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构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动态演化与区域差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且东部相较于中西部区域内差异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动态演化显示,整体上中国各省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状态表现为上升趋势,相较于中西部,东部拥有更大的速度变化状态。地区前期数字化基础、经济发展的一阶滞后、政府科技投入均会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会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规模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此外,不同线性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的现状,本研究构建出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变形后的时序多指标模型原理,计算中国31个省份2000-2009年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差异系数、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来探索中国区域房地产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房地产发展优化途径.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分布与空间地理位置大体一致,即从东到西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整体差异系数逐渐减小,说明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正逐步趋同;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这呈现出近十年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过程;目前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新疆经济正处于新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探索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2010-2016年新疆8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第三产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个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稳定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三产业值的增长不但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而且对邻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沿海城市间的入境旅游发展却参差不齐.以53个沿海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1995-2009年我国沿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过程及其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沿海城市入境旅游绝对差异逐年扩大,相对差异缓慢缩小;入境旅游人数呈均衡化分散,旅游外汇收入存在局部区域集聚趋势;入境旅游泰尔指数具有三种典型演化特征,总体泰尔指数与区域内泰尔指数具有稳态渐进一致性,入境旅游集群特征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沿海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地域分布一致性,入境旅游比国内旅游具有更大的内部差异,两者呈现空间非均衡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与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相似表现.利用2010年至2017年数据,通过计算区位熵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新疆14个地州的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趋同化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新疆14个地州一、二、三产产业结构趋同化,随时间呈现产业相似的演变特征,南北疆产业结构差异逐渐减弱.为此提出发挥区域优势、延伸产业链、加强区域合作、提高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检测新疆地区空间上非独立特定属性值的空间相关性及聚集性,比较疾病发病的地区差异,发现疾病传播相关的生态学因素及暴露来源,为病因学分析提供参考.采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2016年新疆肺结核发病情况做了空间聚集性分析及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结果: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利用GeoDa软件进行全局及局部相关分析,找到了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热点区域是:克州,喀什,和田及阿克苏地区;冷点区域是: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地区;利用SaTScan软件找到了不同扫描方法下区县聚集区域.2016年新疆肺结核发病情况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可以直观的反映新疆地区结核病发病情况的状况,为新疆地区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5):784-791
以2012年11月16日-30日广州市从化、花都、增城、白云和番禹五个抽检监测区为研究单元,根据蔬菜实际抽检数据,建立了区域蔬菜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到区域蔬菜污染指数,并区域蔬菜污染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全局Moran'sⅠ结果显示:2012年11月28日蔬菜污染的全局Moran'sⅠ=0.28,Z(I)=2.02〉1.96,说明该天五个监测区域的蔬菜污染状况呈现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即蔬菜污染出现集聚现象,其余时间五个监测区域的蔬菜污染全局空间不相关。局部Moran'sⅠ结果表明,11月19日从化的蔬菜污染出现空间差异,而增城的蔬菜污染呈现空间聚集性;11月25日花都的蔬菜污染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其余时间五个区域的蔬菜污染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6):951-964
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背景下,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在区域经济与宏观调控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08-2017年北京市人社局的调查数据,从教育的视角分析了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劳动报酬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时空演变及成因。研究发现:(1)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门限效应显著,当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下时,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强;当文化程度高于本科水平时,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会显著下降。(2)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上逐年递减,但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波动性特征。(3)在时空演变的分析中,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出空间转移的特性,即通州区向海淀区转移、农村区向主城区转移。(4)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研究结论具有耦合性,即区域间不平衡是造成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然而,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本文发现区域内部的不平衡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区域间差异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新疆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区域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新疆北疆、南疆、东疆三个地区房地产市场价格区域波动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同时,由于稳定等方面的缘故及投资需求,又加剧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0.
新疆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受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以及新疆各地的城镇化进程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城镇化发展进行客观而综合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降维处理,得到了与新疆城镇化水平相关的三个主成分(经济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资源城镇化),给出了新疆20个城市的三个主成分得分,并对此加权得到了各城市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据此,总结了新疆各城市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各个城市应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充分把握对口支援和全国科技支疆机遇,推进新疆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创新产出与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31个省域创新能力贡献主要是由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作用,大学与企业研发的结合也没有对区域创新产生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新疆行政区域划分为单位,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进行评判,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个等级,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为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投向、产业结构的布局等提供7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省域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2007-2016年陕西省103个县域单位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多种指标方法对县域单位的发展差异及其极化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生产性指标的空间差异大于生活性指标,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大于人均GDP,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差异大于城镇居民收入.②三大区域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小于地区内差异,生活性指标的极化效应呈下降趋势,人均GDP的极化效应明显减弱,而经济密度的极化效应稍有增强.③第二产业的县域间差异最大,它是导致县域经济分异的主要原因.影响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产业集中效应与结构效应,产业集中效应抑制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分异,而结构效应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长期趋势和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产业区域间推移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没有考虑到邻近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尝试将邻近空间溢出效应纳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以泛长三角为典型区域进行了实证检验,空间杜宾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未来2025年左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程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将缩小一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邻近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物质资本、城市化具有空间挤出效应;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存在条件收敛趋势,且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显著的经济一体化涓流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政策建议有:长三角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以行政契约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为主要方式的地区性多元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建设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产业城镇互动发展,形成区域融合重组的增长极轴.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变迁发展的过程中,新疆始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势必会对新疆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一带一路"政策的研究将会对新疆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对影响新疆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3-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经济实力比较的统计依据,建立灰色模型的方法探究"一带一路"政策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所建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7.63%以内,拟合效果较好,结果表明:新疆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受惠区,在该政策提出前后新疆的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别,并且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新疆的经济发展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在“十三五”向“十四五”过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将迎来新局面之际,总结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是必要的。本文基于2003-2018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面板数据经验测算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并引入地理权重矩阵构建门限空间杜宾模型,以探究本区域大气污染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京津冀“2+26”城市PM2.5浓度总差异存在周期趋势;存在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现象,考察期内大气环境得到优化;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效应和集群现象,总体而言产业结构优化益于大气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相对过剩的公共交通则可能加剧大气污染。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相关部门需坚持联防联控;大气环境治理应充分考虑空间集聚特征;联防联控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疆84个县域2009-2018年农业投入与产出数据,基于HicksMoorsteen指数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与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揭示新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新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偏低,空间分异程度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超变密度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异的主要来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领域吸纳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共同富裕产生重要影响.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针对区域层面、尤其是边疆欠发达地区开展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机理研究,对于在新时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区域数字经济特点的不区分进口就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并运用结构分解方法深入分析就业变化,为深入研究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支持;以新疆为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效应,表明新疆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更多其他行业的就业增长,尤其是在消费、投资、出口、国内省外流出、技术变迁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新疆就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对于在新时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确保边疆巩固、边疆发展和边境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7,(1):162-174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态效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此背景,依据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得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综合测度指数,并给出评价分析。考虑到区域经济的空间地理特征,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市的Moran's I指数来确定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把金融集聚分成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密度四者的集聚,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来检验各区域中四个金融指标对生态效率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省市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金融集聚水平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降低;总体上,证券业集聚促进生态效率,银行业和证券业集聚促进东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金融密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20.
数理统计方法在河南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 ,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 ,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 ,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