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胞嘧啶在滴汞电极上的示差脉冲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电极反应过程,推导了相应的脉冲极谱电流方程式,理论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导出同时受反应物和产物吸附影响的示差脉冲极谱可逆波方程式,并讨论了电流和电位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程满意地描述了实验曲线。  相似文献   

3.
张祖训  沈祖荣 《化学学报》1985,43(4):346-352
本文对胞嘧啶在滴汞电极上的示差脉冲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电极反应过程,推导了相应的脉冲极谱电流方程式,理论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4.
李南强  赵燕南  高小霞 《化学学报》1984,42(10):1057-1061
在pH5.9的0.1 M HOAc-NaOAc中,茜素配位剂的单扫极谱图上获得可逆的吸附前波,E_p_1=-0.43V(SCE).而可逆扩散波E_p_2=-0.48 V.电极反应为茜素配位剂由醌型还原为氢醌型.茜素配位剂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的吸附系数β=2.9×10~4,吸引因素v=1.27.  相似文献   

5.
在前文中,作者曾推导方波极谱催化电流的公式。本文报导在振动子方波极谱仪上,用草酸钛(Ⅳ)-氯酸钾体系对上述理论的验证。对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6.
宋淑玉  何佩鑫 《分析化学》1993,21(8):950-952
本文讨论了吸附物在滴汞电极上的准可逆表面反应示波极谱峰电流表达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在酸性4M氯化钠溶液中得到一很好的锑(Ⅲ)可逆扩散波.此波随加入乙二胺四乙酸量而减低、且稍向负电位移动,在更负电位处又出现另一不可逆波,二波之和与溶液pH和乙二胺四乙酸的浓度无关.经多种实验的验证,第一波(较正波)为可逆三电子反应动力波,是受络合物SbY的离解速率控制.用Koryta提出的动力波半波电位求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测定锑(Ⅲ)-乙二胺四乙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反应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用Hanus近似法推出动力电流方程式,测定络合物离解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并探讨各相应的电极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磷酸腺苷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所得到的示差脉冲极谱电流进行了研究,从(-)5’-磷酸腺苷直流极谱波的性质,示差脉冲极谱波的性质以及峰电流的性质,可以证实在0.1MNaOAc-HOAc缓冲溶液(PH=4.2)中,电极反应的速率是很快的,其电极反应过程是一个四个连续的1H~+-1e的反应。(-)5’-磷酸腺苷的脉冲极谱电流部分来自吸附作用,部分来自扩散作用。利用峰电流与脉冲电压之间的关系,很容易鉴别该两种电流,并可求得两种电流成分。  相似文献   

9.
前文报导振动子方波极谱仪的线路和基本性能,并指出该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分辨能力均较好,除适用于分析工作外,由于仪器构造简单,方波电压可准确测量,测得的极谱电流真实性较好,适用于方波极谱理论的研究. Barker等在一九五八年曾提出方波极谱的理论,其可逆波方程式适用于电子管方  相似文献   

10.
碲是一种多价的化学元素(+6,+4,+2,0和-2),电极反应复杂,许多作者对它作过不少研究。但是对于元素Te的极谱行为却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Te在1.8mol/L HCl介质中有一极谱波。根据滴汞电极周围有明显的氢气泡,循环扫描时阴极支和阳极支均出现还原波以及电毛细管曲线下降等实验,认为该极谱波为一吸附催化氢波,本文将报道元素Te的极谱特性和实验结果。 (一)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1.
杂多酸极谱波测定温泉水中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泉水中诸的测定多采用吸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测定微量锗已有报道.本文提出示波极谱测定微量锗的Sb(Ⅲ)-Mo(Ⅵ)-Ge(Ⅳ)一丙酮一硫酸新体系,在此体系中Sb(Ⅲ)和Mo(Ⅵ)与Ge(Ⅳ)生成三元杂多酸,此杂多酸在滴汞电极上还原并产生灵敏的极谱电流,峰电位为一0.35V,可直接用于测定天然水、矿石等物体中微量锗,并具有波形好(见图),灵敏、准确与快速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钒(Ⅴ)在磷酸盐体系中过氧化氢的极谱催化波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催化波的分析条件为0.2MNaH_2PO_4,0.05MH_2O_2,pH=5底液中,钒(Ⅴ)浓度由1×10~(-8)—7×10~(-7)M之间与电流呈直线关系。推导了利用催化电流求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的关系式为,1/i=1/imax 1/βimax·1/[H_PO_4~-]~(n■)并求得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为H_2VO_5H_2PO_4~(2-),相应条件稳定常数β=25.2。同时求得在砷酸盐底液中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为H_2VO_5H_2AsO_4~(2-),相应β=28.3。另外由汞柱高对催化电流影响、电毛细管曲线、i-t曲线、三角波扫描图形等实验判断.认为催化电流是由VO_3·H_2PO_4~(2-)在电极上被吸附,因而催化了过氧化络合物的形成和在电极上放电。  相似文献   

13.
在盐酸介质中,锡(Ⅳ)有两个极谱波,第二个波可逆,在方波极谱上呈现良好的极谱峰,峰电位为-0.47V(相对于汞池阳极)。峰形尖锐,输廓对称,灵敏度高,适于方波极谱测定。本文采用等提出的分离方法,即在氨性溶液中,以EDTA络合主体元素镓,以砷酸和亚砷酸盐的形式掩蔽主体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SO2在示波极谱滴汞电极上的电极行为。发现在磷酸酸性介质中SO2在滴汞电极上于-0.44~-0.46V处有一吸附波,其波高与底液中的SO2浓度在5.0~1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在底液中添加铁离子的方法以抑制氧波干扰。用本法对SO2测定的RSD为1.11%(n=6),样品回收率在93.2%~101.2%之间。  相似文献   

15.
据前人钼催化波启发,我们以钒在苦杏仁酸底液中得氯酸盐催化波(图1)。催化波与pH、苦杏仁酸浓度、氯酸盐浓度的关系分别列于图2、3、4。钒浓度在3×10~(-7)M-1×1M~(-5)M范围内与电流呈线性关系。形成催化波的最宜条件为:0.0025M苦杏仁酸,0.4MNaClo_3,pH=2.7。催化波峰电流与汞柱高度(30—80厘米)无关,温度系数为5.8%(19—31℃),i—t曲线得i∝t~(0.6—0.7)。三角波扫描i-E曲线不呈峰状,均反映了动力波特性。可用Koutecky准一级平行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公式进行计算。式中催化电流扩散电流。为直线且通过原点,在0.0025M苦杏仁酸0.4MNaClO_3底液中r=4秒时求得速度常数k=2.3×10~4升/克分子·秒。由电毛细管曲线和交流极谱曲线(图5、6)  相似文献   

16.
Rh(Ⅲ)在不同介质中的极谱波,已有不少资料。我们发现Rh(Ⅲ)在dl-2,3,5,6-四氢-6苯基咪唑〔2.1b〕噻唑(简称四咪噻唑)和氯化钾水溶液中,在电位为-0.85V(vs SCE,下同)处有一极谱波,对波的性质进行了考察。仪器和试剂:E506型多用极谱仪;883型极谱仪;JP-1A型极谱仪,三电极系统。氯铑酸为光谱纯标样(纯度99.95%),四咪噻唑盐酸盐系市售商品。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结果:四咪噻唑盐酸盐的氯化钾水溶液,在滴汞电极上于-1.6伏附近有极谱催化波。如果  相似文献   

17.
单扫示波极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25mol.L-1NH4OAc-HOAc(pH 5.0)溶液中,SO2吸附在滴汞电极上,于峰电位-0.66 V(vs.SCE)处产生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还原波,引入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后,峰电流I″p的灵敏度提高0.81倍,其I″p与SO2浓度在0.2-6.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mg.L-1,S2-、NO2-、醛类及带色物质等无干扰。用于食品中SO2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0%-114.0%,RSD为0.1%-5.2%。  相似文献   

18.
林运孝  王振亞 《化学学报》1965,31(5):419-423
丙酮在以四乙基铵盐为支持电解质溶液中,当外加电位高至-2.4伏(对饱和甘汞电极)时才在滴汞电极上还原,而且得到的波很不稳定,因此近年来多用间接法测定。即将丙酮与一些试剂作用生成能在较低电位下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产物,从而测定丙酮含量。Lupton等利用羰基化合物和肼作用生成腙来测定醛和酮。所用支持电解质为酸性硫酸肼。zuman等用伯胺或氨基酸与丙酮作用而测定其产物。  相似文献   

19.
锌-乙二胺络合物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乙二胺(en)介质中(pH11.6~12.2),Zn(en)_3~(2+)在单扫描示波仪上有一较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可用于测定1×10~(-7)M-5×10~(-6)M的锌,检测下限为5×10~(-8)M。该方法准确,简便,选择性好。应用于血清,毛发及天然水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良好,研究了吸附波的性质,初步认为是由于Zn(en)_3~(2+)吸附在滴汞电极表面。并进一步还原为Zn(Hg)所致。  相似文献   

20.
在极谱分析中,常规使用的指示电极是滴汞电极,由于带来了相当于10~(-5) M金属离子还原电流的充电电流,这就使经典极谱的测定灵敏度很难超过10~(-5)M。滴汞电极的充电电流和毛细管噪音也是近代极谱进一步提高测定灵敏度的障碍,在极谱工作中,大量汞的纯制再生,也给们带来麻烦和危害。我们从实际工作出发,经反复试验,提出用球状金电极代替滴汞电极,进行铜的正向极谱测定(铅、锌的实验另文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