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羟基氮杂环化合物与卤代烃的无碱、专一性N-烷基化合成吡啶酮类化合物的反应中,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比其他溶剂具有更好的溶剂效应,使得该反应可以在更温和条件下得到更高的收率,而且底物适用范围广.据机理研究和文献报道,除了一般的溶剂效应外, DMF还通过在反应中分解出二甲基胺作为碱促进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2.
聚乙二醇及其单醚在咪唑N-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汉明  袁承业 《有机化学》1983,3(2):123-128
本文报道了在咪唑N-烷基化反应中以聚乙二醇(PEG)及其单醚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C_4-C_(16) N-烷基咪唑及咪唑N-烷基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可达70%左右。测定了N-烷基咪唑化合物的物理性能,~1H NMR和红外光谱,并讨论了反应条件和烷基化试剂的碳链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氮气保护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和初级长链脂肪胺为原料,采用酰胺缩醛法合成了单(双)长链烷基脒基化合物--N′-烷基-N,N-二甲基甲脒和N,N′-双烷基甲脒,产率高于83%,其结构经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4.
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都是无色液体,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性能优良的溶剂,广泛应用于聚氨酯、腈纶、医药、农药、染料、电子等行业,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对人体有毒,对环境有害。由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都与水混溶,沸点较高,较难用溶剂或其它方法将其提取,一般都用直接进水样的方法来测定,但存在峰形不佳、柱子易受污染、需用有机溶剂稀释等不足。本法用Tenax TA作色谱固定相,用长2m、内径3mm玻璃柱直接进水样进行气相色谱的分离和测定,具有峰形佳、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等特点,用于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孙军平  薛涛  曾舒  何力  宋玉萍  房春燕 《合成化学》2007,15(5):628-629,633
在氯乙酸钠存在下,二(N-十二烷基)-联苄胺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二(N-十二烷基-N,N-二羧甲基铵基)-联苯二苄(1)。1的结构经IR确证。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醋酸钯催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各类胺高效合成甲酰胺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体系简单,具有催化效率高,不需要其它溶剂及共催化剂,底物普适范围广的优点,为合成甲酰胺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快速,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4-硝基邻苯二胺为原料,经缩合、硝基还原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的2-甲基-6-(N,N-二烷基氨基)喹喔啉,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HR-MS(ESI)和XRD表征。  相似文献   

8.
姚远  李伟东  陈建新 《有机化学》2014,(10):2124-2129
N,N-二甲基氨甲酰基三甲基硅烷与一系列芳基酮、不饱和芳基酮在无水无氧、105℃、甲苯作溶剂的条件下反应,合成了α-三甲基硅氧基酰胺衍生物,收率60%~89%,其结构用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I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烷基烷基酮、烷基芳基酮、烷基不饱和芳基酮与N,N-二甲基氨甲酰基三甲基硅烷不反应.通过研究反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反应底物酮中与羰基相连的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是该加成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芳环上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越強,反应越慢.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利用可见光催化剂和Lewis酸双催化体系,在可见光条件下实现了重氮乙酸乙酯与苯胺衍生物或氮杂芳烃的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α-氨基酸类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底物普适性.机理验证实验证明该反应涉及了自由基机理,由重氮烷在光催化剂作用下通过proton-coupledelectrontransfer(PCET)过程形成了烷基自由基,并在Lewis酸催化作用下与胺发生自由基偶联反应形成N-烷基化产物.这种新的催化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重氮化合物在可见光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类型与范围.  相似文献   

10.
吲哚-3-乙醛酸甲酯和3-吲哚乙腈在碱存在下,以烷基卤或硫酸烷基酯为亲电试剂进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6种新的N-烷基化吲哚化合物。 研究了吲哚化合物及烷基化试剂的结构、溶剂和碱对N-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具有强吸电子取代基的吲哚-3-乙醛酸甲酯使用弱碱Cs2CO3在室温就可顺利进行烷基化反应,产率达到93%;而具有较弱吸电子取代基的3-吲哚乙腈,需要使用强碱NaH才能进行烷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刘宁宁  杨玲  杨蓓  王金棒  陈雪  武钦佩 《有机化学》2014,(12):2523-2528
苯并呋喃衍生物和吲哚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普遍具有生物活性.缩醛是被频繁使用的羰基保护基团.在TMSOTf和三甲基吡啶作用下,芳香基和烷基缩醛都可以直接与苯并呋喃或者吲哚发生烷基化反应;缩醛的两个烷氧基被苯并呋喃或者吲哚取代生成双苯并呋喃或双吲哚甲烷衍生物,与苯并呋喃相比,吲哚烷基化反应的得率较高.环状缩醛、含有氨基的缩醛和丙酮缩二甲醇也可以直接发生烷基化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缩醛的一个烷氧基被吲哚取代的产物及其被转化为双取代产物的实验结果为反应机理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刘汉明  袁承业 《化学学报》1987,45(8):791-793
咪唑及其衍生物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存在下和烷基卤进行N-烷基化反应能得到较好的结果,但重水在此反应中的影响,至今未见文献记载.作者为进一步探讨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吡唑、咪唑及其衍生物N-烷基化反应机制,采用重水作为相转移反应体系的水相,观察其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N-氯代丁二酰亚胺为氯源,在温和、简便的条件下实现了异腈的双氯化反应,合成了N-苯基二氯亚胺类化合物.通过研究溶剂、温度、时间、氯源种类及其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优反应条件.该反应底物普适性较好,不同官能团取代的异腈皆能成功地得到双氯化产物,最高收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4.
硝基苯和乙醇一锅法合成N-乙基苯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硝基苯和乙醇一锅法合成N-乙基苯胺为例,报道了芳香硝基物和醇类化合物在一个反应器内,在相同催化剂作用下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一锅法合成N-烷基芳胺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醇类化合物水相重整过程中产生的氢原位地将芳香硝基物加氢还原生成芳胺,紧接着在较低的H2分压条件下,芳胺与醇发生N-烷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N-烷基芳胺.在硝基苯:无水乙醇:水的体积比为10:60:0时,在T=413K和P=1MPa条件下反应8h,硝基苯和苯胺被完全转化,N-乙基苯胺的选择性为85.9%,N,N-二乙基苯胺选择性在0-4%之间,明显优于传统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及时地将反应过程产生的氢和芳胺从催化剂表面移走,为提高目标产物N-烷基芳胺的选择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张娟 《化学通报》1998,(5):55-57
脒类化合物用作杀螨、杀虫剂,除草剂,消炎剂等[1,2],也是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中间体[3].有关脒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的进展,我们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4].早期的合成方法有亚酯胺解法,异腈胺解法和三氯氧磷法[5].我们采用DMF二烷基缩醛,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出了N,N,N'-三取代甲脒,产率达90%左右,产物分离简便,除去副产物醇后,得到纯度较高的产物.酰胺缩醛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用其可以合成出其它方法无法得到的脒.因此,酰胺缩醛法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是合成N,N,N'-三取代甲脒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吲哚啉的Cu催化不对称炔丙基烷基化及DDQ脱氢策略,成功合成了手性N-炔丙基吲哚化合物.通过使用一个结构刚性的酮亚胺三齿P,N,N-配体,反应获得了很好的对映选择性.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产物收率高、立体选择性好,为手性N-炔丙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捷、高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将6-取代-2,4-二氨基哌啶并[3,2-d]嘧啶衍生物与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乙酰氯在25℃反应2h,"一锅法"环合反应生成7-取代-2-氨基-7,8-二氢-6H-吡啶并[1,2,3-gh]嘌呤衍生物,利用NMR、HRMS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考察了不同底物、反应底物比例、反应时间、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三聚氯氰与N, N-二烷基荒氨酸钠盐的取代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烷基的N,N-二烷基荒氨酸钠盐与三聚氯氰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四个新化合物,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MS和^1HNM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得到的不完全是预想的三嗪的三荒氨酸取代产物,而是具有三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并对这一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3-氧代戊二酸二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伯胺为原料,L-脯氨酸为催化剂,多组分一步构建了以4-羟基-2-吡啶酮为母核的一系列化合物,并通过核磁、高分辨质谱等确证了其结构.该方法操作简便,无需中间体的分离,为4-羟基-2-吡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便捷的方法,且溶剂参与反应,从而丰富了母体5位取代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均为无色、有鱼腥味液体,易溶于水及醇等有机溶剂。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性能优良的溶剂,广泛应用于聚氨酯、腈纶、医药、农药、燃料、电子等行业。DMF、DMA属低毒类,一般以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