列,当n=1时,THT-TTF分子在气-液界面形成了双分子膜;当n>6时,THT-TTF分子形成了单分子膜;1相似文献   

13.
应用旋转环盘电极, 和静止电极线性电位扫描法(LSV)研究铅上阳极PbO~2膜的阴极还原为PbSO~4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相应于Pb盘上阳极膜中PbO~2还原时所产生的Pb-7w/oSb环电流是原先PbO~2膜生长时析出的氧扩散入膜中以及膜内的PbO~2微粒中的品种逸出而被还原所致。无可溶性中间体可被检出。扫速对静止Pb上阳极膜中PbO~2的LSV法还原的影响符合薄膜反应的规律。本文提出了上述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制备了卟啉-紫精与花生酸镉混合LB膜, 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膜中卟啉基团的聚集及取向, X射线衍射说明混合LB膜具有层状有序的周期结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 通过调节膜的表面压可使聚集成"微畴"的卟啉-紫精均匀分布在花生酸镉单分子层中, 随膜表面压的增大, 小的"微畴"相互连接形成更大的"微畴"。电子衍射说明混合膜中两组份分相存在, 且都为六角对称的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7.
江志韫  徐素贤 《化学学报》1986,44(7):647-651
测取了硫酸浓度为0.5~5.1mol.dm^-^3、扫描速度为1~70mV/s的铅的循环伏安曲线.得到两个PbO~2形成峰I和II,相应地假设为PbO和PbSO~4的氧化.在较低的扫描速度下以及稀硫酸溶液中,峰值电位ψpI与扫描速度S几乎无关,峰值电流ipI近似地与(S)^1/2呈直线关系,并与PbSO~4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应,所以过程可能受Pb^2+离子在表面膜孔隙内的扩散所控制.在较高的扫描速度下,δψpi/δlogS=50mV,属于不可逆过程,对于峰II PbSO~4的氧化过程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