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ieterLeeman,1865-1943)由于发现光谱的磁致分裂现象,与洛仑兹(H.A.Lorentz,1853-1928)共获1902年诺贝尔物理奖.塞曼坚持研究磁光效应是由于受到了法拉第的启示,因此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法拉第的工作.一、法拉第效应的发现大家都知道,法拉第是一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的一生对人类作了许多贡献,最重要的应该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他本着自然力的统一性这一信念,坚持探索电与磁的联系,经过十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一系列电磁感应现象,并且进一步总结得出了这些现象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继文献[1]之后,我们又研究了掺Fe浓度为0.07%的LiNbO_3:Fe晶体的光折变对喇曼光谱的影响。发现在x(zx)z和y(zy)z配置下出现异常。这可以由异常声子的极化电场与光折变在晶体中形成的强空间电荷场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3.
喇曼效应     
钱德拉塞哈拉·文卡塔·喇曼(C.V.Raman,1888—1970)是印度著名物理学家,由于“光散射方面的工作以及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的发现”,荣获了1930年诺贝尔物理奖。他的发现,开辟了人们认识物质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的物理学教材中,对真空中光的多普勒效应只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其实还有一个。本文分别基于光的量子性和波动性导出这两个公式,并分析其一致性,最后作计算对比分析。其中用到光的频率变换的概念,其变换式可由光子四维动量的洛仑兹变换导出。光的多普勒效应本质上是光的频率变换的特例,与频率变换有正、逆两个变换一样,它也有两个计算公式。分别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多普勒效应,繁简程度不同但结果一样。  相似文献   

5.
LiNbO3:Fe晶体的光折变对喇曼光谱的影响(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继文献[1]之后,我们又研究了掺Fe浓度为0.07%的LiNbO3:Fe晶体的光折变对喇曼光谱的影响。发现在x(zx)z和y(zy)z配置下出现异常。这可以由异常声子的极化电场与光折变在晶体中形成的强空间电荷场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董谦  赵谡玲  徐征  张福俊  李远  宋丹丹  徐叙瑢 《物理学报》2008,57(12):7896-7899
采用有机磷光材料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与无机材料SiO2复合制成夹层结构器件,用交流电压驱动获得了Ir(PPY)3主峰位于517nm的发光和主峰位于435nm的蓝色发光.通过分析器件的光谱特性,发现这两个发光峰都是源于SiO2中加速电子直接碰撞激发有机层引起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继实现多种有机聚合物材料和有机小分子材料八羟基喹啉铝(Alq3)的固体阴极射线发光之后,又证实了有机 关键词: 夹层结构器件 有机磷光材料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相似文献   

7.
一、反常光生伏打效应 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发现,均匀铁电晶体在均匀光照下出现稳态短路光生电流和开路光生电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反常光生伏打效应(APVE)或反常光生伽伐尼效应,也称为体光生伏打效应1). 半导体中的光生伏打效应一般包括丹倍效应和势垒型光伏效应.当波长合适的光照射到半导体样品上并被样品一定厚度的表面层吸收时,光生电子和空穴将向体内扩散.由于电子和空穴的扩散系数有差异,两种载流子向内部扩散的速率不同.在光持续照射的条件下,入射表面和与它相对的表面之间将形成一定的电动势,这就是丹倍效应.如果在半导体样品内…  相似文献   

8.
杨树政  林恺 《物理学报》2019,68(6):60401-060401
把洛仑兹破缺的标量场方程推广到弯曲时空中,并通过Aether-like项对标量场方程进行修正,该项所产生的效应也会影响到黑洞时空视界附近处的物理效应.接着,进一步在半经典近似下得到了修正的Hamilton-Jacobi方程,然后用这一修正的Hamilton-Jacobi方程研究了史瓦西黑洞的隧穿辐射特征,并讨论了洛仑兹破缺对黑洞霍金辐射和黑洞熵的影响.结果表明,u~α=δ_t~αu~t,δ_r~αu~r形式的Aether-like项的效应可能使黑洞温度增加,而黑洞熵降低.该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弯曲时空中的洛仑兹破缺效应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普遍的洛仑兹变换和电磁波位相不变的定理出发,一次性地导出光的多普勒效应和光行差的一般规律,并由此一般规律导出纵向和横向多普勒效应及光行差的常用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一维对称光子晶体的简正耦合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一维对称光子晶体中的色散介质采用洛仑兹振子模型,通过考虑色散介质层两侧的边界条件,得到了表征色散介质层的转移矩阵.对线性层及色散δ层均采用传输矩阵的方法,研究了一维含色散介质的光子晶体微腔中的简正耦合模.由于光与色散介质的相互作用,纵腔模将分裂成简正耦合模.通过改变色散介质的相关参数,详细研究了简正耦合模频率的移动、均匀展宽效应和失谐效应.发现两个简正的耦合模的频率间距主要依赖于振子的耦合强度,与约化的振子的HWHM线宽无关.失谐效应则会使其中的一个峰降低,而另一个峰相对拉高,这一现象可以通过Fabry-Pérot腔得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固体比热的研究是继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之后量子论的又一次成功.1900年,普朗克在推导热辐射定律中第一次运用了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把量子假说推广到光的产生和转化,提出光量子概念和光电方程.然而,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工作却一直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承认.1907年,爱因斯坦进一步把量子论用于固体比热,克服了经典理论面临的又一困难,由于在这方面及时地得到了能斯特(Walther Nernst,德,1864—1941)的实验验证和大力宣传,量子论才开始被一些物理学家认识,打开了进一步发展的局面.本文简要介绍固体比热问题的研究经过. 固体比热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1961年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不久,弗兰克(P.A.Franken)等人利用红宝石激光器在光波段观察到二次谐波的产生,这是最早发现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1962年,布洛姆伯根(Nicolaas Bloembergen,1920~)等提出了实现高效非线性频率变换的准相位匹配(QPM)理论,1965年出版专著《非线性光学》。布洛姆伯根对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进行了开创性的理论工作,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布洛姆伯根奠定的理论基础上,出现了研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热潮,人们陆续发现和探讨了各种非线性光学效应,如受激拉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光学参量振荡等。此后…  相似文献   

13.
简讯     
自1961年Heilmeier发现“动态散射模型”后,对液晶的兴趣又显著上升。这是在向列型液晶上电场引起强烈光弥散的现象。这一效应是大部分向列型结构在可见光区应用的基础(数字及字符显示,平板显示等)。这种光弥散没有色差,显示的光色就是光源的光色。  相似文献   

14.
喇曼感应克尔效应光谱学记作RIKES(是Raman Induced Kerr-Effeet Spectroscopy的缩写),是相干喇曼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喇曼感应克尔效应是 1975年由 D.Heiman,R.W.Hellwarth等人首先演示的[1].之后,G.L.Eesley,M.D.Levenson[2]和 A.Owyoung等发展了光外差喇曼感应克尔效应光谱学(Optically heterdynedRIKES,缩写作OHD-RIKES),并很快在液相介质及气相介质的高分辨率喇曼光谱的研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用两束激光同时照射介质,我们把其中强的一束偏振光(圆频率为ω1)称为抽运光,另一束弱的线偏振光(圆频率为ω2)称为探测光.在抽运…  相似文献   

15.
未来武器的物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含苞待放的电磁炮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它是继激光武器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新式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科学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日科学家,都曾进行过利用洛仑兹力发射炮弹的研究,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光波看成是光源周期性发出的光信号,利用洛仑兹交换得到了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的公式.这个方法与从电磁波的相位不变性出发的推导相比,比较直观且无须进行电磁波的相位不变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多光子非线性过程中的振幅平方压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佑邦 《光学学报》1992,12(1):2-15
本文研究了多光子非线性光学过程中的振幅平方压缩,证明了K光子么正算符Sk(z)(K>2)对非真空相干态的作用在—级近似下会产生振幅平方压缩.以及Sk(z)(K>2,K≠4)对真空态的作用不会产生振幅平方压缩.发现4个光子么正算符S4(z)对真空态的作用可以产生振幅平方压缩,这表明振幅平方压缩是一种独立于二阶压缩、反聚束以及亚泊松统计分布的新的光场非经典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大块的硅难以产生光的发射 ,但是纳米尺寸的硅却可以产生 ,因为在这样小的尺度内量子效应能起作用 .最近 ,意大利科学家实验演示了纳米尺寸的硅的光增益现象 .他们用一排密集的硅量子小粒放在氧化硅基体中 ,小粒的尺寸为 3nm(其中密度超过 10 19 cm3 ) .发现这种物质具有光的受激发射以及光的增益效应 ,而且光的增益可与Ⅲ -Ⅴ族半导体激光物质 (砷化镓 ,磷化铟 ,等等 )的光增益相比 .他们认为这种光增益效应是由在充分多的纳米晶体 -氧化物界面上的许多辐射态引起的 .意大利科学家下一步的计划是使得这种光具有相干性 ,因为这种相干性…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全国高功率粒子束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11月2日至5日在西安举行。到会代表共50人,他们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中国科学院电子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等18个单位。我国的高功率粒子束研究近几年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展,继闪光—Ⅰ之后,相继建成了4MeV感应电子直线加速器和双“0.9”装置(即0.9MV,0.9MA)。最近,这台双“0.9”装置被正式命名为闪光—Ⅱ号,实现了“闪光闪光,再放新光”的宿愿  相似文献   

20.
光存储(light storage)现象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有着天然的优越性,例如,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所以各国科学家都在不断地寻找各种方法去操控光子.这其中电磁感应透明现象(EIT)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两束相干光(通常被称为耦合光和探测光)进入到共振介质中时,由于量子相干效应使探测光可以在其中无吸收地传播.更引人瞩目的是与此伴随着介质表现出很强的群速度色散性质(如图1).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改变光脉冲在介质中的传播的群速度,最终把光脉冲存储下来.这在未来的全光通信和量子信息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