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E)-胆甾-4-烯-3,6-二酮-3-肟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建国  范磊  黄立梁  肖蓉  黄燕敏 《合成化学》2007,15(6):689-692,743
以胆甾醇为原料,经氯铬酸吡啶氧化生成胆甾-4-烯-3,6-二酮(2),2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了(3E)-胆甾-4-烯-3,6-二酮-3-肟(3),总收率66%。利用合成3的反应条件合成了两个3的类似物——(3E)豆甾-4-烯-3,6-二酮-3-肟(6)和(3E)-谷甾-4-烯-3,6-二酮-3-肟(7)。2,3,6和7的结构经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4,5-二氯(溴)-3(2H)-哒嗪酮与7-羟基-4-甲基香豆素在CH3CN/K2CO3体系下的缩合反应,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哒嗪酮环引入到苯并吡喃酮结构中,设计、合成了9个含哒嗪酮环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氯-5-(4-甲基-2H-1-苯并吡喃-2-酮-7-氧基)-2-(4-硝基苯基)-3(2H)-哒嗪酮对黄瓜根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溶剂热法设计、合成了4个金属-有机配合物[Mn(L~1)_4(OH)_2](1),{[MnL~1(H_2O)_4]SO_4}_n(2),[CdL~2(NO_3)_2]_n(3)和{[Co(L~2)_2](PF_6)_2}_n(4),(L~1=3,6-二(N-咪唑基)哒嗪,L~2=3,6-二(N-苯并咪唑基)哒嗪),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2为一维链结构,配合物3和4均为二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和4的固态荧光性能及光催化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2,4-二氟联苯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反应制得2′,4′-二氟-(1,1′-联苯)-4-基苯基甲酮(2);2经NaBH4还原得2′,4′-二氟-(1,1′-联苯)-4-基苯基甲醇(3);3经氯代得2′,4′-二氟-(1,1′-联苯)-4-基苯基氯甲烷(4);4与咪唑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2′,4′-二氟-(1,1′-联苯)-4-基苯基甲基]-咪唑(5). 2~5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从氟氯代β-二酮制得的NMR位移试剂的性能,我们以1-氯-2-碘四氟乙烷(1)为原料,制得二氟氯乙酸乙酯(?)。在乙醇钠存在下,化合物2与甲基酮在无水乙醇中进行Claisen酯缩合反应,制得氟氯代β-二羧基化合物(3)(3a,R=C(CH_3)_3,3b,R=C_6H_5,3c,R=C_6F_5,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无催化剂条件下4-羟基烷基-2-炔酸乙酯与N-杂环芳基甲基-N-2,2-二氟乙基-1-胺的串联反应.应用该反应在甲醇中回流,以39%~83%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4-(N-(2,2-二氟乙基)(N-杂环芳基甲基)氨基)-5,5-二取代呋喃-2(5H)-酮,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并进一步通过3-氯-4-(N-2,2-二氟乙基)(N-嘧啶-5-基甲基胺基)-5,5-螺(4-甲氧基环己基)呋喃-2(5H)-酮(8)的晶体衍射间接证实.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600μg·mL^-1浓度时4-(N-2,2-二氟乙基)(N-6-氯吡啶-3-基甲基胺基)-5,5-二甲基呋喃-2(5H)-酮(3a)和4-(N-2,2-二.氟乙基)(N-6-氟吡啶-3-基甲基胺基)-5,5-二甲基呋喃-2(5H)-酮(3c)对桃蚜的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7.
以乙酰苯胺与丁二酸酐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水解脱乙酰基和水合肼缩合制得中间体6-(4-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3);3与芳醛和亚磷酸二乙酯经类Mannich-type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6-(4-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31P NMR,I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8.
2-芳基-5-(6-哒嗪酮-3-基)-1,3,4-噁二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晶  曹玲华 《有机化学》2009,29(4):634-637
1,4,5,6-四氢-6-哒嗪酮-3-甲酰肼(1)和1,6-二氢-6-哒嗪酮-3-甲酰肼(2)与芳香醛反应得到相应的芳香醛腙3a~3g和5a~5g, 再将3a~3g, 5a~5g在溴的作用下, 合环得到一系列1,3,4-噁二唑的衍生物4a~4g和6a~6g. 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开发了无催化剂条件下4-羟基烷基-2-炔酸乙酯与N-杂环芳基甲基-N-2,2-二氟乙基-1-胺的串联反应.应用该反应在甲醇中回流,以39%~83%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4-(N-(2,2-二氟乙基)(N-杂环芳基甲基)氨基)-5,5-二取代呋喃-2(5H)-酮,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ESI-MS表征,并进一步通过3-氯-4-((N-2,2-二氟乙基)(N-嘧啶-5-基甲基胺基)-5,5-螺(4-甲氧基环己基)呋喃-2(5H)-酮(8)的晶体衍射间接证实.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600μg·mL~(-1)浓度时4-((N-2,2-二氟乙基)(N-6-氯吡啶-3-基甲基胺基)-5,5-二甲基呋喃-2(5H)-酮(3a)和4-((N-2,2-二氟乙基)(N-6-氟吡啶-3-基甲基胺基)-5,5-二甲基呋喃-2(5H)-酮(3c)对桃蚜的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进的方法,以NaH作为碱,在温和条件下通过二氢奎尼丁和3,6-二氯哒嗪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手性配体3,6-双(9-O-二氢奎尼丁)哒嗪((DHQD)2PYDZ), 配体的产率为78%. 以N-氯代氨基甲酸苄酯钠为氧化-供氮试剂,由(DHQD)2PYDZ与OsO4原位生成的催化剂在6种烯烃的不对称氨羟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83%~92%)和区域选择性(79:21~88:12),反应主产物的化学产率为40%~76%.  相似文献   

11.
对莽吉柿(Pericarpium Garciniae Mangostanae)85%乙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双苯吡酮类化合物和1个蒽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谱学数据鉴定分别为α-倒捻子素-3,6-二乙酸酯(α-mangostin-3,6-diyl diacetate,Ⅰ)、1,5,8-三羟基-3-甲氧基-2,4-双-(3-甲基丁-2-烯)双苯吡酮(8-hydroxycudraxanthone G,Ⅱ)、1,3-二羟基-6,7-二甲氧基-2,8-双-(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Cowaxanthone B,Ⅲ)、1,6-二羟基-3,5-二甲氧基-2-(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Cowaxanthone A,Ⅳ)、1,5-二羟基-4-(3-甲基丁-2-烯基)-6′,6′-二甲基吡喃[2′,3′:3,2]双苯吡酮(trapezifolixanthone,Ⅴ)、1,6-二羟基-6′,6′-二甲基吡喃[2′,3′:7,8]-6″,6″-二甲基吡喃[2″,3″:3,2-]双苯吡酮(brasilixanthone B,Ⅵ)、1,3,5-三羟基-2-(3-甲基丁-2-烯)-4-(1,1-二甲基-2-烯丙基)双苯吡酮(Allanxanthone A,Ⅶ)、1,3,8-三羟基-5-甲氧基-2,4-双-(3-甲基丁-2-烯)双苯吡酮(2,4-di-(3-methylbut-2-enyl)-1,3,8-trihydroxy-5-methoxyxanthone,Ⅷ)、1,4,8-三羟基-6-甲基-3-甲氧基-9,10-蒽酮(1,4,8-trihydroxy-6-methyl-3-methoxy- 9,10-anthraquinone, Ⅸ)。 其中化合物Ⅰ、Ⅴ、Ⅵ、Ⅶ、Ⅸ为首次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用分子力学方法对一些金属汞化合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与参考体系对比以及内旋转势垒计算的方式,说明了在诸如cis-ClHgCHCHCl(Ⅰ),0-C  相似文献   

13.
用分子力学方法对一些金属汞化合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与参考体系对比以及内旋转势垒计算的方式,说明了在诸如cis-ClHgCHCHCl(Ⅰ),o-C6H4HgCl2(Ⅵ),Cl_Hg_CH2_CH2_CN(Ⅶa),Cl_Hg_CH2_CH2_C6H5(Ⅺa)分子中,非相邻的Cl,Hg原子间存在着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报导4-氟-3-羟基-1-取代苯基-6-哒嗪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氟代顺丁烯二酸酐和取代苯肼类反应的研究结果及部分化合物的药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e(Ⅳ)、Ⅴ(Ⅴ)、Cr(Ⅵ)、Mo(Ⅵ)、W(Ⅵ)、Mn(Ⅶ)、Fe(Ⅱ)、Fe(Ⅲ)、Pd(Ⅲ)、Pt(Ⅳ)、Ir(Ⅳ)和An(Ⅲ)等络阴离子在酸处理笼形聚偕氨后树脂(HA/ACAO)上的交换吸附行为。在酸性溶液中,Ce(Ⅳ)与HA/ACAO上的偕氨厉基及可能存在的羟肪酸基进行氧化还原反应。HA/ACAO对上述络阴离子除进行交换吸附外,也发生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狗枣猕猴桃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狗枣猕猴桃叶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1D NMR, 2D NMR和MS等波谱分析, 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山柰甲黄素-3-O-芸香糖苷(Ⅰ)、 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Ⅲ)、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Ⅳ)、山柰酚-3-O-芸香糖苷(Ⅴ)、山柰甲黄素-3-O-β-D-葡萄糖苷(Ⅵ)和山柰甲黄素-7-O-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Ⅶ). 其中化合物Ⅰ, Ⅱ和Ⅲ为新化合物, Ⅳ, 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利用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Ⅰ)分别和芳酰肼(Ⅱ),2-氨基-5-烷基/芳基-1,3,4-噻二唑(Ⅲ),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Ⅳ),O,O-二烷基(硫代)磷酰肼(Ⅴ,Ⅵ)反应,制得了目标物1a~1c,2d~2e,3f~3i,4j~4k和5l等12种新化合物,IR,^1HNMR和MS分析结果证明产物为β构型。  相似文献   

18.
异三尖杉酯碱系三尖杉属植物中所含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种生物碱之一,其本身的合成已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3]先后获得成功。但是,在这些合成中,生成的异三尖杉酯碱都是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据报导[4.5]异三尖杉酯碱及其某些类似物对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考察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并为异三尖杉酯碱立体异构体构型的确定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2R,3R)-酒石酸甲酯三尖杉碱酯Ⅵ和(2S,3S)-酒石酸甲酯三尖杉碱酯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冬凌草的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醇(Ⅰ),β-谷甾醇(Ⅱ),冬凌草乙素(Ⅲ),lasiodon in(Ⅳ),冬凌草甲素(Ⅴ),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Ⅵ)和胡麻素(Ⅶ).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addition of acyl isothiocyanate with amine formed 1,3-disubstituted thiourea which possess broad spectrum biological activities, Up till now, the addition of 5-heterocyclyl-2-amino-1,3,4-thia/oxadiazole with acylisothicyanate has not been reported. We wish to describe this reaction in this paper. When the new 2-amino-5-(l-p-chlorophenyl-5-methyl-1,2,3-triazol-4-yl)-1,3,4-thiadiazole (Ⅰ) was reacted with acylisothio-cyanates (Ⅱ), not all the compounds were expected acylthiourea (Ⅲ)[1,2], some of them were acid amide (Ⅳ).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ducts was determined by the substituents of the acylisothiocyanat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action, we synthesized 2-amino-5-aryl-1,3,4-thio/oxadiazole (Ⅴa,b), and then reacted with 1-p-chlorophenyl-5-methyl-1,2,3-triazol-4-formyl-isothiocyanate (Ⅵ). As it was anticipated, the products only were N-(5-aryl-1,3,4-thia/oxadiazol-2-yl)-N'-(1-p-chlorophenyl-5-methyl-1,2,3-triazol-4-formyl) thiourea (Ⅶa,b)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