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聚物的分子量測定”一书是l958年出版的,著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有丰富經驗,所以这是一本包含着許多实际工作經驗和基本理論知識的参考书。无論对于高分子化学的有关生产、研究以及教學各方面都有用处,因为分子量測定是一个不能避免的問題也就是必需首先掌握的研究方法,所以著者們曾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認为在自然科学教学上有一个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学生很喜欢演示和自己做实驗。但是看了教师的演示或自己作了实驗之后,应該懂得哪些問題?已經証明了哪些問題?却是不明确的。要他們来解釋这个演示和实驗,那就更加困难。也即是說演示和实驗不能帮助学生解决理論上的問題,和归納实驗的  相似文献   

3.
烷烃乃是石油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物理化学常数对很多理論和技术問題,特別是石油各餾份組成的确定、某个或某部分烷烃的分餾等問題的解决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烷烃及其衍生物物理化学性质規律性的了解,也会促进我们对其結构的进一步认识。但是,迄至現在,烷烃中有完全和可靠的物理化学常数实验数据的,沒有大于辛烷,而壬烷仅有部分数据,癸烷以上的高級烷烃則几乎沒有。烷烃衍生物的数据虽也不少,但还有很多化合物沒有測定。由于純净样品取得的困难,以及某些烷烃及其衍生物,譬如  相似文献   

4.
新的教育方針提出后,教师們都在寻求具体貫彻的途径和方式。现場致学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現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在化学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权据教学任务及教材内容的特点,試行了化学現場教学。根据他們的經驗,这种教学形式对于提高教学貭量和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識都起了良好的作用。但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中难免有許多問題是值得大家共同研究、商榷的。本文只就其中的某些問題提出作者个人的粗浅意見。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学生能透徹地、系統地、牢固地掌握已獲得的科学知識,經常的進行複習是首要的方法:而上複習課也正是为了要達到这样一个目的。但是,要上好一節複習課,的確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是教初中化学不久,对於教育理論和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知識和經驗。現在所談的,僅是我如何作的問題,提出請大家指教。一、了解学生掌握知識的情况。進行複習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貫徹巩固性原則呢?我感到除了講課要有系統、有重点、概念清楚、能注意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啟發学生思維和提高学生学習兴趣外,还要注意下列几方面: (1)、明确学習目的: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求要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化学科学知識,有些学生往往是因为学習目的不明确,考試、提問都是單純为获得“五分”,所以有时就押“規律”,不能踏踏实实地学,今天提問得了五分,下次以为老师就不会提問他了,如果就不复習,这样“間断”式的复習,是不能获得巩固的知識的,如果“規律”沒有押着,得了“兩分”,在  相似文献   

7.
聚合反應中的立體化學問題,近年來由Ziegler的合成結晶性的聚乙烯開始,Natta的合成結晶性聚苯乙烯,聚丙烯及在美國進行的製備全順式聚異戊二烯,顯示出很快的進展,這個問題被認為在今後工業上、理論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 由具有取代基的乙烯類單體的聚合所得到聚合物中的不對稱碳原子雖然在以前已經注意到,但由於這些不對稱碳原子排列的不規則,是使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只能得到非結晶性聚合物的原因。對於游離基型的聚合,曾進行過認為採用適當的方法,以使不對稱碳原子的排列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1957年1月23日是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學学派和在近代膠體化學中許多最重要的研究方向的創始人院士的五十壽辰。 在恆久的科学兴趣中有許多是科学上和我國國民經济上的現实問題——從膠體質點的生成,土壤的膠體化學特性到許多工业部門在近代技术的發展中所必須的新型  相似文献   

9.
重要化工产品的工业制法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一定的比重,而且大都是比較重要的教材。如何把这些教材教好,使学生牢固而确切地掌握,还是許多教师在教学上有待解决的一个問題。在教学中常遇到的情况是:教学过程中似乎沒有特別大的困难,但是学生学了以后印象不深刻,遺忘率很高(特別是生产流程和设备)。从这几届浙江省學生高等学校統一考試試卷上来看,化工生产流程和設备的回答情况是很不能令人滿意的,是平均成績較差的問題之一。这說明这一类型課的教学很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学生学习这些課以后,比較普遍的反映是:感到易懂难記,抓不住重点,找不出知識的规律。他們认为要  相似文献   

10.
碳氫化合物在气相中的氧化,这个題目具有許多实际意义。例如,如何控制及抑制燃料的燃烧和火災的防止等。此外,这个題目是很有趣的,在这方面还有許多問題没有解决,因此,今天可以提出許多有趣的間題,但不能全部給出答案来,也許在座的能得出答案。碳氫化合物在气相中有許多特性,如丙烷、戊烷的蒸气(見图1)在200°—300°的反应有一个慢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在和疾病的斗爭中,現有的药物还远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不但还有很多疾病沒有特效的药物,如病毒性疾病和癌疾等,就是現有的特效药也还有很多缺点。所以改良現有药物与寻找优良新药的研究仍是目前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世界文献中也占着很大的比重。历年来的工作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經驗,可是由于人們对于治病机制还缺乏足够的认識,因而迄今未能概括出全面性的理論体系,只有若干零散而又不很成熟的規律。这对于从事于药物研究的化学工  相似文献   

12.
誘导反应在分析化学中始終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尚待解决的問題。因为它是分析化学中(尤其是容量分析)最大誤差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近来利用誘导反应来鉴定和测定一些元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可是,对于誘导反应历程的研究,虽然經过百多年的努力,直到現在还是很不够的。目前,一般都认为誘导反应实际上是誘导中間产物的化学反应;这些高度活泼的,只能瞬时存在的誘导中間产物引起了誘导反应。在本文中,我們企图首先介紹誘导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列出常見的誘导反应,井介紹一些在分析化学中被利用的誘导反应,然后讲各种防止誘导反应发生的方法。最后想要根据現在的理論水平,总結誘导反应中一些不很成熟的規律。这样,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可能会有一点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一、必須鑽研教材,体会教材的思想性我国現行中学化学教材,是以苏联教材为藍本結合我国实际編譯的,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現的基础提供了丰富而又具体的材料。我国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初中部分是以原子-分子論为基础,高中部分是以門捷列夫元素週期律和原子結構学說,布特列洛夫分子結構学說为基础的,这些理論不仅是貫穿高初中全部化学知識的中心理論,正如大綱(草案)所述也是“培养学生辯証唯物主义世界現方面極为重要的材料”。辯証唯物主义世界現基础的培养,必須通过全部化学課程的学習,随着学生自己知識的日积月累而逐步进行的。因此,  相似文献   

14.
近代的科学技术对半导体材料的性能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最初发現的一些半导体材料已經显得不够了。为了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必須有科学的預見性。这里首先要解决的問題是什么样的物貭才具有半导体性貭,也就是說要弄清物貭結构和电学性质的关系;紧跟着的問題是如何估計半导体的重要参数(如禁带寬度和載流子迁移率)。解决了上述問題,我們就有了寻找的方向,从而少走弯路。在解释物貭的半导体性貭上,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建立的能带論获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能带論是有局限性的。首先,能带論是以晶体結构的长程序作为出发点,不能預言具有何种組成的物质有半导体性质;其次,近年来发現不少玻璃态和液态半导体,用品体长程序的周期性很难解释;另外,卽使組成最简单的半导体其能带結构也需要相当繁杂的計算才能得出来。  相似文献   

15.
溶度积在普通化学及分析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問題,是涉及有关沉淀的生成、溶解必不可少的理論,但在多数教科书中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这个問題的討論,有的地方还不够恰当,致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問題后,常发生一些問題;如在讲授多元酸碱电离时,强调应分步进行,如Fe(OH)_3的电离应分三步。  相似文献   

16.
我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嚴重問題是,課堂里光是自己講解。就像苏联專家傑普莉茨卡娅在教育部座談会上發言時所说的,“一个人在唱独脚戲,不注意發揮学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当然也很少提問学生,”因此,以前学生常反映“課堂听着可清楚,停一个時間就糊塗了”,学生感觉老師講的清楚,但是課後存在不会作題的現象。經我們教研組的分析檢查,認为基本上不是在启發学生積極思維,而只是先生講,  相似文献   

17.
現代對纖維素大分子化學結構詳細的研究,給予很大的重視。因為現在知道的纖維素大分子化學結構不能够解釋纖維素的某些性質。譬如在同一時間,酸性介質中水解常數是不相同的,這項工作雖是近代实用上許多問題所引起,但尚未使人满意,因為缺乏詳細說明纖維素大分子的化學結構。 在這方面所進行的許多研究,可以見到,纖維素大分子的連接,除了β-配醣键的基本鏈節外,還有較多對酸、碱作用的弱鏈節。這些弱鏈節的化學性質一般尚未確定。纖維素大分子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綜合技術教育問題”一書,係从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A.Г.科拉施尼柯夫主編的“中学綜合技術教育問題”中选譯的。其中,包括論文九篇,为苏联科学教育專家和先進化学教師根据苏联共產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我过去在教学中存在一个最大問题,就是学生所获得的知識不能牢固的掌握;而中学化学教学大綱(草案)里明确的向教师提出“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系統的和巩固的化学基本知識……”。为了解决这个问題,經过鑽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后,收到了一定效果,大部分学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溶液”这一章具有巨大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瞭解物理、化学、生物学中很多問題,同时又可帮助瞭解日常生活和生產实践中一系列現象的本质。在七年級时,学生已学过一些溶液方面的知識,他們已经獲得了关於不飽和与飽和溶液的概念,关於溶解度系数和从分子学說的观点解釋溶解过程的概念。在八年級时,“溶液”这一章应該加深已經獲得的概念,同时也要使学生進一步通曉物質的分离和純制方法、物質的結晶作用和加深瞭解置换反应、个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