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探讨麻醉前快速超声评估及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对急危重患者的手术麻醉管理是否有临床指导意义.60例急危重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麻醉医生经验评估处理)和观察组(经胸超声和经食道超声扫查评估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种类及剂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情况.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血管活...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类新型超声诊断显影剂--聚L-乳酸微囊的制备、结构测定, 以及在动物(犬)体内外的超声显影效果; 同时用PLLA荧光微囊检测了这类显影剂在动物体内微循环时栓塞发生的可能. 结果表明: 用(水/油/水)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得的聚L-乳酸微囊为中空结构,它们不但能在用硅胶输液器制备的模拟血管中产生很强的体外超声显影效果, 而且在动物的血液循环中也能呈现很强的超声显影效果、显影时间可长达 3 h之久, 超声显影效果优于临床应用的Levovist和NF FC类微泡型回波造影剂. 动物实验结果还表明: 粒径为2~8 ?m的聚L-乳酸微囊能很好地通过肺滤、可在毛细静脉和毛细动脉中很好地流动, 能够避免栓塞的生成, 因此是一类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超声诊断显影剂. 相似文献
4.
5.
探讨经阴道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选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52例,均接受病理检查、经阴道常规超声和SWE检查,并检测血清CEA水平。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两组经阴道常规超声指标(子宫内膜厚度、RI、PI)、SWE指标(Emean、Esd、Emax)及血清CEA水平;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结果显示,89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恶性组),63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良性组)。恶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良性组,RI、PI均低于良性组,Emean、Esd、Emax及血清CE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Emean、Esd、Emax、CEA、RI、PI均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均高于单独诊断,说明经阴道常规超声+SWE技术联合血清CEA检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探究了宫腔镜结合经阴道彩超检查对青海地区育龄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收集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妇科的7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理学、经阴道彩超和宫腔镜诊断了异常子宫出血情况.结果表明,病理学确诊后可证实经阴道彩超、宫腔镜检查均对异常子宫出血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二者联合诊断准确度较高(P<0.05)...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在更年期女性乳腺微小肿块诊断中的价值。选取乳腺微小肿块更年期女性患者115例,其中良性与恶性病变分别为79例和36例。患者均进行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恶性病变超声图像边缘不光滑、有微钙化、纵横比>0.8比例、钼靶微小钙化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超声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P<0.05)。直径1~2 cm恶性病灶钼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直径<1 cm恶性病灶(P<0.05);直径<1 cm恶性病灶时,超声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P<0.05)。超声在更年期女性乳腺微小肿块诊断中的价值优于钼靶X线检查,尤其在直径<1 cm病灶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拟探讨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价值。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疑似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行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和血清β-HCG水平检查,经手术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结果显示,CSP患者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特征征象包括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可见孕囊、孕囊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变薄、孕囊周边高速低阻信号。CSP患者48 h血清β-HCG增加幅度低于非CSP患者(t=7.425,P=0.000)。48 h血清β-HCG增加幅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最优界值为64.22%,此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性为88.90%。与手术和(或)病理检查相比,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的一致性均较好,且对CSP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手段可以互为参考,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场强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且已临床确诊的31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1例作为对照组,高场强MRI检测坐骨神经信号强度及肌肉信号强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梨状肌厚度和坐骨神经厚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侧梨状肌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侧序列T2WI的神经信号强度/肌肉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梨状肌厚度、神经信号强度/肌肉信号强度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69,二者联合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AUC为0.945。高场强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检出率更高,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梨状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0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以AMI患者心源性死亡为终点事件,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n=15)和存活组(n=85)。所有患者均采用飞利浦IU-Elite及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DMS-3004A进行标准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患者心率震荡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心率变异性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QT离散度(QTd)、经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TO、QTd、QTcd、LVE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S、SDNN、LV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TS、SDNN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TO高于存活组,QTd、QTcd、LVEF、LVEDD均低于存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AMI患者心率震荡(HRT)明显减弱甚至消失,HRV、LVEF明显降低,LVEDD、QTd明显增大,QT间期明显延长。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对AMI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脑出血和脑梗塞后脑脊液中5种微量元素的变化,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两种脑卒中患者脑脊液中的Zn、Cu、Fe、P、Ca含量。结果表明,脑出血组脑脊液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脑梗塞组。提示脑出血在急性期对脑组织的破坏可能比脑梗塞严重;脑出血对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升高可能较脑梗塞严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心脏外科手术后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选取本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34例发生脑梗死,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脑梗死患者分为体外循环组(11例)和非体外循环组(23例),比较两组术后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并对心脏外科手术后脑梗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组穿支梗死、分水岭梗死、多发梗死、陈旧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组皮层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组大面积梗死、双侧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性别、空腹血糖、TC、TG、LDL-C、Hcy、吸烟、饮酒不是心脏外科手术后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病史、糖尿病为心脏外科手术后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病史≥10、有糖尿病,是心脏外科手术后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手术常为大面积梗死、双侧梗死,症状较重,而非体外循环手术常为皮层梗死,且两者分水岭梗死较多,均与栓塞和低灌注有关。心脏外科手术后脑梗死与年龄高、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病史≥10、有糖尿病密切相关,早期给予针对性预防干预可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赵益炼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10):69-70
总结了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阐述了术后在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持续抗凝治疗、防止脑出血以及出院指导、康复锻炼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是预防重要并发症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病情分型及其预后状况的关系,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心电图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72.73%,其中缺血性ST-T改变占45.00%,窦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各占11.25%,心房颤动占7.50%,房性早搏和左心室肥厚各占6.25%。轻型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2.63%,明显低于中型组的82.22%和重型组的85.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88.89%和79.41%,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的41.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和左心室肥厚等,其异常率对病情分型及其预后状况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肌骨超声(MSKUS)在诊断脑梗死后并发肩周软组织损伤及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选取165例脑梗死后偏瘫并发肩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临床随机研究,超声指导组83例、常规组82例。经MSKUS检测分析,其中肱二头肌腱病变74例(44.85%)、肩袖病变117例(70.91%)、SA-SD病变48例(29.09%)、肩锁关节病变28例(16.97%);超声指导组在康复治疗2周、康复治疗8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P<0.05);超声指导组在康复治疗2周、康复治疗8周时的肩关节前屈活动度、肩关节外展功能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的(P<0.05);超声指导组在康复治疗8周时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常规组的(P<0.05)。MSKUS在诊断脑梗死后并发肩周软组织损伤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后血清常量元素钙镁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急性脑梗塞后血清钙镁含量变化及其对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意义,随机选取32例患者采用不同时期晨起空腹采血,应用MTB法6400-A型临床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中Ca^2+和Mg^2+的含量。结果表明,病例组发病1周时血清Ca^2+和Mg^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发病后24h血清Ca^2+,Mg^2+含量逐渐降低,到发病1周后血清Ca^2+、Mg^2+含量降低最明显,2周后血清Ca^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3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孕20? 24周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和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妊娠结局为参照,分析了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并比较了不同检查切面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率.结...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在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价值。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分析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ASPECTS、CTP参数差异。预后不良患者CTA图像ASPECTS评分<3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预后不良患者病灶处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ASPECTS评分联合CBV、CBF及MTT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84.10%。CTA联合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CT和血清微小RNA-124(miR-124)、微小RNA-155(miR-155)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继发性脑梗的风险预测价值.以4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颈动脉狭窄组,正常志愿者43例为正常组,用RT-PCR法检测miR-124、miR-155表达,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采用CT检查颈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