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志  宋梅 《光学技术》2006,32(3):455-457
传统的基于声光技术的信号处理模型被建模为平稳随机过程,而在扩频通信中,信号是被伪码调制的循环(周期)平稳信号。因此,扩频信号应被建模为循环平稳随机过程。基于声光信号处理技术和循环平稳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声光循环平稳信号处理模型,并应用于扩频通信中,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声光循环平稳信号处理技术在扩频通信领域的信号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三级回热压缩循环效率高、结构简单,是一种比再压缩循环更具潜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间冷过程是一种常用的提高布雷顿循环效率的方法,当应用该方法时,可进一步提高循环效率.本文研究了三级回热压缩循环与间冷过程耦合时的特性,计算发现,当间冷压力偏离最优值时,循环效率会有明显下降,甚至低于同参数无间冷循环的效率.而在最优间冷压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理想气体的一种特殊循环过程.由于该循环的效率包含可变参数,故仅改变参数就可得到一系列的具体循环过程的效率.本文以一例说明了这种循环效率的求解方法.且该例包括四种著名的循环过程.这种特殊的循环过程及其效率的求解方法,对有关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啤酒的巴氏灭菌过程作为由十一个换热区段组成的换热器网络进行传热分析,针对网络连接特征将过程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四个加热冷却循环和三个加热循环。对于不同循环分别建立了传热分析数学模型,并将区段间联系作为约束条件对循环进行了编程求解。计算结果反映了灭菌过程啤酒的温度变化状况,将其与实测生产过程数据相比较,两者吻合。说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正确,可作为调节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霞 《工科物理》1996,(2):37-40
本文介绍一种获得低温的制冷技术-G-M循环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热力学循环过程,以及循环过程中的温度特性,并介绍了G-M循环制冷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获得低温的制冷技术——G-M循环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热力学循环过程,以及循环过程中的温度特性,并介绍了G-M循环制冷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工质变比热条件下内燃机循环普适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分析空气标准不可逆内燃机循环,导出了考虑工质变比热情况下,存在摩擦及传热损失时,由两个加热过程、两个放热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普适的空气标准不可逆内燃机循环的功率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以及功率和效率的最佳特性关系,同时由数值计算分析了工质变比热和循环过程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特点,比较了工质恒、变比热时循环性能差异。所得结果包含了不可逆往复式Diesel、Otto、Brayton、Atkinson、Dual和Miller 循环的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8.
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22/R142b实现劳伦兹循环代替R1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894年,苏黎士工程师H.劳伦兹就提出一侧以冷冻盐水,另一侧以冷却水为热源的变温热源制冷机的理想循环,他当时称为多变循环。该循环由两个绝热过程和两个多变过程组成,其多变过程要保证过程的温度变化与外界热源的温度变化一致。该循环示于图1,θ_1,T_1,θ_2,T_2为循环四个拐点的温度。目前在技术上实现劳伦兹循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9.
建立受有限速率热传导和绝热过程不可逆性影响的二级磁Brayton制冷循环模型,导出循环的性能系数和制冷率表达式,分析等磁场过程的磁场比、绝热不可逆因子、等磁中冷过程等对二级不可逆磁Brayton制冷循环最大制冷率及相关参数的影响,所得结论能为提高磁制冷机的循环性能提供参数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氢氧联合循环——设计点及变工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氢氧完全反应生成物是水蒸汽,膨胀过程包括了部分底循环,可以没有常规联合循环中燃机排气放热与蒸汽吸热过程,这是氢氧循环提出的出发点,也是此循环的最大优点。氢氧反应放出的大量能量除提高生成物温度外,还加热底部循环工质,加热方式分为直接混合式加热和面式加热两种。本文着重讨论以上两种氢氧联合循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从热力学角度审视制约吸附法碳捕集技术推广和工业化应用的能耗问题,其实质是对捕集过程中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机制的深入认识问题.应用热力学中的"循环"这一成熟概念和衍生工具,对能量转换问题展开专题分析应是恰当的。本文基于热力学碳泵概念,从热力学角度进行吸附碳泵循环的构建与能耗分析,将碳捕集能耗分析模型具化至循环层面。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角度,基于无限碳源、汇假设,定义工作于碳源、汇之间的吸附碳泵循环,形成抽象模型求解理想功耗及循环COPCO2,与混合气体分离模型(MGS)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关键循环参数的影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角度,基于状态点过程解耦方法"白箱化"吸附碳泵循环中具体过程,形成具体模型分析循环中熵增、熵产机制,证实优化传热过程、提升吸附剂性能作为有效降低能耗策略在热力学层面的恰当性。  相似文献   

12.
氨水工质浓度可调型功冷联供循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个新型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由氨水Rankine子循环和氨吸收式制冷子循环通过吸收、分离及换热过程耦合而成,可采用燃气轮机排烟等中低温热源驱动.通过设置分流、吸收式冷凝实现系统内氨水工质浓度变换,兼顾动力子循环加热蒸发和冷凝过程不同的浓度需求,达到改善换热过程匹配和提高透平作功能力的目的.计算表明,当透平进气温度为450℃时,循环热效率达25%~28%,??效率达45%~53%;且存在最佳分流比使热效率及??效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混合工质中低温热力循环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角度出发,对氨水混合工质中低温动力循环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简单蒸汽循环的比较,揭示了混合工质热力循环的特性及本质,指出工质蒸发换热过程的匹配及冷凝过程是混合工质循环高效的关键。为了改善冷凝过程,可采用分馏冷凝系统取代传统的冷凝方式。同时,本文还探讨了一些基本规律,明确了余热回收过程中中低温段换热匹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非平衡吸附与固体吸附制冷循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固体吸附制冷循环中,实际的吸附(解吸)过程都是非平衡吸附过程,这使实际的吸附制冷循环与理论上的平衡吸附组成的制冷循环有差距。本文比较了不同表面扩散速度系数下吸附反应器在运行中的内部温度场和吸附率分布,并从热力学循环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文中分析及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吸附反应器在制冷循环中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跨临界CO2带膨胀机和带喷射器逆循环的差异,从循环工作原理、CO2超临界流体降压过程及循环性能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蒸发波理论分析了CO2超临界流体降压过程,结果表明这两个降压过程均是由亚稳态经历蒸发波后发生气液两相流的,其过程均受蒸发波影响.当其他条件相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为35℃时,带膨胀机η<,e>为0....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熵的定义和温熵图得到含二绝热过程和二同类多方过程的这样一类特殊循环过程效率的简洁表达式.结果表明,该类循环的效率形式上与卡诺循环的效率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7.
指出"关于克劳修斯等式证明的再讨论"一文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相邻卡诺循环之间过渡的循环路径,并证明了用若干个卡诺循环逼近任意可逆循环的可行性及其等价性。本文的研究支持主流热学教材中"用若干个完整的卡诺循环去分解任意循环,相邻的两个卡诺循环之间的重叠部分在两次循环中相互抵消"的论证方法。但现行教材的论述过程确实存在过于简略、不够严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用卡诺循环分解任意循环的"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泰勒级数展开及极限理论等高等数学方法,完善了克劳修斯等式的证明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热力学的普遍理论推导了范德瓦尔斯气体热力学函数的表达式,再求出绝热过程和3种等值过程中功和热量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斯特林循环、奥拓循环和狄塞尔循环的功和效率,并计算和分析了3种循环效率随各种参量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工质在压缩机中经历的实际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在理论制冷循环中与之相应的过程模型-由定压加热子过程、绝热压缩子过程、定压放热子过程组成的复合过程;给出了包含余隙容积影响的过程计算式和计算方法,计算简单易行.较之现有的单一绝热压缩过程模型,新的过程模型及相应的过程和循环性能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微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了微型燃气轮机、氨水Rankine循环,单双效复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烟气热水换热器。氨水Rankine循环中,混合工质升温蒸发过程回收微燃机烟气余热,降温冷凝过程热量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研究了新系统的热力性能、与没有集成氨水Rankine循环的典型微燃机分布式冷热电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关键过程进行了能量品位(EUD)分析。热力性能结果表明,集成了氨水Rankine循环的新型系统热力性能优异,相对节能率为22.41%,(?)效率为31.64%,新系统可以在不影响系统相对节能率的前提下调整系统的冷负荷(35.6~51 kW)。能量品位分析表明,新系统性能提升的原因在于新系统氨水Rankine循环的吸热、放热过程与冷热源的能量品位差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