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 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 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 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 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 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酶的复合物进行了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 这些化合物结构新颖, 可能作为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 本文结果为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进一步改造、 设计及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有助于开发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2.
姬凌波 《化学通报》2018,81(12):1127-1131
发展了一种从3-(2-溴代苯甲酰基)-吲哚出发在无过渡金属参与下合成茚并吲哚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在甲苯/四氢呋喃(2∶1)混合溶剂中,3-(2-溴代苯甲酰基)-吲哚、正丁基锂和碘化锌原位生成的2-吲哚锌在碘化锂辅助下与芳基溴化物发生分子内加成-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茚并-[1,2-b]吲哚-10(5H)-酮类化合物,且均获得了较好的收率。考察了溶剂、卤化锌、添加剂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3-亚烷基异吲哚啉-1-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潜力,构建新型的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本文以3-亚烷基异吲哚啉-1-酮和醇为原料,在三氯硅烷与路易斯碱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一系列3-烷氧基-3-烷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并初步尝试了以手性路易斯碱催化该反应。综上,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条件具有温和、操作便捷、底物适用范围广和收率普遍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吴明书  张想竹 《有机化学》2002,22(2):149-151
用DMF作溶剂,无催化剂、微波辐射的条件下,使吲哚-2-酮(1)和醛、酮(2)发 生缩合反应,合成了3-芳基亚甲基-1,3-二氢-2H-吲哚-2-酮类化合物,时间短、 收率高。  相似文献   

5.
杨帆  曹阳  李红亮 《合成化学》2021,29(12):1045-1052
3’3-二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是许多天然生物碱或者药物的结构母核,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是为近十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3-取代吲哚酮的直接官能化是合成3’3-二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以3-芳基吲哚酮与联烯酰胺为底物,磷酸为催化剂,室温条件下,通过一步加成反应得3’3-二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收率60%~70%,该反应的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经济高效,符合原子经济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吡咯并二氢吲哚和二吡咯并二氢吲哚代表着一类结构复杂的聚二氢吲哚生物碱,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海藻和两栖动物中[1].这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例如,从霉菌源分离出的( )-Flustramine B是缩胆囊肽和神经激肽受体的有力抗体[2].目前仅有Flustramine B的两个合成被报道,且两个都是外消旋形式[3].这里,我们将通过有机催化的吡咯并二氢吲哚的合成技术,一步对应选择性地合成Flustramine的溴-三环系统.  相似文献   

7.
1.2-二甲基-3-吲哚甲叉(异丙叉)丁二酸酐(1)(C_(18)H_(17)NO_3)与1.2-二甲基-3-吲哚乙叉(异丙叉)丁二酸酐(2)(C_(19)H_(19)NO_3)同属于吲哚俘精酸类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非常类似,只是(1)中为吲哚甲叉,(2)中为吲哚乙叉.但它们的光色性却差别很大.化合物(1)无光致变色性,化合物(2)则表现为良好的光致变色性.其原因在于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是近年来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的前沿热点.本研究以Debio1347为先导化合物,依据其与FGFR蛋白的对接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1个5-氨基吡唑及5-氨基-1,2,3-三唑类FGFR抑制剂.测定了化合物对受体酪氨酸激酶FGFR2以及FGFR2依赖型胃癌细胞株(SNU16)的体外抑制活性,并对其构效关系进了初步的探讨.其中,1-[5-氨基-1-(2-甲基-1H-苯并[d]咪唑-6-基)-1H-吡唑-4-基]-1-(1H-噻吩并[3,2-b]吡咯-2-基)甲酮(8)与1-[5-氨基-1-(2-甲基-1H-苯并[d]咪唑-6-基)-1H-1,2,3-三唑-4-基]-1-(1H-吲哚-2-基)甲酮(18)在酶水平上表现出了与Debio1347(3.5 nmol·L-1)相近的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3,2.3 nmol·L-1;在细胞水平上,化合物8和18与Debio1347(37.7 nmol·L-1)相比较活性略微降低,其IC50值分别为77.3,155.2 nmol·L-1.  相似文献   

9.
通过双官能团硫脲催化的吲哚-3-酮对不饱和酮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以很高的产率、很好的对映选择性和非常好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了手性的2-取代吲哚-3-酮类化合物,对吲哚类化合物的手性合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本文叙述了从2,4-二硝基苯甲醛开始经过七步反应合成6-[双-(β-氯乙基)-氨基]-吲哚-2-羧酸(Ⅵb). 2.从相应的硝基吲哚-2-羧酸(Ⅶa和Ⅶb)经还原,羟乙基化,氯化,水解制成5-[双-(β-氯乙基)-氨基]-吲哚-2-羧酸(Ⅵa)和7-[双-(β-氯乙基)-氨基]-吲哚-2-羧酸(Ⅵc). 3.制备了双-(β-氯乙基)-吲哚-2-甲酰胺(ⅩⅥ),吲哚-2-甲酰-乙烯亚胺(ⅩⅦ)和3-碘代吲哚-2-羧酸(ⅩⅧ)业已制备.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以5-氯乙酰基吲哚酮(1)为原料,在绝对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与硫脲(取代硫脲)制备5-(2-取代氨基噻唑-4-基)二氢吲哚-2-酮类化合物2a~2k,与硫代酰胺合成5-(2-取代噻唑-4-基)二氢吲哚-2-酮类化合物2l~2q.该反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收率良好.所有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氢谱(碳谱)及元素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2.
6-氨基-3-取代吲哚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氨基-3-取代吲哚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有机化工中间体,不仅能合成一些具有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合成一些具有药物活性的色胺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1,2];合成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吲哚-3-乙腈和吲哚-3-乙酸类化合物[3];合成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Drag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3-乙酰吲哚、草酸二乙酯、水合肼等为原料,经缩合、环化、水解反应制备3-(吲哚-3-基)吡唑-5-甲酸,后者再与苄胺或2-苯乙胺在EDC-BTOH催化下合成了一系列N-取代苄基-3-(吲哚-3-基)吡唑-5-甲酰胺和N-(2-取代苯基乙基)-3-(吲哚-3-基)吡唑-5-甲酰胺。采用平板计数法测试了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80μg/m L时部分化合物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2-吲哚酮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取代酰腙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RMS)进行确证.采用浊度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X.citri)、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Solanacearum,R.solanacearum)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ryzae)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氰基-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乙酰肼(12a)、4-氯-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苯甲酰肼(12c)、4-氟-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苯甲酰肼(12f)、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4-硝基苯甲酰肼(12k)和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异烟肼(12m)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2a、12c、12f、12k和12m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EC50为73.79、61.94、59.70、36.72和82.79μg/m L,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药叶枯唑和噻菌铜(EC50分别为92.4、120.22μg/m L).  相似文献   

15.
以吲哚丁酸为原料,通过酯化、酰肼化、环化、取代四步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吲哚丙基-1,3,4-噁二唑衍生物.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活性测试,发现其中5个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抗PTP1B活性,其中化合物5g活性最强,其IC_(50)为6.74μg·mL~(-1).该系列化合物是首次报道的具有PTP1B抑制活性的吲哚烷基-噁二唑衍生物.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以2-(溴甲基)喹啉-3-甲酸乙酯(4)与2-氯-1-甲基-3-吲哚醛(5)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简便有效的"一锅法"反应,首次将吲哚环引入2-苯乙烯基喹啉骨架模型,从而得到一新颖结构的双杂环化合物,即(E)-2-(2-(2-氯-1-甲基-1H-3-吲哚基)乙烯基)喹啉-3-羧酸(3),其结构通过波谱数据和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曲智强  张玉镭  昝宁宁  姜林 《化学通报》2016,79(10):986-989
本文以3-乙酰吲哚、草酸二乙酯、水合肼等为原料,经缩合、环化、水解反应制备3-(3-吲哚基)吡唑-5-甲酸,后者再与苄胺或2-苯乙胺在EDC-BTOH催化下合成了一系列N-取代苄基-3-(3-吲哚基)吡唑-5-甲酰胺和N-(2-取代苯基乙基)-3-(3-吲哚基)吡唑-5-甲酰胺。采用平板计数法测试了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80 μg/mL时部分化合物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氯甲基苯并[h]喹啉-3-羧酸乙酯(8)为反应物与各种取代芳胺(9a~g)或脂肪胺(9h~j)在乙醇-乙酸(V/V,10∶1)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在回流温度下,经一步反应,简便而有效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有趣的基于苯并[h]喹啉结构的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7a~j)。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已通过波谱数据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氨基清除树脂辅助合成方法,由6-氨基-7-氟-4-取代基-3(4H)-酮与取代邻苯二甲酸酐在冰醋酸中加热反应制备了2-(7-氟-3-氧-3,4-2H-苯并[b][1,4]噁嗪-6-基)异吲哚-1,3-二酮类化合物,纯度86%~95%.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20.
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吲哚化学的研究是杂环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特别是3-取代吲哚衍生物,已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相应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重要骨架的构筑,其合成方法的研究格外令人注目。近年来,由吲哚一步合成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报道剧增。本文按合成过程中所用催化剂的种类,综述近几年来由吲哚为原料一步合成二吲哚甲烷、β-吲哚酮、β-吲哚醇、β-吲哚硝基化合物和α-吲哚甲胺等为代表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