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亮点介绍     
《有机化学》2011,31(10)
手性路易斯碱催化的α-乙酰氧基-β-烯胺酯的不对称氢化硅烷化反应:光学活性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Angew.Chem.Int.Ed.2011,50,7304~7307光学活性的α-羟基-β-氨基酸片段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生理活性物质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紫杉醇侧链及其类似物.因此,光学活性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兴趣,多年来众多研究小组发展了多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张晓梅等设计了一类α-乙酰氧基-β-烯胺酯底物1,并以新型路易斯碱催化剂2催化其不对称氢化硅烷化反应,以较高的对映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6-羟基托品酮出发,经过羟基的乙酰基化和苯甲酰基化,再通过还原氨化高效地得到含有活泼胺基的2个母核化合物。 2个母核化合物与不同的酰氯反应,得到一系列托品酮衍生物。 该衍生物经过体外过氧化物酶增生因子活化受体γ亚型(PPARγ)激活、二肽基肽酶Ⅳ (DPP-Ⅳ)抑制实验,发现多数化合物对DPP-Ⅳ显示抑制活性,其中2个化合物(3 μmol/L DMSO溶液)对DPP-Ⅳ抑制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3.
保护的预酯化紫杉醇侧链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市场可购得的(2R,3S)-苯基异丝氨酸盐酸盐为起始原料,通过在甲醇的氯化亚砜溶液中进行酯化反应,及随后对氨基进行苯甲酰化,氨基羟基的环化保护,最后对其酯进行水解,合成得到保护的预酯化的紫杉醇侧链.整个过程无需柱层析操作,适于工业化生产.为制备保护的预酯化紫杉醇侧链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又实用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设计、研究了一种重氮、4-羟基丙烯酸乙酯和呋喃衍生物参与的三组分串联反应,在Rh2(OAc)4/Zr-3-I-联二萘酚共催化下,该反应能快速高效地一锅构建复杂O-杂并环化合物.利用该方法,可从简单起始原料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含有八个连续手性中心的氢化环氧异色烯衍生物,非对映选择性和高对映选择性分别高达99/1 dr和99%ee.结合理论计算对反应的高立体选择性进行了探讨.可能的反应机理为羟基叶立德捕捉的多组分反应后发生分子内的Diels-Alder反应,再发生双键环氧化反应.该方法为复杂O-并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同时也为高效构建分子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基于表型筛选的新药发现中具有重要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5.
唐培  王锋鹏 《有机化学》2013,(3):458-468
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是目前销量最大的临床抗癌药物.近年来围绕紫杉醇所进行的高水平研究仍然层出不穷.综述了2008年以来紫杉醇的合成研究进展,主要涉及紫杉醇6-8-6骨架的构建、环系的合成以及侧链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4.利用手性氧氮杂环庚烷的不对称合成反应我们运用以(S)-脯氨酸或l-4-羟基脯氨酸衍生物所得到的光学活性四氢吡咯衍生物成功地开发了有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在继续进行这类研究过程中,我们设想除四氢吡咯衍生物  相似文献   

7.
陈战国  王传宁  赵朋飞  王芸  周利燕 《化学学报》2010,68(22):2347-2355
建立了2-甲基苯并咪唑类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其中脱氧安息香3以间苯二酚和取代苯乙酸为原料用微波促进法合成, 化合物3再与醋酐反应得到化合物4, 其在酸性条件下转化成化合物5. 化合物5分别与1,2-二溴乙烷和1,3-二溴丙烷在丙酮溶液中回流得到化合物6和7, 最后目标化合物分别由化合物6和化合物7与2-甲基苯并咪唑在无水碳酸钾催化下丙酮中回流得到. 利用IR, 1H NMR, 13C NMR, 元素分析等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中, 不仅对C-O键和C-N键建立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而且将微波促进法成功地应用到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中, 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 目标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 12种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医药、分析、光学等领域均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其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之中。香豆素母核上具有多个活性位点,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不同结构的衍生物。因此,香豆素类化合物拥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研究价值。本文首先综述了香豆素母核结构的几种经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接着介绍了吡咯、吡啶、呋喃和吡喃等各种杂环修饰香豆素的合成,展望了香豆素衍生物合成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机遇及挑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水杨酸为起始原料,经Fri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微波促进的Perkin反应和两步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具有氨基烷氧侧链的3,4-二苯基香豆素衍生物1a~1e.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a~1e能显著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0.
王君  黄继庆  黄焰根  卿凤翎 《有机化学》2009,29(12):1969-1974
应用含短氟碳链的功能性聚合物可以避免因使用含长氟碳链化合物给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 以全氟丁基磺酰氟为原料, 通过磺酰化和N-烷基化合成带有端羟基的中间体4, 再通过2,2-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2)与4的Williamson醚化反应合成了含全氟丁基磺酰胺侧基的新型氧杂环丁烷衍生物1a和1b. 以5,5-二甲基海因为原料, 采用类似的合成路线, 合成了带海因侧基的新型氧杂环丁烷单体6.  相似文献   

11.
β-羟基砜衍生物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有机中间体,它可以制备其他类型的砜(sulfone),如不饱和基团的砜;通过消去β-OH和磺酰基可构建新的不饱和叁键化合物和多烯类化合物[1].另外,β-羟基砜衍生物大多数具有光学活性,可以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在药物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虽然已有许多方法用于合成β-羟基砜衍生物[3],但利用烯烃与磺酰氯及水或醇反应的制备方法没见报道.本文首次报道了磺酰氯与水或醇在催化量的酸的作用下实现烯烃的羟基磺酰化,且具有区域选择性好、反应简单、条件温和、产率高等特点,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制备β-羟基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董玉  李海波  李津  冯磊  张志伟 《化学进展》2018,30(12):1827-1835
天然药物高三尖杉酯碱和三尖杉酯碱是从三尖杉植物的叶和茎中分离得到的微量生物碱,是手性化合物。结构上,二者不仅含有一个共同的母核三尖杉碱,酯基侧链的α位也均为手性叔醇。因母核三尖杉碱和酯基侧链较大的空间位阻,两个结构片段的酯化偶联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设计合成位阻较小的侧链中间体是酯化反应发生的关键。因此,化学家们相继合成了结构多样的α-羰基羧酸侧链以及含有杂环的侧链中间体,如四元内酯杂环侧链、四氢呋喃杂环侧链、六氢吡喃杂环侧链、七元内酯杂环侧链,并成功地完成了高三尖杉酯碱、三尖杉酯碱和同属其他活性生物碱的合成。本文基于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根据侧链片段的构建策略和方法,综述了天然药物高三尖杉酯碱、三尖杉酯碱以及其他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不仅总结了近几年来的新进展,还对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在此方面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3.
陈岳巍  李江  邓璐璐  马锦鸿  杨发荣  郝小江  穆淑珍 《化学通报》2022,85(12):1488-1498,1487
以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龙胆苦苷为合成模块,利用拟单萜吲哚生物碱的仿生合成途径和组合化学的研究思路,与色胺类衍生物(吲哚结构的活性单元片段)通过缩合反应,首次合成了23个二吲哚甲烷类拟单萜吲哚生物碱类似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谱学手段对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评价了其抗肿瘤活性和逆转耐药活性。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4i脱掉糖基保护基后的化合物5i对3种肿瘤细胞系(TE-1,CAL-62和FaDu)的抑制作用强于阳性对照盐酸阿霉素(Dox)。通过与紫杉醇的联合用药,发现部分化合物如4m、4n、4o、4r等能够有效降低人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株A549/Taxol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具有良好的逆转耐药潜力。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98个紫杉醇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进行了分析,发现影响其活性的立体能与静电能之比为61.6/38.4.进一步分析表明,C-13侧链基团的改变对其活性影响较大,尤其是2'-OH对保持活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母环其它位置取代基的改变对活性影响较小.该模型交叉验证rcv2=0.714,非交叉验证r2=0.901;以此模型对验证组10个化合物活性进行预测,rpred2=0.812,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对紫杉醇的改性或新类似物的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氨基酸乙酯为原料合成8种3-乙酰基-4-羟基吡咯啉-2-酮的类似物A, A与3种烃氧基胺盐酸盐反应合成了20个肟醚类衍生物3-(1'-烃氧亚氨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B), 其结构经 1H NMR, MS, IR和元素分析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B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抑制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波促进,以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2-氨基咪唑或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和Atwal改进的Biginelli反应串联,简便、高效地合成了系列新型芳基取代咪唑(三唑)并二氢嘧啶衍生物.对所合成化合物进一步芳构化,得到系列氮杂环并嘧啶类化合物,为此类嘧啶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一条简便的途径.对所合成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肿瘤细胞(Hela和A549)的细胞毒性及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17.
以苯并五元环为基本结构对肟醚类strobilurin杀菌剂侧链进行修饰, 共设计合成了13个结构新颖的肟醚类化合物. 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小麦白粉病(Eryiphe graminis)和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均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 而所合成的部分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还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 同时, 用钯催化“一锅法”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合成了关键中间体2-乙酰基茚衍生物.  相似文献   

18.
α-羟基酰胺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药理和生理活性,引起了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这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是通过α-羟基苯乙酸的胺基化反应,或者是通过还原α-羰基酰胺类化合物而得到.本工作通过在KOH-DMSO(二甲基亚砜)体系中,利用空气为氧化剂,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地制备α-羟基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共得到21个α-羟基酰胺产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其中N-对甲苯基-2-(2-溴苯基)-2-羟基乙酰胺(2a)的结构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9.
以邻氨基苯甲酸、芳醛和甘氨酸乙酯为原料,利用亚胺和亚胺烯酮的加成反应,芳构化合成了系列含氨基酸链的C-2和N-3双取代的喹唑啉-4-酮衍生物5.酸性条件下脱除羧甲基,设计合成了连有氨基侧链的喹唑啉酮衍生物9,并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化合物9ba和9bc具有较好的抗Hela细胞增殖活性,IC_(50)值分别为8.16和7.47μmol/L,而9bc和9bd具有较好的抗A549细胞增殖活性,IC_(50)值分别为5.62和9.54μmol/L.构效关系表明,C-2位香豆素(较大的π平面芳环)取代以及氨基侧链的引入有利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最近开发的双膦-铑配合物[Rh((R,R)-QuinoxP*)(cod)]SbF6作为催化剂,利用不对称催化氢化方法合成了一系列D-(R)-酪氨酸衍生物,在S/C=10000条件下获得了99%ee的对映选择性.并将所得的氢化产物成功应用于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化合物(R)-2-羟基-3-(3,4-二羟基苯基)丙酸钠的合成.相比于已报道的方法,该工艺路线产率更高而且不需要柱层析分离,因而非常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