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验得出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并不是由溶解的氧气氧化所导致,可能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吸附亚铁离子,灰绿色是亚铁离子聚集导致的,并通过在浅灰绿色沉淀中加入硫酸和KSCN溶液,看到溶液未出现红色进行了证实。同时使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饱和)与新制硫酸亚铁反应,能够长达数小时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2.
金钟大 《化学教育》1989,10(3):36-37
本刊1988年第2期刊登的《证实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演示实验》一文,设计精巧。但作为演示实验感到有如下几点不足:①需时较长②没有对照实验,不易使学生信服③可见度较差。  相似文献   

3.
王琛 《化学教育》1982,3(1):50-51
由于氢氧化氧铁Fe(OH)2难溶于水,所以一般都是用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和强碱溶液相互作用来制取的。纯净的氢氧化亚铁应该是白色的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4.
如果用绿矾来制Fe(OH)2,是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我们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其效果较为良好。兹介绍如下: 用过量的熟铁粉与15%稀硫酸作用,如作用缓慢可微微加热;进行三分钟后,即可倾出过滤。滤下的澄清液中含稀酸与硫酸亚铁。然后用滴管滴入20%的碱水四、五滴。则在滴入与酸中和后的一刹那间,可见到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移时即转为浅绿色。  相似文献   

5.
吴宗海  曹英 《化学教育》1990,11(3):34-34
化学教学中,有些气体与液体反应,气体与固体反应及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等实验,演示的可见度差且课前准备较费时间。为此,设计了气体体积变化演示器,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学化学实验条件的改善,四川省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大进展,实验教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制、改进了一些教学仪器,在提供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操作的方便性和灵活性,以及揭示反应本质和防止污染环境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深入研究、改进了重难点实验,教材中一些过去认为难以成功的演示实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顺利完成。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利用代用药品、废旧器材努力开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7.
陈杨展  吴双  蔡双莲 《化学教育》2017,38(11):61-63
采用氯化钠水溶液配制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溶液,“盐析”效应大大降低了溶液中的溶解氧含量,通过这种简单方法制备出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能在较长时间稳定存在,通过分段显示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沉淀生成之后一系列变化的客观现象,了解氢氧化亚铁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薛喜武 《化学教育》1991,12(5):33-34
演示实验是化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它除了符合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演示实验特有的直观性和示范性。课堂演示实验应保证全班同学能清楚地观察实验的全部过程,同时教师在实验中应始终注意化学反应生成毒物的处理及其它有关的安全教育。高中教科书(注1)中硫化学性质一节的课堂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演示现象观察不理想且示范性差(如生成SO2、H2S毒性大,没有及时处理),我们重新设计了以下装置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初中化学教材中“蜡烛不完全燃烧”实验缺乏直观性的不足,详细介绍了利用铁管和蜡烛演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0.
胡巧北 《化学教育》1997,18(8):35-35
由于氢氧化亚铁难溶于水,所以一般都用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和强碱溶液相互作用来制取的。但由于Fe2+具有还原性,尤其是在碱性环境中还原性更强。因而在空气中制取氢氧化亚铁时所得Fe(OH)2沉淀迅速被氧化,很难看到白色絮状沉淀的生成。我们采用下述方法制取Fe(OH)2,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1.用两支(18×180mm)的具支试管及其它仪器如图组装起来。2.铁屑和稀硝酸加入A管,氢氧化钠溶液加入B管。先打开夹1,H2通过夹]和玻璃管进入试管B,把NaOH溶液中溶解的空气以及清波上方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氯碱工业中电解过程的基本原理,现介绍用玻璃管做隔膜电解食盐水的演示实验。这一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性强。适合课堂演示,也适合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朱荫牛 《化学教育》1984,5(4):35-35
若按中山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实验》课本第91页微溶性锂盐的实验方法进行,往往得不到碳酸锂和磷酸锂的白色沉淀。现对这一实验做了一点改进。一、碳酸锂沉淀生成实验改进[方法一] 将1M LiCl溶液1ml和0.5M Na2CO3溶液1ml混合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近沸,并用玻璃棒磨擦试管内壁,这时会出现大量沉淀。因为Li2CO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加热降低了沉淀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育》1982,3(5):53-54
按现行化学教材高中课本第二册第86页[实验3-3]制Fe(OH)2沉淀,很难观察到白色,往往一生成即呈灰绿色。  相似文献   

14.
许绍钧 《化学教育》1981,2(5):36-36
氢氧化亚铁的制法用Fe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Fe(OH)2沉淀的实验,如果按常规操作去做,很难看到白色沉淀的生成,因瞬即转变为灰蓝色。改用以下方法则能在较长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15.
赵贤祥 《化学教育》2017,38(15):66-67
目前关于金属钠与盐酸或水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基于此,开展了“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观察到白色沉淀,定性分析了白色沉淀的成分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岳禾丁 《化学教育》1987,8(1):51-51
在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滴定分析、目视比色分析时,因光线弱、观察者距离较远等原因,使学生在观察物质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及变化的程度,沉淀是否产生与产生沉淀的多少等实验现象时往往不准确。  相似文献   

17.
徐鸣 《化学教育》2000,21(5):34-34
乙炔银沉淀的生成实验是高中及大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不饱和烃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的做法是将经饱和硫酸铜溶液洗气后的乙炔通入硝酸银氨溶液,片刻后即有白色乙炔银沉淀生成。  相似文献   

18.
邵伟 《化学教育》2008,29(3):71-72
1问题的提出2007年高考北京理科综合第27(2)题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即AlCl3溶液——笔者注),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题目给出的答案是:“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Al3 3  相似文献   

19.
白福秦 《化学教育》1984,5(5):38-39
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加强直观性的教学,加深同学们对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我设计了离子运动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0.
对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动力学基础实验进行了改造与拓展,利用直接沉淀称重法代替膨胀计法,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完成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增加了实验的直观性和综合性,加深了学生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