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固体弹标的光学跟踪和编码技术,易于与现用的导弹制导装置结合,能增强抗干扰能力,在最大射程上性能不受影响。固体弹标安装在导弹的壳体内,在低频调制信号的相隔半周时,发出光能高频脉冲群。发出的光调制信号被导弹发射阵地的光学跟踪器接收,以此实现导弹与发射阵地之间的光联系。只要发射阵地的可见光跟踪器的瞄准线对准被跟踪的目标,导弹的控制装置就能响应于来自导弹和可见光跟踪器的输出信号,并产生出瞄准线与导弹飞行方向之间的误差信号。导弹偏离瞄准线所指的航向,就会产生误差信号,并将修正指令传输给导弹,修正偏航。固体弹标包括一个有高频输出的时钟,它的输出是用分频低频调制的,通过功率驱动器与砷化镓(GaAs)大功率二极管列阵耦合。二极管列阵响应于矩形波输入信号,产生一个光信号。这个用脉冲群调制的信号,被光学跟踪器的探测器的前置放大器接收。探测器的二极管列阵被进入的光信号激活,响应于输入波,产生出一个电信号。此信号经过滤波和解调,取得低频调制波。然后,将此低频与现用的误差探测装置相连接,便产生出制导指令信号,传输给导弹,修正偏航。  相似文献   

2.
热象仪报道     
热象仪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远距离(大于2000米)军用夜视仪器。它可广泛地应用于夜间观察、瞄准、制导、火控等方面。英国的巴尔与斯特劳德公司研制的IR-18MKⅠ型和IR-18MKⅡ型热象仪、美国的“龙”式反坦克导弹及“陶”式反坦克导弹用的热瞄仪具有军用热象仪的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正在生产激光驾束式反坦克导弹“麦泊兹”,它是从有线制导的“陶”武器发展而来的。该公司宣称,这种制导方法可使“麦泊兹”实际上不受干扰,在水上发射或掠过时也不可能有象有线制导导弹所遇到的问题。“麦泊兹”的最大射程是4500米,弹头可穿透800毫米、布氏硬度为300的钢甲。  相似文献   

4.
当前常见的一些反坦克导弹,如“米兰”和“霍特”,一般都没有夜战能力,因为不能采用主动红外瞄准。第二代被动象增强器由于受曳光剂或火箭主发动机的干扰,也难于进行观察。加热象装置原理上是可行的,但随着作用距离增大,装置本身也会变得过大过重,从而加重整个发射制导装置的重量,而且热象装置和红外测角仪的安装调校也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正> 一、概述1.引言光学寻的制导也称光学导引,是用制导武器上的设备接收目标辐射或反射的光波(包括天然和人为的可见光、红外辐射)形成点源信号或图像信号,经过处理后实现对目标的跟踪和对制导武器的控制,使制导武器飞向目标的一种技术。因此光学寻的制导技术可分为光学点源信号寻的制导和光学图像寻的制导两大类。光学点源信号寻的制导中红外点源制导和  相似文献   

6.
杨振中 《应用光学》1992,13(5):42-45
本文对定高飞行的远程反坦克导弹的方案弹道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各典型弹道的数学模型,最后对末制导段的最佳制导规律进行了分析,可供远程反坦克导弹初步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光学制导技术(续五)光学寻的制导邓仁亮六、红外成像寻的制导1.引言基于景物各部分的温度差异和发射率差异而形成的温度分布叫红外(或热)图像,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热图像用弹上设备实现对目标的捕获与跟踪并将导弹引向目标的方法称为红外成像寻的制导。一般说红外成像...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合电子战防区外空地电视遥控指令制导导弹武器系统,建立了载机空间运动、导弹制导飞行、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和地面有源干扰站、云层、烟幕对空地电视遥控指令制导导弹的干扰模型和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对空地电视遥控指令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精度和效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可用于空地电视遥控指令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的精度分析和性能评估,对电视遥控制导导弹的设计研制和作战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光电技术是军队作战力量的倍增器,这一点在精确制导武器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就反坦克武器而言,精确制导武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指有线制导光学瞄准目视观察的反坦克导弹,这一代武器已经服役;第二代是指激光制导炮弹和导弹,目前已开始生产和装备部队;第三代则是具有“发射后不用管”能力的武  相似文献   

10.
<正> 光学寻的制导三、红外点源寻的制导2.“中心零”测角系统早期的红外点源寻的器例如“响尾蛇”9A至9N导弹的红外寻的器都采用“中心零”测角系统。图1(a)是“响尾蛇”AIM—9B导弹的寻的器位标器结构示意图和它的调制盘。从中可见,在导弹头部的寻的器最前端有一个透光罩2,由线包组成的弹壳1将头罩与寻的器底鹰24构成寻的器的壳子。在底座上装有万向支架22(参见上期图1),在万向支架内环上装有硫化铅(PbS)光敏电阻21,它的导线从中间通孔接到底座的前置放大器上。  相似文献   

11.
光学制导技术(续六)邓仁亮光学遥控制导光学遥控制导是用不在导弹上的光学探测系统对目标和导弹进行测量,提供目标和导弹的坐标信息,根据导引规律形成相应的指令,在远距离上通过无线或有线传到弹上实现闭环控制,将导弹引向目标或预定区域的一种制导技术。光学遥控制...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休斯航空公司最近研制出了一种新式步兵单兵反坦克导弹系统,具有昼夜作战能力,导弹发射之后可自动制导,命中目标。这种命名为“坦克破坏者”的新式导弹系统是由弹体和发射器组成,装有新式焦平面列阵红外寻的器。这种红外寻的器是一种先进的红外成象敏感器件,它明显地减小了尺寸、降低了成本,同时简化了战术导弹的操纵复杂性。采用这种焦平面列阵寻的器,射手可截获并  相似文献   

13.
1前言当飞行器作超音速飞行时,在其身部所开设的红外探测窗会受到强烈的气动加热,使窗玻璃温度迅速升高,导致玻璃的红外折射率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气动光学效应将严重影响飞行器的探测、制导精度。因此,对红外探测窗玻璃进行特殊的热防护是有关飞行器研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1-2]。红外探测窗玻璃通常有内、外冷两种冷却形式,其中内冷方式是在探测窗玻璃内开设一些冷却孔,内通高效冷却剂,通过冷却剂吸收热量起到冷却作用,使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种冷却方式由于冷却剂在玻璃内部流动,因此不会对外流场产生干扰;但由于冷…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当前国外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及欧美各国光纤制导导弹的发展,同时对光纤制导的某些技术和研究进行了阐述,认为光纤制导是当前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战争越来越多地采用低空或超低空袭击目标,尤其是海战中,飞机、导弹常常采用贴近海面飞行(理想的飞行高度离海面为15米)来逃避雷达探测。西欧有一种海掠式反舰导弹,飞行高度离海面仅有3—5米,舰载炮瞄雷达要探测和跟踪贴近海面飞行的飞机和导弹是十分困难的,而且雷达易受敌方电子干扰,尤其是容易遭受敌方反雷达导弹攻击。舰用光电跟踪仪正是在这种实战要求下迅速发展、逐步完善起来的。法国舰用光电跟踪仪的发展比较迅速,型号有十余种,大体可分两类:第一类是雷达和电视组合起来的装置,如“织女星”系统,第二类是电视、红外跟踪头和激光测距仪组合起来的装置。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是指在连接热望远镜的显示装置上,用消隐法滤掉强干扰辐射源的图象,对载有红外源的自推进导弹实施夜间制导。这种方法是用两个不同频谱的传感带同时探测热望远镜视场内的各种辐射,用第二传感带的探测信号校正第一传感带的探测信号,从而消去有用信号里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7.
光学制导技术(续七)光学摇控制导邓仁亮二、非视线光学指令制导导弹发射点与目标间不具备通视条件而又采用指令实现制导的方法都属于非视线指令制导(N-LOS)。典型的系统是弹上载有成像寻的器,它将目标区域的图像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传回导弹发射点的制导站。制导...  相似文献   

18.
图像制导导引头信息处理是当今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讨论了地对地导弹可见光与红外光学导引头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结合导弹使用的实际需要给出了研究方案.基于该方案的可见光与红外光学末制导模块基本能够满足地对地导弹的实际要求.最后介绍了业已取得的技术成果,包括:典型目标的快速自动识别算法,图像复原算法,图像融合算法的实验结果,以及双通道四DSP图像融合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介绍的激光射击模拟器用于模拟导弹。连接目标跟踪瞄准具的激光发射机至少在模拟导弹飞行的大部分时间内,反复发射出与瞄准线形成不同角偏差的激光编码信号。接收目标反射激光信号的接收机连接到解码和分析装置上,用于计算瞄准具与目标的瞬间角偏差,并计算出该飞行时间内主要部分的角偏差,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控制命中指示装置。此仪器还有下列装置:将角偏差与表示最大允许角偏差的存储数据和与根据连续测量实际目标距离而计算出的典型目标外形尺寸相比较的装置;连续显示目标对位置和瞄准跟踪点的装置;各种权衡上、下、左、右偏差的装置;以及定时平均导弹飞行时间内主要部分计算结果数据的装置。  相似文献   

20.
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紧急为地面战斗车辆装备了AN/VLQ-6“安全帽”和AN/VLQ-8A导弹对抗装置,以对付伊拉克的反坦克导弹。AN/VLQ-6“安全帽”导弹对抗装置实际上是一种车载的红外干扰机。美国洛拉机光电系统公司早已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并给美国陆军做过演示,但一直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