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报道均强调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ECL)必须在强碱性介质(NaOH,pH 12~13)中实施.实验发现完全可以在中性介质中实施其电化学发光分析,这对开展生物分子的分析是十分有利的.研究中采用的是以多种增敏技术来提高中性介质中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效率,如使用无机、有机和纳米增敏剂及电极表面修饰等.  相似文献   

2.
中性墨水属于热力学上不稳定的颜料悬浮体系,选择低黏度、高稳定性的色浆是保证墨水体系分散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以颜料炭黑和酞菁蓝为着色剂,配合超分散剂(EK43)与协同增效剂(BM10),制备了两款适用于中性墨水体系的无树脂色浆.首次从色浆粒径与体系分散稳定性角度出发,确定了EK43、BM10用量以及最佳研磨时间...  相似文献   

3.
线型与支化聚烯烃熔体高速挤出时的不稳定扰动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对比研究线型与支化聚烯烃熔体在高速流场中的流动曲线、挤出畸变、挤出压力变化及粘弹性的特征,分析讨论了引发熔体不稳定流动的扰动源位置及扰动性质.结果表明,高速流场中的扰动源有:口模入口区的扰动、口模壁处的扰动、口模出口区的扰动.支化聚合物易受入口区的扰动干扰,造成挤出物无规破裂;线型聚合物易受口模壁处的扰动干扰,造成挤出压力振荡和挤出物有规畸变;鲨鱼皮畸变主要由于口模出口区的振荡扰动造成.  相似文献   

4.
由Rossler反应系统的理论模型出发,构造一种具有外部周期扰动的新动力学系统,并采用逆算符法和数值分析法研究该系统的振荡态在周期扰动调制下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周期扰动的调制下,系统的状态由单周期振荡态(1p)变为周期2(2p)、周期4(4p)等多周期振荡态以及混沌态.扰动位相是系统呈现上述多种演化模式的控制参数,在扰动位相不同的数值区间,系统呈现的演化模式不同,而且扰动位相数值的微小改变,还影响每种演化模式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5.
负电性纳米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了一种表面带负电的胶态纳米银,用透射电镜、吸收光谱、 SERS谱对该纳米银进行了研究.发现纳米银的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1 nm,吸收峰为422 nm,常温下放置7个月仍具有较强的SERS活性.当阴离子型分子吲哚丁酸、阳离子型分子碱性品红、亚甲兰及中性分子邻菲罗邻分别吸附在其上时,观察到阳离子型分子碱性品红和亚甲兰及中性分子邻菲罗邻的SERS谱,而阴离子型分子吲哚丁酸则无SERS谱出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几个水分子导致甘氨酸两性离子复合体与其中性分子复合体等能”, 采用mp2/6-31++g**//b3lyp/6- 31++g**方法研究了甘氨酸水化的微观机理, 发现答案是5个水分子, 并证实了实验结果. 最稳定的5水合甘氨酸两性离子复合体具有双链结构, 与最稳定的5水合甘氨酸中性分子复合体能量接近(仅相差2.26 kJ/mol), 能够共存; 中性复合体和两性复合体之间可以通过直接质子迁移和桥助质子迁移等两种途径相互转化, 双链结构的甘氨酸复合体中质子迁移的能垒较低甚至无垒, 能够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7.
涡旋运动中的波作用密度守恒及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层结旋转流体中,当背景场为轴对称涡旋时,用WKB方法导出了扰动运动的波作用密度守恒.从这一守恒方程出发,得到了涡旋中扰动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条件为:当涡旋中扰动的周向相速度与基本气流的旋转角速度相等,即存在共转圈时,扰动可能发展。 据此,文中以大气中的台风为例,分析了其中扰动的发生发展条件,并根据实际资料推出台风中的垂直环流将是双圈的,为台风眼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基于曲克芦丁对Belousov-Zhabotinskii振荡体系的扰动,建立了一种测定曲克芦丁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振幅改变量ΔE与曲克芦丁的浓度在0.808~40.4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4×10~(-7)mol/L(S/N=3).对曲克芦丁注射液中的曲克芦丁进行了分析测定,回收率在98.8%~101%之间,测定结果与紫外法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可能的扰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海松  李晓琴  曾毅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0):2447-2456
基于蛋白质可折叠性和热稳定性具有长程相关性(即耦联性)的事实,使用改进的统计耦联方法分析了SH3结构域序列集中存在的耦联性信息.结果表明统计耦联方法采用的保守性计能量可以较好地评估SH3结构域序列集的位点保守性,具有高平均耦联能量的位点可以基本上对应一些结构或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位点,对统计耦联数据的一些位点扰动个案分析揭示出SH3结构中包含非紧邻扰动和紧邻扰动模式.统计耦联方法结合聚类重排可以对SH3折叠型序列群体中结构核心与非结构核心的位点进行区分,甚至可以区分其中几个功能相关位点的细节差异.SH3结构域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扰动模式,不同的扰动模式涉及不同的位点组合;各种扰动模式通过一些共有的扰动位点和扰动响应位点相互影响,并最终决定结构中各位点的耦联响应模式.这些耦联信息对于理解蛋白质的序列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新的蛋白序列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和中性分子识别等.1,2,3-三唑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超分子化学的各个领域.按照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以及中性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识别等类型,综述了近年来三唑类化合物在分子识别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 LANL2MB方法 ,研究了Ni 水杨亚胺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中性反应机理并和阳离子活性中心的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整个中性催化机理类似于阳离子催化机理 ,但是也有不同 .两种机理都是从带空位的活性催化剂开始 ,乙烯以垂直于催化剂平面的方式占据空位 ,为了有利于甲基的迁移 ,乙烯向甲基的方向旋转 90° ,形成四元环过渡态 .插入反应发生后 ,Ni和 β C之间形成一种氢桥键 ,协助新空位的形成 ,实现链的增长 .乙烯与中性活性中心的相互作用远远强于乙烯与阳离子活性中心的相互作用 .中性催化机理较阳离子催化机理容易引发 .阳离子催化的过渡态所需的活化能比中性催化所需的活化能低 ,表明阳离子反应机理比中性反应机理容易进行 ,甲基在中性催化过渡态中的迁移明显不同于在酸性液化过渡态中的迁移 .β agostic相互作用在中性催化反应机理中 ,在主导烷基给合物中Ni所带的电荷方面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2.
动态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多相催化研究,但有关积分反应器中气固反应动态行为的报道很少.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用动态-稳态法研究多相催化的传质、吸附和表面反应,并应用于乙烯加氢的研究.动态-稳态法是综合分析动态和稳态实验数据从而得到有关速率参数的方法.催化剂体系先处于无反应的始态,通过恒定浓度的进样扰动使体系处于动态,跟踪反应物的浓度变化直至达到新的稳态.浓度跟踪一般可得到图1  相似文献   

13.
在“半球模型”(即假设激光溅射产生的等离子体向空间均匀膨胀 )的基础上 ,在考虑了因等离子体膨胀和热辐射等引起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的情况下 ,进一步考虑了碳簇的链状、单环、双环、多环及富勒烯等五种结构及中性粒子与中性粒子、中性粒子与离子两种反应 ,计算了碳簇中性分子和离子的形成动力学及其尺寸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离子的尺寸分布可以近似代表中性粒子的尺寸分布 ,动力学计算所模拟的碳簇的尺寸分布与实验记录的碳簇离子的质谱特征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4.
以大豆磷脂为主要的表面活性剂,制备适合毛细管电动色谱使用的不同构成比的微乳体系, 应用溶剂化参数模型研究了中性溶质在其中的定量结构保留关系.使用动态涂层毛细管, 以二甲基亚砜和十二烷基苯分别作为电渗流和微乳液滴迁移的标记物, 测定了26个具有不同结构小分子中性化合物在17种微乳电动色谱体系下的保留因子, 建立了线性溶剂化能量关系(LSER)方程.通过比较两体系的LSER方程系数比较体系相似性.结果表明, 本研究建立的磷脂微乳电动色谱体系在线性溶剂化特征上和其它构成的微乳电动色谱体系相似.对溶质保留贡献较大的是溶质体积和有效氢键碱度, 油相种类及浓度对溶质的保留选择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中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具有负有效淌度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胶束赋予中性分子有效淌度,以中性主体分子18-冠-6和中性客体分子对-硝基苯胺形成中性超分子包结化合物为实例,建立了中性分子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发现对-硝基苯胺和18-冠-6与SDS的相互作用存在相当的差异.测得18-冠-6和对-硝基苯胺的lgK为4.14,18-冠-6与2-氨基吡啶、18-冠-6与SDS以及SDS与2-氨基吡啶的lgK分别为3.65,3.13和1.15.  相似文献   

16.
高林  李之平  王弘立 《化学学报》1993,51(2):105-111
以往研究油-微乳-盐水三相体系, 是在最佳盐浓度时考察, 主要分析要从中间相直接取样, 这样就有样品的原始性和对中间相的扰动问题存在。本文研究是在整个三相出现的盐浓度范围内(包括最佳盐浓度)对中间的性质加以考察; 使用了X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手段, 对中间相作无扰动分析, 得到一些结果;综合实验结果和前人的工作, 提出了中间相微乳的有序性概念。  相似文献   

17.
詹东平 《电化学》2020,26(3):441
正关键词:电化学发光波导·单晶分子线·光输运W. Guo, H. Ding, P. Zhou, Y. Wang, B. Su.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Waveguide in Single Crystalline Molecular Wires,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6745-6749.将电极表面局域电化学发光扩展至非导电区是实现电化学发光单细胞无电扰动分析的关键.浙江大学苏彬教授课题组制备了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单晶分子线,能够沿着分子线长轴方向传导其自身产生的电化学发光信号.以微区刻蚀电极为基底,  相似文献   

18.
DNA的单链断裂损伤(single strand breaks,SSBs)是严重的DNA损伤之一.估计每个哺乳类细胞每天DNA单链断裂发生的频率约为5万次.因而发展灵敏、快速、简便的方法检测DNA骨架断裂损伤,对于疾病早期诊断、药物筛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测定细胞DNA骨架断裂的方法包括:中性或碱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DNA碱解旋速率法、中性或碱性膜洗脱法、DNA粘度测量法等.  相似文献   

19.
正、负和中性TiP10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研究了正、负和中性TiP10团簇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 计算结果表明, 中性TiP10团簇的基态构型为金属夹心结构, 正、负离子团簇同样具有该基态稳定结构. 通过对基态稳定结构的分子轨道分析表明, δ键对形成夹心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理论计算得到的中性TiP10团簇的垂直和绝热电离能分别为7.84和7.68 eV, 垂直和绝热电子亲和势分别为3.18和3.35 eV.  相似文献   

20.
烯烃聚合在工业上是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过渡金属催化剂是烯烃聚合反应发展的核心, 其中水杨醛亚胺后过渡金属中性镍催化剂由于杂质耐受性强与无需助催化剂的双重优势备受青睐. 为增强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空间位阻效应或者氟效应策略已有广泛报道; 然而将两者结合形成协同策略仍鲜有研究. 在本工作中, 对位氢和空间位阻取代基(苯基、萘基和蒽基)与邻位氟取代基被同时引入至水杨醛亚胺中性镍催化剂中, 利用空间位阻效应与氟效应来协同增强镍系乙烯聚合. 系统研究空间位阻效应、氟效应、聚合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对乙烯聚合反应的活性、分子量、支化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邻位氟取代基显著提升活性、催化剂寿命与聚合物分子量, 降低聚合物支化度; 对位空间位阻取代基的体积根据催化活性或聚合物分子量的需求而定, 但对聚合物支化度几乎无影响. 本工作发展了一种新的调控水杨醛亚胺镍烯烃聚合催化剂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