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世强 《力学与实践》2010,32(4):120-121
 这些天来,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已有三万余人前来悼念钱伟长先生;社会上,各方人士以 各种方式在表示对这位科技伟人离世的悲恸. 一位大学校长的辞世在世间引起这样大的震撼, 说明钱伟长先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说明他的精神感人至深! 此刻,我想说的是,老校长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怎样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我 认为,最好的行动是传承他的伟大精神,倾情奉献,实现他的遗愿!什么是钱伟长精神?可 以归纳为6个字:爱国,执着,坦荡. 钱校长是彻底的爱国者,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漫长人生的红线. 他在人生抉择的六个关口,他 都以爱国主义为准绳毫不犹豫地做了正确的选择. 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他的热爱祖国的 拳拳之心从未改变. ``反右'之后的26年,他承受了各种屈辱和磨难,但报国之情矢志不渝. 1980年代初,国内盛传钱伟长已移居国外,钱先生一笑置之,他说:``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我要是有这个想法,1946年就不会回来. 我是中国人,决不会离开哺育我成长的伟大的祖国. 我的岗位在这里!'有人问起这些年他对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想法,他说:``祖国是我们 的母亲,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你能说母亲错打你几下屁股,你就记恨了吗?天下没 这个事情. 我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就应当是永恒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祖国的赤子 之心!所以,我们要慰籍老人家的在天之灵,首先要像钱先生那样,成为彻头彻尾彻里彻外 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2.
王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对恩师的逝世,悲痛之情难于言表. 1963年,我有幸成为王仁先生的研究生,之后留校与先生朝夕相处,至今已有38个年头了,恩师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宛如昨日,永记难忘.先生治学严谨,办事认真,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进.这里就先生临终前的几件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王仁先生每年暑期都坚持游泳.2000年暑期,先生一如既往,每天去游泳池,完成自己规定的每年累积游一万米的计划.游泳池的工作人员无不为这位80高龄老先生的毅力所感动,谁会想到当时病魔正潜伏在先生体内. 去年…  相似文献   

3.
黄克智 《力学与实践》2018,40(2):228-233
2018年1月17日,中国力学学会第97次青年学术沙龙在北京举行.沙龙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克智先生做了题为《我的学术人生》的报告.生活中,黄先生重视健康、积极锻炼;教学上,他以组建清华大学高质量的固体力学团队为己任,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科研上,他不畏艰难,突破一个个工程难题,带领中国走在世界力学的前沿.黄先生是力学人的楷模.本刊将报告全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张维先生突然患重病去世,这个不幸的消息使我们清华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的教师、同学都十分悲痛.半个多月前,张维先生以88岁的高龄,出国接受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为他颁发工程教育优秀奖章.从莫斯科回国后,他与我们谈及世界工程师组织情况时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他从莫斯科带回的俄罗斯材料力学教科书还传达着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关怀;我们对他为祖国又赢得一份荣誉的赞叹声犹在耳边,他却突然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这,怎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悲痛与怀念! 张维先生是我们系的创始人.1958年,为了新中国工程科学和航空、航天事业的…  相似文献   

5.
陆夕云 《力学学报》2021,53(12):3425-3426
202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力学学报编委会和编辑部共同主办《力学者说》第3期暨纪念力学学报首任主编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让我们共同缅怀和追思钱先生的丰功伟绩,不断传承和弘扬钱先生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1956年1月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7年,钱学森先生亲自领导了《力学学报》的创刊,并任第一任主编。在创刊号首篇文章《我们的目标》中,钱先生明确指出了《力学学报》的办刊目标。今天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力学学报》全体编委会成员再次重温钱先生为《力学学报》制定的《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此文是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世纪之交的力学(Mechanic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报告的一部分,原题为“Landmark Papers in Mechanics with Their Motivations”, 是IUTAM 大会委员会成员及诸位主席推荐的24篇“力学学科里程碑式文章’的题目及评论为了 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它的由来,我们还翻译了该报告的引言部分. 在世纪之交回头看20世纪力学的进展、成果,思索一下20世纪力学前进的历程、走过的路, 以启迪我们在新世纪为力学做出新努力,踏踏实实做出里程碑式的贡献 这是我们翻译出版这个报 告的初衷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几位同志合译了此报告IUTAM执行局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前 任理事长、我刊副主编王仁先生亲自和IUTAM主席、本报告的主编Schiehlen联系,获得版权,并 对译稿进行了修饰. 在我们筹备出版此文期间,王仁先生不幸逝世,谨以此文悼念王仁先生,我们永远怀念王仁先 生为力学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崔尔杰 《力学进展》2010,40(6):604-606
<正>今年的11月8日凌晨2点30分,敬爱的庄逢甘院士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庄逢甘先生1925年2月出生,江苏常州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就读于美国加州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工程师钱令希先生(1916—2009)是我最崇敬的力学界的德高望重的长辈之一.现在我们纪念钱令希先生百年诞辰,就是要传承和发扬钱令希先生在学术和教育道路上的高瞻远瞩、勇于创新、忠诚教育、提携后进的精神.我国本来没有力学,老一代力学家大多是从原来从事的物理、应用数学和工程领域转过来的.在1949年以前的学生时期,钱令希受的是工程教育.在那个年代重视工程教育是很自然的事.不过他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王仁先生百年诞辰,也是他逝世20周年。抚今忆昔,我同王仁先生的许多同事、学生和朋友一样,深深地缅怀先生的谆谆教导和深厚情谊。我特别要怀念的是,在我学术人生中的几个重要关头,都是王仁先生伸出他温厚的手,给予关怀和扶助。我于1958年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1964年本科(六年制)毕业前我报考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在录取前的关键时刻,王仁先生向教育部打报告,把我从清华大学要回了北大力学系,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作为王仁先生的后辈、学生辈,在这里纪念王仁先生百年的诞辰。我最初认识王仁先生大约在1979年的冬天,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杜庆华教授当时是北京力学会的理事长,王仁先生大概是副理事长,那时候百废待兴,大家十年没机会读力学的科技书,手里也没有好的教材,这些前辈们都很着急,所以就鼓励由北京力学会牵头开办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的讲座。我记得当时还是在一个小面包车上,我们年轻人坐在后面听北京力学会的几位老前辈讨论。  相似文献   

11.
忆我的导师周培源先生我的恩师周培源先生去了.作为他老人家晚年的学生,我的心情非常沉痛.他老人家八年来关心、爱护、指导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育我怎样做人.他对科学执著的态度以及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科学事业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1985年9月,我考取了...  相似文献   

12.
??? 《力学与实践》1994,16(2):68-68
忆我的导师周培源先生我的恩师周培源先生去了.作为他老人家晚年的学生,我的心情非常沉痛.他老人家八年来关心、爱护、指导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育我怎样做人.他对科学执著的态度以及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科学事业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1985年9月,我考取了...  相似文献   

13.
著名力学家、教育家刘先志先生离开我们16年了.为了纪念刘先志先生百年诞辰,探索他的学术思想,我再次研读《刘先志论文集》,从中感受他当年的研究历程,领悟他的研究思路,学习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该文集收录了刘先志先生在1953年-1981年期间撰写的,刊登在(《Zeitschrift fuer Angewandte Mathematik und Physik》、《Ingenieur Archiv》、《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  相似文献   

14.
正王仁先生是著名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教育家,他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尤其王仁先生无私地鼓励和支持我们年轻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的感人事迹,使我与郑晓静终身难忘。1991年,王仁先生在兰州开会期间,让我与郑晓静去见他。当时王先生是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是我们敬仰的大科学家,我们不知何事,就有些忐忑不安。见面后,王先生笑容满面、和蔼亲切地说,听说你们要开展电磁固体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目标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力学学报》的首任主编。 53年前,他在《力学学报》创刊号首篇《我们的目标》中倡导的:“我们希望力学学报的出版能更积极地推动我们的力学事业”, 已成为本刊成长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缅怀钱学森先生之际,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力学学报》质量,促进力学工作队伍的成长和力学事业的发展,把本刊办成读者、作者和审者齐心协力、共同耕耘的园地。 为更深刻地领会钱学森先生思想, 本期重登了《我们的目标》, 以沉痛悼念《力学学报》首任主编钱学森先生。   相似文献   

16.
索涛  李玉龙  郭万林 《力学进展》2022,52(4):914-947
黄玉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航空航天科学家,新中国航空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他不满14岁考入大学,不满23岁时师从国际著名力学大师铁摩辛柯获博士学位,随即义无反顾地回到战火连绵的祖国,受聘中央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航空工业初建时期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储备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的困境,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建立新学科,开创新局面,毕生致力于祖国航空航天教育和科技事业.他被认为是我国旧飞机疲劳定寿和延寿、损伤容限评定和新飞机损伤容限设计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自激励振动研究和航天结构环境强度事业的开拓者.本文通过回顾黄玉珊先生在固体力学、航空航天结构强度领域的主要学术成果和卓越贡献,缅怀其坚定不移的报国情怀、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郭永怀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国卓越的力学家。1968年12月5日,他为着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不幸牺牲。我们深切地怀念他。我们要学习他无限忠诚于党的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他高贵的品质和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他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题记蔡树棠教授离开我们已近半年,他的音容笑貌还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刚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回来,蔡先生曾在该校工作多年,而那里的几位年青学子居然不知道蔡树棠这个名字,这使我有点悲哀.这里公布我写于送别他那天的短文<向蔡树棠先生学习什么>,希望大家记住这位曾在力学园地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知名学者.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钱令希院士诞辰100周年,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缅怀先生的一生。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除了在很多研究工作中取得优秀的成果,钱令希先生的战略眼光更值得我们学习。1950年钱令希先生在中国科学杂志发表《余能理论》[1]。论文中钱令希先生引用了Westergaard 1941年关于余能原理的论文,特别引用了Westergaard的观点,认为余能方法没有受到与其价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敬爱的老师、我国著名的力学界前辈孟昭礼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四分之一世纪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不惜病弱之躯在讲台上全神贯注地为我们授课的情景和他在课下与学生们促膝谈心、从治学到做人谆谆教诲的深情;也将永远铭记他在病榻上手不释卷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